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产业发展和社区服务环境。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近200家;  相似文献   

2.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沿江(钱塘江)开发、跨江(钱塘江)发展"战略,将高新区与所在地的滨江区(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73平方公里,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为主区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  相似文献   

3.
《浙江国土资源》2018,(1):65-65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园区工业基础坚实。  相似文献   

4.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园区工业基础坚实。园区以智能装备和生物医药  相似文献   

5.
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 1988年,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享有相应的产业优惠政策。按照《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沈阳高新区,建设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浑南新区。沈阳市浑南新区作为沈阳市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为 1206平方公里。 沈阳市浑南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新型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到目前,日建成中国电脑软件城、浑南产业区、南塔产业区。其中浑南产业区建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海峡两…  相似文献   

6.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郑州市西北部,是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经国务院审核的规划用地面积11.32平方公里,实际产业用地(含服务业、公共设施)不足10平方公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高新区的用地需求也呈显著增长趋势,从1999年到现在短短几年间,征用土地是建区前十年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相似文献   

7.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园区工业基础坚实。园区以智能装备和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航天航空装备、智能纺机装备、  相似文献   

8.
《浙江国土资源》2020,(1):F0002-F0002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  相似文献   

9.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01,(2):32-33
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享有相应的产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19,(5):66-66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2.
《浙江国土资源》2019,(5):66-66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3.
《浙江国土资源》2019,(5):66-66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4.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5.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6.
《浙江国土资源》2019,(5):66-66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29.87平方公里。2010年以来,园区大力推进整合提升,逐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开展了全省转型升级试点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成为新昌科技资源汇聚的核心载体,是'小县大科技'的新昌模式的重要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正湘潭经开区始建于2003年底,是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区,也是省政府批准的台商投资区,2011年9月获批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地处长株潭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陆空交通区位优势;由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13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分为工业新区40平方公里,滨江新城6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育区38平方公里;确定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和制造为三大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开发建成面积30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41家,总投  相似文献   

18.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辟建,坐落在世界著名油城大庆市东城区,它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依托石油石化资源优势而创办的高新区。开发区地处油田外围,南邻滨洲铁路,东接哈大高速公路,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部,总面积14.3km^2。其中,主体区6.8km^2,宏伟园区4.0km^2,兴化园区3.5km^2。  相似文献   

19.
《浙江国土资源》2007,(3):F0004-F0004
浙江省诸暨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通过国家审核,核定面积为14.2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企业242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32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8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杭州高新区地处钱塘江南岸,始建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培育和发展,杭州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通信设备制造、文化创意以及电子商务、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四强四优”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逐步发展为浙江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主要载体.引领和带动着杭州乃至浙江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