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紫金山天文台对1963年武仙座新星(NHer 1963)~(++)作了三色(紫外、蓝、黄)照相测光和光谱观测.照相测光从2月17日开始到11月9日为止,用照相方法独立测定了星等,列出了新星和比较星的星等.用对数曲线法讨论了新星光变曲线.光谱观测自2月21日开始至8月8日结束.文中叙述了光谱的特征和变化,列出了壳层膨胀速度的测量结果,以及照相区和目视区的新星光谱描记图各6张,4月24日到25日的“氮闪”光谱描记图一张.  相似文献   

2.
北京天文台筹备处自制了一架光电光度计,在1963年2月到6月间进行了对1963年武仙座新星的光电观测.所用的波段,宽波段滤光片是 UG1、GG13、BG12、GG11和 RG1,窄波段是 S43、S47、S50和 S53.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63年武仙座新星的一次“氮闪”光谱作了分光光度测量.表2—表4列出发射带等值宽度、相对强度和连续谱能量分布的测量结果.分析测量结果发现“氮闪”谱同“氮闪”前光谱相比有如下特征:(1)“氮闪”时,容许跃迁的谱带强度高电离的比低电离的明显增强;禁戒跃迁的谱带强度高电离的比低电离的明显减弱.(2)“氮闪”耐,连续谱的强度相对发射带有所增强;并且连续谱的蓝区比红区增强得厉害,即色温度增加.根据上述“氮闪”谱的特征,我们对“氮闪”现象的解释提出如下意见:(1)“氮闪”的主要特征,NⅢ 4640 波长处谱带的增强与变漫乃是由于 NⅢ 4640、CⅢ4647和 CⅣ 4659等高电离谱带的加强与重叠的结果.(2)“氮闪”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氮闪”前新星发生了一次小的爆发.随后,这个被抛射的小壳层逐渐膨胀和稀薄,于是在某个时候出现了“氮闪”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本文叙述对1961—1963年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到的84个耀斑进行的光度测量,为太阳活动和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测量方法和张和祺等同志采用的“亮点跟踪法”大体相同,但为了适应于大规模的测量和归算,我们在具体方法上作了一些改变,并估计了各种误差的数量级,以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新星V1500 Cyg根据1975年8月至1976年1月观测资料得出的距离、星际消光星等、某些发射带的相对强度比、温度、壳层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等物理量。中心星的温度和壳层的电子温度都随新星亮度的下降而逐渐升高。同一时期的中心星温度和壳层的电子温度有某些相似的起伏和变化。  相似文献   

6.
老新星武仙V533(V533Her=武仙1963年新星)是一颗光度变化极其复杂的天体。本文给出了我们用双筒天体照相仪于1980年6月至1982年11月间对其所做的照相观测结果。从所得结果可以看到:(1)该星亮度在此期间已基本恢复到其爆前的宁静期亮度;(2)高时频观测指出V533 Her具有时标为小时级,变幅Δm~0.2~m的小幅度光变;(3)在此期间其亮度有上升趋势,上升幅度~1.5等。本文还讨论了V533 Her在爆发前后的光度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指出新星在爆发前可能有可觉察的光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1962年紫金山天文台用60cm 反光镜及附属有缝摄谱仪进行了飞马座 AG 星的分光光度观测,色散度于 H_γ处为153(?)/mm. 得到了下列一些参数:色温度,发射线的等值宽度和相对强度,电子温度. 把这些参数同近十年来别人的结果作了比较,得到了下面一些结论:①近十年来,色温度总的说来在逐渐下降;②同时,高电离电位的发射线强度相对于低电离电位的发射线是在逐渐增强;③一些禁线的强度也在增强;④特别是,我们注意到在氢巴尔末发射线等值宽度的变化和色温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氢巴尔末发射线等值宽度增加时,色温度下降,而等值宽度减小时,色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8.
关于日珥光谱研究的主要问题,作者在以前的工作中已经详细描述.这篇文章只包括对1958年11月11日日珥[以下简称日珥(1)]和1959年6月2日日珥[以下简称日珥(2)]的分光光度研究结果.1.观测和归算本项研究工作所用的观测资料是作者在苏联科学院克里米亚天文台太阳塔取得的.日珥(1)和(2)的光谱分别用平面光栅摄谱仪和阶梯光栅摄谱仪拍摄.光谱底片的归算工作是印春霖同志在紫金山天文台用МФ—4型自记显微光度计完成的.观测和归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在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122厘米望远镜上取得的四对目视双星:γAriAB,γAndAB,ν~1ν~2Dra 和βCygAB 的光谱片,用氢线的轮廓及等值宽度和金属线的生长曲线方法求得了它们的大气的一些物理数据,最后并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筒短的讨论。本工作的目的在于利用我们有的几颗目视双星的光谱片进行分光光度测量,试图获得关于它们的大气的物理数据。但由于光谱片的色散度过小(见后文)以及星数不多,所得的结果只能看成是初步的,而且只关系到本文所提及的几对星。  相似文献   

