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又叫"赤道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又叫"极轨卫星")也将于2004年7月发射,它是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空间探测卫星。这两颗卫星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相似文献   

2.
这两年天文爱好者在神秘的星空里又有了一批新的观测天象———铱星闪光可以观测。铱星组卫星原是铱星公司为了利用卫星进行手机通讯而于 1 997— 1 998年间发射的 ,只有 1 4号和 2 1号两颗卫星是 1 999年发射的。现在除了已经陨落的外还有八十几颗星在天空运行 ,分别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 1 1— 1 5颗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 86 4度 ,在赤道面相隔约 30度。轨道周期为 1 0 0 4分钟 (每天绕地球转 1 4 34圈 )。运行高度约 780公里。这样的轨道设计及这么多卫星就能保证全球任何地方的手机通讯了。一般而言 ,人造地…  相似文献   

3.
由荷兰、美国和英国合作研制的世界第一个红外天文卫星(IRAS),原计划1981年发射,在解决了若干技术上的难点之后,终于在1983年1月25日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运行正常,正按计划顺利进行观测.这颗卫星的成功标志着空间天文学在技术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铱星公司1997~1999年共发射88颗卫星(2颗失败),耗资50亿美元建立了一种新型通讯网络,可以使有专门手机的用户实现全球通讯。然而到1999年底,该公司宣布破产,并打算让卫星降低轨道在大气中烧掉。 这一消息令铱星观测者大为失望,但对射电天文学家却是一件好事,因为铱卫星妨碍和干扰星际介质和测定恒星大气羟基(OH)的射电  相似文献   

5.
汤靖师 《天文学报》2011,52(2):174-175
自从1957年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升空以来,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已过半个世纪,这50多年中卫星技术日趋成熟.这篇论文根据作者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参加的3项课题撰写而成.这3项课题涉及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理论及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能够展示目前卫星轨道研究的主要内容、手段以及在应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卫星星座与编队飞行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松杰  王歆  刘林 《天文学进展》2003,21(3):231-240
卫星应用的日益发展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形成各种类型的星座)来替代单颗卫星,这就给卫星轨道力学的应用增加了一些新内容。重点阐述了卫星星座整体结构的演化、卫星星座编队飞行中的星-星相对几何构形及其保持问题,以及星座卫星定轨所涉及的测控方式和天地基网联合定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卫星星座轨道力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分析多种walker星座的PDOP,研究walker星座的轨道构型参数: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平面数、卫星颗数、调相因子对导航可用性的影响.并得出在平面数为3时,只需24颗卫星即可达到全球PDOP值小于3,这也是实现全球PDOP值小于3的Walker星座中所需卫星颗数最小的星座.  相似文献   

8.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简介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7月23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运载升空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是NASA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它是以美籍印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的。这颗卫星的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正式进入了光谱时代。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六颗卫星(1976 87A)发射于1976年8月30日,在轨道上存在816天,于1978年11月25日陨落,初始轨道倾角约69°.16,至1978年5月约69°.10,减少0°.06左右;初始周期108~m.7,至1978年5月为98~m.9,约减少10分钟。从轨道倾角分析,测定了卫星平均近地点高度约220公里附近,平均大气旋转速度∧=1.13±0.17(圈/天)。  相似文献   

10.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0):55-57
在前苏联革命50周年纪念日之时,前苏联把一颗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从而在“太空竞赛”中战胜了美国。这颗卫星为周长56厘米的球状体,发射用的火箭是仿照二战期间“纳粹”用来环球远距离运载H型炸弹的V2武器制作的。这颗人造卫星名为“旅行者”或音译为“史泼尼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将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欧洲也将发射两颗“伽利略”导航试验卫星。中国导航卫星在近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2月3日,中国战功发射第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同年4月14日,又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导航卫星[又明北斗导航卫星--M1(COMPASS—M1)]。这次发射的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据悉,2008年中国还将把“北斗”导航卫星送上太空,另外。2005年7月28日,中国与欧盟就“伽利略“计划签署了3份应用项目合同.成为首个加入“伽利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拥有这一系统的部分所有权和全部使用权。  相似文献   

