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1992年10月3日,“曼德利”号轮在渤海中南部沉没。据调查,沉船船底向上左倾115°。沉船时正值渤海偏北季风期,至今沉船还没有打捞出水。据监测、监视,在事故发生后船沉入海就开始溢油,溢油一直持续至今。在这段  相似文献   

3.
1997年4月,国家海洋局在青岛主持召开了“曼德利”号沉船污染损害评价研究成果鉴定会,与会代表和专家对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管区运用海洋科学技术对“曼德利”号轮沉船污染调查取证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巴拿马籍“曼德利”号轮船于1992年10月3日在我国渤海中南部沉没,并造成溢油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对溢油应急体系建设与溢油污染预测预警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指挥决策和控制处理提供技术支持。自主研发渤海海域溢油漂移轨迹动态快速预报模型和溢油漂移轨迹及归宿模型;  相似文献   

5.
6.
基于FVCOM建立胶州湾的三维水动力模型,考虑风场作用构建一套FVCOM-GNOME-ADIOS相耦合的溢油模拟预测系统,利用此系统对黄岛"11.22"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引发的溢油情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真实环境中溢油漂移路径、扫海范围和风化过程,并对模拟结果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报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溢油事故反演。溢油3天后的主要风险海域为跨海大桥以南胶州湾海域和薛家岛海域,对大石头西岸侧、团岛东岸侧及薛家岛南岸侧3条岸线污染最严重,扫海面积达73.24km2。为期5天的溢油风化损失量约为26.76%,其中蒸发量占25.4%。溢油发生后第一个小时是进行溢油应急处理的关键时间,可以有效阻止溢油扩散面积增大,减小污染海域范围。  相似文献   

7.
事故性溢油对湄洲湾环境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军健  温生辉  陈彬 《台湾海峡》2002,21(3):332-339
本文采用已建立的湄洲湾潮流场和水质点拉格朗日运动模型,利用概率预测模式,描述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海上表面油膜的漂移和扩展过程,预测最大可能的污染海域范围;并建立海上溢油动力模式,探讨连续排放溢油的漂移和扩展过程,通过Mackay公式算出在油膜覆盖下水体的油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油粒子”方法对威海张家埠新港建成后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时空行为。结果表明,在平均风速条件下,溢油漂移路径主要受潮流控制;在大风条件下,风海流强度增大,溢油基本沿风向轴线漂移扩散,而且在W向和SW向大风情况下可能抵岸,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溢油实时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基于半隐式有限元法的SELFE模型,建立了1个采用非结构网格系统的三维风海流、潮流和斜压流耦合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动力模型.利用欧拉-拉格朗日和随机走动理论,在三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研发了考虑溢油蒸发过程和波浪效应的三维溢油粒子扩散模型,结合实时预报的风场和相应的海浪场数据,形成了1个适用于本区...  相似文献   

