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近几年來,为了滿足工業建設的需要,在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展开了耐火粘土的詳細勘探工作。所勘探的硬質耐火粘土礦,其层位是大家所熟悉的在奥陶紀灰岩之上的G层鋁土矿。該层鋁土矿被地質工作者置于不同的地質时代,在河南一帶被置于太原系,在河北山西一带被認为中石炭紀本溪系,在去  相似文献   

2.
702队卡兰古分队所屬之外圍檢查組在喀什西南部一带发現了如下的鋁土矿: 1.石炭紀的鋁土矿:矿石为緻密块状,生于石灰岩中,呈灰白,淺黄,黄綠,紅,白,黑等各种颜色,並夾杂有粘土細脈。铝土矿成透鏡体,在3~4公里的延长中断续出露,最厚可达3~4公尺,长30~50公尺,一般不只一层,最多有达4~5层者。 2.侏罗紀煤系中的鋁矿:本区侏罗紀煤层共有五层,鋁土矿产于煤层的上下盘及煤层中,呈  相似文献   

3.
中国宁乡式鉄矿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其成矿規律的探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言中国南方宁乡式鉄矿,分布很广,工业意义很大,是普查勘探鉄矿的重要对象之一。 1.宁乡式铁矿发现经过及其名称问题“宁乡式鉄矿”最初名为“萍乡式鈇矿”,由丁文江第一次在江西萍乡泥盆紀地层(丁文江当时誤认为下石炭統)中发現鉄矿而得名。1933年,在謝家荣、程裕淇著“揚子江下游鉄  相似文献   

4.
在中、外所有的地史学教科書中,几乎每談到泥盆紀生物群时,总是習惯似的喜欢采用“魚类时代”这一術語来“代表”泥盆紀的动物群和古鱼类学。在中國地質文献中,有关研究这类在泥盆紀占統治地位的所謂魚化石的报導并不算多,尤其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專門性論文那就更少了。可是每当論及中國泥盆紀魚  相似文献   

5.
就目前所知而言,我国震旦紀鉄矿主要分布在华北,泥盆紀铁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由于这两个时代铁矿的儲量丰富、质量好,并且有很大的远景希望,故曾为許多生产部門和研究单位所重視。特別是在解放以  相似文献   

6.
田奇 《地质论评》1938,3(4):355-404
引言中國泥盆紀化石之著聞於世,爲時最早。西歴一八四六年,即有康力克氏(L.G.de Konick)爲之研究,刊行於世。一八五三年,戴威遜氏(Thomas Davidson)亦記述泥盆紀腕足類數  相似文献   

7.
地質概況及地层的物理——地質性質 和村鋁土矿区位于峰峰煤田和村彭城向斜西翌,呈南北带状分佈。从地貌上看为丘陵、台地、冲沟及黄土平原組成的洼地;但从內部地質結构来說,則为一不对称南北傾沒的向斜。組成矿区的地层有:中奧陶系馬家沟統灰石,中石炭系本溪統硬質砂岩,上石炭系太原統砂頁岩(本統为峰峰煤田的主要产煤地层),及二疊系石盒子統砂頁岩和第四紀沉积物。 鋁土矿粘土矿及鋁土頁岩分佈在中奧陶系灰岩侵蝕面上,与底板粘土呈漸变消失关系。鋁土矿一般多賦存在灰岩侵蝕面上的低洼地区。矿体长度一般数十公尺至一百公尺左右,厚度約3~5公尺。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发生断裂,使鋁土矿矿床遭到錯动。从矿床露头分佈看,鋁土矿呈不連续的透鏡状或楔形产出。  相似文献   

8.
緒言在四川北部與貴州南部,所見之石炭泥盆紀地層,至川黔交界區域則未之見,學者莫不疑之!會於此區調查者,頗不乏  相似文献   

9.
1940年計荣森在湖南跳馬澗首次發現溝鱗魚(Bothriolepis)化石后,將跳馬澗系定为上泥盆紀,引起了古生物学家和地質学家的長期爭論。1957年3月間,筆者到湖南湘潭茶園舖工作时,在跳馬澗系找到兩層魚化石,它的層位应屬中泥盆紀。現將地層剖面报導如下,供討論这一問題的参考。茶園舖位于湘潭南二十公里,湘衡公路經过。化石產在茶園舖西北五十公尺,獅形山南坡茶園旁边,开  相似文献   

