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金亲铁亲硫,主要富集于地球深部尤其是地核中;铀亲石亲氧,趋于在地壳特别是硅铝层中富集。然而,在地壳中确实存在金-铀组合的热液矿床。它们主要由含金铀热液所形成。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含金铀热液可能有以下几种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些元素如铬、镍、钴、铁、金等在地壳中的含量随着时代的更新而减少,称为亲幔元素;而另一些元素如钨、锡、钼、汞等随着时代的步伐而加强,称为亲壳元素。 众所周知,金在地球内部分布极不均匀,地壳平均含量3.5ppb,上地幔和下地幔为5ppb,地核为2600ppb(据黎彤)。整个地球平均含金量为800ppb,因此地球中>90%的金集中在地核里。据邓晋福(1975年)资料,他根据纯杆榄岩为30~40ppb,玄武岩为5~10ppb,推测地幔含金为500ppb。贵阳地化所测定广西及吉林陨石中含66~244ppb,西藏菱大竹卡纯杆榄岩含金量为355ppb,张家口二辉杆榄岩含金为826ppb,苏联的斜方辉岩含金可达21.3ppb,  相似文献   

3.
夕卡岩铁(铜)矿床中伴生的钴,占全国钴总储量的14.9%,是我国钻矿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成果和有关资料,对该类钴矿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一钴的地球化学属性及其在夕卡岩矿床中的富集情况钴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元素,自然界中难以形成独立的矿床.钴的地壳丰度为O.0025%,地核丰度0.042%,地球丰度0.026%(黎彤,1976),地壳丰度与地核丰度之比为1∶17,即具有地壳分散、地核富集的特征.钴具有亲铁和亲硫的双重性质.亲铁性表现在地核中铁、镍、钴可以互熔并高度富集,亲硫性远不及镍、铜,在岩浆矿床中难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的地壳演化和钨矿床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成矿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全球意义的钨元素地球化学场钨在地球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根据黎彤的计算,地球平均含钨1.7 pp m,其中地核-4.9ppm,下地幔-0.1ppm,上地幔-0.3ppm,陆地地壳-1.2ppm,海洋地壳-0.9ppm.具有强烈亲氧特性的钨元素.随着地壳的演化发展,上部地壳的氧含量不断增加,钨也逐渐向地球上部移动,并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富集成矿、世界钨矿的成矿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前寒武纪至早古生代以与基件火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瑞典中部西Bergsalgen加斯博大理岩夹于变化火山岩中,其中分布有反应矽卡碉,钙-硅酸盐带及交代渗滤矽卡岩。它都是在Bergslagen较老花岗岩套的高位非造山OstrHojden花岗岩影响下形成的。反应矽卡岩和钙-硅酸盐带是在花岗岩定位前或定位时,由于大现岩与穿插其中的变火山岩、变石透镜体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它们由酸盐、磁铁矿、滑石、金云母、透闪石、透辉石、粒硅镁石、镁橄榄石、斜硅镁石、晶石及  相似文献   

6.
植物中硅矿化作用的硅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首次对田地生长的水稻与竹子和室内栽培水稻中氧化硅的含量、形态、分布及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水稻中的氧化硅含量有由根到茎、叶、稻壳逐渐增高的趋势, 但在米粒中含量急剧降低。竹子中的氧化硅含量也显由杆到枝、叶逐渐增高的趋势。在竹子和水稻的根部, 氧化硅都集中在内皮层;而在其地上部分(竿、枝、叶、壳), 氧化硅主要出现于外皮层。在单株水稻和竹子中都发现不同器官间存在显著的、系统的硅同位素分馏。水稻的? 30Si显示有由根到茎降低, 而后向叶、壳和米逐渐增高的趋势。竹子的? 30Si也显由根到竿降低, 而后向枝、叶增高的趋势。这种硅同位素变化可能是由植株内体液中的溶解硅在竿、枝、叶、壳相继沉淀出氧化硅时, 产生瑞利过程的硅同位素分馏的结果。研究得出竹子和水稻中溶解硅与沉淀硅间的硅同位素分馏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96。研究发现水稻根和竹根从土壤溶液中吸取硅时, 也存在硅同位素动力分馏。竹子与水稻吸收硅与土壤可溶硅之间的硅同位素分馏系数分别为0.9988和0.9989。研究得出:1)水稻与竹子由外界吸收的含硅化合物主要为正硅酸;2)被动吸收是其吸收硅的重要形式;3)蒸发作用是硅在这些植物中迁移和沉淀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为理解植物中硅吸收、搬运和沉淀硅的方式与机制和探讨植物在硅、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金矿的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的一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的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的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的;(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_2、H_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的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的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的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一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_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的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的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的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一,引起  相似文献   

8.
金有明显的亲铁、亲镁性、异氧性和向心性。因此,它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3.5ppb,地幔中为5ppb,地核中则高达2600ppb。前寒武纪地壳因富含中基性火山岩,较偏基性,又因古老地壳代表着地壳发育的初始阶段,那时地壳厚度不大,较富金的地幔物质容易到达地壳,所以金的丰度较高,大于3.5ppb。国内外重要金矿,几乎都与前寒武纪地壳有  相似文献   

