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2~2016年Micaps天气图资料和《西南低涡年鉴》,对西南低涡及不同涡源西南涡的变化特征、活动期和移动特征以及对降水的影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低涡平均每年生成95次,但各年差异大。其中,九龙涡最多,盆地涡次之,小金涡最少。西南低涡多发时段在春季与夏初,其中,九龙涡多发时段在春季与夏季,盆地涡多发时段在冬季与春初,小金涡多发时段在冬末与春季。(2)西南低涡活动主要在4~7月,小金涡最长生命史可达168h,在7月;九龙涡最长生命史156h,在5月;盆地涡最长生命史144h,在4月。西南低涡大多数在生成后24h内消失。在12月的西南低涡生命史最短,绝大部分在24h内。(3)西南低涡有三分之一能移出涡源区。其中,九龙涡移出的个数最多,盆地涡其次,小金涡移出的个数最少,但移出几率最高。3~6月是西南低涡移出的主要时段。其中,九龙涡主要移出时段在4~7月;盆地涡主要移出时段在1~5月;小金涡主要移出时段在2~5月。(4)西南低涡主要移动路径是东北、东、东南。其中,九龙涡以东北移为主;盆地涡以东北移、东移为主;小金涡以东移、东南移为主。(5)除冬季、春初外,不同涡源西南涡不论活动时间长短,都会造成降水,九龙涡造成的降水一般比盆地涡大。西南涡造成的很强降水多出现在6~7月。 相似文献
2.
3.
4.
5.
利用NCEP提供的FNL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初期阶段进行了位涡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槽附近异常高位涡,促进了低层西南涡前期的发展,这对西南涡前期的预报有很好指导意义;西南涡发展前期,强降雨中心湿位涡正压子项自低层至高层呈现出"负—正"的分布特征,湿位涡斜压子项在中低层有强负值中心,反映出低层对流不稳定和垂直风切变对于对流性降水的促进作用;西南涡发展阶段,湿位涡正压子项正值中心呈现出倾斜漏斗状,斜压子项在降雨中心低层出现了强负值中心;强降水中心与低层扰动湿位涡负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于强降雨落区的预报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近三十年西南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西南低涡是在青藏高原地形影响下产生的α-中尺度天气系统,其发展东移后,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是造成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从天气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有关研究进行了分类,简要总结了各类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影响江淮地区的西南涡中尺度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合成方法对3次西南涡过程的流场,温湿场和涡度场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沿切变线存在风场的中尺度扰动,低涡的尺度为250-300km,中低层有两支不同性质的气流流入低涡区,降水主要发生在低涡移动方向右侧的两象限。温湿场和铅直流场在低涡区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分布,低涡是一个显著的斜压系统。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途径探测与再分析资料,通过诊断分析、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对2008年7月20~21日一次高原涡东移诱生西南涡并引发川中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西南涡特大暴雨发生的中尺度环境场特征,特殊地形和非绝热物理过程在高原涡东移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原涡形成后沿高原东北侧下滑,在四川盆地诱生出西南涡,川中特大暴雨在西南涡形成过程中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活动造成。高原涡东移诱生的低层偏东气流在川西高原东侧地形的动力强迫抬升作用下,释放对流有效位能激发出MCSs产生强降水,降水凝结潜热加热反馈驱动西南涡快速发展。地形的动力作用仅能形成浅薄的西南涡,降水凝结潜热的加入才能使西南涡充分发展。高原涡的发展主要受地面热通量影响,它的发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南涡能否形成。盆地周边高大山脉对西南涡的位置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盆地周边高大山脉上叠加的中小尺度地形对西南涡和暴雨带的整体位置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暴雨的落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西南低涡暴雨的中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用综合方法,分析了对流层各层合成西南低涡所对应的大中尺度流场,并给出其物理图象。应用每小时雨强、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资料,揭露了西南低涡的某些中尺度特征。这对进一步了解西南低涡的形成、发展及其内部的结构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2001—2019年秦巴山区44个国家气象站小时降雨量、日降雨量数据,统计分析秦巴山区的西南涡暴雨的特征。结果表明:2001—2019年秦巴山区受西南涡影响的暴雨日共48 d,其中西南涡暴雨对镇巴县影响最大,暴雨日占总数的22%;秦巴山区平均暴雨强度整体上由南向北逐渐减弱,不同的月份暴雨强度中心均出现在巴山腹地;小时极值雨强多发于07—12时,最大值为60.7 mm/h(出现在宁陕);受西南涡移动路径影响,7—9月秦巴山区暴雨日数和暴雨频次相对其他月份明显偏多,分别占总数的75.0%和85.5%。 相似文献
19.
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动力诊断方法,对2008年7月20~22日高原低涡与低层西南低涡相互作用引发西南低涡强烈发展和四川大面积特大暴雨天气发生机理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高原涡与西南涡涡心之间的纬向距离在5个纬度的时候,两者上升气流都在500 hPa以下,当两者继续东移,在经向上耦合的时候,二者同时得到发展,西南涡中心的上升气流达到300 hPa,而高原涡中心的上升气流突破200 hPa;西南涡在低层出现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原涡的发展,随着两者在经向方向发生耦合,上下涡度平流不同造成垂直差动,将激发500 hPa以下的上升运动与气旋性涡度加强,使得500 hPa与700 hPa涡心正涡度值的增大近1倍。并且涡前的正涡度变率使得高原涡发展并东移,待垂直耦合后,高原涡与盆地涡相互强迫作用促使气流上升运动加强也是导致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共同发展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TRMM资料的高原涡与西南涡引发强降水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探测结果结合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 对2007年7月17日四川、重庆地区的一次西南涡强降水系统和2008年7月21日四川东部的东移高原涡强降水系统的三维结构特征、雨顶高度以及降水廓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次降水过程均是发生在西南—东北向的水汽辐合带中, 且降水云群均位于低涡的东南方。(2)两次强降水在水平结构上均表现为由一个主降水雨带和多个零散降水云团组成, 高原涡强降水过程比西南涡强降水的降水强度和范围都要大。降水雷达探测到的两个中尺度降水系统均以降水范围大、强度弱的层云降水为主, 但对流性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较大, 其中西南涡降水中对流降水所占比例比高原涡的大, 对总降水率的贡献也大。(3)垂直结构上:两次强降水的雨顶高度均是随地表雨强的增加而增加, 且最大雨顶高度接近16 km, 但西南涡强降水中的雨顶高度比高原涡更高, 说明西南涡降水过程中对流旺盛程度强于高原涡。(4)两次强降水中雨滴碰并增长过程以及凝结潜热的释放主要集中在8 km以下, 但8 km以上西南涡降水变化大于高原涡, 且前者在8~12 km高度层的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百分比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