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不少岛国和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滨海旅游,本刊将陆续介绍。世界最大的海滨浴场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弗吉尼亚”海滨浴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海滨浴场。浴场面对大西洋,全长45km,占海湾线16km,面积达658km2,拥有134家旅馆和汽车旅馆。世界最高的灯塔日本横滨山下公园旁的钢塔是世界上最高的灯塔。塔高106m,照明度相当于60万支烛光,32km以外即可看到。世界最长的海底汽车隧道日本本州下关———九州门司之间的关门海峡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汽车隧道,长9900m。德…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海岸北起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大陆岸线长954多公里。有岸外辐射沙洲70余个,零米线以上总面积190.26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辐射沙洲。这里有着全省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众多的港口资源、巨大开发价值的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是江苏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于1986年4—5月间,用“深海2000”号深潜艇,在冲绳岛那霸市西北近海160公里,水深1535米处,发现2—5米的圆锥形海山喷出的热液,首次确认在冲绳近海有热液存在,并发现随热液喷出的金属类,冷却后沉淀在海底。 1988年6月,日本和联邦德国联合调查,使用“太阳”号调查船,采集到3吨矿石。所采矿石来源于冲绳岛西北部110公里,水深1650米的海底坳陷部。经日本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中村光一分析鉴定,查明矿石中金  相似文献   

4.
全球有缆海底观测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缆海底观测网发展迅猛,世界各国包括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都依据自己的科学目标,建立了相应的有缆海底观测网。文章针对不同国家有缆海底观测网系统的组成和建设分别做了概述和评论。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日本成功建设了10条有缆海底地震观测网,从早期同轴电缆作为主干电缆,发展到使用光电缆连接水下设施。加拿大成功建成近岸尺度和区域尺度两条有缆海底观测网。美国2012年成功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区域海底观测网(约900km)。欧洲国家也正在开展在10个海区建立有缆观测网。跟随国外的步伐,我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建立了自己的海底观测站(东海小衢山)和有缆观测网(中国台湾妈祖)。文章依据世界上已经建立的有缆海底观测网,分析认为与全球有缆观测网布设有关的遥控水下机器人是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海底观测网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地处委内瑞拉境内的安赫尔瀑布落差为979米,它与巴西及巴拉圭边境上的瓜伊拉瀑布部具有1.3万米~3/秒的平均水流量,当推世界之首。世界海底最大的瀑布处在丹麦海峡海面之下,约有200公里的宽度。它每秒携带500万米~3的水量飞流直下200多米后沿一缓洋坡顺流而下。总落差达3500米左右。这一水体形成了北大西洋深层水。  相似文献   

6.
1.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它的专属经济水域占世界第六位,共约451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国土面积的12倍。水深少于200米的区域有30.7万平方公里,等于日本陆地面积的80%。日本的海岸线总长度约3.3万公里,是少数单位陆地面积占有海岸线长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表1、2)。  相似文献   

7.
由江西九江船舶工业公司九江船用机械厂制造的我国首套300米海底模拟高压舱群于8月3日在上海成功地进行了“300米氦氮氧饱和潜水科学实验”,并通过国家级鉴定。这套300米海底模拟高压舱群进行科学实验证明: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水舱室气泄漏率和密封性能分别超过国际标准的17倍和21倍.氦氮氧混合饱和潜水技术是国际上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大深度潜水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家所拥有.1980年,国家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已在南黄海发现一个巨大的海底幅射沙洲,因此,我国南黄海的领海将向东推进20公里。据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任美锷教授透露,这个海底辐射沙洲在江苏省的北部沿海,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0公里,其外缘最大水深达20米,内缘则与苏北海岸相连。  相似文献   

9.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一个典型的半封闭边缘海,与我国东海相邻。其整体地形呈菱形,面积为102.3万平方公里,东西最宽距离为550海里(855公里)。它是个深海,平均深度1350米,最深处达3000米以上。中央海区有海底高地,称大和隆起;若干小岛布于海中。环绕日本海周边国家有俄罗斯、日本、朝鲜和韩国,四个国家在日本海中的海岸长度分别占41%、40%、11%和8%。在西南部,朝鲜海峡(又称对  相似文献   

10.
在太平洋的洋底,矗立着许许多多海山,其中,有一座座象是被“砍掉”山头的奇异海山,它们的特点是,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是椭圆形。直径—般为数百米到二三十公里,其顶部离海面多在183米以上:,最深的为2000~2500米,平均为1300米。目前,在世界各大洋中,已经被证实的有160个平顶海山。对于海底平顶海山的成因一直是海洋地质学家研究的一个课题,虽然对许多问题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对海底平  相似文献   

