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5月初至2003年10月下旬,聊古一井气体总量现明显的低值异常过程,在对上述异常变化进行现场分析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对聊古一井水化学测项投测以来地震异常特征和聊古一井水化学测项前兆意义的分析结果,认为聊古一井气体总量的异常变化属场兆异常,可作为该井周围不同地震构造带上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一种判据。聊古一井气体总量异常过程较好地对应了2003年11月25日山西洪洞发生的5.0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采用地面异常线圈对直升机时域航空电磁探测系统进行标定时,发射-接收线圈姿态的变化将导致实测数据产生误差,影响标定的精度.本文基于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计算了发射-接收线圈姿态任意变化时异常线圈的电磁响应,提出了主成分分析-径向基神经网络(PCA-RBF)的拟合算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飞行几何参数的贡献率,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法对电磁响应进行了测线剖面的批量数据拟合,并对理论仿真和河南桐柏直升机飞行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单一异常体理论数据的绝对误差平均值小于20nV·m-2,双异常体理论数据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60nV·m-2.野外实测数据在异常线圈中心位置的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整条剖面测线的拟合相对误差小于±6%,平均值为2.5%.结果表明PCA-RBF拟合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航空电磁系统飞行参数的拟合,为航空电磁系统海量实测数据的快速处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代县地震台观测的茶房口流动水准、眉音口流动水准、大石口流动水准、小磨流动水准测线测量结果较2013年2月变化大.经异常落实,认为代县地震台2013年4月4条测线测量结果变化较大与本期更换新标尺有关,且高差大的测线累积差变化较大,高差小的测线累积差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汶川MS8.0地震前, 位于震源区内的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显示了数年大幅度趋势下降异常, 其年变化甚至严重畸变到消失的程度, 它和多年来我国7级以上大地震记录到的异常形态有极大的相似性, 被认为是最清晰的异常之一. 然而, 长期的观测表明, 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与测区潜水水位年变化呈正相关. 因此, 关注异常发展过程中测区水位变化, 成为汶川MS8.0地震震例地电阻率异常科学总结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成都台建台以来NE测线地电阻率的全程分析, 确认与汶川MS8.0地震有关的地电阻率异常变化属于全程变化的第三阶段(1999—2008年). 分析了第三阶段同步观测的地下水位数据, 并进行了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趋势变化的综合分析. 最终确认与汶川MS8.0地震有关的地电阻率异常经历了前、 后两个时段: 前期2004年2月—2006年2月, 小幅趋势上升, 幅度约为1.9%; 后期2006年2月—2008年2月, 趋势下降, 幅度达-6.8%, 如此大幅度快速下降现象, 是成都台建台30多年来从未见到的. 基于前人开展的试验工作的启示, 推测与此下降相应的测区底层(h>96.6 m)介质电阻率减小量可达22.3%左右. 其量级之大, 须用承载标本试验中岩石破裂前微裂隙广泛发育和排列趋同化导致的地电阻率变化来解释, 由于成都台位于汶川地震震源区内的特殊位置, 可以作为汶川地震孕震物理过程研究中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一沂沭断裂带剖面水准测线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沂沭断裂带垂直剖面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测点序列距离改化前后的关联度矩阵和关联序的差异研究垂直剖面的整体倾斜性变化特征,并研究了水准测线剖面形变时间上的时段性分布特征.实例表明灰色关联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断裂带垂直形变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剑川、禄劝和石屏地震前后所进行的流动重力测量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25微伽精度范围内,震中距测线6—60公里的情况下,剑川、禄劝地震前后均未出现明显的重力异常变化。石屏地震前近东西走向的扬武—石屏测线剖面有一些趋势性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7.
对2008年固原硝口CO2气体测值异常和整体变化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从气温、降雨、仪器和人为因素等方面排除干扰,认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后出现的短期异常真实可靠.对距今18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异常统计,发现18次异常中有6次较好对应周围Ms≥4.9地震.结果发现,该测项短期异常具有短期趋势性下降一转折上升和多次单...  相似文献   

8.
S方法将同一测期一条流动地磁测线各测点的变化叠加,可抑制单个测点的干扰,使可能存在的震磁异常信息凸现。本研究了安徽省流动地磁测线S异常与邻近地区小震震群活动频次和中强地震的关系;探讨了“震情窗”地区S异常与“震情窗”相关地区中强地震的相关性;讨论了同一测期流动地磁测线各测点δf“同向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2020年4月27日乌鲁木齐形变站定点跨断层水准观测出现的NW测线和EW测线的大幅异常变化,采用对比复测的方法进行了异常核实和提取。通过对比观测排除了仪器和人员观测影响的因素,观测资料真实可靠,异常属实,从地质角度判断可能是W点受到某种干扰造成不稳定。为了论证造成乌鲁木齐形变站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认为此次异常变化是由于靠近观测场地附近地下水变化和场地南面的水塔山绿化灌溉用水量增加造成了W点的位移变化,而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0.
范国华  陈伯舫 《地震学报》1997,19(3):261-267
1991年12月下旬,在海南省澄迈县的一条短测线上进行了小测点距地磁短周期变化的三分量观测.在20~500 s的观测周期范围内,测线上地磁变化的垂直变化主要和北向水平分量相关.地磁复数转换函数实部的剖面图显示出,该地区存在一短波长的不对称局部异常变化,叠加于区域性的单调趋势性变化之上.用基于二维导电率结构电磁感应的有限元正演计算的广义逆矩阵反演方法,对该小测线上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反演,以探讨测线地下介质的导电率结构.讨论指出,该小区域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和海南岛北部东西向的王五——文教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岩石摩擦滑动失稳前断层区的波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红 《中国地震》1997,13(1):82-87
对岩石摩擦滑动失稳前断层区的波速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岩石摩擦滑动失稳前沿断层一侧的测线上观测不到测速变化,沿着跨断层的测线可观测到波速下降的前兆,因此,尝试用波速异常预断层带粘膜型地震时,选择测线应跨断层。  相似文献   

12.