9.
论斑岩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较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斑岩铜矿成因的不同学术观点 ,包括“岩浆热液说”(岩浆结晶分异说 )、“板块构造成矿说”(含Cu洋壳重熔说 )、“活动转移说”及“变岩浆成矿说” ;分别对它们的立论依据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根据作者对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及矿物中各种包裹体等特征的深入研究 ,提出斑岩铜矿主要是由深源 (地幔或下地壳 )富碱 (K、Na)、硅的热流体 (或与地壳岩石中的裂隙水、地下水混合 )交代或局部熔融上部地壳含Cu岩石而成  相似文献   

10.
银山矿区火山作用与矿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正平 《地质论评》1987,33(6):524-531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火山热液矿床。矿区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分属于两个火山旋回。两个火山旋回的岩浆均起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第Ⅰ旋回的岩浆受硅铝壳物质混染较强,其成矿能力强;第Ⅱ旋回的岩浆受硅铝壳物质混染微弱,成矿能力则差。两个旋回岩石的成因差别清楚地反映在它们的矿物成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据此可以确定评价岩体(或岩石系列)含矿性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准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通过地磁场研究地壳深部问题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大地磁异常来推断和分析东北地区深部构造和地壳结构。 一、地磁场的泰勒多项式模式和大地磁异常 地球磁场是由内源场和外源场两部分组成的。内源场是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约占地球磁场的99.5%,这就是通常说的基本磁场。大地地磁测量数据经过通化(对观测资料进行变(化磁场和长期变化校正)以后即可获得同一年代的基本磁场。基本磁场是由正常磁场和异常磁场组成的。正常场是地核场,是由地核内部原因产生的中心偶极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镉元素由于在地壳中分布量较少,且在元素的迁移过程中,极少成为独立矿物存在,通常被称作分散元素。它的重量克拉克值为5×10~(-5)%,但在301矿区镉元素含量一般均在0.05%以上,最高值可达0.537%左右,其富集程度平均高出克拉克值1000多倍,因此镉元素和矿石中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近年来天文学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通过对含油气沉积盆地构造样式、成矿构造特征及全球大型构造断裂现象的分析,作者认为旋转运动是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壳旋转运动是形成地壳上各种构造现象(盆地和造山带及大型走滑断裂系统)的主要原因,而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地壳旋转运动的两种方式.地壳旋转的动力来源于地吸、地核旋转动量的向外传遍及地球自转、公转速度的变化.地壳的旋转运动分统水平轴旋转、绕垂直轴旋转和统斜向轴旋转,地壳的旋转运动可形成益一山构造、大型张性、压性及扭动断裂,同时伴随火山作用和地震活动(旋转运动强烈时)及地磁极倒转.  相似文献   

14.
南秦岭晚古生代凤县—太白盆地是在扬子地台北缘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发展起来的具裂陷性质的盆地,处在秦岭微板块当中,在盆地内既产有八卦庙超大型金矿也产有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是铅锌与金矿床共生/共存的一个典型地区。两种矿床在地质背景、产出层位和成矿特征等方面具有某些关联,铅锌矿层产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变泥质岩过渡层位的铁白云石—钠长石—硅质热水沉积岩系中,金矿体位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底部,由含石英细脉多期变形的蚀变钠长石、铁白云石粉砂岩等热水沉积岩系构成。硅同位素组成反映金矿床中存在两类不同来源的硅,一类是钠长石岩和顺层石英细脉的硅同位素组成(δ30Si=-0.40‰~-0.32‰),与铅锌含矿层中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似,硅质与热水沉积作用相关,另一类是金矿体中的穿层石英脉,其硅同位素反映硅来自晚期岩浆流体;铅锌矿床硫化物中硫同位素(δ34S=6.03‰~16.88‰)反映硫主要来自海底热水沉积,形成于盆地早期开放体系;金矿石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δ34S=4.10‰~15.40‰)反映硫主要为地层硫,形成于盆地晚期半封闭—封闭体系;铅同位素组成反映盆地内由西坝岩体泥盆系地层铅锌矿石金矿石铅同位素演化有幔源成分减少,壳源成分增加的趋势;氢、氧同位素数据揭示出铅锌矿成矿流体中的水来自于大气降水,金矿则具多源性,包括岩浆水、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研究认为泥盆纪海底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了铅锌矿层的主体,也使金(银、铜)在热水沉积岩系中明显富集,而中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流体作用使金矿体定位。金与铅锌的共生/共存关系,受控于这种成矿地质过程及流体化学、物理化学演化。金与铅锌的这种时空关系可作为已知矿床深部勘查和外围找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有关铁矿物和铁矿石的一些基本知识.下面,打算简单谈一下关于铁元素在地壳中怎样富集成矿和富铁矿床的主要类型.一、铁元素在地壳中怎样富集成矿上一讲中提到,地球和地壳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地壳中的铁元素也在不断运动和迁移,并在适当条件下富集成矿.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5%,仅次于氧、硅和铝,居于第四位.在金属元素中,铁(还有铝)在地壳中的含量,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再加  相似文献   

