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利用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在江苏省徐州市琵琶山山洞(34°20'N,117°20'E)对倾斜潮进行了观测.仪器钵体安装在埋入基岩的不锈钢支承棒上,仪器方位为NE117.15°及NE20.50°,格值分别为0.9744ms/mm及0.9429ms/mm.利用维涅第科夫方法对88天(1982年4月至6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到了上述二方位上观测值的主要波群结果.本文还对使用水管倾斜仪进行倾斜潮观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在江苏省徐州市琵琶山山洞(34°20'N,117°20'E)对倾斜潮进行了观测.仪器钵体安装在埋入基岩的不锈钢支承棒上,仪器方位为NE117.15°及NE20.50°,格值分别为0.9744ms/mm及0.9429ms/mm.利用维涅第科夫方法对88天(1982年4月至6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到了上述二方位上观测值的主要波群结果.本文还对使用水管倾斜仪进行倾斜潮观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两钵体处环境温度的不同步变化,即温差变化是水管倾斜仪的重要干扰源之一。本文计算了具有浮子——横臂结构的 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因温差变化引起的输出漂移。计算表明,水比重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温差漂移的主要原因,它同时引起该钵体中水位升高及浮子在水中的下沉。适当选择钵体材料及尺寸,严格控制钵体内的水位高度,可以得到温差补偿。文中给出了温差补偿条件并讨论了钵体结构及环境温度对补偿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是浙江省地震局和杭州自动化仪器厂联合研制的定点形变观测仪器。在仪器的研制过程中,对其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和计算,样机安装后,又作了实验测定。静态特性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测定仪器的灵敏度、非线性度.线性范围(量程)和重复精度等参数。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测试组在杭州长桥人防山洞试验点的测试结果如下:仪器的灵敏度大于 20毫伏/微米,非线性系数小于0.8%,一次测量范围为±0.9毫米,接力测量范围为±4毫米,重复精度小于0.62毫伏(相当于0.031微米)。动态特性试验的内容是测定该系统的阻尼系数、固有角频率、液面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5.
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长恩  钟菊林 《地震学报》1984,6(1):111-120
为了连续记录地壳长期倾斜运动和进行固体潮的观测研究,我们设计制造了 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该仪器缸体采用浮子--横臂结构,并在设计中考虑了温度补偿.为本仪器专门研制的 WQB-B-1000型电涡流位移变换器是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稳定性好、对浮子导向要求低等优点.这种传感器的采用,简化了仪器结构,并保证了整机的良好性能.仪器输出两缸体的水位差与水位和信号,前者即测得的倾斜信号,而后者不仅作为整机稳定性指示,而且在利用位于水管中央的标定器进行标定时作为标定信号.测试和试记录证明,仪器格值优于5.10-9rad/mm(水管长度30m),测量水位差范围1mm(不需调整),平均漂移优于310-9rad/日,记录固体潮因子精度达0.003(M2波,88天).  相似文献   

6.
王平顺 《内陆地震》1991,5(1):86-91
0 前言 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表明,地倾斜的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增减有关,在中强地震前往往可以观测到倾斜的前兆异常变化。雅玛里克山1988年11月安装了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并投入了正常的观测记录。两年来的观测实践表明,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具有稳定性好、易于标定、便于管理、记录连续、东西、南北两分量固体潮汐清晰、仪器所记录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等特点。从而填补了我国东经102°以西(除滇西外)4000000km~2余土地上没有高精度自记水管倾斜仪的空白。 然而在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观测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干扰因素。由于原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妖魔山(雅玛里克山)形变台的建设是新疆北天山重点监视区台网优化项目之一,按计划于1988年竣工并安装了高精度(10~(-9))的FSQ型浮子自记水管倾斜仪,自12月投入试记以来,运转正常,仪器记录清晰,己准确地记到固体潮汐。相信该仪器对我区的地震预报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兰州台的FSQ与CZB-1仪的观测资料质量、变化趋势、潮汐响应函数及映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FSQ的观测资料的质量比CZB-1要好,因CZB-1的资料存在漂移现象;在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方面,FSQ比CZB-1反应灵敏;但CZB-1的映震能力比FSQ强。  相似文献   

