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处理场越来越成为城市的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本文结合四平市的城市地质环境背景,根据城市垃圾场的评价原则以及选址要求,对四平市的3个城市垃圾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根据航片解译和实地调查,在西安市800 km~2范围内,有各类垃圾场点626处,共占地约386.5万平方米。这些场点分布在近郊城乡结合部位,主要公路干线两侧、著名文物旅游点附近,其选址很少考虑环境地质条件。又加上垃圾不加任何处理露天堆放,甚至部分有毒垃圾堆放在河床、河漫滩及水源地范围内。不仅影响市容,有碍城市旅游风光,而且污染水体,空气和土壤,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态环境。为此本文提出:西安垃圾的治理要在加强统一管理,搞好分类收集、堆放和综合回收利用的基础上,采取卫生填埋为主,堆肥、焚烧为辅的方针。对垃圾场站的建立要根据西安地区环境地质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建议:在西安东南郊黄土塬对原有的部分垃圾堆放场进行改造、利用。并利用天然沟壑,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都市化地区,人类由于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正在承受着因不合理利用环境,尤其是在垃圾场堆积的固体生活垃圾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产生固体生活垃圾,它们在地质环境的不稳定状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堆积着按垃圾构成和来源不同的,对地质介质呈高异常物质的垃圾场是积极作用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和以及大气圈,最后影响到人类的作用源。  相似文献   

4.
龚晓洁  袁征  杨坡  寇亚飞  陈光宇 《地下水》2011,33(5):112-113,131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城市具有类同的地质条件——巨厚的松散堆积层、粗颗粒的浅表物质等,这于城市规划中垃圾处置场选址的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何从地质角度出发,对这类城市垃圾场的建场适宜性进行科学评判已成为城市地质的重要研究课题。以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不同部位的开封、濮阳、周口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AHP)的方...  相似文献   

5.
黄敬军  武鑫  姜素  崔龙玉  魏永耀  张丽  陆华 《地质论评》2018,64(6):1472-1480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雨洪管理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目前已成为众多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水安全,但要充分考虑“海绵体”承载体(岩土)的物性,即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应重视地质环境条件研究。本文在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质适宜性评判指标体系,基于地质环境条件划定了海绵城市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为徐州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钻探工程对皇城村村民生态农业养生园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初步查明了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岩层、岩性、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地质环境因素的特征与变化规律,确定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对建设工程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作出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阶段,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分析与评价十分必要。本文在门头沟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以及规划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对门头沟新城规划分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与探讨。认为该新城规划分区的地质环境总体来说是适宜或基本适宜的,但个别功能分区的地质环境不适宜。对于基本适宜及不适宜的功能分区,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开县农村移民居民点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峡库区开县预选的 70多个农村移民居民点进行地质及环境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居民点地质结构、边坡坡度、边坡成因、供水水源、环境地质灾害等单项要素对各居民点进行类型划分 ,然后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组合下 ,对建筑场地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进而对不同场地的地质环境及其对移民建设的适应性进行等级划分与评价 ,针对不同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 ,提出相应的利用与保护措施及建议 ,以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9.
位于焦家断裂成矿带上的朱郭李家矿山建设规模为大型,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土地、植被资源以及地下含水层的破坏。借鉴周边同类生产矿山对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对朱郭李家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投产后的朱郭李家矿区,乃至焦家断裂成矿带区域地质环境地质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城市垃圾场的选址,勘察、长观等问题的阐述,说明了城市垃圾场环境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北京某垃圾处置场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北京某垃圾场所处的环境地质条件、地层对垃圾污染物的防护能力的调查及对地下水连续1个水文年的污染监测,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2种方法,评价了该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极其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可达到59;单项污染组分如NO2^-、NH4^ 、COD等普遍比参照值高出几十倍,致癌物质NO2^-则高出340多倍。从水质的角度看,地下水中有的污染物(NO2^-、NH4^ 、COD)已经超出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数十倍甚至100多倍,到了不能饮用的程度。这表明地质环境对地下水资源的防护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城市管理,若垃圾处置场选址不当,将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泉水驰名中外,古城格局独特,是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山水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分析了济南地质环境的形成条件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对其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开发与保护建议,认为济南具有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越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60年在河北南部曲周县侯村公社打井时,于第三号井300米深处发现一块石英岩大漂砾;作者在1962年河北省地质学会年会上作了报道,曾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兴趣和注意,现将所获资料作一简要报道。侯村位于曲周县城东南约13公里,三号井位于村东三百米处,其岩性剖面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将南充市城区分成了四个地质环境质量区,结合城市建设对不同区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指出了城市发展方向(即地质环境质量好区)。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需要地质环境安全作保障,城镇建设需要地质工作先行。城镇建设的地质环境安全主要受控于地质环境条件组合及其变化,地质环境变化主要体现为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激发条件的变化。城镇建设地质安全评价的方法论需要整体论指导以实现定性,需要分割论指导以实现定量分析。城镇建设过程中地质环境开发利用或工程规划建设误区初步划分为理念误导型、主观蛮干型、盲目扩张型和管理失控型等四种类型,描述了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列举了对应的具体案例,分析了形成悲剧性或灾难性后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贵州铝土矿开采技术条件及其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铝土矿地质特征,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等的差异,对贵州铝土矿开采条件进行了分区;分别叙述各区的开采技术条件特征,并探讨了它们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为全省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对工作区环境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区的地基稳定性、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利用GIS软件的栅格图层叠加和DPS系统聚类功能,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场地工程建设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布局选址、规划建设、安全运行、转型升级对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对城市地质工作成果明确、定量化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地质要素评价,主要包括保障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和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特定城市某些地质因素在选址布局、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拟通过大量城市地质工作实践,对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地质要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未来工作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地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简述东北地区区域水文、环境地质条件等自然地理概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存在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认为未来在东北地区应加强战略性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提高全区研究程度,加强低山丘陵区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在东北西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以解决生活用水、经济建设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的地下水勘查工作,加强东北中新生代盆地地热资源勘察工作,对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格应加以补充、完善,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加强矿山环境地质工作,开展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建立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预报、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玄武湖水下交通隧道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玄武湖地下交通隧道既在城市,又在水下,环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是一种脆弱环境下的典型的地质工程。本文对玄武湖地下交通隧道的环境地质条件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预测了可能出现的如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巷道突水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