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沿海梭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营口、东营、青岛、温州和广州近海的5个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群体、164个个体进行了7个可数性状和33个可量性状的测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群体间形态差异比较研究。各个群体的分节特征值存在较大程度的交叉,群体间无明显差异,难以作为梭鱼群体划分的依据。对可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9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9.6%,根据第1和第2主成分绘制的散点图显示,各群体之间有较大程度的重叠;采用对判别贡献较大的8个变量,分别构建了5个梭鱼群体的判别公式,其综合判别准确率达83.5%;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各群体在大多数变量中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梭鱼各个群体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形态特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划分为2大组,但聚类的结果与地理分布不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由梭鱼的形态差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于受地理距离的影响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分别于1986和1987年研究了Cu,Zn,Cd对梭鱼的急性致毒效应及梭鱼对Cu,Zn,Cd,Cr的回避反应。结果表明,Cu,Zn,Cd对梭鱼均有明显的毒性,其毒性的大小顺序为Cu>Zn>Cd。梭鱼对Cu,Zn,Cd有显著的回避反应,其回避率大小顺序Cu>Zn>Cd;梭鱼对Cr无明显的回避反应,即使Cr浓度高达100mg/L。  相似文献   

3.
梭鱼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淑华  李玉和 《海洋学报》1990,12(4):484-486
梭鱼消化道粘膜上皮扫描电镜的研究,揭示了梭鱼食道、胃和肠粘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形态特征,这与其食性(浮游生物、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密切相关,同纯草食性和纯肉食性鱼类的消化道粘膜上皮相比较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鱼病对鱼类养殖业危害广、威胁严重。以淡水鱼类和梭鱼等为主要危害对象的细菌出血性败血病危及我国养鱼水域,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鲤鱼的出血性败血症已得到有效控制,海水鱼类如牙鲆、真鲷、梭鱼等的出血性败血症正在研究之中。为防治该病的蔓延,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梭鱼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研究,从患病梭鱼病灶处分离到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防治梭鱼出血性败血病药物的药效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4种安全、有效、价廉的鱼用口服药物氟哌酸、鱼血散、氯霉素和磺胺+TMP。本研究用氟哌酸对梭鱼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进行了防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梭鱼幼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物链不同点上能流之间的比率,通常称为生态学效率,生态学效率包括多种类型,其中,生态生长效率(Ecologicalgrowthefficiency)特指生物量的生产与食物摄入量之比[1]。海洋鱼类生态效率的测定,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生态生长效率的测定。由于野外调查本身的局限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依赖实验手段配合。海鱼生态生长效率的研究国内仅见于杨纪明的工作[2,3],作者在进行食物链能流实验研究中,为解决小型鱼类摄食浮游动物这一环节的实验室运转…  相似文献   

6.
对于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的研究,淡水鱼类(如鲤鱼、鲢鱼)开展较多,而海水鱼方面报道甚少。有关梭鱼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1995年,河北省许多梭鱼养殖场发生大面积梭鱼出血性败血病,其症状为:病鱼体表、鳍严重斑状充血,体表有些地方出现溃疡、疤痕,剖检见肝脏肿大,脾及肠粘膜充血。梭鱼出血性败血病易传染,加之目前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死亡率极高,造成损失大,严重影响了梭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防治梭鱼出血性败血病,作者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目前从病鱼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经鉴定属于运动性气单胞菌中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该菌主要特征为菌体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端单生鞭毛。  相似文献   

7.
楚杰 《海洋世界》2004,(4):17-18
它们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大海洋,人类却对其知之甚少;它们是孤独的猎手,却靠着联合的力量抵御外敌;它们凶猛如同鲨鱼,却对人类充满戒备与好奇。它们就是——  相似文献   

8.
梭鱼是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适应性强,食物链短,在我国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分布较广。推广梭鱼养殖的主要关键之一为育苗生产。有关梭鱼的育苗生产工作,过去国内有过零星报道。本文从养殖的角度探讨盐度对于梭鱼精子及受精率的作用,以便找出梭鱼育苗生产中所需盐度的最佳范围及受精方法。  相似文献   

