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丹霞地貌在中国东南湿润地区研究程度较高,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资料较少。西北丹霞地貌在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其研究有利于提高对丹霞地貌共性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陕北甘泉大峡谷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是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波状起伏的峡谷特征,对该地区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黄土高原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野外考察、施密特锤岩石原位硬度测量、样品薄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中面积高程积分等多种方法,探究陕北地区丹霞地貌的造景岩石特征、演化阶段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造景岩石为洛河组砂岩,发育大型风成交错层理,孔渗性较好,长石、岩屑及钙质胶结物含量较高,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在流水侵蚀和盐风化作用下形成峡谷密布的丹霞地貌。(2)甘泉大峡谷与桦树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分别为0.51和0.49,指示该地区的地貌演化阶段为壮年期,流水侵蚀为地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3)研究区丹霞地貌于新近纪晚期之前可能已经形成,随后第四纪气候变干,风成黄土堆积在丹霞山峰之上和峡谷之间,流水溯源侵蚀使峡谷进一步加深变长,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貌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峰耸立于藏东南群峰之上(照片1,2),其峰体被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弯所环绕(照片3)。这样便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岭谷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山成为气流的屏障,峡谷则成为气流的通道,致使当地的自然条件十分独特,垂直带谱齐全,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本文在两年考察的基础上,试就南峰地区高山峡谷地貌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形,东西迥异。西部山脉纵列,峡谷叢错,形成巨大之天然屏障。东部高原,则地势较缓,多山间盆地,土壤肥沃;宜於耕耘。此类盆地,滇人称为‘坝子’;其间湖泊,则称为‘海子’。滇池乃云南高原上最大之‘海子’,环湖周遭二十余河流,以及流域三千方公里之水流悉汇注其中(注一)。螳螂川为其唯一之尾闾,自海口以下,河床狭窄,坡度至为陡峻,仅中下游流经安宁盆地  相似文献   

4.
云南滇池区域之土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地形,东西迥异。西部山脉纵列,峡谷叢错,形成巨大之天然屏障。东部高原,则地势较缓,多山间盆地,土壤肥沃;宜於耕耘。此类盆地,滇人称为‘坝子’;其间湖泊,则称为‘海子’。滇池乃云南高原上最大之‘海子’,环湖周遭二十余河流,以及流域三千方公里之水流悉汇注其中(注一)。螳螂川为其唯一之尾闾,自海口以下,河床狭窄,坡度至为陡峻,仅中下游流经安宁盆地  相似文献   

