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王涛 《湖南地质》2010,(10):48-49
就在开发商准备“冬眠”时,忽如一夜春风来,火爆的成交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在人们面前,楼市成为了不倒翁,火爆势头可比肩09年。此番情形,实在令人犯糊涂,为何宏聊调控屡屡成了“空调”,中国楼市究竟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永新金矿位于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的南段,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构造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及背散射观测对永新金矿床的金-银系列矿物与载金硫化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金-银系列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银金矿次之,粒径多集中在5~20μm,以包体金、裂隙金为主,粒间金较少,成色为843~917,平均888;载金硫化物有黄铁矿和方铅矿,以黄铁矿为主;早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大,以立方体为主,较破碎;主成矿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小,以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为主。黄铁矿Co-Ni-As三角图显示成矿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金矿物成色与黄铁矿的Fe/(S+As)值指示矿床形成于中深成中温环境。与克拉通破坏型(胶东型)和造山型金矿床比较,永新金矿床与两者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对红石金(银)矿床角砾岩形成的时间域和空间域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角砾岩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条件、角砾岩的成因及其控矿作用。首次提出了角砾岩的两种成因类型,即“静态液压角砾岩”和“动态液压角砾岩”。  相似文献   

5.
牛圈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圈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张国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银(金)矿,均一温度牛圈银(金)矿床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四岔口乡境内,为华北地台北缘新发现的一类典型矿床。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归属、建立...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法测定炼银炉渣中的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茂荣 《岩矿测试》2001,20(1):68-70
采用HF-H2SO4除硅,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炼银炉渣中的金。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8%(n=11)。将该法应用到炼银炉渣中金的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扬子与华夏地块间发育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巨型板块缝合带—华南中部复合混杂岩带,由北东向、近东西向、北北东向三组方位的次级韧性剪切带分支、复合成“网格状”构造阵列。对其次级北东向剪切带(进贤—婺源韧性剪切带)进行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发现从剪切带边部至中心,随着剪切程度的逐渐增强,金、铜元素含量逐渐增高,锌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铅、银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略有降低的趋势;金元素有两个峰值点,一个出现在韧性剪切最强的糜棱岩中,另一个出现在叠加于早期韧性剪切糜棱岩化岩石之上的晚期脆性破裂张性构造角砾岩中,说明韧性剪切及叠加在韧性剪切之上的脆性破裂均有利于金的富集成矿,从而为赣东北地区寻找金矿指明了方向,并为金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积累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冀西北大量金、银多金属矿床的产出时空特征、各种同位素特征、成矿溶液成分及成矿作用等研究认为,冀西北金、银多金属矿产的产出是同一次大的构造-成矿作用形成的,时限为印支-燕山期(以燕山期为主),成矿物质源自地球深部。由于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将地球深部的成矿物质带到浅部,并由于幔枝构造核部及盖层部位的差异性剥蚀,形成了平面上的“金三角、银镶边”的水平分带和垂向上的上银(铅锌)下金的分带规律。因此,在银铅锌多矿床深部找金是有极大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
李爱华  韩兰生 《铀矿地质》1997,13(5):290-298
本文旨在通过代表性矿(床)点的试验研究,寻求适合于本地区的化探找金(银)工作方法,了解区内典型异常的特征及分布规律,以期指导本区化探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的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42-,贫Na+、Ca2+,以大气水为主为特征,属典型的热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乙几 《地质学刊》2008,32(1):F0004-F0004
晚元古代(13亿年-9亿年前)东非砂岩铜矿西起安哥拉,东至赞此亚,东西长500km,南北宽约100km,是世界上著名的铜矿带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斑岩铜矿成为世界铜矿最主要类型之前,是世界最主要的铜矿产地,因而被誉为“地球的铜腰带”。  相似文献   

12.
王艳辉 《华北地质》2010,33(1):35-41
通过对牛圈银(金)矿床的细粒花岗岩、隐爆角砾岩、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研究,笔者认为与矿床关系密切的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由基底岩石的部分重熔形成,而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上地幔重熔岩浆;成矿热液为重熔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富气相流体.这些热液与次火山岩浆相伴或滞后上升,经多次隐爆作用在破碎带中形成矿床.银矿体呈脉状产出于粗粒花岗岩之破碎带中,含矿岩石为隐爆角砾岩.熔浆物质既成角砾又呈胶结物,成矿带发育中低温热液蚀变.矿床为含矿凝灰岩(英安质)熔浆经隐爆作用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范冬冬 《山西地质》2012,(1):F0002-F0002
山西省地质博物馆(筹建)有两件镇馆之宝:自然金、自然银。它们是由中共灵丘县委、灵丘县人民政府分别于2010年6月17日和2011年12月30日捐赠。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 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 l-FeC l3-HC 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 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 l-FeC l3-HC l体系浸出B 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 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 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相似文献   

15.
薛光 《物探与化探》2003,27(5):369-370
提出了一种化探找金、银的新方法,该法采用一种混合浸取剂,以螯合吸附剂对采集到的化探次生晕样品进行偏提取.对偏提取的金、银含量,利用液珠萃取比色法进行金、银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化探直接找金、银的目的.该法克服了化探找金工作中的“粒金效应”.该设备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6.
胡本语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33-435
对冈面银(金)矿化集中区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论述,强调构造控矿的主导作用及成矿有利的含银建造层位,认为矿集区找矿方向应是多组构造交汇结点区以及沿特定层位找矿.  相似文献   

17.
云飞  聂凤军  刘妍  江思宏 《地质与资源》2010,19(2):151-156,143
对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矿床成因为依据,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可分为:(1)变质(混合岩化)热液型矿床;(2)火山(含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3)岩浆-热液型银(-金)矿床;(4)地热水溶滤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地质调查局对美国大约99%的原始资源量在2 t以上的金矿、85 t以上的银矿、50000 t以上的铜矿、30000 t以上的铅矿和50000 t以上的锌矿进行了统计.从1996年的全国矿产资源评价开始,美国地调局系统地建立了这些矿床的数据库,统称之为"主要"矿床.截止至1996年12月31日,该数据库已收录了1118条单个矿床或矿区的记录.对于这种规模的数据库的维护、更新和分析要比管理诸如"矿产资源数据系统"和"矿业地区系统"等超过100000条记录的数据库容易得多.然而这个主要矿床数据库却包含了美国这几种金属矿床几乎所有的历史产量和已查明的保有资源量.约有30%的金、22%的银、42%的铜、39%的铅和46%的锌产于二战后发现的矿床中.即使在一个主要矿床的数据库中,也存在个别矿床中的历史产量及保有资源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每一种金属的最大10个矿床分别拥有了美国1/3的金、60%的银、68%的铜、85%的铅和75%的锌产量.从查明的保有资源量上看,最大的10个矿床分别占有43%的金、56%的银、48%的铜、94%的铅和72%的锌.每一种金属的主要矿床的查明资源量要低于1996年全国矿产资源评价对未发现矿床资源量估计的平均值.已查明资源量与累积的历史产量大体相当.假设未发现矿床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资源量比例,将有大量的主要矿床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19.
赵红芳 《江西地质》1998,12(1):62-67
虎家尖矿床是以银为主,伴生有金、砷等可综合利用组份的中型矿床。经初步技术经济论证分析,矿床经济效益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舍勒铜矿床中的金、银类及黝铜矿族矿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阿舍勒铜矿床中的金、银类矿物共有13种。对金、银矿物、黝铜矿族矿物的产状、物理化学特征、X射线、差热、红外光谱等特征作了全面论述,为矿床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