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企业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比较,总结了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特点,并且在总结近几年企业抗震防灾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1984年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建设部)在成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会议”,会后颁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规划的基本目标,统一了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1986年3月建设部抗震办在兰州召开了“抗震防灾规划调查研究会”,总结了一年多来贯彻执行暂行规定的经验,研究了当前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速规划编制工作进程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正在编制规划,随着全国重点抗震城市数量的增加,位于基本烈度6度区的一批重要城市、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亦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按照“七五”期间抗震工作任务,国家和省一级重点城市的抗震规划都要全部完成,其它城市和县城也要完成初步规划,因此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切实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对于提高规划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许多县城正在进行抗震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基于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根据对该规划区建筑物的震害预测,得出震后建筑物的破坏状况及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为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是重要轻工、港口和旅游城市,按1976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被定为基本地震烈度七度,1978年被列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1979年又被定为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试点城市之一。同年,成立了烟台市抗震防灾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纲要》,在此基础上又编制了“烟台市城市抗  相似文献   

6.
1987年10月,乌鲁木齐市举行了一次抗震防灾演习。较大规模的城市抗震防灾演习在我国还是首次。本文简述了这次演习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及组织领导情况,分析了演习的社会效果,指出这次演习是对乌鲁木齐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次检验,不仅对提高全市各社会集团和人民群众的临震应急能力和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全新疆的抗震防灾工作也有促进作用,对我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漳州市规划区内房屋的调查资料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对漳州市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并通过漳州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抗震减灾策略,为编制漳州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和制定防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建筑物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功能和后果的抗震设防理念,提出了城市建筑物的分类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抗震易损性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应用能力谱的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和快速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等。根据这些方法和泉州市规划区内的房屋调查资料,对泉州市的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并通过泉州市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抗震减灾策略。所发展的易损性评价方法和对策措施对其他城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986年4月8日—10日在烟台市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烟台市抗震防灾规划》评议会,来自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等30余名代表出席了评议会,并一致评议通过该规划。本文简介了评议会概况,概述了该规划的制定过程及其意义,并简述了该规划的内容概要。本文指出该规划的实施,将起到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并将有利地推动其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行。  相似文献   

10.
考虑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报批稿从抗震防灾的角度对城市居住规划方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居住区规划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数据调查和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根据各指标评分加权求和后总得分的高低来判定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传统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忽略了不同种类建筑物在城市抗震防灾全周期中所发挥的作用,缺乏对灾后功能恢复能力的分析。针对该问题,从规划视角入手,提出基于目标-能力差距分析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估方法。首先,确定不同防灾功能建筑物的重要度分级,提出用功能损失和恢复时间两个指标量化表征多水准下建筑物的抗震韧性目标;其次,基于结构易损性分析估算建筑物的功能损失值,采用指数型和直线型两种恢复模型评估建筑物的恢复时间值;然后,基于功能损失值、恢复时间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确定建筑物的抗震韧性等级,从而根据建筑物重要度等级确定震前保障和震后救援的优先次序和韧性提升策略,为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李清亚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272-1277
传统三维城市规划模型是利用三维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模型对城市进行规划,没有考虑城市地理位置因素,不能保障城市震后应急救灾工作效率。为此,构建一种新的地震带城市规划模型。通过对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及防灾分区定义,并对其规划原则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防灾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以此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构建出地震带城市抗震防灾空间规划的基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性能极佳,考虑到了城市地理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能够促进城市震后应急救灾工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要把地震预报和抗震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地震的预测和预防工作。编制地震区划图是制定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和城乡抗震防灾对策的重要依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山东省胶州市抗震设防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抗震设防工作方面实施的减灾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对策和建议。认为,通过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使胶州市城市总体布局和机制逐渐朝着有利于抗震防灾的方向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16.
三亚市交通系统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验统计法,模糊数学理论和Push—over等方法,针对三亚市交通系统中的道路、桥梁进行易损性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烈度下道路、桥梁易损性分析结果,从中找出交通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三亚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和制定防灾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嘉峪关市场地类别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前言1989年兰州地震研究所承担了嘉峪关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工程地震勘探测得嘉峪关市覆盖层即戈壁砾石层(Q_3)的厚度及横波速度和酒泉砾石层(Q_2)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避难疏散场所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规划建设地震避难疏散场所。探讨了规划建设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要求与重要指标。规划建设的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必须确保避难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评审会在山西省地震防灾协调组主持下于1991年9月11日至13日在太原市召开。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单位有60多个,代表80余人。会议邀请同行专家14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规划进行了评审。 太原市是建设部确定的全国52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地处山西地震带上。在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的今天,编制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20.
综合介绍了中国抗震防灾工作,包括抗震修复与加固、抗震设计规范,城市抗震防灾,工程抗震科学研究、震区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