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铂族元素矿床研究现状及对山东找铂矿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还没有发现过独立的铂族元素矿床,但在济南历城铜镍矿床中存在可回收的伴生铂族元素。在众多的中生代金矿床中铂族元素常常出现,虽然还没有经济意义,但可作为寻找新的铂族元素矿床的线索。根据近年来国内外铂族元素地质找矿与成矿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在山东寻找铂族元素矿床是值得注意的。山东可能存在多个时代(太古宙、元古宙和中生代)的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与基性一超基性岩有关的济南历城式铜硫镍化物型矿床、与金伯利岩筒有关的铂族元素矿床和热液成因多元素组合的铂族元素矿床等。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初期建立至6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上世纪初,随着大量岩层、岩石、矿物以及陨石等化学分析数据资料的积累,人们认识到化学元素是有规律地分布在岩层、岩石、矿物以及陨石的。应阐明元素在地壳及其组成岩石和矿物中的分布和分配规律的需要,从而诞生了地球化学这一学科。任何学科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它的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它们由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决定的。第一阶段的地球化学是以“元素原子自然历史”的基本思想为特征,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也主要就是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及迁移历史,其研究对象基本是地壳中的元素原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喀拉通克、黄山东、金川和白马寨4个铜镍矿床亲铜元素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矿床具有相似的左倾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和铂族元素明显亏损的共同特点;其亲铜元素质量分数却明显不同,铂族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川铜镍矿床以Ni为主,喀拉通克矿床则表现为Cu占优势;矿床的初始岩浆为铂族元素不亏损的玄武质岩浆,应是地幔岩石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是造成中国铜镍矿床成矿母岩浆亏损铂族元素和w(Cu)/w(Pd)远大于原始地幔(w(Cu)/w(Pd))的控制因素;不同程度(量)的硫化物熔离导致母岩浆中亲铜元素质量分数不同,R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早期发生硫饱和可能是铜镍矿床成矿的必要条件,成矿的关键可能在于新鲜岩浆的不断补给;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结合不含矿岩石亏损铂族元素,暗示这些矿区深部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大石桥-海城地区辽河群的变泥质岩石是主要的变质岩类之一,它们经受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构造变形形成的叶理(S_1)在变质岩中分布很广;第二期构造变形形成的折劈理(S_2)主要发育在变泥质岩石中,但折劈理的强度在整个地区中有差异;第三期构造变形是以局部发育的膝折带为标志。变泥质岩石中矿物成分繁多,主要的常见矿物有绢云母、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石榴石、十字石、石英、硅线石和长石,偶见有蓝晶石、红柱石、堇青石、硬绿泥石和刚玉。据野外观察和研究,十字石、蓝晶石沿岩层走向延伸,显示了原岩成分控制了它们的形成。变泥质岩石的矿物之间、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它们为本区变质作用演化历史和变质变形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煎茶岭镍矿床是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其形成与热液蚀变密切相关,形成了滑镁岩型、蛇纹岩型、透闪岩型和菱镁岩型等4种镍矿石。对煎茶岭镍矿床矿石全岩主量、微量和亲铜元素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自动矿物识别系统,查明煎茶岭镍矿床亲铜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煎茶岭镍矿床中的Ni和Cu主要以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形式存在,而Co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物中;Ir和Ru主要赋存于镍黄铁矿中,Pt和Pd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Rh与其他铂族元素(PGE)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母岩浆侵位前可能发生了含铑矿物的结晶分异。同时,较高的Cu/Pd值((2.82~10.9)×104)也表明其母岩浆在深部经历了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随之带走大量Cu、Ni、PGE等,这是煎茶岭镍矿床矿石铂族元素亏损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推断,煎茶岭镍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1)煎茶岭镍矿床母岩浆侵位到浅部岩浆房之后,发生硫化物二次熔离形成Co、Ni含量较低的贫硫化物矿石;(2)橄榄石等硅酸盐矿物和原生硫化物在热液蚀变过程中释放出Co、Ni、S等成...  相似文献   

