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理教学     
K901 2004042650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二On the teachingrefoml of human geograph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己ucation/陆林,凌善金…//人文地理一2003,18(5)一65一69 依据7所高校地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中的总括地位,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在于阐述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课程性质和教学重点对教材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学兼具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铺开,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也进入关键阶段。本文以高中人文地理的知识特性、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发展两方面为出发点,分析“双新”背景下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中知识与素养的动态变化,进而以教学策略为抓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人文地理问题、获得学习人文地理的方法,助力高中人文地理知识教学革新。  相似文献   

3.
徐伟 《地理教学》2011,(5):49-51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构建课程的核心论题,更加突出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新课程高考也逐渐加大了对人文地理的考查比重。下面笔者以近三年山东文综卷地理试题为例,简析新课程高考中人文地理试题的几个突出特点,并浅谈由此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朱燕 《地理教学》2021,(6):29-3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探究则成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以乡土地理“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土地盐碱化,着力探究乡土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情景化教学和实验教学方式为手段,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探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在必修《地理二》的教学中,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通过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概念教学、各教学主题的价值定位、开放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进行系统设计,以实现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进阶培养。  相似文献   

6.
户清丽 《地理教学》2011,(11):9-11,8
高中人文地理中的决策教学是指将一个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问题转化成地理决策问题,师生一起作为决策主体,考虑决策的过程和步骤,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本文就中学人文地理决策教学的实施意义与主要实施环节及要求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促进决策教学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是AP课程之一。以《匹兹堡案例研究》为例,分析AP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通过总结其特点,得出对我国地理教学改革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即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落实课程目标;基于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协调;采用形成性评价,优化教学效果;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课程思政"为热点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各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究日益丰富.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深入挖掘实践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将德育知识和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以期为高校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6年5乌国家教委颁布的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高中二年级设置了“人文地理”课程。1997年秋季,高中地理新大纲投入试用。1997年4月,国家教委又颁布了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鉴于“人文地理”课程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地理学科的薄弱环节,为使广大高等师范教育地理专业的毕业生和在学学生对此具有思想准备,特将新高中二年级“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简要评析如下。一、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则1.与高中一位级人文地理各有所侧重新高中一年级人文地理内容有所增加,但与原有高中一年级人文地理内容有较大…  相似文献   

10.
人文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建构人文地理学理论框架、培养人文地理学科思维、提高人文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释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体系、思政元素、育人效果和专业特色4个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且,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目标引领与融合、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以期为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朱思扬 《地理教学》2024,(4):27-30+46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9年提出了《学习框架2030》,确立了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本文在分析《学习框架2030》内涵及其子项目课程图谱分析(CCM)基础上,以上海版高中必修《地理1》为例,构建了发展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路径,并尝试将其运用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可为教师开展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发展“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地理素养及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以OBE理念为基础进行人文地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支撑毕业要求能力达成的人文地理实践教学体系。并将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组织与实施,明确人文地理野外实践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探索实践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及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等内容,以期为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小文 《地理教学》2023,(22):39-42
乡土地理摄影图片作为取材于师生身边乡土区域的地理景观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应用优势。本文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湘教版高中必修《地理1》和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的地质内容(化石、地貌、地质灾害、岩石等),探讨乡土地理摄影图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给出注意事项,落实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单超 《地理教学》2019,(12):9-11
随着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深度教学”成为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种体现核心素养指向的学习和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新课程在知识层面的特点是“宽而浅”,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却有从浅至深的等级要求。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历来存在“知识简单、零散,很难设计有一定深度的教学”的困境。本文以高中人文地理为例,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处理知识“浅”与素养“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丰富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着手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丰富地理实践教学理论。本文以东北三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例,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开发乡土资源,并将其融入到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方式与方法,以期为课程思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落实提供分析案例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乡土地理案例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虽然应用非常广泛,但对案例本身在开发技术层面却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方法。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依次由浅入深地探讨中学乡土地理案例开发的新方法,理清乡土地理案例开发各要素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获取乡土地理素材"、"编写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建设乡土地理资源库"、"编制乡土地理教材(校本课程)"四项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思政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任务,地理学对解决地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便于开展思政教育。高中人文地理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在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指引下,本文基于区域认知视角,从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以及小尺度工匠精神入手,提出高中人文地理交通主题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素材与典型案例,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思政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8.
印志 《地理教学》2022,(4):46-4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要求教学转向“课标本位”,新版教科书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对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为例,结合“家乡的水稻种植变化”乡土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课前调查、课堂学习、课后梳理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核心和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本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以乡土资源为抓手,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的时政热点,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致贫之因、脱贫之策和摘帽之路的分析,将区域分析的基本思路和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信息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等。同时,在社会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梁晔 《地理教学》2021,(5):42-4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区域地理"南美巨人——巴西"为例,以巴西国旗寓意为纽带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阐述情境教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