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7,(5)
深层地下水勘查的地球物理手段一般包括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和二维地震勘探等方法。本文以新疆阜康地区深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地电磁法对该区域深部咸水含水层进行识别和评价,探索建立深层地下水矿化度的推算方法。通过分析电阻率值分布特征,并结合地层岩性、孔隙度、地温梯度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重要参数,建立了定量计算地下水矿化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地电磁法推算深层地下水矿化度的技术勘查方法相对可行,评价结果与已有地下水矿化度资料较为符合。但同时大地电磁法属于粗放的电磁类勘查方法,对地下水矿化度特征进行的是定性分析,勘查精度无法满足地下水矿化度精细分层的需要,在精细勘查中需谨慎采用。研究结果以期给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5)
通过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原理以及勘查特点的分析研究,结合在河北黄骅工作区的勘查实例,提出了通过电阻率值分布范围圈定地层岩性以及咸水层厚度的勘查模式。文中通过对地下水电阻率、地层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区分咸淡水界面的勘查思路,在工作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层电阻率值是目前地球物理方法评价地下水矿化度唯一有效的参数,文中分析了影响地层电阻率诸因素的特点和规律,给出了应用地层电阻率值评价孔隙构造地层地下水矿化度的定量关系和评价方法,同时例举了在西北典型地区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地下温度和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在较小范围工区内(考虑测井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探讨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事实证明,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分布,不仅能够探测地层埋深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断热储构造的温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吉舒铁路路基勘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不同视电阻率的岩土界面加以区分,分析吉舒铁路路基在不同岩土地层条件下的特点及地球物理特性,在吉舒40 km (K49-633-753)段应用高密度电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了解地层起伏、探查岩土上下层电阻率变化、探测地基土均匀性等,发现并揭示了吉舒铁路路基视电阻率与地基土地球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规律。同时揭示了铁路路基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正>人工源频域电磁法主要有原苏联提出的频率电磁测深]和欧美国家所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两种比较常用的勘探方法,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只是在测量电磁分量和电阻率计算等方面略有差别。由何继善院士基于传统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和磁偶源频率测深法(MELOS)提出来的广域电磁法继承了CSAMT  相似文献   

7.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是七十年代初在常规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方法,它简称CSAMT。音频大地电磁法利用天然场源,在音频范围内测量大地电流的电场和磁场分量,计算出大地的视电阻率。AMT的信号源主要是区域性的雷电活动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探测深部地质构造的一种电磁测深方法.国内一些单位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探寻中深部地热及地下水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2],取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但其在探寻浅部地下水方面应用相对较少.这里通过今年在山东泰安开展抗旱找水工作所取得的成功案例,探讨了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浅层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地下水勘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资料解释中,往往注重电阻率参数,忽视了阻抗相位参数的充分应用,给解释带来误差。本文分析了两参数的特点,认为相位参数抗噪声能力强、反映地层界面清晰;在山前黄土丘陵区与盆地隐伏基岩区的储水构造勘测中,综合应用电阻率与相位参数,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对应用电磁法找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溶山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对不同的物探方法可能存在不同的响应特征。综合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湖南怀化长塘村进行找水勘探,综合勘探结果很好地指示出异常特征和比较具体的异常位置。推断结果与钻井结果基本一致,最大涌水量大于146.88 m~3/d/。此次成果表明:对称四极反演结果能有效对地下横向电阻率的变化进行响应,且纵向上能够利用电阻率测深曲线(单支曲线)进行分层;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深度大,能有效对地下断层构造进行响应。  相似文献   

