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东地区是我国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重要产地之一,矿石储量丰富,品位高,开采条件较好.该类型矿床伴生有多种有益金属元素(Co、Au、Ag、In等),其中钻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伴生元素.加强综合性多元素矿床伴生组分的研究,查明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富集规律,有助于确切评价矿石综合利用价值,为选矿冶炼工艺流程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可为伴生元素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积累新资料.本文初步总结了鄂东地区十几个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有关资料,阐述了钻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及其工业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Li、Ga和Sc是重要的"三稀"矿产资源,在铝土矿中广泛分布。贵州北部务—正—道铝土矿矿集区现已探明10个大型矿床,其中伴生的Li、Ga和Sc金属资源量巨大。文章以务川瓦厂坪、道真新民和正安新木—晏溪3个大型铝土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岩系及其上覆和下伏岩石中Li、Ga和Sc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发现含矿岩系垂向上,Li、Ga和Sc含量表现为矿层中部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矿石类型上,Li在鲕状、致密块状矿石中的含量高于碎屑状矿石,土状矿石中Li的含量最低,Ga在土状和鲕状、致密块状矿石中更富集,而Sc则在碎屑状矿石中相对富集;区域上Li、Ga和Sc含量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暗示这些有益伴生元素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源岩岩性、风化作用和沉积分异等有关。由于Li、Ga和Sc与Al、Ti等元素常呈类质同象置换或以离子吸附态形式赋存于金红石、锆石、磷钇矿等矿物的表面,重视这些重矿物的选矿,对综合利用Li、Ga和Sc等伴生有益元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Li、Sc和Ga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形成于陆相河湖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3.
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具有二百多年开发历史,以锡矿资源闻名于世界,其伴生有益组分高达27种,很多组分经选矿后进人尾矿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胶东金矿床中关键金属超常富集特征与机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杨立强  李瑞红  高雪  邱昆峰  张良 《岩石学报》2020,36(5):1285-1314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发育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内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也是当今世界仅有的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5000吨的三个金矿省之一,被视为检验巨型金矿床成矿新理论和新模型的关键地区。胶东金矿床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主要聚焦于金,对其共/伴生关键金属尚缺乏关注;但广泛发育含关键元素Te、Re、W、Zr、Cr、La、Ce、Sb、Bi和As的独立矿物。通过对胶东典型金矿床内关键元素赋存状态的分析,发现它们主要以微米矿物集合体、纳米颗粒或类质同象固溶体的形式出现,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通过对12个典型金矿床内关键元素的含量分布和富集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相对于华北克拉通的地壳元素丰度,本次分析的Cr、Co、Cd、Rb、Nb、Ta、Hf、W、Sn、Sb、Bi、As和除Ho之外的其它15种REE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富集。其中,Sb超常富集与Au共生形成浅成造山型金锑矿床,暗示该区可能成为重要锑资源接替区; Cd、Co、Nb、Rb、As和Bi超常富集达到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显示出良好的资源潜力,尤其是Cd已具备综合利用的资源条件; Cr、Se、Te、Re、W和LREE超常富集接近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或已发现超常富集的载体矿物,可作为未来潜在的接替资源;而Ta、Hf、Sn和HREE远低于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且载体矿物过于稀少和细小或尚未被发现,发生超常富集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虽然目前对胶东金矿床中关键元素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极其薄弱,对其超常富集机理的研究尚属空白;但胶东金成矿系统的勘查和研究积累厚实、资料丰富,且其内蕴藏的矿石量巨大、已有矿业基础设施和选矿设备完善、选矿工艺先进。深入研究胶东金矿床中关键元素源-运-聚超常富集机理,可为丰富"非常规类型关键元素成矿系统"理论体系和胶东及类似金矿床中关键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上庄磷矿为一大型低品位磷灰石矿床,伴生有益组分有铁、蛭石化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床产于黑云母单斜辉石岩体中,含矿岩体由多岩相带组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及岩相带的控制,深部的岩浆沿断裂运移过程中不断分异、分次侵入和结晶再分异,导致有益组分磷、铁和稀土富集成矿,属岩浆晚期分异磷灰石矿床。  相似文献   

