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面塌陷的模式及特殊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塌陷有三种模式,即冒落式地面塌陷、沉陷式地面塌陷和地堑式地面塌陷。它们造成的特殊危害分别有塌陷地震、形成槽形移动盆地和产生崩塌、滑坡。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吉林省辉南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南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居民安全,影响旅游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针对影响以上4类地质灾害的易发条件,分布选取适合的评价因子进行打分,然后进行网格剖分,再采用综合指数法并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的易发程度分区图,最后通过叠加得到全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区划,划分出高、中、低三类易发区,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娄底地区地质灾害概况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奇武 《湖南地质》1990,9(3):41-45
娄底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塌陷、地裂、房裂、滑坡、地震等。对人们生命财产影响最大的是塌陷与滑坡,这些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地质环境不良、加上人类活动触发所致。塌陷主要出现在岩溶发育的断裂带及其附近,尤其是当地下水位降深和排水量增大时。目前,地下采空区、河道及交通道路两侧以及受破坏的陡坡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提高抗灾防灾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深圳"12.20"渣土滑坡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再次给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敲响警钟。本文通过对比此次滑坡事故受灾区域灾害前后影像照片,分析了其物源构成及形成过程。剖析了深圳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划分了边坡类、岩溶塌陷和海水入侵等三类共计34个重大地质灾害防范区,提出了地质灾害避险措施及防治建议,为深圳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对高危病害边坡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众所周知,山区地形地貌一般起伏较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易发育滑坡、崩塌堆积、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高效准确地查明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指导地质灾害治理方案设计和安全施工意义重大.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的滑坡勘察应用为实例,介绍高密度电法在边...  相似文献   

6.
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引发地面塌陷,这已成为严重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塌陷盆地、塌陷坑、地裂缝、滑坡崩塌等,并引发道路污染和道路改线及居民地和水系的变化。在矿山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过程中,这种地质灾害现象较为突出。本文在总结了地面塌陷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塌陷地的遥感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斌  庞清媛  施爱菊 《化工矿产地质》2011,33(2):100-107,116
德保县通怀锰矿矿山建设开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中等;地下平硐采矿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并引发地面崩塌、滑坡、地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大,危险性中-大等;地下平硐采矿,遭受井巷冒顶及井壁片邦,危险性中等;03线以西生活区遭受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在基本查明矿山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  相似文献   

8.
峨眉山市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其次为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发育较少,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现状发育的128处地质灾害点,威胁人口共计1 021户3 260人,威胁资产约35 840万元,威胁对象主要为分散农户、聚居区。本文对区内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稳定性及危害情况和成灾模式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其中以崩塌、滑坡及地面塌陷为主,多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广大中低山区和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生较大规模突发性地质灾害217处,死亡497人,伤59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7.43亿元。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湛江市区。至2001年,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78.7mm;工程作用引起的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压缩变形),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特征将全省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区:粤北中低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I);粤西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发育区(Ⅱ);粤东低山丘陵崩塌、滑坡灾害、水土流失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Ⅲ);沿海台地平原区软土地基沉降、风暴潮地质灾害发育区(Ⅳ);珠江三角洲平原台地地区软土地基沉降、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V)。论文还提出了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镇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重点地段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巴县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发育,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隐患为主。  相似文献   

11.
刘福权 《吉林地质》1993,12(3):53-61
总结和介绍发生在吉林省的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水土流失、陨石雨、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及洪涝灾害的特点、分布状况及形成机制,探讨了防治与减灾对策。以航、卫片解译查明各地质灾害的影象特征及分布范围,表明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辽宁省新宾县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在充分分析影响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网格单元剖分,对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5种地质灾害进行易发程度划分与评价.结合Visual BASIC软件编程对各单元区评定等级,对其数字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最后应用Sufer 7.0软件生成等值线进行了新宾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长超过4000km,沿线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地质灾害灾种多且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论文在分析现场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采空塌陷、地面沉降等12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对各灾害类型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新构造活动频繁,人为活动剧烈,故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主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泥石流、采空塌陷、崩塌以及地裂缝等。本文在北京市各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采用袭扰系数法,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影响地质灾害演变趋势的降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以及区域岩组结构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并在此基础上.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将北京地区划分出了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地质灾害中风险区及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方式、类型、机制、分布及危害状况,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为规范人类活动,减少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和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以及人类活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宝鸡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鸡地区危险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集中分布在渭河盆地高阶地及其周边,宝成线、宝天线、宝中线以及主要公路沿线和人口密集区。本文以宝鸡市区为重点,兼对周边地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及成因给予初步总结,并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预测、防范和防治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经常会碰到地质灾害,本文结合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在建特长隧道-大风垭口隧道中出现的洞口滑坡、涌水、塌方、突泥等问题,多角度论述了产生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为今后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的勘查、设计以及施工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眉山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通过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分析,阐述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归纳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识了眉山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曾玉清  邱业惠 《湖南地质》2000,19(3):191-194,208
本文以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中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崩塌、滑坡体的成因及分布规律,以供旅游减灾防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