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大桥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特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及1∶1万土壤测量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认为该区化探工作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异常元素增多,异常强度增强,异常浓集中心更加明显,显示出主成矿元素异常和相关伴生元素的继承性和多样性。异常元素组合显示,矿区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圈定的异常中,金、汞、砷、锑、银等中、低温元素异常发育,成为大桥金矿重要的找矿指示元素和直接找矿指标。原生晕特征标明,金及伴生元素异常展布与矿体产状基本一致,而异常强度在顶、底板明显减弱,说明赋矿层位和岩性对矿体的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本文旨在探讨该矿床不同介质系列化探异常特征,为西秦岭区化探找金工作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是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中发现的。从1986年开始,对该异常带进行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及槽、坑、钻探工程验证,找到了陕西周至安家岐大型金矿床,为秦巴地区化探异常查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3.
明水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北带,区域化探资料显示,区内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出露区以Au、Cu、W、Mo、Sn为特色的化探异常带规模大、强度高、有明显浓集中心,在部分异常内已先后发现多处金、铜、钨等矿床、矿点和矿化点。本文在1∶5万土壤测量工作基础上,对该地区(新圈定的1∶1万)Ht-1-1综合异常进行剖析,根据元素组合,圈定了前缘晕、近矿晕、尾部晕元素组合异常,利用累乘叠加方法圈定了2个Ⅱ级化探异常带,指出了在Ⅱ号异常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1∶2万土壤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等方法对黑龙江黑河市古金厂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发现Au等11种单元素土壤异常75处、组合异常6处、高磁异常5处和激电异常2处。在综合分析其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物化探异常套合处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发现681.5高地金矿体。  相似文献   

5.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部。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成矿带,寻找有价值的工业矿体,对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所圈定的金异常区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共发现8处金异常,圈出2条金矿带。利用复合极距激电联合剖面测量对土壤金异常进行了评价,钻探工程验证金异常深部存在有价值的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6.
化探方法成矿指示元素组合——以豫西牛头沟金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依坤 《地质与勘探》2014,50(4):712-724
确定成矿指示元素组合是建立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关键步骤。豫西牛头沟金矿床是熊耳山地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区矿体及蚀变带在地表出露,并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利用原生晕基岩和区域水系沉积物的化探数据分析,确定成(或找)矿指示元素组合,并提出利用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中位值来确定指示元素的异常下限。基于矿区原生晕基岩元素含量分析,牛头沟金矿成矿指示元素组合为Au、W、Mo、Bi、Cu、Pb、Zn、Cd、Ag、As、Sb、Hg、Co、Y、F,总计15项;根据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普查得到的元素异常特征,该区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也为上述15项元素;而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元素异常特征,牛头沟金矿区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Au、W、Mo、Bi、Pb、Zn、Cd、Ag、F、Co、Y,共11项。  相似文献   

7.
1∶20万区域化探及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老迷沟地区为钼、银矿成矿远景区.文章通过对该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Mo,Ag元素的均值及变异系数较高,且Mo,Ag元素的相关性也较高,综合化探异常由NE向和NW向的Mo,Ag异常带组成,有较多伴生元素叠加,规模较大,呈现较明显的浓集;槽探工程揭露已发现一定规模的钼矿化带,处于NE向断裂破碎蚀变带中,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老迷沟地区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环境较好,具有较大的钼(银)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化探找矿就是一种探究表生、深部和隐伏矿的有效工作手段,因此化探找矿也可作为地表植被茂密,土壤覆盖较厚的热带雨林地区寻找隐伏矿产很有效的手段。