16.
甘肃文县地区阳山超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因与类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程斌张复新  贺国芬 《地质通报》2006,25(11):1354-1360
含矿岩石为本区泥盆系的一套Au含量较高的炭-硅-泥质地层。其中发现大量含AS异常(含As约0.15%)的草莓状黄铁矿;矿体沿断裂带呈构造透镜体-扁豆体斜列等间距分布,产于断裂带中次级破碎带或顺层剪切带内;在早一中期阶段的矿化硫化物中,金以不可见金赋存于含As黄铁矿及毒砂中,含As黄铁矿发育增生环带,载金矿物主要沿片理化带呈微细浸染状分布;在中一晚期阶段的金属硫化物-石英碎裂脉体中,可见显微颗粒金;斜长花岗斑岩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具多期次性:H、O、S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资料表明,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也参与成矿。由此可见,阳山金矿具沉积-岩浆叠加-构造及热液改造的多因复成特征,矿床属超大型卡林-类卡林复合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中的钛矿化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1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100~2000m的岩心、矿心的观察、编录揭示主要有经济价值的舍钛相是金红石.其次是钛磁铁矿。主要含矿岩石是普通金红石榴辉岩和石英金红石榴辉岩,其次有多硅白云母金红石榴辉岩,蓝晶石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黑云绿帘纤闪石岩(退变的石榴辉石岩)和金红石-含钒钛磁铁矿榴辉岩。划分了四个矿化层位。金红石在矿层中的含量一般为2%~5%(体积),多高达8%~10%。金红石的TiO2含量在95%(重量)以上,多产于石英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钛磁铁矿的TiO2含量在49%~55%(重量),钛磁铁矿多见于黄铁矿-金红石-钛磁铁矿榴辉岩(546~608m岩性段)中,含钛磁铁矿5%~25%,石榴单辉橄榄岩(608~683m岩性段),含钛磁铁矿达5%~10%和第三含矿层中局部黑云绿帘角闪岩夹层内,舍钛磁铁矿可达6%。30个榴辉岩和超铁镁质岩中8种主要造岩矿物148个点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揭示:榴辉岩可分为壳源和幔源两大类,钛磁铁矿富含V、Ni、Cr说明来自幔源,大部分金红石则来自壳源榴辉岩,它们的原岩是曾经居留地表的基性火成岩,在深俯冲的过程中经超高压变质成为含柯石英的榴辉岩。岩石薄片中金红石和柯石英的假像共存于同一石榴石或绿辉石晶粒中,也见金红石粒内有“柯石英”假象,这清楚说明金红石结晶于超高压的峰期变质阶段,在后继的变质地体隆升过程中,钛磁铁矿和金红石都有退变质成为钛铁矿和榍石的种种岩石记录,因此,退变质作用势必导致钛矿品位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512—1铀矿床矿化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汉 《铀矿地质》1990,6(4):203-212
512-1铀矿床位于白依背斜北翼志留系下统中,含矿岩层为碳质泥质板岩所夹的硅灰岩透镜体。区内岩浆岩不发育。铀矿体受地层、岩性、东西向走向断层和北东向切层断裂破碎带控制,呈透镜状,以边幕式斜列产出。合矿岩石主要为破碎或碎裂的硅质灰岩、硅岩。铀赋存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有少量的沥青铀矿、铀黑和铀的次生矿物。铀通过同生富集,后生再造等多期地质作用富集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9.
加州理工学院的Darid J.Stevenson据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莫斯科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实践工作和观察研究,通过理论计算认为:位于地球表面之下2900km处的核幔分界面在动力学上要比早些时候所认为的活动得多。 Stevenson计算表明:固体地幔(主要由硅镁质和氧化物组成)与含熔融铁的外核间的界面处,存在着三类动力学过程。 第一类过程是地幔地形特征吸渗地核流体的作用。来自地核的流体渗入地幔的凸向地核的部分,像水被吸入海绵之中那样,这些流体可向上渗入地幔1km之多,实际上可以形成一个大约100m厚的核幔“粥浆层”。  相似文献   

20.
鉻礦物     
铁、锰、铬在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重要元素。前两次谈过了铁矿物及锰矿物,这次我们来谈谈含铬的矿物。铬是一种白色发亮的金属,比重为7.14,在1800℃时熔化,为所有金属中最硬者。普通温度下,铬在水及空气中非常稳定。它的地球化学性质与铁相似、所以苏联科学院院士查瓦里茨基将其归入铁族元素。铬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地壳重量的0.035%,约为锰平均含量(0.10%)的1/3,为铁平均含量(4.20%)的1/120。地壳中的铬分布并不均匀,在橄榄岩中为0.34%,辉长岩中为0.034%,闪长岩中为0.00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