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转化为地质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油田勘探实际资料为例针对几种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对于常速成图分区分深度进行幂函数拟合是最理想的办法,对于变速成图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的资料特征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变速成图方法.通过变速成图计算误差的对比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而根据不同的地质及地震反射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深转换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海平缆三维地震资料的宽频高精度处理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尚缺少专门分析论述。以东海西湖凹陷西斜坡深层精细岩性勘探为目标,通过发展波动方程延拓迭代减法去除鬼波、叠前综合多域去噪、浅水区组合去多次波,以及基于目标体的精细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及效果分析,建立了海上平缆三维地震资料的宽频高精度处理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于西湖凹陷西斜坡实际资料处理中,实现高分辨率宽频保幅高精度地震处理。利用宽频资料开展深层岩性油气藏的精细描述,有效实现了油气田增储扩边和深层优质岩性气田新发现,以助力海上深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3.
4.
研究区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A凹陷东部,为低幅背斜构造,发育大倾角正断层,纵横向速度变换较大.以往用偏移速度进行时深转换约束的点阵较大,其精度和密度都不能满足该地区油田进一步开发的需要.运用沿层相干层速度反演方法的变速成图技术,首先对叠后时间偏移解释成果进行空间偏移归位,生成零偏移距时间域层位数据,然后逐层利用叠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荧光光谱分析法对芳烃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检测能力。而芳烃化合物是土壤、原油、烃源岩、油田水有机组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类型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图的分析,可以进行油油对比、油源对比、油气运聚方向分析、含油气系统划分、成藏研究、成熟度评价等石油地质研究工作,展现了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海工程,例如海缆(海底光缆、电缆和管线等)路由调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灾害因素分析、海底目标物寻找和水下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对于深水沉积盆地,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因素,有些区域内勘探程度低或无钻井,在此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寻找有利区带,提高勘探成功率是最迫切的问题。为此,运用无井反演和地震分频技术对西非某深水盆地进行了研究。地震分频技术实现了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属性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经分频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其解释分辨率高于常规地震主频所能达到的分辨能力,有利于确定含油气储集层边界、估算地层厚度。在无井地区开展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分频技术结果进行相互印证,预测了西非某深水盆地有利相带和储层的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8.
研究工区位于北黄海海域陆相断陷沉积盆地内,该区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断裂发育,地震资料品质差。中生代为其主要勘探目的层,为一已证实的含油气区域。结合本区地质特点,对该区进行三维地震解释时所采用的综合解释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分级评价技术、无VSP井区空间层位标定技术、层位自动追踪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多属性体断裂解释技术和变速成图技术等实用的解释技术。多种解释手段的联合应用高质高速地完成了本复杂构造区的构造精细解释,完善了该区的解释方案,理顺了复杂断层的切割关系,识别了活动较弱的小断层。特别是对高精度三维速度场的建立,实现了变速成图,消除了高陡构造区速度陷阱所带来的构造假象,为对该复杂区的地震解释和圈闭形态的落实以及进一步的井位部署与地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角地震(WARRP)是一种针对高速屏蔽层下弱反射层地震勘探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大排列(排列长度可达6~30 km)采集、大能量震源激发、特殊的采集装备、广角反射和折射联合观测;处理中采用以正演模拟、多波分离、远道信息提取和VVO(速度随炮检距变化)分析等与常规处理不同的手段。介绍了广角地震的技术方法,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富钴结壳是深海固体矿产之一,其资源潜力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调查的重要对象。声学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因其在大面积调查和局部连续精细勘探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富钴结壳的分布特征,分析传统勘探方法的不足,系统介绍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原位高频测厚等声学探测技术在富钴结壳勘探中的应用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声学探测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富钴结壳勘探需求,提出3点未来发展趋势:开发一体化声学探测技术以实现海底特性的综合性测量;综合利用深海潜水器以实现近底高精度探测;深度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海量声学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内蒙孪井灌区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孪井灌区典型地段包气带土层可溶盐分在灌溉前后的变化,分析了灌溉水和土壤水盐分动态特征,并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类型土壤的淋滤试验。结果表明引黄灌溉是使土壤脱盐的过程,尤其是灌溉初期,土壤脱盐非常明显。灌溉洗盐与包气带岩性和灌水量有关,砂壤土较黏砂土易脱盐,土壤初始含盐量越大,灌溉量越大,土壤脱盐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在海域使用状况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海域使用状况是依法实施海域使用管理的基础,3S技术因具有快速、准确、实时、大范围对地观测能力及强大的空间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而成为海域使用状况调查的首要技术手段。本文以河北省海域使用状况调查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3S技术在海域使用信息的判别、提取、勘测、分析和处理等环节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平能见度经验公式在青岛沿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青岛4 a的能见度观测资料和大气气溶胶光学参数反演资料检验了4种能见度经验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发现Koschmieder公式和乘幂公式能更好地刻画能见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间变化趋势上的相关性,但是由于能见度观测的不确定性和气溶胶光学参数反演的不准确性导致的数据离散性,需要确定更有代表性的经验参数。