该文通过在老挝热带雨林矿区进行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主要元素异常,从而缩小找矿靶区,再在靶区内开展1:1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缩小找矿范围,再结合地质成果确定靶区,最终通过地表槽探工程在矿致异常处进行揭露,发现金矿()体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化探工作在萨瓦亚尔顿金矿发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 1∶ 2 0万区域化探 ,发现了面积约 2 5km2的萨瓦亚尔顿 Au,As,Sb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对该异常进行了 1∶ 5万化探 ,表明它具“强度高 ,分布面积大 ,元素组合复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地质填图、地化剖面、地质路线找矿、1∶ 2万土壤化探工作、评价土壤化探异常 ,发现了萨瓦亚尔顿金矿。该矿赋存于古生界变质砂岩、炭质绢云母千枚岩、灰岩、硅质岩等低绿片岩相碎屑岩中 ,受层间断层控制。区内已发现金矿体、矿化蚀变带 2 0余条 ,以 、 、 、 矿化带规模较大。其中 号矿体控制长 4 2 0 0 m,视厚度 16.8m,该矿极具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1/2000地质-化探原生晕剖面测量、1/2000地质简测和配合槽探工程揭露方法,对山阳县岩1:5分散流低缓金异常进行了检查评价,在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砂板岩地层中发现了龙头沟金矿.证明化探异常评价是快速发现矿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蔡家山Au异常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中小比例尺化探工作发现了以Au为主伴Pb、Zn、Ag、Cu、As、Sb、Hg、Bi等多种元素异常.1:1万的土壤测量圈出10个异常,组合成3个异常带,对异常进行了异常强度、规模研究,制定了剥蚀程度指标.AP4、AP5、AP3具有Au、Pb、Zn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剥蚀程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安徽宁国石口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对单元素进行异常评价,发现Cu、Pb、Zn、Bi和Sn异常较弱,Ag、W、Mo异常次之,Ag、W、Mo在黑色岩系具有较高的背景值;Au、As、Sb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异常套合较好,各元素之间具有较好的亲和性;Au为富集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反映矿化不均匀,深部已发现工业金矿体,与构造破碎带有关,与硅化、黄铁矿化呈正相关。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研究区圈定了19个Au异常,3条Au异常带。对异常进一步验证,发现NW向金异常带AuP3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NE向异常带中的AuP1异常和AuP2异常,可能为寒武纪西阳山组钙质泥岩风化导致Au次生富集引起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潘建  李贵义 《吉林地质》2019,38(3):55-58
通过对南祁连天峻县阳康曲一带1∶20万水系沉积物ZHs-12号Au异常的查证,在该异常范围内圈出了AS22号1:5万Au异常,又对AS22号1:5万Au异常进行查证,采用1:1万土壤测量,又圈出了AP3、AP4两个土壤异常,在AP4号土壤异常中发现了多条金矿体,最终发现了青海省天峻县阳康曲陇王玛珠金、铁多金属矿,该矿床的发现表明了在该地区利用不同的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找矿效果非常明显,对具有相类似的1:20万或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最终发现矿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江多宝山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及黑龙江省嫩江县霍龙门乡播根里金矿普查项目成果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域成矿规律和物化探异常特征,讨论其找矿潜力.1:5万化探异常特征显示以Au异常为主,Au强度较高,多达内带,并与Ag异常关系较密切.结合1:5万物探特征及遥感等信息,在研究区内圈定6处综合异常.其中,08XHt-3号异常中的Au-20异常面积为3.79 km2,异常最大值为43.1×10-9,平均值为7.53×10-9,达内带;08DHt-11号异常中的Au-47异常面积为2.157 km2,异常最大值为29.9×10-9,平均值为8.58×10-9,达内带.进一步开展的1:1万大比例尺物化探工作显示Au异常重现性好,与物探异常相吻合.其中圈定的BG12HtAu-22号金元素异常最大值为115.9×10-9,平均值为23.55×10-9,异常达到内带;BG12HtAu-42、43号金异常最大值分别为43.6×10-9、25.7×10-9,异常均达到中带.综合分析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区成矿条件,结合物化探异常特征以及少量工程查证发现的1条金矿体和5条金矿化体,认为研究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继续开展进一步的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罗开欢 《矿产与地质》1993,7(4):307-310
青海拉脊山东段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金源、喇嘛庙、七里寺峡Au、As、Ag、Bi、Sb、Hg等元素的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Au、Ag、As相对高浓度带发育形态、分布范围、异常浓集中心吻合,与区内已知尼旦沟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可以类比,发现有金、铜矿体和金矿化,显示铜金成矿的有望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16.