6.
采集中国东部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27件,测定了其主量元素氧化钙、贵金属金以及其中21件橄榄岩包体的铂族元素。橄榄岩包体中金与氧化钙质量分数的相关性表明,金在地幔演化初期可能主要赋存于单斜辉石中,反映地幔包体中金可能与地幔演化及熔融程度有关。饱满型或弱亏损型橄榄岩包体具有相似平坦的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其都对应有高的金质量分数;而强亏损型橄榄岩包体的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下降趋势,且对应橄榄岩包体的金质量分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兴地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块,由兴地Ⅰ号、Ⅱ号、Ⅲ号和Ⅳ号等岩体组成。其中,兴地Ⅰ号和Ⅳ号岩体以辉长岩相为主;而兴地Ⅱ号和Ⅲ号岩体从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到辉长岩相均有产出,岩相分带清楚。兴地Ⅱ号和Ⅲ号岩体二辉橄榄岩和二辉岩中均赋存有铜镍硫化物矿(化)体,常见矿石构造有星点状、斑点状、稀疏浸染状和稠密浸染状等,金属硫化物以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兴地Ⅱ号和Ⅲ号岩体岩石的铂族元素(PGE)含量(质量分数,下同)((0.41~4.54)×10-9)低,钯组铂族元素(PPGE)含量总体高于铱组铂族元素(IPGE),IPGE/PPGE值为0.08~0.48,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蛛网图呈左倾型。岩石中铂族元素相对于Ni和Cu明显亏损,Pd/Ir值为3.28~23.33,Ni/Cu值为3.67~10.00,表明其母岩浆为高镁玄武质岩浆,这与橄榄石-熔体平衡估算的母岩浆性质一致。全岩Cu/Pd值((6.58~83.33)×104)以及Cu/Zr值与Ni含量的相关性特征表明,在岩浆源区和侵位过程中均发生了硫化物的熔离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利用金华的麦饭石、沸石、膨润土、白云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比例配成添加剂,对144头奶牛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其产奶量,牛粪残留物、鲜奶化学成份、血液红细胞等检测表明:增加产奶量为15.04%(差异极显著P<0.01),增加红细胞数为5.8%,提高粗蛋白消化率为18.8%,粗脂肪消化率为13.0%,粗纤维消化率为11.7%,调节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吸收,提高机体素质,为矿物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北秦岭西段金矿床(点)划分为断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分别从矿石组构、矿物组合、金银矿物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成矿作用、矿物的生成顺序等方面论述它们的特征。并提出本区的斑点板岩、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次级断裂及韧性剪切带、煌斑岩脉、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为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之间的成因联系尚存争议,对其开展研究为提高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认识和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PGE)特征,探讨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结果表明: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且...  相似文献   

11.
广西锡(钨)矿产资源丰富,锡(钨)矿床中的伴生银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据已勘查评价的锡(钨)矿床中伴生银的储量占全区银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少数矿床银储量已达大、中型规模,是我区银资源的一笔较大的财富。锡矿床中的伴生银无论是在锡矿田、锡矿床的时空分布上,或者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元素相关关系上,都具有其规律性,对寻找伴生银勘查有现实意义。主要锡矿床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资料,为锡(钨)矿山开发白银生产、指导这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自然元素矿物,独特而稀有,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若大的地球,目前已知的也只有大约40种,只占地壳质量的0.1%,因此非常稀有。自然元素矿物,不同于其它矿物,是纯自己的矿物,哪怕是最活跃的氧、最易结合的硫,它也不与结合,故被称为"自然元素"矿物。此类矿物分为两类:金属自然元素矿物和非金属自然元素矿物;下面图片中的矿物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藏的自然元素矿物,黄灿灿的金。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产于具轻微变质的沉积岩地层中;矿石中除见极少中一细粒显微状自然金外,金主要呈超(次)显微状赋存于含金矿物中;矿石中与黄铁矿、辉锑矿、雄黄等紧密共生的毒砂,呈针状和梭状,低显微硬度,矿物成分以富硫高铁贫砷,并含金贫银及多种杂质元素。成分复杂的含金低温型毒砂,为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标志矿物之一,并具有成因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逻楼金矿床其矿石类型为氧化矿,主要矿物组合为褐铁矿、石英、粘土矿物(高岭石。为主).金主要以细粒及微细粒自然金赋存于褐铁矿、石英中(包裹金)及其颗粒边缘(粒间金),少部分赋存于矿物的微裂隙中(裂隙金)。  相似文献   

