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因循守旧,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有创造能力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有了创造能力的人才,国家才有希望.在地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惊奇感、怀疑感、自信感入手,使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会创造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0,(6):64-64
北斗教辅致力于为全国地理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详实、时事性强的教学和学习资料,辅助老师和学生在地理教学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蔡明 《地理教学》1999,(3):12-14
地理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表现出的带有个性特征的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包括方法)和学习倾向。每一个学习,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他们在学习时。在对大脑左右半球的偏爱方面、以及在感知、注意、思维、记忆、解决阿题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教师应该细心洞察、研究、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其学习特长并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4.
李偏  徐从安 《地理教学》2014,(15):38-38
分层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新课程标准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一、学生分层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每个学生都有待挖掘的地方,都有其各异的潜力,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赵东宇 《地理教学》2005,(12):38-39
有人认为:地理是小学科,受中考没有列入考试科目的影响,学生不重视,特别是高一起始年级的学生更是不愿意学。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原因不能只怪学生,更多是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和谐的、有趣的情境。在“陆地自然环境一土壤”一节教学时,本人事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布置预习的题目:本节内容的理想上课场所在哪里?学生几乎都想到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相似文献   

6.
朱留明 《地理教学》2012,(20):49-51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是永远不能被他人替代的,哪怕是最好的老师。所谓教学变革应该统整教的变革与学的变革,不能只变革教而不变革学,否则就不是完整的教学变革。如果教学变革没有聚焦和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1]"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2],在当前地理教学"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积极,学生不喜欢"的"三不"状态下,努力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7.
陈红方 《地理教学》2010,(20):55-57
作为教师我们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课堂是动态的是开放的,任何一节课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意外”发生(这里的“意外”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与教师预先的教学设计相偏离的状况)。课堂“意外”处理好的话,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使老师失去了信心,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教学机智”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相似文献   

8.
沈海燕 《地理教学》2011,(18):14-16
临近新学期开学,有很多年轻老师纷纷在讨论高一第一节地理课该怎么上?是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步入高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十六七岁的孩子们,尤其是对新老师有着强烈的期待!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把这看似轻松的一节课上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一下子记住和喜欢你这位地理老师并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呢?本文以几年前的一节地理课的课堂实录,来做一个探讨吧!  相似文献   

9.
幸福的地理教师有高效的课堂。他会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备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示范课。他是学生可以信赖,家长和校长可以放心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任何形式的互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如果课堂教学只片面追求互动的形式和数量,就难免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教学效果却不遂人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肖萍  黄小龙 《地理教学》2013,(17):14-15
正在课堂上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教师的问题提出后,学生没有回应。几次提问后,学生都不能够回答出令老师满意的答案。这时,师生双方都避免不了会产生疑惑、心急、烦躁的情绪,老师怪学生"简单问题不会",而学生怨老师"难的问题谁会"。几节课较量下来,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沉闷,学生有的心不在焉,有的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秋水无痕,涟漪无语,往事呢喃起。"从红豆、杨柳到如今的黄金、钻戒,每一个时期的订婚信物都承载着无数刻骨铭心的记忆,演绎着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岁月的脚步就这样一路赶来,在嫁娶的每一个好日子里泼洒着姹紫嫣红,描摹着从淡到浓的喜庆,每一个祝福都如芬芳的  相似文献   

13.
一、地理问题有效设计的切入点选择 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少则十多个,多则有五六十个提问。这么多的提问都有效吗?英美最近的研究表明,教师课堂每五个提问中,有三个只需要简单地回忆事实性内容,一个是关于课堂管理性的,只有一个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事实上,许多的课堂中的提问事先没有经过精细设计,教师是在不合理的时间,提问了不合适的学生,问了不恰当的内容,这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一、视频创建问题仅仅把教学视频搬到网上就跟传统课堂一样乏味,而且如果每门学科都有教学视频需要观看,学生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或原有基础就差,缺乏学科兴趣,自我约束力弱,那么课前的观看视频学习就难以落实。视频创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控制学习时间。视频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一般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最长的视频要求不超过十五分钟。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5.
辛凤卿 《地理教学》2010,(23):57-57
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共同展示,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学”的主体是学生,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是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是愉快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初一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都十分旺盛的时期,如果能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很多适合学生参与的小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就其内容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每课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活动”。新教材分“正”、“阅读材料”和“活动”三大板块,而且“活动”板块的份量很大,  相似文献   

18.
武强 《地理教学》2015,(7):60-61
在2014年10月30日我校开展的研讨课活动中,笔者有幸与江苏省特级教师蔡珍树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交流,教学内容为“热力环流”。对比蔡老师的上课经过,笔者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有以下几点反思。一、学生“先学”越多是不是课堂越高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了指导学生课前“先学”,蔡老师和笔者都给学生精心编制了课时学案并提前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不同的是,笔者的学案是紧扣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将热力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教学最难的部分莫过于地球运动。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尽管地理老师使出全身解数,相当学生仍感迷踪。老师往往暗地里指责学生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差,学生也常常怨地理老师业务不精,讲不明白。说起很惭愧,我每年都要不止一次地为学生讲授这部分知识,还没有找到一条令师生都满意的捷径。但这一次,我好象豁然明白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胡岩 《地理教学》2012,(21):1-1
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下面的这则事例是笔者亲历所为,今记述下来,以资各位地理同行在参考之余能有所启迪。半年前,到学校视导时与一位高三学生谈心,得知其地理学得不好,感知她很郁闷。她说,老师,地理好难学啊!何以见得呢?我问道。不是吗,大家都说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她反问道。是的,有这种说法,我答道,地理你最怕做什么题?她说,我最怕综合题。你语文学得怎么样?我又问道。语文是我学得最好的,她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