槐树坪金矿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是豫西熊耳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本次研究对槐树坪金矿区地表及井下不同类型的较新鲜围岩、蚀变岩和矿石以及地表1∶20000面积性土壤采样,分析29项微量元素,从岩石和土壤两种采样介质来确定槐树坪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元素。一方面基于较新鲜围岩的元素含量特征确定每个微量元素在该区岩石中的异常下限,进而分别计算了蚀变岩和矿石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与异常下限的比值,即异常衬度。按照异常衬度大于1.4的标尺确定了蚀变岩与矿石中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组合。另一方面,基于Au与28项微量元素在较新鲜围岩、蚀变岩、矿石三种介质中含量关系散点图直观确定了指示金成矿的微量元素组合。综合二者确定出槐树坪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Sn、Mo、Bi、Cu、Pb、Zn、Cd、Nb计13项。针对地表1∶20000面积性土壤调查,采用上述岩石中异常衬度为1.4作为土壤异常下限绘制了槐树坪金矿区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以槐树坪金矿区已探明鸡公山一带的主成矿段为模型确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Bi、Cu、Pb、Zn、Cd、B计11项。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在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方面土壤对岩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基于岩石与土壤介质中共同的10项找矿指示元素,构建了归一化的综合异常指标,以鸡公山矿段为标准对整个槐树坪矿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槐树坪矿区内马蹄沟、秦佛爷沟、姜疙瘩和天坪西4处具有类似鸡公山矿段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也金嘎波金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上,是对区域化探发现的Au、As多元素组合异常进行追踪发现的,属于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各类岩石Au、As、Sb、W、Hg、Ag、Bi、Pb元素平均值高于中国丰度值数倍以上,表明矿区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基础。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证明,矿床地表发育Au、As、Sb等10多个元素组合异常。其中Au是成矿指示元素,As、Sb、W是密切伴生元素,Bi、Ag、Pb、Hg是一般的伴生元素。多元素组合异常浓度带发育,浓集中心互相套合叠置部位指示金矿(化)体位置。矿体指示元素(Au、As、Sb、W、Hg、Bi、Ag、Pb)异常分布在岩体、地层接触带和构造交汇处,显示金矿与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和断裂构造相关,属多次构造作用、岩浆热液叠加富集而成。该金矿床处在冈底斯成矿带内,此研究对该成矿带金异常的识别和查证,寻找新的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普老地区Pb、Zn、Sn多金属异常区位于老挝北部长山成矿带,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以Pb、Sn为主,伴生Zn、Ag、W、Sb、Bi、As、Hg、Cu、Au等元素异常。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3个综合异常带,Pb、Zn、Sn等元素具有异常强度高、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的特点,经异常检查发现铅锌、锡多金属矿化点13处。研究和分析异常区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认为该区多金属异常为矿致异常,具有寻找热液型铅锌、锡及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黑河市大新屯锑-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东北部,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1∶5万水系沉积物Sb、Au、Hg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是金及多金属成矿有利部位.为了对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评价,选定了规模最大的新07Hs-35异常,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对异常进一步查证.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后圈定Sb、Au、Hg、Ag、As、W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多处,以Sb、Hg、Au异常为主,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吻合较好.因此利用槽探工程对圈定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验证,发现了锑-金矿体,从而确定了大新屯锑-金矿找矿靶区,说明地球化学勘查快速确定找矿靶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师淑娟  王学求  宫进忠 《中国地质》2011,38(6):1562-1567
以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河北省金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规模的对应关系。以2.6 ng/g为异常下限,在全省范围内圈定金区域异常28处,局部异常35处。研究发现区域异常与金矿的关系非常密切,100%的大型金矿、81.8%的中型金矿及70.9%的小型金矿都位于区域异常内。局部异常仅与小型金矿的关系密切,小型金矿在局部异常中的产出概率是20%。通过23个金异常面积与金矿储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相关性非常好,相关系数达0.919,金异常面金属量与金矿储量的相关性也很显著,相关系数达0.924。回归分析表明,金异常面积及异常面金属量与金矿床储量之间符合一元线性相关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回归方程。该成果对矿产预测及资源潜力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