12.
从解析形式出发,利用月球重力场模型JGL165P1,分析了月球重力场(带谐项)对绕月低轨卫星的长期影响。为了减少计算误差,保证计算精度,在分析解中使用循环公式来计算倾角函数。结果指出对于一个高度为100km的极月轨道卫星,冻结轨道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当轨道倾角在i=90°附近或者高度再高一些,则有可能存在冻结轨道;对于100km高的初始圆轨道,卫星在无控的情况下半年内将会坠落到月球表面,如果高度增加到200km,则不进行轨道控制也不会坠落到月面上。利用仿真软件GEODYN解算出来的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3.
GPS星间链路及其数据的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GPS星间链路(星间链路是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的工作模式,重点讨论了GPS星间链路数据的模拟方法。采用契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方法,获得对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公布的GPS精密星历加密到以1 s为间隔的数据。由信号接收时刻获得的两颗卫星间的距离作为初始值,反复迭代推算出发射信号的卫星发射信号的时刻,从而得到两颗卫星间的星间伪距观测值,再加上各项约束条件(如噪声,钟差等)后获得了两颗卫星间模拟的星间链路数据。  相似文献   

14.
就在不久前,天王星因有21颗卫星而被视为太阳系中拥有卫星最多的一颗行星,但曾几何时,土星和木星的卫星数已遥遥领先,土星以30颗卫星的优势荣居榜首。 去年公布12颗新土卫之后,里克天文台的格拉德曼和他的国际观测伙伴用望远镜重新对它们进行观测,并修正了轨道。格拉德曼在他的网址(www.obs-nice.fr/saturn)上指出,它们属于不规则卫星,都很小,直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美国继续领跑,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成功进行了又一次哈勃望远镜修复、“开普勒”、“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等重要航天发射,但也经历了一次发射惨败。  相似文献   

16.
以激光测距资料精密定轨结果为参考轨道,分析了两种典型版本SGP4/SDP4模型对低、中、高轨道卫星预报误差的放大规律,当预报超过一定的圈数后误差成指数增长.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对低、中、高轨卫星预报误差无显著放大圈数分别是(h≤300 km),40;(300 km≤h≤1 200 km),150;(1 200 km≤h≤10 000 km),300;半同步卫星(19 000km≤h≤22 000 km),55;同步卫星(33 000 km≤h≤38 000 km),10.并图示出参考卫星轨道预报误差的放大规律,供工程中利用双行根数和SGP4/SDP4模型作轨道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举足轻重的人造火星卫星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去年8月12日,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火星勘测轨道器”,把轨道器加速到11千米/秒,从而提供给轨道器从地球到火星所需全部能量。这标志着火星探测计划又树立了一个重大里程碑。“火星勘测轨道器”与历次发射的火  相似文献   

18.
月球卫星轨道力学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林  王歆 《天文学进展》2003,21(4):281-288
月球探测器的运动通常可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对应3种不同类型的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向月飞行的过渡轨道与环月飞行的月球卫星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实为一种地球卫星轨道;过渡轨道则涉及不同的过渡方式(大推力或小推力等);环月飞行的月球卫星轨道则与地球卫星轨道有很多不同之处,它决不是地球卫星轨道的简单克隆。针对这一点,全面阐述月球卫星的轨道力学问题,特别是环月飞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轨道摄动解的构造、近月点高度的下降及其涉及的卫星轨道寿命、各种特殊卫星(如太阳同步卫星和冻结轨道卫星等)的轨道特征、月球卫星定轨等。  相似文献   

19.
即使静止、同步卫星有着标称位置,但由于各种摄动的存在会使卫星轨道发生漂移.而在许多应用中,例如高精度时间同步,必须精确知道卫星的轨道.另外,由于很少为时间传递、时间同步发射专用卫星,所以它通常使用以其他目的为基本任务的卫星,如气象卫星、通信广播卫星等.以往,这些卫星的轨道信息总是由卫星主管部门给出,在这种情况下,卫星的轨道确定不可能专门考虑第二目的.为此,应用部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不影响卫星基本功能条件下,采用闭路动态技术来精确确定卫星的轨道.本文在简要叙述闭路动态卫星定轨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卫星彩色电视副载波信号测速进行同步卫星定轨的可能性.并给出单台站的某些试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拟采用比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高150~300 km的倾斜高圆轨道(inclined Highly Circular Orbit,i HCO)卫星组建导航通信星座。分析了在多种摄动力和卫星入轨偏差作用下的倾斜高圆轨道卫星的轨道演化过程。该项工作可用于倾斜高圆轨道的优化设计,为利用倾斜高圆轨道卫星组建优良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导航通信星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