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湖THS孔现代沉积物137Cs和210Pb的分布及计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获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发现在80年代末沉积物堆积通量最高,达到0.6 g/(cm2.a)。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江苏固城湖近代沉积210Pb、137Cs计年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江苏固城湖沉积柱状岩心进行了210Pb、137Cs测定,以研究湖泊沉积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关系。137Cs剖面显示的蓄积峰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相对应,由此获得的沉积速率为0.066 cm/a;同时,利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计算了固城湖20世纪初以来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上世纪60年代初沉积物堆积速率最高,达到0.187 g/(cm2.a),80年代后沉积速率趋于稳定,约0.067 cm/a,与137Cs结果相一致。对比洪湖沉积钻孔210Pb、137Cs分布后发现,洪湖137Cs分布和固城湖相似。其人类围垦最强烈的时期正好是其137Cs峰值减弱或消失的时间段,同时也是沉积速率最高的时期。可见人类活动的影响会导致放射性核素在垂直剖面分布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太湖现代沉积物中磷的沉积通量及空间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文状况、水质状况、生态类型均显著不同的三个太湖典型湖区, 利用^210Pb定年测定了近百年来沉积物及磷的沉积通量.结果发现, 三个湖区磷的沉积通量及其变化规律相差很大.发生蓝藻水华暴发的梅梁湾近百年来沉积物和磷的沉积通量都比较小, 只是在近十几年来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太湖上游的夹浦沉积物沉积速率近百年来持续增加, 只有表层有所下降, 但表层12cm沉积物中磷的沉积通量却显著下降; 处于太湖下游草型化的胥口湾湖区,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沉积物沉积通量呈增加趋势, 之后呈下降趋势, 磷的沉积通量则呈振荡下降趋势.研究表明, 太湖沉积物中磷的累积通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第十次北极考察楚科奇海、白令海考察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10 Pb和137 Cs,获得表层沉积物(0~8 cm)中210 Pb和137 Cs在不同断面和不同层的比活度范围和分布.楚科奇海陆架区R断面表层沉积物(0~2 cm层)210Pb比活度范围为44.80~117.45 Bq·kg-1;137Cs检出...  相似文献   

5.
对赣北黄茅潭近代湖泊沉积岩芯进行了~(137)Cs、~(210)Pb测试和SCP(球状碳粒)计数分析,阐述了~(137)Cs蓄积特征,结合SCP计数、粒度指标及降水记录厘定了一些事件性沉积层位。研究表明,1986年前后是沉积环境中~(137)Cs行为的转折点;在这之前,~(137)Cs以大气散落为主,其蓄积行为大致与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这之后,~(137)Cs以流域侵蚀为主,其蓄积行为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1953—1954年、1974—1975年、1998—1999年,流域降水丰沛,相应沉积层位~(137)Cs比活度低,这与流域强烈侵蚀稀释了进入湖泊的~(137)Cs有关。1963—1964年沉积层位~(137)Cs蓄积峰稳定而显著,与高通量的大气散落有关,也与当时降水量低,大雨、暴雨次数少,流域侵蚀强度低造成较低的沉积速率等密切相关,是可靠的定年时标。1986年存在同样的气候环境特点,其蓄积峰可能也是存在的,但需要进一步确认。基于~(210)Pb方法,利用多种计年模式计算了沉积岩芯的年代,发现与这些事件性沉积层位具有较大差异。研究认为,在长江中游这种降水高、流域侵蚀强度高的较为复杂的沉积环境中,~(210)Pb计年存在较大误差。复杂沉积环境中近代沉积的定年,有必要深度挖掘~(137)Cs环境行为,在全面阐述其蓄积特点的基础上,辅以SCP计数、粒度指标及降水等识别事件性沉积层位,矫正~(210)Pb计年,是精确建立近代沉积时标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杭州湾南岸潮滩的~(210)Pb分布及其沉积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南岸潮滩的~(210)Pb垂向分布具有随深度波动的特征。湖滩颗粒物在吸附模拟系统中的~(210)Pb分配系数,主要受颗粒物含量的影响。本文从潮滩沉积~(210)Pb初始比度在低于平衡点一侧波动的机理,以及被沉积间断所分隔的有效封闭段的存在出发,提出选择常态沉积层的高~(210)Pb比度窗口,建立以CIC模式估计潮滩沉积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湄州湾沉积物的混合速率和沉积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近岸海域210Pb年代学的双层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成功地用于湄州湾沉积速率和混合速率的研究,讨论了由210Pb、210Po和137Cs求出的湄州湾沉积速率之间的差别,用过剩234Th测定了沉积物表层的混合速率。  相似文献   

