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苏沿海辐射状沙脊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江苏沿海近岸水域分布的辐射状沙脊群,分布广,规模大,形态独特,早已为我国海洋地质学家和海岸地貌学家所关注,自60年代初以来,相继开展了调查,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1~7]①②而80年代初开展的江苏海岸带调查获得的实际资料,比较清晰地揭示了辐射状沙脊群的面貌③。在长江口南迁和黄河北归以后,海洋动力作用转化为主导因素,泥沙的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依然存在,海岸演化进入新的过程,近岸水域形成新的沙体,原有的沙体经受着改造和调整。而成为现在这一辐射状分布的沙脊群至今也不过几十年时间,本文就其动态变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自南黄海辐射状沙脊被发现,尤其是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揭示了其全貌,并同时测得辐射状沙脊区存在辐射状潮流场(任美愕,1986)以来,对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的成因,主要包括其形成的水动力条件、物质来源、形成机理与形成过程等,本领域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1)(李从先等,1979;任美锷,1986;李成治等,1981;周长振等,1981;万延森,1982;刘振夏,1983;刘振夏等,1983,1995;耿秀山等,1983;夏东兴等,1984;夏综万等,1984;杨长恕,1985;黄易畅等,1987;张光威,1991;赵松龄,1991;朱大奎等,1993;杨治家等,1995;朱玉荣等,1995,1997;张东生等,1996;李从先等,1997)。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的形成机理及形成过程是与其形成的水动力条件、物质来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持该区的辐射状潮流场是受海底地形与(或)局部弶港海湾形态控制而形成观点的学者,多认为辐射状潮流场形成的同时或之后会反作用于海底地形,逐渐将海底地形改造成辐射状沙脊1)(任美锷,1986;李成治等,1981;万延森,1982;张光威,1991),并且认为辐射状沙脊的形成需要几千年的时间1),或是一个历史过程(李成治等,1981),或经过最近一百多年的改造而形成(万延森,1982),或形成于距今4000年前以来(张光威,1991)。这种观点的本质在于认为辐射状沙脊的辐射状形态是由海底地形的初始辐射状形态决定的,辐射状潮流场的作用在于使具初始辐射状形态的海底地形的辐射状形式更好,即认为辐射状潮流场对辐射状沙脊辐射状形态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认为辐射状潮流场是由东海传入黄海的前进潮波与山东半岛南部的旋转潮波相交汇而形成,并且认为辐射状潮流场有可能自全新世海侵影响本区,或自7000年前以来就一直存在(对古海岸时辐射状潮流场存在的认识只是推测,尚缺乏证据)的学者,多认为辐射状沙脊的辐射状形态是由该区潮流场的辐射状形态决定的(周长振等,1981;刘振夏,1983;夏综万等,1984;杨长恕,1985;黄易畅等,1987;朱大奎等,1993;朱玉荣等,1995,1997),即认为辐射状潮流场对辐射状沙脊的辐射状形态起决定作用。这两种观点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3.
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西洋水道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西洋水道是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内一条涨落潮流速大、宽深直的潮流通道。本文在野外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水文泥沙特征,利用GIS方法分析了其近30多年来的地形演变特征。得出的结论认为,西洋水道从60年代到90年代不断冲宽刷深,目前基本上处于冲淤动态平衡状态或微冲状态,是一条稳定的潮流通道。  相似文献   

4.