11.
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最近在冲绳本岛附近海底,发现金、银含有率为世界最高的热水矿床。是在世界热水矿床中,水深最浅,开发最有希望、经济价值最高的矿床。热永矿床是从海底喷出的热水中所含有的重金属等,成为硫化物,固结在海底的。热水矿床是有希望的海底矿物资源,已引起各国重视。此番确认的热水矿床在冲绳西北约110km、水深约1400m 的冲绳海沟处。是日本与西德于1988年共同发现的。这个矿床含有与日本生产金银的“黑矿”,具有相同物质。通过1.5t 矿石分析,黑矿部分,每 t 含金14g,含银11kg。  相似文献   

12.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郊,面积29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17米,最大水深10.16米,南北长40公里,东西平均宽7公里,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构造断陷湖泊。为了探讨我国东部油田的古地理环境,我所对滇池开展了环境条件综合研究,而粘土矿物是地理沉积环境重要矿物标志。开展对它们的研究无疑对探讨古地理沉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对40个表层样和二个2—3米长的湖底钻孔进行了粘土矿物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海洋开发产业的产生日本产业界真正着手进行海洋开发的时间是六十年代初期。1948年,美国开发路易斯安娜海底油田首先获得成功。随后,在世界各海区相继发现和开发了大型的海底油田。通过“国际地球观测年”(1957—1960年)和“国际印度洋观测年”(1959—1961年)等大型海洋调查活动,发现在太平洋海底存有大量的含锰、镍、钴等团状矿物——  相似文献   

14.
波影 《海洋信息》1998,(5):19-19
“海洋采砂业,应纳入国家产业规划。”这是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子赓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强调的。 海洋采砂业,确切地说是海底采砂业,始于本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走向兴盛并成为新兴海洋产业。 杨子赓说,据1990年统计,世界砂砾石的产量就达90亿吨,其中绝大部分需求来自欧洲和北美,前苏联和美国均超过10亿吨。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采砂国和出口国,其海洋采砂量  相似文献   

15.
苏北辐射沙洲是长江口以北、废黄河口以南的南黄海西部的辐射状海底沙脊群,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近100公里。海区水深在30米以内,有一系列作辐射状排列的大型沙脊和潮流深槽相间分布,辐射顶点大致在东台县弶港镇东南15公里的条子泥上。这些沙脊中有部分面积高于零米(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低潮时可出露有大小沙洲70余个,其中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有50个。沙  相似文献   

16.
参加德国海洋考察船的法国和德国科学家最近在南太平洋发现了37座高达4000米的海底火山。这些火山分布在南部海岭和帕克斯岛以南海域(距智利海岸2000公里)之间的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基础线上,它们的年龄在8万年至2000万年之间。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为世界海洋交通中心之一,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它北与马来半岛隔1.2公里宽的柔佛海峡,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连。南隔新加坡海峡与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相望。境内以新加坡岛最大,东西最长42公里,南北最宽22.5  相似文献   

18.
在海中,电波不能通。很早即用“声”来测定海底情况。从船上发出声信号,通过到达海底返回来的时间,来测量深度。然而海底并非平坦,比陆地起伏更大。用“点”和“线”来测深,无法探明地形.因此须用“多狭幅波束(mulfi·narrow beam)”声波,从面上来测量方可。这种新装置,除日本“拓洋号”外,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作业实验船“海洋号”也有装备。发出12千赫声波信号,将海底分割成16个,进行测深。对1万米级水深,可一次测出8公里宽的海底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长的一条110千伏海底电缆,1995年11月11日在粤东南澳长山尾海域敷设成功。这条海底电缆长达9公里,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的第一条110千伏海底电缆,它从澄海莱芜跨海,直通南澳岛,为广东省海岛开发试验区提供跨世纪的能源保障。 南澳岛雄踞台湾海峡南端,濒临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20.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的无人潜水探测器“海沟”号于1994年3月1日潜航世界最深海渊——马里亚纳海沟1.1万米进行海洋板块俯冲情况调查,意欲刷新1960年美国有人潜水探测器“特里埃斯泰”号潜航水深10912米的记录。 “海沟”号由长约5米的发射机和潜水机组成。在进入水深1.1万米海底后,由发射台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