8.
兴化湾西岸潮间带沉积物岩心放射性核素分布与沉积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7年8月31日采集于福建兴化湾西岸的潮间带沉积物岩心样品,用γ谱方法测量了其放射性核素含量,对岩心中核素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估算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探讨了沉积物的物源,结果表明:(1) 238U、228Th、228Ra、226Ra、210Pb、137Cs和40K的含量分别为35.0~60.6、52.6~69.3、49.0~66.5、22.7~36.2、26.3~84.8、0.5~1.3和775~831 Bq/kg;(2) 用238U、226Ra、137Cs和40K作为示踪剂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兴化湾潮间带沉积物主要源于邻近的福州和莆田地区的土壤,所占比率分别为54%和46%;(3) 用210Pbex和137Cs方法估算得兴化湾西岸潮间带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38 cm/a和0.36 cm/a.岩心中210Pbex分布表明,自20世纪末,研究区潮间带沉积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龙门岛潮间带取得了长度为97 cm的LM01柱,在210Pb定年的基础上对沉积物的粒度、生源要素(TOC、TN、TP)、油类以及重金属(Hg、Cu、Pb、Zn、Cd、Cr和As)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粒度在近60年来有明显的"细化"趋势;各种污染要素的含量在近30年来也急剧增加,但仅Cu和...  相似文献   

10.
用γ谱方法测定了南极长城站附近特有生物群落栖息地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地表沉积物中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平均比活度,分别为143,7.56,24.1,3.65,5.36,4.15和6.5Bq/kg.同时测试了阿德雷岛企鹅栖息地粪土沉积地层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利用其中的210Pb比活度,210Pbex垂向变化特征,推演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地质历史年代:其中AD1-a柱样时间跨度约为74a(1928~2002年),据此计算了沉积速率为0.063mm/a(r=0.794),并讨论了在南极特定条件下,放射性核素示踪对定年影响以及与区域现代气候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137Cs测年在海岸盐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盐沼广泛分布在海岸和河口环境,滩面有盐生植被覆盖,并且被潮水沟分割成片。研究海岸盐沼沉积过程和沉积速率,对于深入认识人类活动与海岸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7Cs测年技术是近20年用来测定现代沉积速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人工核试验产生的137Cs被释放到大气中,再经气-水、水-沉积物界面的交换和吸附而沉淀在地层里,通过几次出现的峰值年代来计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该方法在计算湖泊沉积速率方面取得了成功,在陆架、海湾、潮滩等区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由于该方法对研究区域地层记录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沉积物黏土含量、分选程度均对137Cs含量有显著影响;海岸盐沼由于植被生长茂盛,根系伸入地层深处,对沉积地层有较大扰动,因此,很难分辨出特征峰值,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综合判断特征沉降峰值。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现代沉积速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渤海湾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的210Pbex和137Cs活度测定结果,计算了潮间带现代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砂质区(道沟子至独流减河)1955~1963年的沉积速率为3.43~4.06cm/a,1963年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65~1.59cm/a;泥质区(歧口附近)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81cm/a.上述结果说明潮间带砂质区在20世纪50~60年代发生快速沉积作用,60年代之后沉积作用变缓.这可能是由于华北地区在该时段具有丰沛的降水和入海水沙,为潮间带沉积物提供了丰富的物源.60年代以后沉积作用变缓可能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入海水量减少和由此导致的物源减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项亮  王苏民  薛滨 《海洋与湖沼》1996,27(2):132-137
通过对1991年5月-1992年10月间采自江苏固城湖和安徽女山湖的3个沉积孔柱中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比度垂直分布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该地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漏137Cs有明显的蓄积,其峰值与核武器试验导致的1963年137Cs时最大蓄积峰值相当,具有同样的时标意义。因此,在苏皖地区这-137Cs蓄积峰值对研究现代湖泊沉积、水土流失和区域环境变化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Arctic region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global warming.Kongsfjord is located in the subpolar region of the Arctic and is a suitable site for studying climate change.Glacier retreat is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due to climate change,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meltwater outflow with a high debris content.In August 2017,we collected a sediment Core Z3 from the central fjord near the Yellow River Station.Then,we used the widely used chronology method o...  相似文献   