10.
高志刚  李程  李欢  王国松 《海洋通报》2020,39(2):272-280
近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需求逐年增长,同时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风险也在加剧。海上溢油会严重破坏海洋环境,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加强溢油漂移扩散预报研究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发了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GIS平台研发,能够在二维电子海图基础上叠加相关的海洋环境动力要素信息,模拟溢油扩散和漂移态势,同时计算剩余油量,估算溢油面积以及岸线吸附程度等。2013年11月22日,山东黄岛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溢入胶州湾。本文利用该系统结合高分辨率大气模型WRF的三重嵌套技术和海流模型SELFE的非结构化网格加密技术,对事故溢油漂移扩散开展了预测工作。预测结果显示,油污受胶州湾内往复流的影响极大,72 h后,胶州湾内外大部分海域都将存在油污,主要集中在黄岛沿岸海域、团岛及浮山湾附近,预测扫海面积为70.32 km2。经海事部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结果印证,系统模拟的溢油分布较为合理。该系统的业务化应用为相关海上溢油污染应急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溢油扩展、漂移及扩散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溢油灾害会严重破坏中国近海海洋环境,还会直接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开展溢油预测预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溢油扩展、漂移及扩散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溢油扩展模型、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溢油预测预警系统,为未来开展溢油应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海上溢油预测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了中国近海海上溢油预测与应急决策系统,由三维水动力模型、溢油风化模型、环境敏感区图和决策支持模型组成。系统能够预测海面油膜的漂移-扩散行为和风化过程,提供敏感区污染预警和资源优先保护次序、溢油应急优化方案以及溢油清污效果实时动态模拟。作为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决策平台,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龙新峰  邱平 《海洋工程》2011,29(4):87-91
奥里油盛产于委内瑞拉,是一种煤、石油等潜在的替代燃烧物,近年来已经应用于多个国家的电厂锅炉、工业炉等燃油场合。随着应用量的增大,其海上运输产生的溢油风险也越来越大。针对奥里油溢油现象并基于图像处理及边缘检测提出了一种奥里油溢油扩散面积预测的方法。在Matlab环境下,对图像进行边界提取,面积计算,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面积预测。通过与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时提取的边缘较细、对边缘定位较准、对灰度渐变和噪声处理较好。采用BP神经网络获得的面积预测结果与实验测得的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0.88%,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东海“桑吉”轮事故溢油污染的长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吉”轮事故溢出的凝析油和燃料油对漂油途经海域的海洋生态会产生长期灾害性影响。对溢油污染水体的漂移轨迹和污染程度及范围的预测可为海洋环境保护及污染评估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基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发的海洋环境业务化预报系统,本研究较精确预测了“桑吉”轮事故发生后至沉船位置的漂移轨迹;继而利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预测了撞船后60天内的油粒子漂流轨迹。结果表明,沉船点附近的溢油主要向东北方向输运,大部分油粒子进入西边界强流黑潮并在黑潮带动下迅速进入黑潮延伸体海域。基于预报系统2009-2017年历史表层海流资料,对溢油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了风险概率分析,结果显示受溢油影响最大的区域为沉船点东北方向海域。  相似文献   

16.
利用CFD商业软件PHOENICS3.6.1对奥里油在恒定流情况下在海面和海下的稳态扩散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扩散的浓度场分布规律的分析,并与经验数据对比,表明奥里油在海下的扩散与其它类型油的扩散有所不同,在扩散的初期油的浓度与水深呈正比例关系衰减,在后期浓度则随水深呈指数型衰减.并应用信息熵理论对污染带的浓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吻合良好,表明用信息熵预测奥里油海上溢油扩散的浓度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梁霄  李巍  林建国 《海洋科学》2011,35(5):61-65
基于北极海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为了将溢油污染危害降至最低,以FLUENT为研究平台,建立多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船舶溢油模型,分析溢油在有冰海域中的运动特点.结果表明;当冰盖存在时溢油会黏附于冰的下表面,扩散范围小于相同温度下自由海面上的油膜扩散范围;部分溢油会被卷吸到冰盖表面并继续迁移,加速了冰盖的融化;溢油点距离冰盖...  相似文献   

18.
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新技术,结合动力海洋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技术,以通用386微机作支持硬件系统,用MSFORTRAN语言、汇编语言和图形核心系统(GKS)软件包,研制开发出南海海上溢油漂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利用南海风场和流场资料,按所选定的海上溢油漂移扩散计算模式模拟计算出海面溢油浓度分布情况,而且还能够把模拟计算结果以图形方式实时、动态地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形象、直观地看到溢油漂移扩散变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南海海上溢油漂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新技术,结合动力海洋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技术,以能通用386微机作支持硬件系统,用MSFORTRAN语言,汇编语言和图形核心系统(GKS)软件包,研制开发出南海海上溢油漂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利用南海风场和流场资料,按所选定的海上溢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利用南海风场和流场资料,按所选定的海上溢油漂移扩散计算模式模拟计算出海面溢油浓度分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福建宁德三都澳油品泊位码头溢油事故对大黄鱼保护区影响的发生途经、影响过程及影响方式,通过二维“油粒子”海域溢油风险评价模型,预测3#油品泊位码头前沿操作性泄漏和船舶航道泄漏在几种不利环境组合条件下的溢油风险影响行为,分析其溢油事故风险对大黄鱼保护区的影响后果.通过预测分析表明,3#油品泊位码头溢油事故对大黄鱼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将产生极大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大黄鱼保护区内发生溢油事故,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须对溢油事故采取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