15.
邓格在高硫石英脉型金矿床产于胶东东部牟平—乳山金成矿区中部北北东向金牛山断裂的次一级平行断裂中,由四条黄铁矿—石英脉组成。笔者对该矿床金矿物的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石英等的产出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它特征进行了叙述。金主要呈金—银固溶体系列的独立矿物产出,包括银金矿、自然金和金银矿。黄铁矿为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与金关系非常密切,是主要的载金矿物,80%以上的金分配在黄铁矿中。含金石英脉与不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别,以此可以区分二者。金与砷(毒砂)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含有毒砂的矿石中几乎都能发现银金矿,所以毒砂可作为寻找此类金矿床的矿物学标志。载金脉石英为灰色透明,SiO_2含量较低,杂质含量较高,黄铁矿具有碎裂结构,热电系数为正值(P型),黄铜矿热电系数为高负值,它们为载金矿物的标型。  相似文献   

16.
氢是所有元素中重量最轻的元素,宇宙中所有元素都与氢有联系。氢的燃烧值特别高,将氢气冷却到-252.72℃以下,再加上压力,氢气就不再是气体,而变成无色的液体——液态氢。液态氢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每千克高达28900千卡,是汽油燃烧值3倍,在所有的矿物、生物和化工燃料中居于榜首(除核燃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铁矿石资源进口大国,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进口铁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可以为铁矿石原产地分析及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以11个常见进口国一级铁矿石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以及黄铁矿、磁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查明了各国铁矿石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合特征,探究了不同产地铁矿石形成的地质环境。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铁矿石样品主要元素为Fe,O,其次为Si,Ca,Al,Mn,Tb,Ti,Mg,P,S,不同国别铁矿石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偏光显微镜光片鉴定表明铁矿石样品不仅矿物类型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副矿物种类和含量、结构构造等方面存在差别,这些差异性特征可以作为铁矿石产地判别的依据。磁铁矿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的成因类型判别结果显示,澳大利亚磁铁矿主要为BIF建造型,而缅甸、老挝为矽卡岩型。采用多种技术表征不同产地铁矿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元素含量、矿相组成、矿物形成环境的差异性,揭示了不同产地铁矿石样品的矿物学特征,对进口铁矿石质量的识别、管控和产地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属钙碱系列,形成于造山带或岛弧构造环境。岩体的副矿物组合及矿物组合标型研究表明,锆石-磷灰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磷灰石-榍石-金红石(锐钛矿)等3种副矿物组合类型;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白钨矿,黄铁矿-重晶石等7种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可作为本区寻找斑岩铜矿的矿物组合标志。  相似文献   

19.
岩石具有磁性,主要与其中铁磁性矿物成分的组成有关。铁磁性矿物成分较为复杂,一般讲Fe—Ti—O三元素在铁磁性造岩矿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是FeO、Fe_2O_3、TiO_2的重要组成元素。遗憾的是对这些金属氧化物复合状态结晶构造及磁性工作的不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里仅按鲍义拉[E—pouiu yd]所提出的Fe_2O_3-FeO—TiO_2以克分子为单位的三元素矿物平衡相图,分析豫西南超基性岩及豫北中性岩的铁磁性矿物情况。图一所示的鲍义拉平衡相图是以六厘米为边长绘制的等边三角形,用垂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小岩体型铜镍硫化物(铂族)矿床成矿地质体的岩体规模、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并与其他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特征进行了对比,最后总结出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体的判别标志特征。结果表明:铜镍硫化物(铂族)矿床成矿地质体的出露形态不规则,多以岩脉、岩墙或岩床形式出露,出露面积较小,多小于1km2;岩石组合多以二辉橄榄岩、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苏长岩、辉长岩、闪长岩为主,岩相分带明显,岩体基性程度由内向外、从下向上逐渐降低,形成"外酸内基"、"上酸下基"的特征;岩石主要为铁质拉斑玄武岩系列;配分模式和蛛网图显示,橄榄石中Ni含量较低,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亏损,过渡族元素呈现Cr、Ni相对亏损的"W"型模式,铂族元素配分模式呈现Pt、Pd含量较高的左倾,源区为幔源但具有壳源的混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