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等资料对川东南地区地温场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乌江彭水长溪温泉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温泉形成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铜锣峡背斜北段西翼、核部三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地层中,在河流切割的低洼处出露温泉。通过对朝阳温泉区域地质构造、泉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根据温泉的地质构造、水源、热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初步阐明了朝阳温泉成因。通过对该温泉成因研究,为该地区理疗热矿水资源开发以及区域上其他温泉的成因模式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3.
洛阳市龙门温泉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龙门温泉所处地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根据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从温泉的水源、热源、构造等方面阐明了龙门温泉的成因,并对温泉的热储温度、循环深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周公山泉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并根据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从温泉的水源、热源、构造等方面阐明了周公山温泉的成因。通过对该地区地热成因的研究,为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以及区域上其他温泉的成因模式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子德 《云南地质》2011,30(1):67-70
常里温泉处于普渡河断裂与大密罗-马官屯断裂交汇带,地质构造条件特殊,地下水循环较复杂.温泉水温高、水质好、埋藏浅、易开采、交通方便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温泉形成机理,补、径、排循环系统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合理指导开发利用温泉资源.  相似文献   

6.
苏扣林 《广东地质》2007,22(1):18-21
地热资源为可用于旅游、医用浴疗等功能的宝贵矿产资源,它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构造条件.本文通过对从化市流溪温泉热矿水资源地热田特征、热流体特征等质量评价,并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方法对地热田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流体资源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生红  李晓  付梅 《地下水》2012,34(5):31-33
铜仁地区地表出露温泉较多,地热资源极其丰富。本文对铜仁地区温泉分布及成因进行统计分析后知,其分布受地层、地质构造及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地热水形成的储层、盖层、导水通道及热源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从温泉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入手,利用环境同位素和SiO2温标测算研究资料提供的地热水与补给区的相对时空位置关系,在系统解析补给区与温泉区地貌、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认为温泉地热水的成因与庐山地质构造演化所形成的特殊地貌、地质构造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有其特殊的形成条件和自然历程.  相似文献   

9.
新疆金沟河温泉是一个具有较好医疗经济价值的硫化氢矿泉。该文对其物理化学特性、所处地段的地质构造条件、加热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就新近一次地震中发生的不同于已知的其他地震前出现的温度异常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卡辉地区出露4处温泉群,泉点达30余处。本文从该地温泉的分布、水化学特征、热源、地热地质构造和补排条件方面,分析温泉形成模式,为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梧桐庄矿地热异常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梧桐庄井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井田热水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梧桐庄井田的水化学特点、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径流条件,针对地热形成必须具备的“热水储层”、热储盖层、热的来源、导热通道”四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梧桐庄井田为一受活动性强大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的热水型地热异常区,为今后矿井治理与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栾川县九龙山汤池温泉出露于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部位的破碎带上,热储呈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热储属中低温地热田Ⅱ类2型,地热流体呈上升泉出露,出露标高521m,水温多为69℃,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机制为: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地段岩石破碎十分强烈,从而使地球深部的岩浆入侵,将热量向上传送,形成地热异常区(即储热断裂构造);断裂切截了地壳深部高温岩体,形成的宽度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构造破碎带为地下水的渗入、运移和储存提供了空间。温泉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断裂带内围岩蚀变强烈,经过水岩的长期接触、长时间的补给、径流及高温高压的溶滤和化学作用,为地热水中有益元素的来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傲  邵长生  王岑  杨艳林  路韬 《中国地质》2019,46(S2):50-59
依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段高铁沿线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开展了蒲圻县幅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本数据集采取水文地质调查、岩溶地面塌陷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质测试分析等方法而形成。数据集包含73个泉水调查点、7个矿泉水测试分析结果、1个岩溶地面塌陷点、7个岩溶洞穴点、10个水文钻孔等5方面数据。其中泉水调查成果包括泉点的分布位置、野外水质检测指标、泉水成因等;矿泉水分析结果为针对区内泉点及水文钻孔所取水样进行室内测试,达到矿泉水标准的测试结果;岩溶地面塌陷数据主要包括岩溶地面塌陷的位置、塌陷坑特征、地质背景、塌陷后状态等信息;岩溶洞穴调查成果包括洞穴点的位置、洞穴发育特征、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钻孔基本情况数据为钻孔位置信息、孔径、孔深等信息。数据集为赤壁市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安全利用,优质地质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数据源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来磷矿深部勘探资料,对贵州息烽温泉的构造地质条件及地热特征开展研究,获得了有关温泉地质成因的新认识。(1)由洋水背斜、安清断层(F1)和温泉断层(F2)组成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构成了息烽温泉地热水系统的主体及边界,该控热构造体系内地表构造与地腹构造并不统一,老地层盖在新地层上,构成顶、底两层叠置的多个热储单元,这些热储单元是地热水形成和运移的良好场所。(2)安清断层(F1)使多个热储单元直接接触,从而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为导水、导热的良好通道;温泉断层(F2)构成了息烽温泉区地热水系统的边界。(3)大气降水沿断裂通道下渗至深部的碳酸盐岩热储层中,吸收热量形成地热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向洋水背斜核部进行迁移,受上覆寒武系碎屑岩盖层的保护和温泉断层的限制,形成洋水背斜西翼和北端的地热资源有利富集区,最后受分支断层阻挡而自然岀露。  相似文献   

