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是位于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内陆边缘海,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港口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乃至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环渤海地区港口资源现状,对环渤海地区的港口的布局、规模、速度和水平等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展望了环渤海交通运输与港口发展的趋势。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港口分布密集、规模持续扩大、吞吐能力增长迅速、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快速增强,港口功能趋同性明显;未来将朝着大型化、深水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为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基于2006—2015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的面板数据,动静态结合分析其生态效率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环境变量和运用相似SF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可更加准确地测算区域生态效率;各城市的生态效率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区域生态效率同时存在空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空间格局处于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3.
跨海通道的建设势必会大大促进东部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协调快速发展。文章在对环渤海地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情况,从交通物流、区域经济、城市体系、军事和旅游等7个方面论证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助推效应,以供相关学者或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渤海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的经济热点地区之一。环渤海的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四省市以占全国1.8%的土地、6.1%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23%的国内生产总值。渤海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2003年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2778.53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27.6%。渤海的生态环境健康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关系到环渤海经济圈今后的继续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东北、华北,乃至广大西北地区的发展。因此,保护和治理渤海环境是关系到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王鹏 《海洋信息》2007,(1):16-17
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已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为环渤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此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批初具规模的旅游企业,但是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合作存在诸多障碍,不能体现地区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无障碍旅游圈的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东半岛、辽河下游平原、海河平原、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大陆海岸线长5657km,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工业和城市集聚地区[1]。该区域早已形成了较为牢固的经济网络,各种经济要素应有尽有,是地球上很难再找到的一块宝地[2]。近年来该区域越来越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开发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由此引发出许多环境问题,阻碍了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将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1经济开发中的地学环境问题经济开发一方面使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渤海地区被称为“金项链”经济区。这条“金项链”北起丹东,东南至青岛,海岸线5800多公里,排列有18个地市,面积68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被人称为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三引擎”。一是交通便利,港口、铁路、公路密度均为全国第一。沿岸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40多个港口,平均不到3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其中吞吐量超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正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海洋经济成为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区位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等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同构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存在一定程度的海洋产业同构现象,其中辽宁省和山东省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时,应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突出重点,形成错位竞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增长的第三级,区域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从环渤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海洋资源条件、社会发展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并分析了21世纪初期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运行态势,提出了该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胜  王晓惠  宋维玲  董伟 《海洋通报》2011,30(6):601-606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尤为突出.文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和模型,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收入也基本符合倒“U...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文章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我国海域开发利用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并分解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海域开发利用经济效率的内部差异是我国海域开发利用经济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逐渐增强;全国海域开发利用经济效率的地区内部差异在研究期初几乎全部来自长三角地区,至研究期末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大致相当,而珠三角地区的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持续稳定在极低水平;重点调控3类地区内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适当调控3类地区之间的新增用海项目数量和规模,有利于我国海域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旅游经济联系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地区沿海17个市滨海旅游经济联系度与联系量,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滨海旅游经济网络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机理研究。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以天津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山东省沿海各市的滨海旅游经济联系度相对较强,以天津为中心的核心区范围逐渐向山东沿海各市和辽宁沿海各市拓展,并且与边缘区域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要素流动、区位因素、交通因素、政策因素等这几大主要因素共同推动和促进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演变。  相似文献   

13.
二、不同类型区的人口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环渤海地区人口分布的内在规律性,在此我们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为原则,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划分人口类型区。在划分沿海人口类型区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分布现状等四类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园地面积、林地面积与沿海滩涂面积,以及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和城市人口比重等7项因子,通过微型计算机上的人机对话分析,将环渤海地区13个市或地区聚合成五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地带,并随着沿海地区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竞相开发,人口向海岸带和沿海地区进一步聚集的发展趋势将不可避免。为了合理规划环渤海地区未来人口的适度规模,本文试通过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采用多目标动态决策和多层次权重分析的方法,选取和论证了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合理营养水平和生态环境等四类十三项主要制约人口再生产指标,经过综合平衡和定量计算分析,提出了该区域近期(2000年)和远期(2065年)人口的容量目标,为区域人口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外贸易发展,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总量已超过200万标箱。据预测,21世纪初,中国将形成北方的天津、大连、青岛港、中部的上海、宁波港、南部的深圳盐田港,三点一线的集装箱海运整体格局,而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集装箱海运中心。 地处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北临俄罗斯、东临朝鲜、日本、韩国,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包括中国盼辽宁、  相似文献   

16.
渤海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素以“鱼盆”、“盐盆”、“油盆”著称于世,是我国四大海区中海洋资源最密集的海区。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沿海大部分地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在2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非海洋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海洋经济的发展,为环渤海地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渤海作为一个内海,具有天然的生态脆弱性。这种生态脆弱性与渤海近一二十年来的无序开发、无度开发相叠加,使得渤海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如部分资源利用过度、局部海域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沿海地区的工业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自然、实力、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沿海11个省市的工业经济、循环利用和工业循环经济综合水平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论为工业循环发展以环渤海地区为重点,工业经济仍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龙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沿海工业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陆源污染物大量入海、海洋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均给渤海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从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污染治理措施及其效果,提出渤海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红树林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资源,它包括红树林生态系及相关的土壤、海水、底栖动物、鸟类和红树植物。我国现有红树植物37种,自然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面积14 000公顷。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不合理开发对红树林资源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造成面积锐减,资源濒危,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先后建立了12个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约50%的红树林面积。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以占全国5.269/6的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4强的经济总量。文章从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这一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并就海洋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海洋产业集群与海洋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最后得出三次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