9.
水管倾斜仪与摆式倾斜仪抗干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上对负荷引起的干扰大小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观测实际,对水管倾斜仪与摆式倾斜仪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样的干扰源对摆式倾斜仪的干扰要大于水管倾斜仪的,同样的孕震信息也易于被摆式倾斜仪接收到.  相似文献   

10.
对肃南台FSQ自记水管倾斜仪试记资料进行了分析,对建台后几个月的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其观测资料的内精度达到了现行观测规范的要求,记录的突跳异常与该台附近发生的几次中小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认为该台的建设是成功的,而且今后可能在甘肃西部祁连山中段的地震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肃南台FSQ自记水管倾斜仪试记资料进行了分析,对建台后几个月的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其观测资料的内精度达到了现行观测规范的要求,记录的突跳异常与该台附近发生的几次中小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认为该台的是成功的,而且今后可能在甘肃西部祁连山中段的地震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水管倾斜仪观测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山东地区3个地震台站安装的水管倾斜仪的基本概况,并选取各台2007年—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观测质量及受干扰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3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均有很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仪器稳定性较高,观测系统运转正常,可为地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发现,在日常观测中,水管仪地倾斜观测主要受气压、降雨、观测环境变化和仪器调修等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根据以前维护水管倾斜仪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一套快速标定水管仪的方法,在牡丹江地震台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震倾斜潮观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福 《内陆地震》1993,7(3):211-224
系统论述了中国地震倾斜潮观测台网利用地倾斜及其潮汐监测预报地震的科学思路、台网特征、观测精度、映震效能等。重点总结了建网中切合国情、台情的中国独特经验;对第一代、新一代台网记录倾斜同震阶跃信息与前兆异常现象的能力作了对比;还讨论了台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杨江  王平  陈志高  黄俊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5):1228-1233
现有水管倾斜仪可清晰记录长周期固体潮信息,但由于其固有周期高,对短周期倾斜形变无法响应,易导致震前短临异常信息缺失。通过机械结构优化以降低仪器固有周期,拓展仪器的观测频带;采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放大电路提高仪器信噪比,保证固体潮观测正常;最后通过连续对比观测,分析仪器频带拓宽后的观测数据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呼和浩特地震台与包头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环境、仪器安装运行情况及2015—2017年观测资料的观测精度、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做出质量评定,运用多种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计算和分析。使用维尼迪柯夫调和分析得出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质量指标,得出内在质量精度。应用契比雪夫多项式对年度观测资料拟合分析,从而得出仪器的相对噪声水平,进行两台指标对比分析。对台站地形变观测资料前兆观测系统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为今后的地震前兆研究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及调和分析精确计算仪器稳定性指标,对乌什地震台数字化水管倾斜仪2009年1月—2014年12月观测资料的运行、变化趋势和受干扰情况做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乌什地震台DSQ水管仪观测资料连续,仪器精度高,稳定性好;(2)影响水管仪内精度的干扰因素较多,其中水质变坏,多次更换维修更换液体的影响程度最高;(3)通过多次震例总结,说明乌什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具有一定的地震前兆异常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双阳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NS分量自2019年10月以来出现加速S倾打破年变形态的异常变化情况.为此对该测项仪器观测状态、观测环境变化、观测台站附近干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双阳台水管倾斜仪NS分量S倾加速变化为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9.
阐述延边地震台形变观测站水管倾斜仪观测常见干扰及仪器维护经验.通过对非映震干扰因素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前兆数字化观测数据分析预报水平,并为今后的仪器维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03—2015年湖北省数字化地壳形变地倾斜潮汐分钟值资料,利用潮汐与非潮汐分析方法,对地壳形变观测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潮汐观测资料日均变化幅度、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长周期拟合相对噪声水平等指标变化稳定,均达中国优秀台站观测水平,观测资料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