15.
阜阳地区地热水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阜阳地区地热形成机制的控制作用,在分析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勘探井水质资料,对研究区地热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地热流体在垂向、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太古宇五河群风化壳可以构成热储,其较低的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oved solids,TDS)不同于区域常见的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界首组热储。同时,利用大气降水和地热水的稳定同位素资料,研究得出区内地热水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经侧向径流补给和蒸发/浓缩作用形成了高TDS地热流体; 利用地热水放射性同位素资料估算了研究区地热水年龄。通过地热水化学、同位素及控热构造等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地热资源形成的概念模型,为该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安徽长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好,对该区域进行地热资源评价可为安徽省能源结构优化及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在分析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等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揭示了安徽长江经济带地热资源概况及分布特征,探讨了隆起山地对流型和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并对其储量及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安徽长江经济带地热资源热储主要赋存在巢湖—和县基岩隆起区、大别山隆起区、沿江基岩隆起区、江南隆起等隆起山地及定远断陷盆地、肥东断陷盆地、霍山—九井盆地、庐枞断陷盆地、安庆断陷盆地、宣城断陷盆地等沉积盆地。前者隆起区热储类型为带状,岩性以断裂破碎带中花岗岩为主,后者断陷盆地热储类型为层状及层状兼带状,岩性以砂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带内热储主要为偏硅酸·氟热矿水,隆起山地型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HCO3型水,沉积盆地型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型水。通过潜力评价可知,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潜力较小,且处于开发利用状态的地热田基本处于超采状态;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潜力相对较大,其中潜力大、中和小的盆地分别有4处、6处和10处。【结论】安徽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地热资源潜力分布不均,地热资源需要分区规划利用,并且需要考虑高氟、高矿化度热矿水利用造成的地表水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云南芒市遮放盆地位于三江造山带中南段,该区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但当前研究程度较低.文章针对龙陵瑞丽大断裂东侧沉积岩区开展了地质、物探、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对采取的水样进行了水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定量计算.利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定量评估了温泉热水中冷水混合比,并估算了热水补给...  相似文献   

18.
Mineral and thermal waters are a special kind of ground-water, distinguished by specific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higher mineralization, concentration of certain constituents, dissolved gas, radioactivity, or temperature. Hydrologically, they are a part of ground-water system. Mineral or thermal waters are usually connegted with specific and unique geological and tetuunic structure.. The classical territory of mineral and thermal waters is Europe, where these waters have been used for medicinal purpose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spas and increased demands for mineral water for spa operation necessitated increased knowledge of spring struct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al balneotechnical works. Thes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on the examples of the Karlovy Vary Spa (Karlsbad) and Jàchymov Spa (St. Jachimstha) in W Bohemia. The location of mineral springs in the Karlovy Vary Spa, the largest spa in Czechoslovakia, in a highly urbanized area required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unique methods for capturing thermal water at a greater depth to provide a steady supply of thermal water and to protect the springs against pollution from the surface. The Jachymov radioactive thermal springs, which were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in a deep, subsurface uranium mine, present a unique problem of protecting the stability of spring's regime in a mi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The tectonic position of Egypt in the northeastern corner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 suggests that it may possess significant geothermal resources, especially along its eastern margin. The most of the thermal springs in Egypt are located along the shores of Gulf of Suez and Red Sea. These springs are probably tectonic or nonvolcanic origin associat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Red Sea—Gulf of Suez rifts, where the eastern shore of the Gulf of Suez is characterized by superficial thermal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a cluster of hot springs with varied temperatures. Hammam Faraun area consists of the hottest spring in Egypt where the water temperature is 70°C. Conceptual as well as numerical models were made on the Hammam Faraun hot spring based on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The models show that the heat source of the hot spring is probably derived from high heat flow and deep water circulation controlled by faults associat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Red Sea and Gulf of Suez rifts.  相似文献   

20.
贵州西部威水背斜地热赋存规律及靶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威水背斜紧邻六盘水市区,具备形成中低温地热资源的有利地热地质条件,潜在地热资源丰富。但因区内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人们对热储构造、类型、地热资源埋藏条件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认识不够,以致该地区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研究威水背斜地热赋存规律并进行靶区预测,以前期的实际勘查工作成果为支撑,在对相关勘查资料综合整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威水背斜地质背景、热源条件、热储构造特征、地热载体及其运移和补给等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地热资源类型属受埋深条件控制的板内中低温型,热源主要来自地层自然增温(即地温梯度),地热载体以地下水为主,热储构造类型主要为层状热储类型; 结合已有地热工程施工情况,分析了该工程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揭示了研究区热储层为泥盆系上统尧梭组、望城坡组和泥盆系中统独山组,根据热储层顶界深度等值线对威水背斜进行了靶区预测,推算可获得的理论保守水温为44.7~59.7 ℃,稳定地热水涌水量不小于500 m3/d,为下一步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