6.
某砂锡矿是一个现代化机械设备比较完善、资源丰富的(含有多种伴生有益组分的综合矿床)大型生产矿山.目前正在全面的对其伴生有益组分进行勘探和评价工作,以便使它迅速地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生产基地之一.笔者根据今年3-6月随同苏联专家参加该矿区伴生组分评价工作中的体会及参照有关资料作如下简要介绍.一、矿床地质条件及伴生有益组分概况(1)矿床地质特征该区原生矿床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纪石灰岩中的花  相似文献   

7.
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艺 《矿产与地质》1998,12(1):45-54
根据有色金属矿床伴生银矿石中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分配、有用矿物的粒度和嵌布形态特征等工艺性质,提出了划分伴生银矿石工艺类型的依据,初步将伴生银矿石划分为伴生银铅锌矿石、伴生银铜矿石和伴生银钨锡矿石三大系列,并系统地研究各系列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特征,提出了按矿石工艺类型,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确定或预测合理的选矿回收指标,达到提高伴生银选矿回收率,提高矿山开发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有益成分及其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珊  张青  袁晓玲  张鹏 《安徽地质》2011,21(3):214-218
通过一系列岩矿鉴定、电子探针分析、物相分析、X衍射分析及化学分析数据,总结出沙坪沟钼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有益组分、伴生有用组分及其赋存状态、主要赋存矿物的分子式等。其有益组分为Mo,伴生有用组分为S;Mo呈辉钼矿赋存于矿石中,S呈辉钼矿、黄铁矿的阴离子赋存于矿石中。  相似文献   

9.
都匀牛角塘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条件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国勇  钟奕天 《贵州地质》1992,9(3):203-212
贵州都匀牛角塘锌矿床是黔东铅锌矿带南端一个中偏大型矿床,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一套厚层藻鲕白云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组分简单,矿石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脉石矿物为白云石。伴生有益组分是Cd,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具综合利用价值。矿床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期成矿作用阶段,有用组分初步富集形成顺层稀疏浸染状细粒浅色闪锌矿化,或形成低品位矿体;后期热液改造作用阶段,褶曲和断裂作用,热液活动,改造早期矿化或矿体,实现矿床再次富集,形成富矿体,并伴生较多黄铁矿。矿床属强烈改造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瑶岗仙脉钨矿床伴生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言我国钨矿资源以对脉状黑钨矿床的研究、开发、利用较为详细。这类矿床大多具有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点,因而矿床中伴生组分复杂,可供综合利用。作者以瑶岗仙脉钨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床地质调查、采集样品、单矿物分离与提纯,利用显微镜(实体、偏光、反光)、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重点对矿床中的工业矿物(黑钨矿、黄铜矿、黝锡矿、锡石、毒砂)进行单矿物研究,较系统地查明了矿床中主要伴生组分—金、银、铌、钽、钪等的含量、分布和赋存状态,探讨了钨—锡—硫化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组分的分布规律及矿床形成温度与成矿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江苏碳酸盐岩地热水中锶元素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慧  左丽琼  王彩会 《安徽地质》2015,25(4):313-317
通过分析江苏省15眼地热井的水样化学组分资料,得到碳酸盐岩地热水水化学特征以及Sr的分布规律,总结了江苏地区碳酸盐岩地热水中Sr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为碳酸盐岩中Sr的富集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中的伴生银,着重从时空分布、矿物组合、元素相关性,以及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论述了银的富集规律,指出了伴生银矿床找矿或预测的地质条件和伴生银富集的标型性。  相似文献   

