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吸附找矿方法是我们近年来试验研究的一种找矿新方法,该方法系利用采集的样品在室内特别装置中通电,并用吸附体吸附试样中电运移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所形成的异常来发现矿体的一种方法.电吸附找矿方法是依据野外地电提取方法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它运用了物理、化学手段来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是一种新的化探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吸附元素异常来源及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明 《矿产与地质》2003,17(6):705-708
电吸附元素异常来源于深部矿体,主要是在各种后期地质作用下溶解了矿体中的矿质成分,并扩散迁移至地表,形成能反映矿体的电吸附晕。电吸附找矿方法在金属矿上所捕获到的异常是在矿体中心垂直投影位置以块状异常出现的称“顶部晕”。在大红山铜矿和李坝金矿上异常也反映了这种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
电吸附找矿方法寻找隐伏金矿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吸附找矿方法是指对采集的样品在室内特别装置中通电,并用吸附体吸附试样中电运移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所形成的异常来发现矿体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依据野外地电提取方法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工效效率高,工作条件及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电吸附找矿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电吸附找矿方法是找隐伏矿的新方法。它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发现后生地球化学异常的找矿方法。它是建立在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和野外地电提取法的理论基础之上。利用电吸附找矿方法在一些已知矿床进行找矿效果试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了该方法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吸附法对内蒙古赤峰市金蟾金矿区井下穿脉坑道中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究电吸附法在岩石地球化学找矿中应用的可行性.对阳坡采区七中段46勘探线穿脉岩石样品进行的电吸附找矿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电吸附法获取的Au、Ag、Cu、Pb、Zn元素异常峰值与已知矿脉对应关系良好,同时选取阳坡采区、南大洼采区和李麻子沟采区最...  相似文献   

6.
电吸附找矿方法在王河金矿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吸附法在王河金矿的找矿试验研究中获得了较好的Cu、Pb、Zn、Ag、Au元素组合异常,表明该方法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被风化物覆盖(4米至几十米厚)的金窝子金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体上方风化层和非矿上方的垂直剖面中的各种金属元素的总量及活动态含量,以获得金属元素在风化层中的活动规律,为化探找矿提供方法依据。结果发现金等的某种活动态的分布模式在矿体上方呈现双层分布,即他们趋向于在垂直剖面的底部与顶部富集,而在中部降低。可以解释为元素在剖面底部风化层中的富集是由于金继承了矿体的风化产物,而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富集是由于从矿体迁移至地表的元素被粘土物质和铁锰氧化物膜所吸附。  相似文献   

8.
滇东北永胜得铜矿床地气微粒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地气微粒特征在探测隐伏矿体中的指示意义,采用地气静态测量法采集滇东北永胜得铜矿区隐伏矿体上方地气纳米微粒,通过高分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所采集的样品微粒进行形貌分析和元素种类、含量测定后,发现微粒中元素组合特征随着矿体或矿化蚀变带的存在与否出现相应的变化。用地气测量法原理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即由脱气作用形成的地气流在从地球深部垂直向上迁移过程中,穿过地质体,吸附具有特征性的微粒并携带至地表,引起相应的元素种类差异和含量异常。这意味着结合这些微粒元素组合特征和地质背景,可以较直接地判断隐伏矿体的有关特点,为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电吸附法寻找隐伏矿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吸附法是一种提取与矿床矿体具有直接关系的异常元素的方法,该方法是寻找隐伏矿床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能发现埋深较大的隐伏矿体,具有继续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山东山城金矿Ⅷ号脉矿物找矿标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矿体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晶体形态和电物理性质以及石英的红外光谱特征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建立了矿物学找矿模型,提出了深部找矿靶区,其深部矿体预测,已为后期勘探所证实。  相似文献   

11.
电成像方法在淄博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淄博市活断层电成像探测的某些结果为例,阐述了电成像图像的地质解释和分析方法,探讨了用于城市活断层探测的仪器的输入阻抗范围以及数据处理和反演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控制张店-仁河断裂系的3个典型电成像剖面为实例,依此推断了隐伏断裂的位置,工程钻探验证了电成像结果的正确性,表明电成像方法完全可以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然电场法研究地下水流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业 《物探与化探》2002,26(2):140-142
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自然电场“8”字图特征,对评价输水管线等渗漏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起伏地表条件下三维直流电场问题,基于全空间的拟解析近似理论,推导出起伏地表条件下三维直流电场的拟解析近似理论公式。将起伏地表条件下地下存在异常体时所产生的异常电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地下三维异常体所产生的体异常电场,通过对异常体的体积分求得;另一部分为由起伏地表所产生的面异常电场,可以利用对起伏地表地空界面的面积分求得。利用拟解析理论,对两部分异常分别推导体电反射函数和面电反射函数,得到起伏地表下电场积分方程的拟解析近似公式。该理论公式为解决起伏地表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丰富了拟解析理论的应用,为直接进行正反演模拟、消除起伏地表对电法勘探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CSAMT法在松辽盆地四平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行四平地区的铀矿勘查,选择了抗干扰能力较强的CSAMT法进行铀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通过对CSAMT法的技术条件试验、井旁测深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本地区的方法技术参数、探区内各电性层与其对应地层的关系以及砂体的电性分布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CSAMT法取得的成果资料进行了推断解释。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矿物的膨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粘土膨胀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粘土膨胀率降低,电解膨率大小与粘土性质、电场强度、体相溶液矿化度及施加电场时机等有关。在相同电场强度条件下,膨胀性强的蒙脱石的电解膨率最大,而伊利石、高岭石的电解膨率较小。蒙脱石的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本实验中为2 V/m)时,电解膨率值基本不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蒙脱石的电解膨率以指数规律降低。施加电场时机对电场降低粘土膨胀率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注入蒸馏水的同时施加电场可以有效防止粘土膨胀;在注入蒸馏水之后施加电场可以有效降低粘土膨胀率;先施加低强度电场(EFS=2 V/m)然后再注入蒸馏水,可以造成粘土的膨胀,即使提高电场强度,粘土膨胀率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6.
孟庆敏 《物探与化探》2004,28(4):337-340
通过航空物探(电、磁)综合站在已知铜钼多金属矿床上的飞行测量结果,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建立航空物探(电、磁)综合测量在草原、森林、沼泽区寻找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式。根据此试验模式圈定的航空物探异常,在进行地面查证时取得很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将Cole—Cole模型表示的地下异常体各剖分单元复电阻率,引入到体积分方程求解均匀大地三维电磁场计算中,实现电偶源地面激发、接收复电阻率三维电磁场正演模拟。  相似文献   

18.
电提取离子法中离子来源深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文龙  肖力 《黄金地质》1999,5(1):56-58
以“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通过简单的分析和逻辑推理给出了离子来源深度的估值公式,应用所得公式试算了某金矿区是提取离子法所得异常的离子来源深度,同时以该矿区的资料为基础进行正演试算。由此说明了电提取离子法中所提取的离子的来源深度不超过1m,甚至数十厘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自然电场形成的原理及在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根据氧化带与还原带的自然电位变化特征,利用自然电场法可以确定盆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由此推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大体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地下单点电极(或多点电极)与无穷远电极向地下供电产生电场分布的特点,通过检测地表电位差的分布,可以确定地下单点电极(或多点电极)的埋深,从而达到检测混凝土管桩桩长的目的.结合工程项目,对预应力管桩的实际桩长进行了检测,电测井测试对比检验说明检测是成功的.用电法检验工程桩桩长,弥补了低应变反射波法难于有效、精确检测多节预应力管桩实际桩长的困难局面,可有效发现工程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