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了华北地区第3地震活动期和第4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特点,对华北地区中小地震G-R关系,青藏块体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日本海沟欧亚板块一侧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以及郯庐带地震活动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北地区未来3年甚至未来10年地震活动水平为6级,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华 《地震》1989,(4):38-43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第三地震活动期和第四地震活动期内各地震幕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发现在一个地震活动期内各地震幕的地震活动主体地区有自西向东然后又自东向西迁移的现象。文章最后讨论了华北地区未来地震活动幕可能的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地震带的中长地震趋势进行了探讨。并从华北第3、4地震活动期的对比、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参与以及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出山西地震带目前所处的活动阶段,并对可能发生地震的3要素作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
岷江断裂羌阳桥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及构造变形与古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支援茂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发现在现今叠溪堰塞湖(小海子)上游30km的岷江沿岸及其支流断续有第四纪湖相层出露。通过对羌阳村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层的研究,获得了岷江断裂全新世活动的证据。分析认为:岷江断裂沿线古堰塞湖相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反映了岷江断裂的多次活动。羌阳桥古堰塞湖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可能反映岷江断裂的多次古地震活动。较肯定的是:第1次地震活动导致羌阳桥堰塞湖的形成,堆积第1套湖相沉积;第2次地震活动使湖相层变形;第3次地震活动使第1,2套湖相地层变形;第4次地震活动错断了湖相层之上最新的堆积物。全站仪实测结果表明最后一次古地震活动的垂直位移约为2.6~3.6m  相似文献   

5.
大华北地区二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华北地区地震资料相对可靠的20世纪以来第三、第四活动期的地震活动做了分析,发现前后二地震活动期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 但彼此联系密切又相对完整。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二个活动期地震活动的主体区域基本上互不重复, 地震活动有等间距发生的特征, 认为这一现象对于分析今后地震活动的地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研究了华北地区第三地震活动期和第四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各级地震频次分布和活动期中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得出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可能还有1—3次6级多地震,其主体地区可能在山西地震带。本文还研究了近十几年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集中区,指出目前华北发生6级多地震的最危险地区是太原附近地区,其震级可能为M,6.4±0.4。  相似文献   

7.
文中采用本世纪以来华北、川滇强震资料,分析了华北和川滇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并根据华北、川滇地震活动幕的特点,指出了从大同-阳高6.1级地震起华北已进入第V个地震活跃幕.在数理统计资料方面指出了目前华北尚缺少3-4次M≥6.0级地震.同时还对华北第三、四地震活动期中的阴山构造带M≥6.0级地震时空迁移特点进行探讨,并对未来辽东湾、辽西地震危险性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帕米尔强震活动对新疆地震活动的影响,认为帕米尔强震活动对新疆境内地震活动具有前兆意义;在各活动过程中,新疆境内强震活动在时空域中表现出较好的韵律性;标志震发生后的第1次强震活动位于天山地区将对其后的地震活动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早期背景地震活动特征与M≥7级大震危险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华北地区第三、第四活动期早期背景地震研究表明,本区早期背景地震空间分布大体勾画出相应活动期内7级以上大震活动主体区域的基本轮廓,而早期背景地震集中区指示了未来7、8级大震的可能部位。  相似文献   

10.
朱红彬  李红  邢成起  韩孔艳 《地震》2010,30(4):114-123
本文通过分析、 研究华北地区第三、 四活动期各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认为: ① 华北地区第三、 四活动期9个活跃幕中有7个在首发强震前3年内发生中强地震, 其中第四活动期1~4活跃幕首发强震前2年内都发生了中强地震, 未来第5活跃幕首发强震前, 以发生中强地震作为序幕的可能性较大; ② 华北地区平静幕后期的中强地震活动, 对其后活跃幕首发强震在时间和地点上有一定指示作用。 由于华北地区可能即将进入新的强震活跃幕, 该研究对判断华北地区未来强震趋势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地测量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物理大地测量领域中关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有关国际组织进行简要介绍 .依据参加第 2 2届 IUGG大会所获得的信息对国际上关于大地测量数学理论与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连续观测了虎皮鹦鹉、小白鼠和鲫鱼等动物的习性及季节、气象和饲养环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各自的昼夜活动节律,并与季节、气象等变化密切有关.这为进一步分析动物的习性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胶莱盆地重磁资料解释与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胶莱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是典型的拉张盆地,内部划分为诸城凹陷、柴沟地垒、高密凹陷、大野头凸起、莱阳凹陷、牟平──即墨断裂带、海阳凹陷。运用重力资料一级近似解法,定量计算了胶莱盆地基底埋深,结合磁异常解释等,本文重点讨论了盆地内主要断裂的形成时期,切割深度及空间演化。并进一步将诸城凹陷细分为胶县洼陷、集王疃洼陷、平度洼陷、马山构造带、刘家庄构造带、李党家构造带。讨论总结了该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发育规律,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认识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从事地震科技档案工作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地震科技档案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工业企业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工业企业防震减灾现状,提出工业企业防震减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以及部分工业企业的防震减灾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新疆深大断裂特征与地震的关系(1)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和平 《内陆地震》2005,19(3):193-202
新疆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地质构造运动非常强烈、复杂,由此而发育形成了许多规模巨大的深大断裂.这些断裂对于区域构造环境、构造运动方式以及变形特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深大断裂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和大地震孕育发生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来自塔里木盆地北部5口钻井的部分中、新生代沉积岩岩芯样品进行了古地磁研究,通过对重磁化组分和特征剩磁组分与露头样品的比较,确定了井下样品的喜山期严重重磁化;并通过烃类分析和对磁性分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了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球形磁铁矿颗粒和具有黄铁矿格架颗粒的球形磁铁矿聚集体,从而认为重磁化与油气移聚相关,据此确认了喜山期的油气移聚.  相似文献   

18.
神经网络在油气评价和预测方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人工神经网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处理技术之一,其模式分类能力和复杂函数逼近能力,正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信息的定性和定量评价中,本文对目前神经网络在油气评价和预测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中国近海及邻域(0°-40°N,105°─135°E)内4年的T/P卫星测高数据(1992-10-03-1996-10-09)和1年多的ERS-1卫星测高数据(1992-10-23-1994-01-20)进行了预处理以剔除数据中的粗差影响.然后,对卫星的重复轨迹采用"共线"处理方法得到该海域的平均海平面.在扣除海面地形的影响后得到该海域30'×X30'大地水准面起伏。再分别采用Stokes公式逆运算加FFT技术和最小二乘配置法恢复出该海域30'×30'海洋重力异常.所得到的海洋大地水准面起伏精度为8.5cm,恢复出的重力异常的精度为35×10-5m/s2.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重、磁资料探讨中国东部及其邻域断裂体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贺兰山-龙门山以东的中国陆、海及其邻域,在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断裂体系研究.基本以重、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资料,重点讨论断裂构造,进而揭示出断裂体系主要分为板块边界断裂带、块体边界断裂带和块体内部断裂带.这些断裂反映出研究区"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