南黄海陆架沙脊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在对水深较大的滨外沙脊区钻孔、柱状样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并对该区浅地震地层剖面和水下沙脊的卫片进行了解译,提出南黄海陆架沙脊最早的形成年代为距今4000年,而现代的潮流沙脊形成于距今2000年以来的最近时期,潮流沙脊是在海面稳定、强潮流发育和大量物质供给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潮流沙脊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和淮河;现代滨外沙脊具有向西北方向迁移、纵向延伸长度不断萎缩的动态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冰消期海侵进程中南黄海潮流沙脊的演化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南黄海东侧底形资料、浅地层剖面和YSDP-102钻孔揭示了冰消期海侵初期的古潮流沙脊群;南黄海QC2孔上部岩心又揭示了全新世中期的埋藏古潮流沙脊群;8422柱状岩心补充了若干现代南黄海沙脊群-苏北岸外辐射状沙脊群的特征,根据^14C测年、ESR测年及突变事件的分析,获得了不同时期沙脊形成的年代标尺,并获得以下结论:(1)沙脊沉积在层序地层中属上海侵体系域(UTST),其发育与海平面密切相关,最佳发育深度在-20--30m水深范围内,很少有超过-40m者,南黄海沙脊群随着陆架海侵进程自东向西跃迁,沙脊群广泛发育预示海平面的相对稳定或小幅度波动期;海平面急剧上升期实现了沙脊群的跃迁,南黄海沙脊演化可划分为3期;早期(约12-9ka)是据新仙女木期(YD)的海平面波动,以南黄海东侧古潮流沙脊群为代表,中期(约6.3-4ka)包括了中全新世高温期气候突然衰退事件(MHCR)的海平面波动,南黄海中部QC2孔揭露的埋藏潮流沙脊是这一期的代表;晚期为2ka至今的海平面缓慢波动期,以现代苏北岸我辐射沙脊群为代表。(2)潮流沙脊沉积物特征反映了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早期沙脊处于强动力作用下,随着海侵范围扩大,形成沙脊的动力条件愈来愈弱。(3)南黄海、东海与北黄海沙脊发育与演化有着相似的历史,因此,南黄海沙脊演化与海平面关系模式适应于整个中国东部陆架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分辨率的单道地震和多波束测深数据,识别并对比了东海陆架中部同一海区相距20余万年的层U14和层U2两期沙脊群,其中层U14期沙脊属于埋藏沙脊,位于东海海底以下90 m深处,推测属于距今320~200 ka的海侵体系域(TST),沙脊顶界面是该期海侵的最大洪泛面(MFS);层U2期沙脊位于东海陆架,属于衰退沙脊,系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TST,顶界面是LGM以来的MFS。尽管两期沙脊形成年代相距20余万年,地层层位相距近90 m,但是沙脊群总体走向一致,表明距今2×105 a以来东海陆架潮波基本格局稳定。从层U2期可识别出4个亚期沙脊,通过多波束海底地形图可识别出4组走向的沙脊,多亚期、多走向沙脊是LGM以来海平面阶梯状波动在海底地形演变过程中的响应证据。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的潮波传播与海底沙脊和沙波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太平洋潮波传入南海北部的途径与海底沙脊和沙波的区域分布;分析了各沙脊和沙波区的潮流动力环境和地貌沉积特征。讨论了海义莎脊和沙波发育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8.
东海陆架两期沙脊的时空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高分辨率的单道地震和多波束测深数据,识别并对比了东海陆架中部同一海区相距20余万年的层U14和层U2两期沙脊群,其中层U14期沙脊属于埋藏沙脊,位于东海海底以下90m深处,推测属于距今320~200ka的海侵体系域(TST),沙脊顶界面是该期海侵的最大洪泛面(MFS);层U2期沙脊位于东海陆架,属于衰退沙脊,系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TST,顶界面是LGM以来的MFS。尽管两期沙脊形成年代相距20余万年,地层层位相距近90m,但是沙脊群总体走向一致,表明距今2×105/a以来东海陆架潮波基本格局稳定。从层U2期可识别出4个亚期沙脊,通过多波束海底地形图可识别出4组走向的沙脊,多亚期、多走向沙脊是LGM以来海平面阶梯状波动在海底地形演变过程中的响应证据。  相似文献   

9.
GIS与遥感支持下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现代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海宇  王颖 《海洋科学》2002,26(9):61-65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世界罕见的大型水下泥沙堆积体,具有独特的动力地貌组合。利用1988-1995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ERS1SAR影像及1979年编绘地形资料,综合应用GIS与遥感方法,对这一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变化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其基本演变特征与趋势表现为;沙脊群枢纽地区处于不断的增长,扩张过程;南部区域堆积与侵蚀作用较弱,沿岸潮滩向海淤进;而北部区域变化较强烈,并继续脊槽相间的模式,所取得的结果与该区域动力地貌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东海Zk23孔的古沙脊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海陆架Zk23孔岩心分析资料,进行了沉积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分析,确定了该钻孔中段细砂层为埋藏古长江河口沙脊沉积,阐明了该孔附近海区冰消期前后和冰后期的沉积历史。约在15kaB.P以前,海平面上升较快,沉积了下层的河口-水下三角洲相地层;约在15~12kaB.P.的冰消期期间,海平面波动并稳定于60~80m等深线附近,发育了沙脊地貌:约在12kaB.P.以来海平面再度快速上升,至7kaB.P水位稳定,直至今日,沉积了沙脊上覆的浅海相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地层。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区引潮力、入射潮波、科氏力、水下地形、海岸形态及磨擦作用等因素对区域潮波系统形成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岸轮廓是区域潮波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模拟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过程需要3个重要的控制性条件,即入射潮波、海岸线变迁过程和海面变化曲线。利用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与海岸演变模拟支持系统,对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30个时期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研究,系统地恢复了在不同的海面高程、不同的岸线形态条件下全日潮、半日潮潮汐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12400aB.P.和7500aB.P.两个时间界限分别代表了旋转潮波系统-无潮点开始出现、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现代格局基本奠定这两个特征事件的发生时间,将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的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he Jiangsu coast and re-establishes the positions of the shorelin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Yellow Sea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appli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large-scale tidal waves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astal change in Jiangsu since 1855 when the Yellow River changed its lower course into the Bohai Sea.