9.
梭鱼(Mugil so-iuy Basilewsky)为我国北方咸淡水鱼类人工养殖的主要对象,南方也有养殖,属鲻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其中尤以鲻鱼(Mugil cephalus B.)为甚。由于它们中的大多数种类适盐性广、食物链低、生长快和肉味美,因而成为海水,咸淡水,乃至淡水鱼类养殖的很好对象。主要养于印度-太平洋区域、地中海和黑海沿岸。1969年,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召开的国际生物学计划海洋生产力组(IBP/PM)的会议上,与联合国粮农组织(PAO)一道,把鲻科鱼类列为国际性生物研究课题之一,受到有关国家的普遍重视。近十多年,对于鲻科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在某些种类上已取得较大进展。鲻梭鱼,可期在几年内,进入种苗的生产阶段。 我国劳动人民对鲻科鱼类养殖至少已有四个世纪的悠久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生产经验。但自古以来,都是利用天然种苗进行养殖。近年来,由于大量兴修水利,淡水入海的运流量不断减少,天然种苗场受到某些影响,能捕到的天然苗也不如以往丰盛,加之种苗资源本身因受气象的影响各年也有所变动。为了使生产能按计划进行,人工繁殖种苗已成为当务之急。 1967年,我所和原天津淡水渔业公司工农养殖场合作,对咸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开始进行研究。并在人工诱导排卵方面取得成功,所获卵子得到受精和孵化。1968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的部分同志也参加了这项试验。当年共获得一千万卵子,其中有二百万卵子获得受精。孵苗十四万多尾。因受寒潮影响,大量胚卵在即将孵出前,或在孵出仔鱼之后不久死去。最后仅培育九百余尾达2公分以上的梭鱼苗。这一年的试验,为咸淡水养殖梭鱼的全人工繁殖打开了"通途"。1969年,养殖场由地方移交给部队,我所继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进行合作,一直到1972年截止。1969年,室外池塘育苗成活率达30%,育成6厘米以上的梭鱼苗二千尾左右。这些苗经过越冬,到第二年春天,体长达20厘米以上。1972年,经过人工诱导排卵的亲鱼,在池塘中自行产卵和受精,并孵出仔鱼。这对咸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来说,又迈开了新的一步。 本文总结了六年来(1967-1972)咸淡水养殖梭鱼人工繁殖试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咸淡水养殖梭鱼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繁殖也作了初步观察。现将这一材料发表,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摄食水平对梭鱼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于 1 999年 8— 1 2月 ,在水温为 (2 4 .0± 0 .5 )℃ ,摄食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0 %、1 %、2 %、3 %、4%和饱食的条件下进行梭鱼的摄食 -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梭鱼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 (SGR)与摄食水平呈直线关系 ,其转化效率与摄食水平的增加成正比 ;梭鱼的湿重、蛋白质、干重和能量的维持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1 .85 1、1 .85 3、2 .882和 2 .3 4 2 (% d) ;排粪率和排泄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并呈直线关系。在最大摄食水平下 ,能量收支等式为 :1 0 0C =4.41F +1 1 .1 8U +47.0 6R +3 7.3 5G  相似文献   

11.
梭鱼仔鱼耳石日轮形成及自然种群日龄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梭鱼实验种群样本,系于1987年5月,从山东大沽河口搜集的亲鱼经人工授精后孵出的仔鱼在实验室培育取得;自然种群样本,于同年同地区采集。对于实验种群耳石生长轮形成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种群培育天数(D)与耳石生长轮数(N)之间的关系以回归式N=D-1.89表达之;根据实验种群耳石轮纹形成的周期性规律,鉴定了自然种群的日龄,表明二者具相似的周期性规律;协方差分析表明,梭鱼早期阶段的生长,自然种群比实验种群快。  相似文献   

12.
梭鱼仔鱼耳石日轮形成及自然种群日龄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梭鱼实验种群样本,系于1987年5月,从山东大沽河口搜集的亲鱼经人工授精后孵出的仔鱼在实验室培育取得;自然种群样本,于同年同地区采集。对于实验种群耳石生长轮形成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种群培育天数(D)与耳石生长轮数(N)之间的关系以回归式N=D-1.89表达之;根据实验种群耳石轮纹形成的周期性规律,鉴定了自然种群的日龄,表明二者具相似的周期性规律;协方差分析表明,梭鱼早期阶段的生长,自然种群比实验种群快。  相似文献   