10.
11.
本篇报告详细介绍了装有圆形可变滤光片的最新的InSb(锑化铟)红外探测器的各项性能和特点,以及使用前的检验测量的实验情况;并报告了最终检测的结果。一些装备的更新,使整个近红外光度测量系统的性能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1975年8月30日晚上,我国许多天文爱好者和北京天文台兴隆站独立发现了这颗新星.从8月30日北京天文台所拍底片估计该新星的坐标为赤经21~h10~m,赤纬 48°.0(1950.0).自8月31日起,北京天文台用90厘米折反射式镜的光栅摄谱仪对它进行了系统的光谱观测.8月31日所拍色散50(?)/mm 的光谱中呈现强而宽的氢巴尔末发射线、星际 NaI 的 D 和 CaII 的 H 和 K 的锐吸收线,红区连续谱很强.由 H_β粗略估算壳层膨胀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发表了强活动色球双星HR1099(=V711Tau)在1989年12月特大能量白光耀发前后的近红外分光光度观测结果,给出该星从2.3-4.1μm首次CVF低色散光谱,以及耀发前后的变化;计算了同期观测到的子星表面黑子的影响,给出双星黑体近似辐射能谱,并与多波段测光以及IRAS观测作了对比,揭示了该双星有很强的星周物质的2.3μm发射带和3.1μm波段吸收带特征,本文对可能的星周物质成分和分布亦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北京天文台自1975年8月30日起至1976年1月24日止对天鹅座1975年新星进行了照相光谱观测。本文给出该新星主要光谱的证认结果,简述了光谱的特征和演化。极大刚过的一段时期内主要是宽的H Ⅰ和Fe Ⅱ发射线,在10月9日看到[Fe Ⅶ]6086和3760A,可见这颗新星的电离度是非常高的。根据光谱的吸收分量测得的膨胀速度在8月31日-9月3日约为2000km/S。光谱的吸收分量较弥漫,未看出表征一般新星的弥漫加强吸收系和猎户吸收系。 1975年9月2日在H_β,H_r,H_δ发射带上可看到叠加在上面的四子峰结构,以后陆续地在其他发射带上也发现四子峰结构。我们还对新星进行了目视星等估计,并绘出了光变曲线。从光变曲线可看出,该新星星等上升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极大后下降3~m的速度之快都是新星纪录史上空前的。我们得到M_v=-10.~m0,这是光度最强的一颗银河新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对武仙座X射线源 Her X-1新近获得的硬X射线谱线的观测资料,对辐射区域的物理情况作了初步的探讨。得到:辐射区域对谱线辐射是不透明的,激发温度T~2.4×10~8K,辐射区域的截面积~2×10~7厘米~2,并预言第三条谱线的强度约为第一条谱线的1/13,第三条谱线的宽度约为第一条谱线的3倍。  相似文献   

17.
对1975年天鹅座新星进行了偏振测光。没有发现可觉察的圆偏振。黄光波段新星的线偏振约为1.2%,蓝光波段约为1.1%。没有发现偏振的明显变化,偏振可能是属于星际起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1948年巨蛇座新星和天鹅座新星的光谱:前一顆已经達到星雲階段,后一颗尚很接近爆發時期.我们做了一些分光光度测量,因而一方面,利用氧的禁線的相對強度,定出这两顆新星的电子温度,另一方面也定出天鹅座新星的色温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埃德温·鲍威尔·哈勃以研究星云和星系驰名全球,他有一本传世名著《星云世界》就是从科学上探索星云世界的奥秘。以他命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拍摄了大量的前所未知的星云和星系世界的色  相似文献   

20.
礁湖星云的新面貌@水天礁湖星云的新面貌礁湖星云,在梅西耶星表中名列第八,简称M8,在NGC星表中排名6523,又称NGC6523。这个星云是许多天文爱好者十分熟悉并且喜爱的天体之一。提起M8,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显现出它那宛如一朵鲜花的美丽形象。然而,哈勃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