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光、温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中 《气象》1979,5(4):23-25
光照时数对大豆出苗到开花期日数有明显影响,前人已多次证明。我们的试验亦得出同样结论:光照时数与该发育期日数之相关系数为+0.87(P<0.01)。这里我们侧重讨论光照时数对大豆开花到成熟期的影响。 一、光照对开花到成熟期日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制作长期预报时,人们经常利用周期性。因为大多数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曲线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某种波动性。当波动比较简单而稳定时,单纯用周期性做预报也会取得成功。但是更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从资料分析来看周期还是比较明显的,而利用周期性做预报却效果不好。例如,用方差分析找周期做月降水预报就是这样。因此,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用周期性做预报出现误差有  相似文献   

3.
六、湖北省伏旱前期环流特征武汉中心气象台以往对于盛夏伏旱的预报,主要着重于从单站气象要素资料去寻找预报指标,以点带面来预报有无伏旱。1975年初,他们利用1953—1974年的500毫巴月平均图和月距平图,对伏旱前期冬季环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湖北省伏旱前期环流特征模式,基本上能反映盛夏有无伏旱的天气趋势。关于旱涝标准的确定,他们是把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级,凡±25%以下为±1级,±25%—49%为±2级,±50%—74%为±3级,±75%—99%为±4级,大于、等于±100%为±5级。一个天气区的雨量等级则由该区多数站属何级来评定。  相似文献   

4.
余鹤书  晁淑懿 《气象》1981,7(9):42-44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一种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爆发时天气出现急剧变化,气象服务工作中迫切需要准确的寒潮中期预报。寒潮天气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与大型环流的急剧变化有关,特别是同西风指数及长波、超长波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因此,要做好寒潮中期预报,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掌握好与指数循环相联系的大型环流变化过程,尤其是要做好长波、超长波突变的预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第三讲中已有所讨论。这里,仅就寒潮中期过程及预报方法,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韵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不同的作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弄清楚什么是韵律,以及在预报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韵律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天气韵律,环流韵律与气候韵律。我国广大台站的预报员经常应用150天,180天韵律来做预报。这些韵律关系往往通过一些谚语的形式来表达,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雪水120天回头”,“初雷120天”等等。这一类我们可称之为天气韵律。预报员利用三线图上气压和温度的峰值与谷值,或剖面图上的一定模式,查看若干天后是否经常有一次天气过程(一般指一次降  相似文献   

6.
6.1 预报理论在过去30多年内 Kolmogorov 与 Wie-ner 几乎同时发展了线性预报的一般理论。以后,Grenander 与 Rosenblatt(1957),Paglom(1962),Whittle(1963)与 Bartlett(1966)都讨论过这个理论问题。这些作者都一致避免用预报一词,而是用线性预报量,  相似文献   

7.
三、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业务系统简介与产品应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下属的一个学术和业务机构,成立于1973年,1979年正式开展中期预报业务,其预报水平在国际上占领先地位,一般评价其四天以内的形势预报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81,(2):41-46
P457.8温州地区气象台站风预报方法—浙江省温州地区气 象局,1979,163页 索取号:4223P457。8台风路径数值预报LN一1模式—辽宁省气象科学研 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14页 索取号:4281P458广西天气分析(六)—广西气象局气象台;1978, 74页 索取号:4174P458。1气象科技研究报告(。11):安徽省1978年江淮流域特 大干旱分析—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梁慧平, 1979,32页 柬取号:4288P458.1台风暴雨环流型—中央气象台短期预报组、中国科 学院大气所热带气象组,1978,10页 索取号:4496P458.1研究报告(18号):对流层上部东风带北移下传与黔东 北夏旱…  相似文献   

9.
(二)苏联的气象卫星苏联从一九六六年三月开始,用宇宙(KOC MOC)卫星进行气象探测实验,至一九六八年九月先后发射9颗,主要对探测仪器、能源、姿控和传输系统进行实验。一九六九年三月开始建立流星(METEO)气象业务卫星系统,在流  相似文献   

10.
四、VSRF 的系统方法4.1 引言该报告前面部分介绍的事实表明,VSRF(甚短期预报)需要考虑自己的观测、资料收集和处理、预报和最后传递方面的系统。这样的 VSRF 综合方法,应该是以某些类型的系统分析为基础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系统。在本报告中 VSRF 系统的意思既是指整  相似文献   

11.
2、5日周期的气压波 在热带地区的谱分析中,人们知道,地面 气压存在一种不同于由东风波引起的4~5 日周期的振荡。图5.23(图略)表示热带中 太平洋赤道附近坎顿岛上地面气压的时间变 化。由图可知,地面气压在30~40日变化的 长周期变动上,叠加有振幅约1mb的4~5 日周期振荡。这种气压的4~5日周期振荡, 不只限于热带太平洋,在其它热带地区亦存 在,估计是一种整个热带地区的振荡。图 5.24(图略)是将热带各地区7个测点地面 气压变动的谱求平均的结果。由图可知, 除了存在周期为20—50日的大的长周期变动 外,在4~5日周期上也存在功率谱峰。反  相似文献   