13.
西北太平洋具有独特的板块特征和地质历史,几个边缘海将亚洲大陆和太平洋隔开。在更新世冰期的低海平面时期,海洋生物群体可能会被隔离在日本海、东海和南海。伴随冰后期海平面的上升,以往的研究认为被隔离在3个边缘海的群体会因为扩散的作用而重新混匀。为了检验该假说,本研究探讨了梭鱼的系统地理格局。采集梭鱼分布范围内9个地点的272个梭鱼个体,分析其线粒体控制区5’端435bp的片段。共检测到3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这3个单倍型类群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被隔离在3个边缘海内而产生的分化。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假设相反,3个单倍型类群在地理上的频率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分子方差分析和群体多样性指数都表明3个边缘海内的梭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与基于生物学特性预期的梭鱼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相反,梭鱼群体空间上的基因交流是很有限的。东海的梭鱼群体间缺乏系统地理格局,这可能是因为末次冰盛期后梭鱼群体发生了近期的栖息地扩张,群体间没有足够的进化时间在迁移,漂变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4.
梭鱼标准代谢、内源氮排泄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13.5 ,18,2 1.5 ,2 4和 2 7℃ 5个温度条件下测定了梭鱼 (体重范围 1.88~ 14.0 2 g)的标准代谢率和内源氮排泄率。梭鱼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二者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者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RS=0 .12 4 6 W0 .9954 e0 .0 84 1T(r2 =0 .92 2 0 )。梭鱼的氨氮、尿素、总氮及能量的排泄率随体重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体重为幂函数关系 ,与温度的关系为多项式形式。梭鱼氨氮和尿素日排泄率的变幅分别为 0 .15~ 0 .88mg N/d和 0 .0 3~ 0 .2 9mg N/d。不同温度下 ,尿素排泄量占总氮比例在 9.9%~2 2 .4 9%之间 ,随温度升高该值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棱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83.93%;自然群体在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85.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12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92.82%,遗传距离为0.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苯并(a)芘和芘对梭鱼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浓度范围0.1-50μg/L的苯并(a)芘和芘的短期暴露造成梭鱼肝脏GPx活性先抑制后诱导的效应,相同的污染物,高浓度组对GPx活性的抑制大于低浓度组,出现GPx活性诱导的时间早于低浓度组;相同浓度下,苯并(a)芘对GPx活的作用大于芘,这间接反映了苯并(a)芘和芘的毒性大小,这些结果说明梭鱼肝脏GPx活性与苯并(a)芘和芘暴露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苯并(a)芘和芘对梭鱼肝脏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苯并(a)芘、芘以及它们的等量混和物,分别在浓度为0.1,1,10,20,50μg/dm3浓度下对梭鱼暴污,5d后取梭鱼肝脏和鳃用碱解旋法分别测定其DNA的损伤,结果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肝脏DNA损伤程度增加;在相同浓度下,苯并(a)芘和芘的联合毒性大于苯并(a)芘和芘分别作用时的毒性之和。所以苯并(a)芘和芘对DNA损伤的联合作用应为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梭鱼幼鱼腺垂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共知,鱼类的繁殖是直接在脑垂体参于下完成的。所以研究梭鱼的脑垂体是深入研究梭鱼人工繁殖的重要基础。腺垂体的细胞类型,已在许多脊椎动物中做了广泛的研究,已有了明确的结论。在硬骨鱼中也作了很多工作,但是,在细胞类型的分类鉴定中还存在一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观察苯并(a)芘、芘及其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Mugil so-iuy)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d的暴露中,苯并(a)芘、芘对肝脏GST活性的影响主要为诱导效应,芘对GST活性的诱导比苯并(a)芘强。混合物在15d的暴露中未观察到GST活性的诱导,而是在暴露的后期出现GST活性的抑制。实验表明,肝脏GST活性的诱导指示受到PAHs污染胁迫,而GST活性抑制则是受到较长时间或较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从显微和超微水平研究了中国对虾幼虫眼的发育。结果表明,幼虫眼在膜内无节体期已具备。发育成熟的幼虫眼至少由3个眼单位组成。电镜下,每个眼单位由晶体细胞、网虫眼的最外围。至糠虾体第1期幼虫眼开始退化,表现在网膜细胞内的细胞器减少,色素颗粒致密度降低。糠虾幼体第2,3期,仅可见色素颗料存在;至仔虾期单眼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