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oastline change strongly affects tidal waves in the region. Generally, the tidal amplitude decreases when the coastline changes in the north coast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 whilst increases in the south of this region. The maximum variation of tidal amplitude takes place near the Radial Sandbank. (2) Following the erosion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 in the past century, the non-tidal points of M2 and K1 partial tides move to southwest gradually. (3)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ith the coastline changed, tidal range decreased 30~60 cm. From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mouth to the Lvsi Port,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tidal range can exceed almost 150 cm. From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1th century, the tidal range increases by 20~50 cm outside the radial sandbank. Whereas, the tidal range reduced near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by 30~50 cm.  相似文献   

13.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成陆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玉荣 《海洋科学》2000,24(12):33-37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位于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间,其形成与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长江、古黄河的供沙历史和供沙状况密切相关,并且现今海域南黄海辐射沙洲的辐聚点也位于这段海岸,故探讨其成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数值模拟了公元8世纪时该区的M2潮汐、潮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7种粒径泥沙在当时潮流场中的净输运状况,划分了海底冲淤区。计算结果表明,公元8世纪时苏北岸外存在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射状古潮流场,其分布格局与现今苏北岸外大致以京港为顶点的辐射关潮流场基本一致,该辐射状潮流场的存在是由当时台东岸外的独特驻潮波波腹所决定的。进入苏北岸外古辐射状潮流场中的泥沙,在辐聚、辐散的潮流作用下,每一个潮周期均自NE、SE方向向东台附近海域净输运泥沙,在东台附近海域发生淤积。由此认为,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是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  相似文献   

14.
山东庙岛海峡的峡道动力地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庙岛海峡的动力、沉积、地貌条件比较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对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峡道效应,且峡道东西两段差异明显,对峡道以东的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海底泥沙运动和沉积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时空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时空话系指出:在时间上,黄河三角洲潮滩系由不同时期河口滩发育而成,各段潮滩发育时间因素的差异在比较形态学上有清晰反映,在空间上,并存着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上的四种类型(阶段)。由此构成了黄河三角洲前沿所特有的湖滩形态时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作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潮混合效应控制着夏季黄海冷水团的边界及海面冷水分布(赵保仁,1985)。1987年又进一步通过水文调査资料和卫星图片给出了黄海周围的浅水陆架锋(或称潮汐锋)的分布及强锋区的跨锋断面中的温度、盐度和坏流结构特征,并指出夏季的黄海沿岸流在性质上属沿锋面运动的强流(赵保仁,1987a,b),而后又对黄海西部的陆架锋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査(赵保仁等,1991)。此外,他还指出黄海的强温跃层的形成和转移现象也与潮混合现象密切相关(赵保仁,1989)。因此,研究潮混合现象对阐明发生在黄海的多水文物理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深入了解黄海的潮混合特征,作者把渤海、黄海和东海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了一次精度较高的潮汐、溯流数值计算,在潮汐、潮流的分布方面,揭示了前人尚未阐明的一些特征。本文根据这些数值结果,计算了近最大潮流流速和层化参数,阐明了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潮混合特征及其对降温期黄海冷水团分布变化的影响。此外,还用 Sim pson等人(1981)的能量模式计算了南黄海西部的风、潮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海底地势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南黄海海底地势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是半封闭的内陆浅海,为新生代沉积盆地,深受外力作用的塑造。海底由西部缓倾斜地势区、西南部辐射状地势区、东部朝鲜半岛西岸水下冲刷槽沟地势区和中部浅海平原及黄海海槽地势区组成,形成由东西两侧向中部缓倾斜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8.
东、黄海绿鳍马面鲀的资源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ope-Shepherd多世代解析法推算了1977—1987年东、黄海绿鳍马面纯的各龄组资源量及捕捞死亡系数变动。结果表明,一龄以上资源量从70年代末的70余万吨逐步减少,80年代中期降到约50万吨的最低点。此后渔获物中一龄鱼比例大幅度增加。1984—1986三年中一龄鱼分别占渔获物的14.8%,53.3%。和16.2%(重量比例)。但因东、黄海主要底鱼衰退,生态系结构发生变化,马面纯幼鱼补充多于70年代,特别是1985年和1986年幼鱼补充量显著增加,出现二个较强的补充群体,使1986和1987年的2龄鱼数量有所增加。但该期间3龄以上成鱼资源量仍低于70年代水准,反映出捕捞强度过大。根据生物量曲线解析,将开捕年龄提高到3龄才能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