12.
四、主要业务活动在第2.1节中我已谈到了气象局观测资料的收集、全球通信、制作全球范围预报的计算机模式等方面的主要业务活动。在这一部分我将谈谈这些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1.观测和仪器设备不仅全球模式需要全球资料,而且有限区域预报模式的边界条件的建立也需要(如英国区域内)。因此,全球资料的收集和交换系统对于任何预报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有必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81,(6):39-47
天气学P44也谈梅雨期标准—安徽省气象台邓剑华;《气象》,中央气象局气象月刊编辑部,198。,.嵋3,16 索取号:P4一1一80P44划定梅雨期应以环流的季节调整为主—江苏省气象台周曾奎;《气象》,中央气象局气象月刊编辑部,1980,泄9,14一16 索取号:P4一1一80P44对入梅期的几点看法—上海中心气象台许以平;《气象》,中央气象局气象月刊编辑部,198。,。飞鳃,16 索取号:P4一1一80P44长波不稳定发展的传播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的关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缪锦海;《气象学报》,中国气象学会,1980,Vol.35,.脑3,269一27印 索取号:P4一9一80P44区域梅雨…  相似文献   

14.
谢炳源 《气象》1982,8(3):38-39
在1981年第3期中,我们介绍了除数为4、8、11的珠算简捷除法。本文再介绍一下除数为9、28、29、31的珠算简捷除法。 一、除数为9的简捷除法——减补数法 闰年2月下旬或某一旬因某定时观测缺测而只有9次记录时,旬平均值等于旬合计值除以9。 在一位数除法中,除数为9的归法比较简单。但在计算过程中,有时要分两步才能求得一位商数,并且往往出现满档,不太方便。如792÷9,要用“见七下  相似文献   

15.
三、台站拍发气象更正电报的规定:1、当气象台站发现所发的绘图天气报、补助绘图天气报、高空风报、探空报、地面气候月报、高空气候月报和气象旬(月)报编报有错误时,应立即请当地电信局代为更正。如当地电信局已将电报发出,不能代为更正时,必须立即发一份更正电报。航空天气电报和危险天气电报有错误时不另发更正电报。2、拍发更正电报有效时限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81,(3):41-48
P415.11 YMos遥测数字式温湿仪[会]——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罗宗炎…;大气探测学术会议,1980.2,12页中气情资 5002—14 P415.11 遥测气压传感器[会]——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富克信…;大气探测学术会议,1980.2,10页中气情资5002—15 P415.11 电容式遥测雨量计[会]——广东高要气象站;大气探测学术会议,1980.2,6页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81,(4):41-48
P462.5庐山气温考察初步分析〔会〕—江西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1980.7,8页 中气情资5013一29P4日2。5高山降水廓线特征〔会〕—新疆气象局研究所李江风;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1980.6,15页 中气情资5013一52P462.5“冰期之庐山”的气候学分析〔会〕—南京气象学院付逸贤,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1980.7,16页 中气情资5014一74P462.5南糯山的逆温〔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江爱良,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1980.7,8页,图1 中气情资5014一81P462.5庐山的气候与旅游〔会〕—《庐山的气候与旅游》编写组,中…  相似文献   

18.
前面已谈到海水温度可能是影响长期天气变化的最主要的因子,低纬度的海温尤其重要。从两个半球的35°纬度到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热量盈余地区,大气正是从这里取得热量输送到高纬度,所以研究低纬度的热力状况有重要意义。低纬度以海洋为主,它的热力状况的变化有三个主要特微:  相似文献   

19.
3.社会对气候变化和变迁的影响 3.1 引言自从人类进入文明世界以来,已经历了气候的变化,而且非大范围的由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由资料所证实。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范围日益增大,现在人类有可能非故意地改变地球气候,而且,在以后几个世纪,其改变程度可同重大的自然气候变化相比。现在,人类有可能抓住机会运用知识和合理的活动以防止这种变化的不利影响。我们能够有系统地了解气候的现状,但不可能过于自信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的预报,也不能估价这种即将发生的气候变化的速度,然而,对气候现状的系统了解是足以反映出一些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朱炳海 《气象学报》1935,11(4):179-183
4.太平洋及其邻近之气团贝尔格龙1930年发表之“动力气候学的真铨”(7)以气团原地之区域,分气团为四大类:冰洋气团A,极地气团P,热带气团T,及赤道气团E。又因海洋与大陆之不同,每大类再分为二小类,即有冰洋大陆气团cA,冰洋海洋气团mA,极地大陆气团cP等等八类。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