10.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前人在该区建立的各组级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研究。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1999)指导意见,建立研究区地层统一的填图单元。该区泥盆系岩石地层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将泥盆系划分为下泥盆统大南湖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和上泥盆统康古尔塔格组;将下涝坝芨芨台子一带和布尔汗库都克南部一带原大南湖组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上石炭统七角井组;通过锆石U-Pb定年,将巴里坤萨尔乔克一带中泥盆统头苏泉组重新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下涝坝乡312省道北原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部厘定为康古尔塔格组,上部厘定为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二者呈整合接触。对研究区泥盆系岩石地层单位的研究,确定了各组分布范围和地质时代,对确立研究区地层层序,提高地层划分及对比精度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尔泰铁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新疆阿尔泰铁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新疆阿尔泰铁矿赋矿地层主要为上志留统一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中上泥盆统阿勒泰镇组和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少数为下石炭统和下古生界.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岩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与基性岩体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和砂矿型6种,其中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为...  相似文献   

12.
湖南锡矿山初始雁行张裂隙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让寿 《地质论评》1985,31(1):23-30
湖南锡矿山矿区分布的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的厚层灰岩中,特别是上泥盆统马枯脑厚层块状灰岩中,广泛发育着充填方解石的雁行脉。雁行脉作为地壳上广泛发育的一类构造型式,早在160多年前,首先由G.B.Greenough描述过。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程度的提高,对雁行脉形成时的力学性质和机制,特别是雁行脉  相似文献   

13.
冬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铜矿.该矿床被惯称为矽卡岩型矿床,但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碳酸盐建造与下伏上泥盆统砂岩建造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由一系列层控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含铜矽卡岩透镜体、磁铁矿矿囊以及层状含铜黄铁矿-蛇纹石矿席组成.主矿体的底部为根植于上泥盆统砂岩...  相似文献   

14.
甘德清 《地质论评》1964,22(3):181-185
渭北地区系指渭河以北陕西省中部而言。解放后,有不少地质人员相继来此进行工作,对含煤地层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但对G层铝土矿却重视不够。他们有的将其时代划属晚石炭世;有的与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对比而定其时代为中石炭世。1957—1959年我们在该区进行工作时,在铝土层及其下伏岩层中找到许多植物化石,有助于进一步确定G层铝土矿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5.
甘德清 《地质论评》1958,18(2):138-144
大家熟知的,我国北方G层铝土矿有广泛的分布,凡是在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岩层中都有其存在。过去,许多调查者和研究者,对G层铝土矿一致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G层铝土矿和下伏岩层中很难发现化石,更不用说决定地质时代的标准化石,G层铝土矿究竞属于那  相似文献   

16.
西大明山银铅锌金钨铋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广西西大明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及银矿床、铅锌矿床、钨铋矿床、银铅锌金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总结和探讨了该区银铅锌金钨铋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该区赋矿层位主要为寒武系,次为下泥盆统莲花山组,成矿物质来源于寒武系、下泥盆统岩层及深部岩浆岩,银铅锌等矿床导矿控矿主要为EW向、NE向断裂,EW向、NE向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容矿断裂,层控蚀变岩型钨铋矿受层位、岩性及褶皱构造控制明显,成矿与含钙层位关系密切,具多期成矿作用,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并提出该区银铅锌金钨铋矿成矿模式,指出银铅锌金钨铋矿的找矿方向,对该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鄂西松滋、宜都早石炭世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地质论评》1965,23(3):163-170
一、引言鄂西地层自1923年经李四光在三峡地区研究之后,逐步奠定了基础。1951年杨敬之、穆恩之又在长阳、宜都一带发现了晚泥盆世地层,当时杨、穆在分析他们列举的上泥盆统剖面时,曾怀疑有下石炭统存在,由于没有化石材料,他们将中石炭统黄龙群灰岩之下,中泥盆统(?)云台观群石英砂岩之上的一套地层统列为上泥盆统,命名为写经寺组及  相似文献   

18.
在1∶25万岔路口幅区域地质填图时,在原划中泥盆统落石沟组中采到了大量腕足、珊瑚类化石,经鉴定其成时代为早石炭世中期。该套地层可与西邻区域地层进行对比,对此新建下石炭统帕斯群。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有孔虫藻核形石的特征 Johnso(1946)认为Osagia是由蓝藻(多孔层)和壳层有孔虫组成的。广西有孔虫藻核形石和国外报导的Osagia的特征基本相同,笔者称之为广西Osagia,主要产于广西六寨中泥盆统泥晶灰岩中,单层厚0.5—3m左右。下伏岩层为中泥盆统泥晶灰岩,上覆岩层为中泥盆统珊瑚层孔虫礁灰岩。横向相变为中泥盆统竹节石泥岩或竹节石硅质泥岩。有孔虫藻核形石外形呈椭球状、球状、不规则状,个体大小2—15cm或更大些均有。含量20—70%,呈单体或复体不均匀地埋藏在泥晶基质中。于泥晶基质中尚可见有原地生长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地台北緣已发現的磷矿主要为下寒武紀的层狀与結核狀磷块岩,其次有志留、泥盆紀含介壳磷酸鹽化砂岩。目前看來后者价值不大,前者却可成为新疆所需磷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