11.
韩鹏  王龙  万晓锋 《江苏地质》2023,47(1):66-72
常规音频大地电磁法,如EH-4电磁成像系统,在资料处理时通常不能有效分辨部分异常区域。以青海海北某公路隧道勘探为例,研究趋势面分析法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拟合趋势面方程,可获取研究区内任一位置的视电阻率值,在拟合度较高的情况下可对区外的视电阻率值进行预测与估计;野外观测数据通常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可通过趋势面分析法对随机噪声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剩余值反映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绘制剩余值等值线图可以在去除区域背景视电阻率值后对异常区域进行凸显。音频大地电磁探测成果与趋势面分析法结合能更充分地利用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2.
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阻率方法是众多地热田勘探方法中比较好的一种。用电阻率方法勘查不仅能够探测地层埋深及破碎状况,还能预测热储构造的含水性。热储构造电阻率主要取决于岩层的岩性、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及所处环境温度,当地热田勘查范围较小时,深部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基本可以假定不变,因此热储构造电阻率只和温度相关。这里主要探讨地层温度和地层电阻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这对当前地热田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晋祠断裂特征及其对晋祠泉流域岩溶水的控制作用,可为晋祠泉流域岩溶水运移规律的分析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大地电磁法(MT)和大功率充电法等物探方法对晋祠断裂西南段断裂特征及其对晋祠泉流域岩溶水控水作用进行调查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晋祠断裂西南段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自浅至深由大变小,断裂带宽约250 m,影响深度大于1 km;晋祠断裂南东侧存在相对阻水地层,致使大部分岩溶水未进入太原盆地,推断该断裂为张性导水断层;在西山山地存在两个与晋祠断裂平行的岩溶水强径流带,其宽度在150~300 m之间。岩溶水通过晋祠断裂和强径流带对下游补给。   相似文献   

14.
V5型电磁网络采集系统是一种天然源频率域电磁观测系统,分频率分时间采集数据。具有操作轻便,效率高等特点,为查明地下水及赋存区域,了解地下水的深度,寻找地下水提供帮助。通过在陕北某地区开展剖面大地电磁测深(MT)工作,来了解地下电性分布特征,得到了清晰的二维电阻率反演模型,并结合地质资料,推断出不同地层的界面及地层的含水性,为开展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闵刚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05-1018
音频大地电磁法是深埋金属矿勘探中的一种常用物探方法,研究音频大地电磁对深埋、薄层锰矿的勘探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论文首先通过建立典型地电模型,完成了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反演计算及大地电磁的磁反射系数成像,从理论上提出磁反射系数可以提高大地电磁法的深部分辨率;然后以贵州松桃杨立掌锰矿床毗邻区的次级成锰槽盆为勘探对象,完成了横跨成锰槽盆的音频大地电磁勘探及资料处理,获得了沿测线方向的二维电阻率模型和磁反射系数成像等值线图;最后参考研究区物性资料及钻井柱状图,进行了电阻率模型与磁反射系数成像结果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论文的研究成果说明,磁反射系数能够有效提高大地电磁法对深部电性层的划分能力,合理运用磁反射系数开展大地电磁多参数解释有利于提高大地电磁法的解释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2)
文章描述一种利用地层水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来估算地层水矿化度的新方法。通过对不同矿化度的地层水进行复电阻率测量实验,从理论上建立了地层水复电阻率,特征频率与矿化度之间的某种关系,并可建立相应的量板,从而为理论上快速估算地层水矿化度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今后应用复电阻率测井估算地层水矿化度,识别油水层等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日喀则地区地下水含水层结构和特征,评价水文地质参数,以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科学为基础,分别对大地电磁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解释推断了该地区地层、覆盖层厚度、含水层结构等。同时建立了单孔水文地质参数测井模型,对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渗透系数、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等进行了估算,对涌水量等进行了推测。应用结果表明,测井解释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综合物探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是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为实现孔雀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研究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含水层成因类型和现代河道分布共同控制着孔雀河流域地下咸淡水的空间分布格局;氢氧稳定同位素对不同水...  相似文献   

19.
田蒲源  朱庆俊 《地下水》2012,(3):125-127
通过对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电导率成像系统)、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的技术原理以及勘查特点的分析研究,结合花岗岩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勘查的难点,以及在北京昌平长陵镇的找水实例,提出了几种方法在组合形式、适用条件以及资料解释等方面勘查地下水的技术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赣南红层区水文地质特征和电性响应规律,选择赣南典型地区开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通过分析白垩纪碎屑岩裂隙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白垩纪孔隙水和裂隙水。该区含水层含泥岩夹层,孔隙水的富水性相对较差; 构造主要为断层和裂隙,裂隙水的富水性相对较好。采用音频大地电场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和激电法对白垩纪碎屑岩裂隙水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完整的白垩纪碎屑岩具有相对较高的电阻率和相对较低的极化率和半衰时,断层和裂隙发育处的地层电阻率较低,但极化率和半衰时较大,曲线形态存在明显异常。研究白垩纪碎屑岩裂隙水的电性响应特征,可提高该区找水成功率,对解决赣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