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改革精神之内在联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发扬改革精神,以改革精神落实“三个代表”,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的事业,党的改革事业与党的改革精神密切联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改革精神全面升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要求发扬改革精神,改革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革精神统一于党的事业发展,二者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发扬改革精神,落实“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
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科学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关系,尊重教育的内、外部规律,落实好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佳木斯市国土资源系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谋划新思路,构建新理念,采取新举措,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搞好高校党校教育指明了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两个教育相辅助成,融为一体,必须搞好,本文着重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针对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指出:“要查找和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群众切实感到党风和干部作风有明显改进。”当前,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对我们搞好行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当然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根本指针。学…  相似文献   

6.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走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八大经济区”,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力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也就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党的十五大,不仅把邓小平理论郑重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而且进一步明确、具体地规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这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8.
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科学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关系,尊重教育的内、外部规律,落实好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党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搞好高校党校教育指明了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两个教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必须搞好。本文着重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针对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使命、特色与高校党的建设——兼论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阐述了大学肩负的时代使命是高校办学价值目标的终极追求,是大学理念的外化形式,突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是完成使命的根本途径,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汶川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大弘扬;是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大展示;弘扬汶川抗震救灾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必胜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心系群众,患难与共。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3种典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改革实践:重庆市"地票"、成都市"城乡统筹"和嘉兴市"两分两换"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地制度创新改革实践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及管理模式的适应环境。并通过总结归纳,得出土地制度创新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互相关-重排实验技术系统分析三峡工程在蓄水进程中地震活动与库水位的相关性及不确定度,探讨三峡水库地震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蓄水进程中库首区地壳经历了"持续加载-渗透饱水-回弹与再平衡"的复杂过程,库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库水位的时序变化关系密切;2)从开始蓄水到1...  相似文献   

15.
?????????????????????????????????????????????????????????S??L????????????????????S??L/K???????????????????з??????????????о?????????????????????????????1??????????????????????????????????о??????????????????????????????????????????????????????????????????????????????????й??????????????????????????y?С???????1???????????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进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建构"、"重构"与"解构"的过程。在这三步曲中,不同的民族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性。民族主义进程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人为地推进民族主义进程不仅难以如愿,甚至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冲突。  相似文献   

17.
对三峡重庆地区6个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利用其增量观测数据进行相对标定,得到各站点测区的应变参数,并分析测区相对应变特征。结果表明,6个站点的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是可靠的,其中1个站点测区面应变呈现张性变化,靠近三峡库首区的5个站点测区面应变呈现压性变化,测点主压应变方向与大范围构造应力场方向较为一致,表明三峡重庆地区呈现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指标置换政策是国土资源部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该文从菏泽市实际出发,对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规划计划,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落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指标置换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The Huanghe and Yongding rivers were formed before the early and middle Pliocene epoch. Then they became interior rivers because of the appearance of interior fault lake basins at the end of the Pliocene epoch. The interior flow period continued until the end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or the middle pf the Middle Pleistocene, and then they changed into the exterior rivers again till today.  相似文献   

20.
成武县位于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区,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为了分析地表水系对成武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空间格局的影响,该文基于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意见,提取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DEM地表水文分析提取河流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河流网络等,根据流量选取了河网。以河流为中心向两侧作缓冲区,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分析,得到不同距离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在相同的缓冲区域内土地利用特征和变化,总结土地结构变化规律,结合100m,200m,300m,400m,500m,750m,1000m不同的缓冲区;通过对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距离缓冲区的时空变化,从而分析水系因子对不同土地类型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距离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不同,随着缓冲区范围的增加,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园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特点,水系因子对成武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程度不同,水系因素对成武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