15.
Historical sediment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s were studied in four estuaries in the Gulf of Finland, Baltic Sea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these estuaries to temporal changes in human activities. Core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1-m Mackereth corer and dated using 210Pb and 137Cs. The cores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carbon (TC),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organic phosphorus (OP), inorganic phosphorus (IP), biogenic silica (BSi), loss-on-ignition (LOI), Cu, Zn, Al, Fe, Mn, K, Ca, Mg and N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summarize the trends in the chemical variables and to compare the trends at the different sites. Applying the 1986 137Cs date as a reference point, 210Pb chronologies were constructed for the sites using either the CRS model or a composite model (using both CIC and CRS). Significant increases were observed in sedimentation rates, TP and TN concentrations in all of the cores. Copper showed clear increases from 1850 towards present at all sites. Furthermore, redundancy analysis (RDA) was used to correlat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catchment land use, catchment size, estuary surface area, depth and lake percentage) to sediment geochemistry. Based on redundancy analysis (RDA), the percentage of agriculture in the catchme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 Urban land-use types and industry correlate well with sediment Cu and Ca concentrations. Forest areas were related to high sediment BSi concentrations. Catchment land us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affecting sediment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se coastal embayment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astal estuaries of the Gulf of Finland respond to the increased nutrient loading with the increased sedimentation and nutrient accumul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6.
对北太平洋西部海域、苏禄海及印尼海、中国南海、印度洋东部海域、孟加拉湾及安达曼海等表层水体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活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上述海域表层水体中137Cs活度显示了较大的变化范围,最低值出现在南极附近的南大洋(1.1Bqm-3),较高的活度值则出现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及中国南海(3Bqm-3)。在所研究水域范围内,137Cs活度的纬度分布特征并没有完全有效地反映出137Cs的全球理论大气沉降趋势及其纬度效应。综合本研究及Miyake等人(1988)的测定结果,我们计算出137Cs自表层海水中的析出速率在苏禄海及印尼海约为0.016/a,在孟加拉湾及安达曼海约为0.033/a,在中国南海约为0.029/a,这一结果明显低于西北太平洋日本沿海表层水体中137Cs的析出速率。这可能是因为在这些海域,横向及纵向的水体混合过程相对都较慢,而且颗粒物对137Cs的吸附析出过程也比较弱所致。  相似文献   

17.
1996年 9~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水柱中溶解态(DTh)、颗粒态~(234)Th(PTh)和溶解态~238U,获得了~234Th的时空分布图象。研究海域水柱中DTh、PTh和总~234Th(TTh)的放射性比度分别在0.80~3.95山/m~3、1,93~5.65Bq/ m~3和 3.47~9. 18Bq/m~3之间,整个水柱中 DTh、PTh和TTh均与~(238)U呈不平衡,其特征是~(234)Th亏损,且亏损程度明显大于大洋水体。颗粒态~(234)Th和总悬浮颗粒物(TSM)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当一致,非生物过程可能对近岸海域水体中~(234)Th的分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互花米草对江苏潮滩沉积和地貌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江苏潮滩面积大,岸滩冲淤动态变化复杂.人工引种互花米草对江苏海岸潮滩沉积地貌演化有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潮滩沉积速率、物质分布及潮水沟地貌系统的发育等方面.根据定点站位不同年代的高程数据,分析Pethick-Allen模型在江苏潮滩盐沼的适用性;在现场采集柱状样并在室内进行137Cs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P-A模型分析计算江苏潮滩不同时期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的引种加快了潮滩沉积速率,它使潮滩沉积地貌演化脱离了原来的渐进函数关系.在选择的典型断面上采集表层底质样,在激光粒度仪上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易使细颗粒沉积物沉积,大米草滩和盐蒿滩表层沉积物主要来自潮水沟输送.根据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分析,互花米草滩内潮水沟宽深比小,密度大,水道稳定,有别于光滩或大米草滩的潮水沟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东太湖河流水生植物群落对磷及有机质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运移的重要通道。沉积物中的TP及其有机质(SOM)含量对湖泊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衡量该系统健康状况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太湖的入湖河流及其与太湖交汇区域不同植物群落沉积物中总磷、有机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TP含量高于湖泊沉积物,是其1~2倍,SOM远低于其与湖泊交汇处沉积物的含量。而TP与SOM二者相关不显著,河流沉积物及其与太湖交汇区沉积物TP及SOM二者相关不显著,但方差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