5.
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峡谷可以按照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峡谷所处的河段,形态,形成时的地质营力,两岸岩石性质等进行分类,峡谷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峡谷景观具有美学特征,也具有观光和科学文化旅游价值,峡谷旅游资源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峡谷的景区占一半以上,峡谷旅游一直以来被人们所重视,而目前在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的中低山丘陵地区峡谷旅游开发速度与规模进一步加大,峡谷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规划先行,并注意峡谷群开发及分区开发和峡谷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苏鲁果勒的峡谷瀑布及其开发构思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天山苏鲁果勒的峡谷瀑布是新疆新发现的一处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构成峡谷的地质体属一套刚硬的变质岩系,峡谷的形成时代比较晚,可能在第四纪晚期。峡谷和瀑布以其谷狭岩刚、比高大、相交汇,瀑布呈梯级群组为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峡谷和瀑布的完美组合巧夺天工,其险峻、幽深为国内所罕见,尚无可比之例,珍稀度高;资源体量大,适合游览期5~6个月,游览期相对较长。景区开发应突出自然风光,以表现峡谷和瀑布为主,草原为辅,景区内只修步道和观景台,步道分岩道和木栈道。该旅游区可以建成年接待量约10万人的2A级景区。以库尔勒市为依托城市,以库尔勒市和乌鲁木齐大都市圈为基本客源市场,以来疆游客为次级客源市场,成为新疆一个集度假、休闲、科考、探险为一身的新兴旅游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山区公路沿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乡村聚落演化机制是聚落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山区公路对乡村聚落变化的驱动机理,以贵州省麻江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92,2012年乡村聚落数据,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对山区不同地貌的公路沿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整个研究区(行政单元)相比,公路影响范围内乡村聚落景观快速增加,景观趋于破碎化和形状复杂化。乡村聚落景观演变速度呈现岩溶槽谷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峡谷区的特点。(2)距公路越近的缓冲区,景观格局变化更加剧烈。在3个公路距离缓冲区,乡村聚落景观演变速度都呈岩溶槽谷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峡谷区的特点。(3)在0~1 500 m距离缓冲区,低坡度的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速度明显快于中坡度与高坡度地区。低坡度的景观格局演变速度呈现出岩溶槽谷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峡谷区的特点,而中坡度与高坡度的景观格局演变速度呈现出中山峡谷区低山丘陵区岩溶槽谷区的特点。这说明距公路远近和坡度的变化是影响山区公路影响范围内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地处我国西藏东南部。这里是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和北西西向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汇聚地带。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南峰作急转弯后南流,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附图)。耸立于群山之上的南峰海拔为7756米(照片1),而大拐弯峡谷海拔低于2000米,甚至只有数百米(照片2);山高谷深,高差达5000—7000米。因此南峰地区是世界上地形对照最为强烈,河流急拐,水流最为湍急之处,当地地形复杂,山川壮丽,自然条件独特,资源丰富,凡此种种皆为世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9.
怒江峡谷区植物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怒江峡谷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立体气候,孕育出种类丰富的植物资源,新老、珍稀、孑遗和特有种兼备。有维管束植物185科878属313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1科101属374种,裸子植物5科12属22种,被子植物139科765属2742种。峡谷区科属种分类分别占云南同类植物的56.74%、40.46%和20.79%,占横断山区的84.47%、59.95%和36.66%;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各类热带分布属(不含世界分布,下同)352个,占峡谷区总属数的45.30%;各类温带分布属346个,占峡谷区总属数的44.53%;地中海或泛地中海分布仅16属,占峡谷总属数的2.05%;中国特有属17个,占峡谷区总属数的2.18%。近期有开发前景的植物资源种类多,且门类齐全,是当地各民族脱贫致富,建设家乡的宝贵财富。立足植物资源,面向市场,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名特中药材、多维果类、油料植物、花卉和食用菌等,形成名、特产品,参加国内外市场竞争。建议成立生物资源开发领导机构,建立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工业,进行集约化生产,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投入,制订有关生物资源开发的优惠或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10.
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与其东侧骈行南流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简称横断山区纵谷),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切出了一系列峡谷。这些峡谷成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其中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最重要的。这样,南峰地区可视为  相似文献   

11.
正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犹他州西南部,面积约590 km~2,是美国西部红层的典型代表,发育了众多丹霞崖壁、方山和峡谷等景观。公园内形成丹霞地貌的红层主要形成于侏罗纪,以陆相红色细砂—粉砂岩为主。其中,形成于早—中侏罗世的Navajo组砂岩是锡安国家公园丹霞崖壁发育的地层,为典型风沙沉积,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锡安国家公园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公园东南部的锡安峡谷(Zion Canyon)两侧,经流水切割侵蚀,巨厚的Navajo组砂岩完全出露,形成连续的直立陡崖。在Navajo砂岩崖壁顶部,除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诱发大量山地斜坡次生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布特征,对其地形放大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斜坡震害调查表明,宏观地貌单元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具有控制作用,中高山区以大中型滑坡、崩塌为主,低山及丘陵区以山体震裂、小型崩塌为主;峡谷形态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具有明显影响,其中“V”型峡谷发育密度高于“U”型峡谷;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坡型转折部位、凸出地形等微地貌地形放大效应明显.监测显示,不同方向水平分量地震波峰值(PHA)相差可达10余倍,研究表明:地形尺寸与地震波波长的耦合作用使得地震动水平分量放大显著.  相似文献   

13.
山地环境中的街区风荷载与平地条件下有明显不同。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处于台风易发地区,对其开展山地环境下风载作用效应的研究对科学保护历史建筑非常必要。本文以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Fluent进行数值分析山地地形对鼓浪屿风场与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影响并提出对该地区已有建筑防风保护与建筑选址的建议。表明:(1)鼓浪屿的高风速、极值加速比、极值负压和极值风荷载体型系数均集中分布在成十字相交的两轴线的各山顶,两轴线是核心线性防风区域,龙头山、鸡母山和笔架山山顶为防风重点。(2)龙头山山顶近地面处加速比最大,对应产生极值风荷载体型系数。(3)两轴线的横风向加速比均大于顺风向,山顶加速效应大于峡谷侧风面大于峡谷底处。(4)山顶处数值模拟得到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与规范值差距不大,峡谷处由规范得出的修正系数较数值模拟值偏小。(5)海拔较低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山脚风速低,适合建筑选址。龙头山、鸡母山和笔架山山顶区为高风速频发且极值负压产生的区域,是加强建筑检修与维护、提高防风性能的重点,不宜作为建设选址。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百色市靖西县,素有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中国最大的原生态洞穴——古龙山峡谷群和我国目前已开发的单级落差最大的通灵大瀑布,除此之外,还  相似文献   

