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峡及邻区板内中强地震的孕震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研究长江三峡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和现今地壳重力场基础,上分析了该区板内中强地震的孕震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整体上相对稳定的长江三峡及邻区孕育和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动力学机制,并提出了该区板内中强地震预测的动力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壳内多震层的介质结构及其内、外环境是制约地震(尤其强震)在该层内孕育、发生的重要因素。现今多震层孕震环境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多震层位于上地壳下部至中地壳,岩石组合为角闪岩相(上部为绿片岩相)变质岩和花岗质岩石;多震层具有相对高速、高密度、高阻的介质结构,其下部对应脆 韧变形转换带和最大剪切应力带;多震层(或强震震源)之下存在壳内低速 高导体;多震层应力场具有区域性分区特点,壳内地震活动截止温度约300~400℃;多震层内震源断层具有区域性特点,不同地区震源断层可能具有不同的孕震机制;“坚固体孕震模式”对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断层地震孕震的椭圆形区域及其前兆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首先运用岩石介质的损伤本构关系式和断层地震的简单力学模型,讨论了断层和围岩介质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失稳过程,通过差分计算,得到了与地震变形和声发射等有关的前兆序列曲线,然后根据实际断层带滑移与错动的分布规律,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断层地震的椭圆形孕震区并此解释了P波初动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地电阻率变化与孕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唐山7.8级地震前后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地电阻率异常量△ρ/ρ0与应变的关系,给出了地电阻率异常量△ρs/ρ0对应变ε的转换关系式;分析和研究地电阻率异常发展,演变特征与地震孕震,发生过程的联系及其前兆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青海共和地区深浅部地质构造、区域应力场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孕震的构造动力学模式,即:NWW向至NE向断裂组合孕震,NWW向哇玉香卡-拉干隐伏断裂为发震断裂、NE向隐伏断裂为诱震断裂,NE向区域构造应力的增强为孕震和发震的主要力源。 相似文献
6.
7.
8.
1989年大同地震的前兆特征及孕震过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1976年和林格尔6.3级地震之后,晋冀蒙交界地区M_L≥4地震有一个由西向东总体迁移的过程,小震活动自1985年以后形成空区,1987年以后形成条带。最早的前兆异常开始于1985年前后,并分布在空区内。以一批断层位移异常为标志的中期异常开始于1987年5、6月份,还有少数地下水位及地电阻率异常,全部分布在空区外围。短期异常开始于1989年3月,以地下水动态、水化、地磁异常为最多,兼有测震、地形变异常,其中地磁异常主要分布在空区的内部及其边缘地区,其它异常沿山西构造带和燕山构造带延伸较远。本文根据地震活动及前兆异带演化的阶段性推测了大同地震的孕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11.
华北强震地形变及重力前兆特征与孕震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强震地形变及重务前兆特征,发现震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与构造密切相关的动力不过程;在震中区介质状态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组合-硬化模式:调整单元的运动,牵动较大范围构造运动的加及断层两侧深层介质密度变化;应力集中单元由于能量的不断积累,介质出现硬化过程。上述机理形成了前兆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区强震前孕震系统的非线性阶段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以降维减熵增能的地震学方法,讨论了强震前复杂孕震系统的非线性阶段,云南地区1976年以来6级以上的强震震例表明,强震前复杂孕需系统的非线性阶段是普通存在的。但从不同震例。不同方法反映出来的非线性阶段起始时间是有差异的,本文进行了综合判断的尝试,得出孕震系统在强震前1-3年进入非线性阶段。结果还表明,蠕变曲线和累计频度的速率增加比具有普适的特点,前者为2.4左右,后者为1.7左右。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了纵向非均匀、饱含液体多孔介质孕震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为了考虑非弹性效应,对该方程组采用增量形式求解。提供了当存在垂直力源和纵向非均匀时,定量分析研究垂直剖面上的地震孕育过程及其前兆变化机制的方法和软件。选用了一个饱含液体的双层地壳模型,运用所研制的软件计算分析了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等地壳水动力学性质对前兆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孕震介质孔隙度的大小对前兆场的分布可以产生显著影响。孔隙度较大时,非弹性体积膨胀(前兆)的出现和变化一开始仅局限于断层附近区域,同时非弹性膨胀(前兆)持续的时间(前兆持时)占总孕震时间的比率较大;孔隙度较小时,非弹性体积膨胀除在紧靠断层的区域内孕震早期会出现非弹性膨胀(前兆)外,在离断层较远的区域内早期也会出现前兆异常。介质渗透率对前兆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其它条件完全相同,仅介质渗透率不同时,较低的渗透率会推迟前兆异常的发生,同时使前兆异常首先在断层附近出现,然后向外扩展,并且使孕震过程变长;而当渗透率较高时,前兆异常一开始便会展布在断层周围及其远离断层的较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16.
孕(发)震期间震源体的电磁信息与电磁传感器的接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MDZQY-1型地震前兆预测仪监测的实例,剖析了震源体在孕震、发震期间的电磁信息特征,建立了电磁波仪器接收不同电磁信息使用不同传感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应力场与含水层井水位的关系,以DD模式为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同一孕震模式下不同地震的井水位变化。研究表明,同一孕震模式下水位存在不同的前兆现象,这些前兆现象水位变化形态与观测井相对于孕震区的不同位置有密切关系。本文同时给出了DD模式下不同地点的水位前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现有孕震模式的研究及其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内外现行的主要孕震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说细阐述了孕震过程的模式。该模式由(Ⅰ)弹性变形、(Ⅱ)扩容、(Ⅲ)前兆蠕动、(Ⅳ)地震、(Ⅴ)震后调整等阶段组成,主要强调液体存在;发生大小地震的断层均由积累单元和调整单元组成,余震是大震后构造剪切应力重新调整以及主断层未破裂区和位于它两侧尺度小、长度短的断层未破裂区共同破裂的结果。最后,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对该模式的孕震过程进行了比较圆满的解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水位观测资料中微弱孕震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适应技术,从陶庄煤矿区鲁15井的水位观测资料中提取了ML=1-2矿震前微弱的前兆信息,为矿震预报提供了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