利用最大发生频率原则确定不同光学厚度对应的能见度值,据此确定适合青岛的各经验公式的经验参数,最后利用MODIS光学厚度资料将乘幂经验公式应用到青岛附近沿海地区能见度的计算,发现春季和夏季的能见度低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当前港口工程对精细化潮流预报的需求,通过比较准调和分析、流体动力——数学模型、最小二乘法三种潮流预报方法,认为最小二乘法的调和分析方法最为适用于小尺度水域的潮流预报。该方法选择以定点及漂流观测获取码头前沿水域的实测流况资料,通过分析实测资料,了解所在水域的潮流特征,再结合最小二乘法调和分析,对前沿水域进行定点的潮流预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外在布莱克海隆(包括ODP164航次994、995、997站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过程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实例;通过对这3个站位样品的甲烷、CO2、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有机碳以及自生碳酸盐的δ^13C分析,指出浅部(0-30m)甲烷和DIC的δ^13C值随深度迅速降低又迅速升高的变化可以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化学指标。994站位孔隙水δ^18O值深度从0.30‰下降到-0.37‰;氢同位素δD随深度略有下降(从11‰到-12‰),这与水合物形成时氢氧重同位素相对富集于固相有关,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997站位δ^37Cl从海底沉积物表层以下30m处为接近海水的最大值0,至钻孔底746.85m处降为-3.68‰,可能也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Hampson-Russell/Geoview/AVO软件研究含气砂岩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及AVO属性的特征。并将AVO技术应用于大港油田黄骅坳陷港186井区的天然气藏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三维AVO分析可区分真假天然气响应,准确确定已知气藏及异常区的空间展布范围。  相似文献   

17.
AVO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is a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pplied to recognize lithology and detect oil and gas through analyzing the feature of amplitude variation versus offset.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can cause obvious AVO anomaly. To find geophysical evidence of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in Shenhu Area, South China Sea, AVO attribute inversion method is applied. By using the method, the multiple seismic attribute profiles and AVO intercept versus gradient (I-G) cross plot are obtained. Bottom-simulating reflector (BSR) is observed beneath the seafloor, and the AVO abnormal responses reveal various seismic indicators of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The final AVO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of BSR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video data collected for training and validating benthic habitat distribution models. Specifically, we quantify the two major sources of error pertaining to collection of this type of reference data. A theoretical spatial error budget is developed for a positioning system used to co-register video frame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locations at the seafloor. Second, we compare interpretation variability among trained operators assessing the same video frames between times over three hierarchical levels of a benthic classification scheme. Propagated error in the positioning system described was found to b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depth of operation and varies from 1.5m near the surface to 5.7m in 100m of water. In order of decreasing classification hierarchy, mean overall observer agreement was found to be 98% (range 6%), 82% (range 12%) and 75% (range 17%) for the 2, 4, and 6 class levels of the scheme, respectively. Patterns in between-observer vari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detail imposed by each hierarchical level of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the feature of interest, and to the amount of observer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9.
浅剖和单道地震是大范围研究新近纪以来沉积特征的主要技术方法,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往往只能划分大的沉积单元,不能识别亚相、微相等,而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可以更加精细地刻画地层信息。基于2013年在南黄海陆架获得的单道地震资料,对南黄海中西部海域第四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道资料的三瞬属性对地层进行地震地层单元划分、沉积环境分析,总结出该区域不同沉积相的三瞬波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测线的Qc2钻孔位置处,根据三瞬属性在海底以下74.64m深度内划分了7个地震地层沉积单元,并划分出多个亚相。它所反映的沉积相与该区已知Qc2钻孔的地层对应度较高。瞬时相位较为清楚的显示地下地层的接触情况,更好地展示了地震层序在空间上的关系,解决了该测线在常规地震剖面上无法清晰、精细识别沉积相的问题。三瞬属性的应用可以在缺少钻井资料时提高在地震资料剖面划分地层、识别接触面的能力,为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中未知井位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沈汉红 《海岸工程》2008,27(4):11-22
气象海况是组织海上油田生产的重要依据,通过查询海区历史气象资料,分析研究埕岛油田海域的气象规律和特点,紧密结合油田区城地理、海上施工及平台、船舶等设施及装备的基本情况,针对油田生产、海上施工等受气象水文因素制约、影响的不同特点,提出科学的组织生产措施,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