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流电阻率测深在川西高原康定白土坎滑坡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声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1):99-104
结合勘探实例,介绍电测深用于高原滑坡勘探的野外方法及该类滑坡的电测深曲线特征,资料解释,证明电测深在高原滑坡勘探中的有效性,对此类滑坡的电探工作提出了某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3.
通过电测深和自然电位在陕北石油勘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各自的异常特征,并以其应用效果展示了它们在石油勘查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4.
5.
相位激电测深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激发极化方法一直是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的主要手段,国内大多使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方法,相位激发极化法应用较少。相位激电法采用选频测量,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近些年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一直使用相位激电测深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在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偶极-偶极或单极-偶极测量装置,其中偶极-偶极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普查阶段,单极-偶极装置采用常规高密度电法的布极方式,主要用于详查阶段。这里以具有代表性的高阻高极化、低阻高极化矿体上的应用结果为例,说明偶极-偶极和单极-偶极装置相位激发极化测深的应用效果,以及在实际找矿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电测深在榆中盆地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中盆地地热异常区 ,处于区域性地热背景之上 ,具有深源热机制。应用电测深推断盆地基底构造、盖层结构 ,其中部断阶带基底隆升 ,断裂构造发育 ,储、盖层具备 ,是地热赋存有利部位。由电测深曲线极小值视电阻率圈定出热异常的范围、导热构造 ,为地热评价、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矿井陷落柱勘查中的电测深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井陷落柱的数值模拟出发,结合实际施工经验给出了实用的矿井陷落柱井下直流电法勘探施工技术以及资料解释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以南昆线师宗火车站供水水源工点为例,介绍电测深法找岩溶水时,野外工作方法、资料解释和孔位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介绍了在电测深资料定量解释中,根据参数变量的联系程度,以测深曲线倾角(α)与界面深度(H)为主要变量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用于定量解释。目的层埋深在一定范围内的ρ测深曲线(如KH,KHK,KHKH),推断解释界面深度比较接近实际,经几个孔点的检验,相对误差在.19%—8.93%以内变化.从而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5.
康定白土坎滑坡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现场调查、测绘、勘探、试验和监测成果,简要阐述四川省康定域白土坎滑坡复活变形的环境献质条件和基本特征、成因机制、稳定状况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平凉隆起带的找水实践 ,证实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二维正反演技术是寻找构造水的一种较好方法 ,既可提高野外施工效率 ,又提高了解释精度 ,同时受地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山区电测深的结症,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多源电测深法的应用效果。在三面环山、岩石裸露等物探自然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应用多源电测深法成功地圈定了8411西段铀-硅质体的展布,预测了银竹凹铀成矿远景区段,为8411矿床的扩大指明了方向。实践表明:多源电测深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资料解释直观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汾磁铁矿资源调查中,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结合已知钻孔标定、控矿环境分析以及反演断面电性等值线特征和目标层位的错动,圈定了1 400 m深度磁铁矿体的顶、底板界面和控矿断裂构造的位置。验证结果表明推断的顶、底板深度与实际深度误差分别为3.8%和0.5%,是频域电磁法在深部矿产资源勘查中应用于直接找矿比较成功的实例。表明探测深度大、对高导层(体)反映敏感的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及隐伏矿勘查中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20.
受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大地构造背景影响,历史上多次强震在宁夏西吉县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探明这类滑坡的地层结构、基岩面埋深及空间展布情况,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形成机理和危险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宁夏西吉县苏堡村滑坡进行探测,并结合钻孔资料进行了验证。勘察结果表明:电阻率参数能够很好的反应研究区的地层分布特征,表层疏松干燥的黄土为高阻反映,随着埋深增加,含水量较大的黄土呈现出低阻反映,在黄土与泥岩接触带饱水区呈现低阻反映。高密度电法在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勘察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为进一步分析滑坡机理和防治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