15.
一 秦岭古称南山,是我国巨型纬向山脉之一,也是世界名山。秦岭有广义、狭义的划分。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豫鄂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天然界线,北是黄河流域,南是长江流域。狭义的秦岭,仅指陕南部分,就是嘉陵江上游、南洛河上游、渭河和汉江4条河流分水的地区。秦岭南坡自东而西可通航河流有丹江、金钱河、洵河、嘉陵江等。 丹江,源于秦岭东段南坡凤凰山,在铁炉子以上为典型的“V”型峡谷,以下河谷逐渐开阔,在商县城附近河谷宽约1000—3000米。其西北—东南流向丹凤(龙驹寨)附近受武关之阻,南折,切穿流岭峡(月日峡)后与银花河汇于竹林关(汉丹水县故址),东去在商南过风楼同清油河汇合后恢复西北—东南流向,通过湘河峡谷入鄂境。在陕西境内河段长约270公里。丹江流域开发甚早,自古称为武关道。即使在今日,它仍不失为关中通往豫南、鄂西北之捷径。昔日丹江通航始于商县,明朝时在东龙山建造的双塔(至今保存完好)及县城南门外的码头即为佐证。到清康熙年间,商县仍可通航。后渐下移至丹凤,丹凤县城中的花庙就是航运昌盛的见证。直到民国初年,在丹凤街南  相似文献   

16.
三十四年五月十九日由重庆飞迪化。初越青木关之背斜,不对称之足迹显而易,旯,山脉蜿蜒如蛇,一江中贯。越监井溪,嘉陵江支流曲折宛如美国之Potomac河,即理控制之河曲也。过此即入真正之四川盆地,地层平铺,邱陵、水田、江岸三色交积如锦如茵,尤以田垠蜿蜒如梯,犹在Cilorado峡谷之上。过武胜北,嘉陵江  相似文献   

17.
三十四年五月十九日由重庆飞迪化。初越青木关之背斜,不对称之足迹显而易,旯,山脉蜿蜒如蛇,一江中贯。越监井溪,嘉陵江支流曲折宛如美国之Potomac河,即理控制之河曲也。过此即入真正之四川盆地,地层平铺,邱陵、水田、江岸三色交积如锦如茵,尤以田垠蜿蜒如梯,犹在Cilorado峡谷之上。过武胜北,嘉陵江  相似文献   

18.
开都河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境内,是天山南坡水量丰富的河流之一,年平均径流量为33.74亿立方米。河源海拔高程达4800米,终年积雪,主源折西返东,流经尤勒都斯盆地,汇纳数十条溪沟,穿过峡谷,注入博斯腾湖,全长513公里。一、水能优势所在水能资源丰富开都河水能的理论蕴藏量为140万甩,占巴州的82.4%,占全疆的4.3%。在长达126公里和落差达1169米的中游峡谷段,集中了110万千瓦,占开都河水能总蕴藏量78.6%,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19.
杨明 《地理教学》2014,(18):43-44
正一、狭管效应的定义及成因狭管效应,又称峡谷效应或颈束效应,是指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二、狭管效应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1.狭管效应可以增大风速,从而掀翻列车,导致交通事故。2.狭管效应增强风速,有利于一些地区建风力发电站,开发风能资源。3.当强风来临时,高楼大厦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造成高楼附近局部强风,形成"狭管效应",既容  相似文献   

20.
峡谷暖区农业地形气候垂直分层及其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罗宏  杨志峰 《地理研究》1999,18(4):407-412
以鄂西南峡谷暖区为例,选取适当的农业地形气候垂直分层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峡谷暖区地形气候进行了垂直分层,以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中垂直农业气候层的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峡谷暖区可划分为三个垂直农业气候层,即温热层、温暖层和温和层。且实行以种植为主,农、林、牧、副、渔并演的方针是峡谷暖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战备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