考虑航磁水平梯度变化的ΔT网格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测航磁横向水平梯度反映垂直于测线的磁场梯度,比传统航磁ΔT数据包含测线之间更多的磁场信息.针对航磁数据网格化问题,采用Hardwick提出的方法,利用航磁水平梯度与ΔT数据构建拟测线,并结合Akima插值法,开展了双方向测线型ΔT网格化方法研究,最终实现了考虑航磁水平梯度变化的ΔT网格化;针对网格化结果中的虚假异常采取了有效滤波方法.通过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网格化处理,表明该方法可以突出航磁测线之间的异常细节、更清晰地反映线性构造或磁性体走向,提高了网格化的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1 研究背景 已有研究表明,在中强及以上地震前,在震中距一定范围内分布的氡测点通常会出现氡异常,表明氡测项映震效果较好(廖丽霞,2008;孙凤霞等,2016).虽然诸多地震预报研究涉及水氡测项映震前兆机理分析及方法探索,但对于水氡动态变化异常分析及判断,尚缺少有效实例.因此,本文就2017年4月12日浙江临安MS 4.2地震前安徽香泉地震台水氡测值异常变化进行探讨,以期准确捕捉前兆异常信息,提升地震分析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省地震局代县中心地震台的水准观测项目在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M6.2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张北M6.2地震前存在着大范围的应力积累、调整过程。代县台的7条水准测线均存在长、中期形变异常。异常时间大约1a~2a左右。异常幅度变化大。地震发生在测线观测曲线异常转折恢复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过去通过磁异常条带对比分析南海扩张年龄的研究很多,但是所依赖的资料有限.本文对南海海盆高密度大批量磁异常测量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实现了平面2D磁异常数据的带通滤波处理,消除了短波长噪音和由深部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磁源体引起的长波长背景信息,因此突出了海底扩张所引起的磁异常条带.利用CK95地磁倒转模型和Talwani磁异常正演方法,对南海东部和西南次海盆内的重点磁异常测线进行了正演分析.通过对不同测线之间、不同海盆之间以及同一条测线中的正演磁异常与实测磁异常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南海东部次海盆的扩张年龄为32~16.5 Ma;西南次海盆可能的扩张年龄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为42~33 Ma或者24~16 Ma.不同的时间模型所依赖的扩张速率的变化情况不同,全扩张速率随时间变化明显,但主要在40~80 km/Ma之间.单纯根据目前的磁异常资料很难确定西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之间的扩张次序.单期次扩张模式很难解释中南断裂两侧的构造物理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主要受控于其基底岩石成分、岩石磁化率、岩浆活动、扩张速率以及深部物质冷却磁化的影响,基底深度的变化也对观测磁异常的强度有所影响.相对地,大部分扩张后玄武岩海山的存在对观测的磁异常的影响不明显,针对目前磁异常解释中不可避免的多解性问题,需要运用其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譬如大洋钻探和深拖高分辨率磁异常测量等,来实现对南海不同次海盆扩张年龄的精确估计.我们目前的工作是通向对深拖高分辨率磁异常、船测和航测磁异常、以及卫星磁异常综合解释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疆地区北疆测网2015~2017年观测的共4期流动重力资料,分析研究区半年、1年尺度重力变化特征,并采用小波分解方法,对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进行分解,分离了不同深度的重力异常。结果表明,震中附近的精河地区从2015年开始一直处于重力负值变化,同时,震中周围的重力正值变化集中区逐步向震中地区迁移,地震发生前震中以南60km处出现重力变化零值线,并且零值线两侧的重力累积变化量达到70μGal。小波分解后,4阶细节图较好地反映了精河地震前的重力异常,其与地震孕育发生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7.
周口地电阻率观测2015年出现异常变化,因异常期间该台场地存在较多干扰源。为正确评价该次异常,在电测深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定量评估该台测区周围金属蔬菜大棚等干扰源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量。结果表明:金属大棚可能是周口台本次地电阻率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山中部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7~2011年新疆地区的流动重力资料,对多期数据进行统一起算基准平差计算,绘制出新疆天山中部地区区域测段段差时序变化图、测线重力变化剖面图以及乌鲁木齐地区的重力场变化等值线图,并结合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新疆天山中部重力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独山子、宁家河测区重力变化较大,异常变化比较明显;乌鲁木齐地区相对稳定,空间分布比较集中,重力场正负变化区交替出现,重力场变化不大,能量正处于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航空磁测飞行高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航空磁测勘查系统的进步,数据处理解释水平的提高以及航空磁测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1994年颁布的航空磁测技术规范中对飞行高度的要求需要根据当前航空磁测的技术与应用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二度体和三度体模型磁异常与航空磁测飞行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适当加密测线增大测量比例尺的方式,弥补由于提高飞行高度而损失的弱磁异常信息,这对在我国西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航空磁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滤波与处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我国首套航空重力测量系统(CHAGS)于2002年研制成功.本文设计了CHAGS观测数据的滤波处理流程,着重讨论了比力及各项改正的滤波计算方法,提出了'两步滤波法'.基于某航空重力测量实测数据,对测线重力异常的计算精度作了比较和分析,重复测线计算结果表明,CHAGS确定测线重力异常的内符合精度优于±3mGal,相应的波长分辨率为8km;与地面实测数据向上延拓数值比较表明,对于同样的波长分辨率,外部符合精度优于±4mG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