13.
早子沟金矿矿石质量特征、选矿试验研究及选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早子沟金矿矿区勘查及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资料,从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物成分、金的赋存状态及其主要载体矿物的嵌布特征、共伴生组分等方面综述了矿石质量特征,重点分析了以上矿石质量特征要素对选矿的影响;简述了选矿试验研究的成果及选别效果。矿区矿石工艺类型属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含金矿石,金的赋存状态复杂,利用重选—浮选中矿再磨的重浮联合流程可获得较理想的选冶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新疆蒙西铜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被视为准葛尔盆地东部最有前景的铜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区内岩石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及原生异常分带的研究发现,蒙西铜矿床中存在着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既有成矿元素、成矿伴生元素及矿化剂元素形成的正异常,又有稀有元素等发生贫化形成的负异常,成矿信息极其丰富。贫化元素形成的负异常比富集元素形成的正异常空间展布范围更大,矿床整体产于贫化元素形成的负异常中。富集元素形成的正异常不仅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元素浓度分带现象,同时具有较为显著的元素组分分带特征,建立了蒙西铜矿床原生异常分带序列;[(Au),Bi,Cd]—[Sb,Ag,Hg]—S—[Mo,Cu,(Au)],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英坪磷矿位于瓮福矿田高坪矿区英坪矿段内,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磷矿资源高度富集;矿石中普遍赋存伴生元素碘,产于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顶部第四段(Pt33 d4)磷块岩(b矿层)之中,产出层位稳定。通过英坪磷矿伴生元素碘的赋存特征分析,认识碘在空间内沿走向、倾向、厚度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性。通过碘的富集规律分析,初步认为:碘富集于非晶质、隐晶质的胶磷矿中,该矿物的形成与藻类生物活动密切相关;不同的沉积环境影响着磷块岩的形成类型以及藻类生物作用的强度,从而制约着磷块岩中碘的聚集、浓缩和富集。磷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工艺将磷矿石中伴生元素碘进行回收,不仅能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还能避免碘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桥硫铁矿是一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铜、硫、铁、铅、锌 ,并伴生有以金、银、镉为主的 13种有益组分 ,其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 ,大部分呈细粒分散状包裹嵌布于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银金矿 ,亦呈细粒分散状包裹嵌布于脉石、磁铁矿和黄铜矿中。金银在矿床中分布不均 ,在矿体走向和向深部方向局布富集有一定规律。有必要进一步圈定金、银异常区 ,进行独立金、银矿体找矿和资源预测。本矿金、银皆属难解离型 ,建议在电解粗铜中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官田黄铁矿矿床为一浅成低温水热脉状黄铁矿矿床,物质成分复杂,伴生有Cu、Au、Ag、Te、Bi等多种有益组分。矿床外围有铅、锌、钼等共生矿产。这些有益主元素或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与大气降水成矿作用、两种不同性质溶液在运移途中相遇造成成矿元素淀积的成矿作用及构造变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铜山斑岩铜矿地质概况,论述了矿石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应用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并根据选矿试验结果,获得铜钼精矿、铜、钼、硫选矿指标较高,其它有益组份金、银、铂、铼需通过冶金等方法的部分回收。  相似文献   

20.
金属镓资源是我国优势资源, 但随着国内外需求量不断增大, 我国金属镓的后备资源逐步短缺。本文系统搜集了我国富镓矿床研究和勘查成果资料, 初步总结了我国富镓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 我国镓矿主要伴生在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之中, 以铝土矿中伴生镓最为重要。依据不同成矿作用将我国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镓矿床划分为沉积型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红土型铝土矿、煤矿床和碳酸盐岩型(MVT)铅锌矿等5种伴生镓矿床类型, 并总结了不同类型镓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 我国富镓矿床在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均有发育, 以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四纪为主。其中, 富镓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 以石炭纪最为重要; 富镓铅锌矿主要形成于震旦纪和寒武纪; 富镓煤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和二叠纪。空间上, 我国富镓矿床主要分布在晋豫成矿区、右江成矿区、扬子陆块西南成矿区、川—滇—黔成矿带、湘西—鄂西成矿带、湘东—赣西成矿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等7个区带中。不同类型富镓矿床的成矿机制不同, 一般在风化-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铝土矿, 镓与铝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煤矿, 镓常以无机态、有机态和混合形式存在, 在我国多以无机态的形式赋存于勃姆石、硬水铝石等矿物中; 在热液作用下形成富镓铅锌矿, 镓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以闪锌矿为主的硫化矿物晶格中。根据不同镓矿的成矿作用、富集过程和地质背景, 建立了煤矿、铅锌矿和铝土矿中镓富集成矿的理想模型, 并对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中伴生镓矿进行了找矿预测, 提出了找矿方向和重点找矿区域, 其中以沉积型、堆积型铝土矿的找矿为主攻方向, 并可兼顾煤矿和铅锌矿等其他伴生镓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