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13起,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起,没有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第一季度发生的413起地质灾害中,小型地质灾害占401起,其中210起发生在农村。地灾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华北19个省(区、市),因灾死亡25人,其中农村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造成20人死亡。有关人士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都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李响 《国土资源》2014,(8):14-15
正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七下八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进入了最为严峻的时期。全国地灾灾情怎样?趋势如何?国土资源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日前,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谈及目前全国地灾总体情况,关凤峻特别强调:"虽然上半年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大幅减少,但全国地灾灾情同比较重。"地质环境司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5247起,造成71人死亡、25人失踪、5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关凤峻告诉记者,与去年同上半年灾情较重,相较去年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数字     
14332起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消息,2012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322起,同比减少8.6%;造成375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2.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5.4%和31.7%。全年成功预报地灾3532起,避免人员伤亡39964人、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专家预测,2013年全国地质灾害较2012年会有加重趋势。33.57万2012年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的2011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电视电话会议上发布消息称,在2011年度全国新增建设用地中,违法用地7.5万宗、面积101.24万亩,其中涉及耕地面积33.57万亩。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56起今年以来,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密切关注雨情,及时启动地灾气象预警,大力投入技术力量到防灾一线,充分运用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等手段转移受威胁群众,成功避让了多起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灾。据统计,1~5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6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257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  相似文献   

5.
引子:青海自1999年至2006年共发生包括地震、矿山塌陷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206起,造成150人死亡和约3.0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90%在农村,其中因民宅的选址和建设不当造成的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的防范问题尤为突出,农村大量削坡建房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或者措施不当引起的地质灾害亦屡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青海以此次培训作为“青海行动”的切入口,在培训期间采取专家授课、多媒体演示现场模拟、播放地灾防灾知识光盘等形式进行培训,农民群众一致称赞说:“这次培训好,我们懂得了,记得牢。”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挟风裹雨席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造成多地出现灾情和险情。8月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紧急视频会议,部署台风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并派出工作组分赴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指导防灾救灾工作,查看了解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避险转移、应急处置等情况。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派出的5个海洋减灾工作组和8个地质灾害专家组仍在现场指导工作。各地自然资源系统迅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应对及抢险救灾工作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8月13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会。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在会上强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扎实推进地灾防治工作,打赢汛期地灾防治这场攻坚战。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7月地灾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减少,但地灾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汪民指出,每年7月~9月是我国地灾高发期,目前地灾呈现加重态势,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他强调,特别要对西南山区、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等重点地区加强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445起2015年12月10日,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截至11月底,全国共发生地灾8108起,造成226人死亡、58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3亿元。此外,全国共成功预报地灾445起,避免人员伤亡1974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地灾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市州县传真     
正西宁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5月底以来,西宁市对全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其中,大通县排查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0个,涉及威胁群众1779户;湟源县排查61处,涉及群众849户、4696人,并与61处隐患点所在乡(镇)、村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900余份;湟中县设立地灾隐患点"监测人"和"预警信号发布人"417名,速报员20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1650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12起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地灾165起,共成功预报地灾12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0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30万元。与前5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19.9%、69.6%和37.3%。  相似文献   

11.
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在主汛期即将到来之际,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力度,将防灾责任落实到人,做好因降雨可能弓l发的地灾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全面排查制度。成立全县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乡镇成立防治指挥部,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并落实专人对各乡镇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对巡查情况登记上册,按险情分类。逐一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二是观测记录制度。把本级方案和预案中所列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人、责任人,实行动态监测,对重点隐患点指定专人进行专门巡查监测,捕捉前兆,预测趋势,一有地灾前兆发生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充分掌握防治主动权。三是24小时值班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淳安县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县和易发县,也是浙江省受地灾威胁最严重的县市之一。全县每年都要发生百次以上的地质灾害,1990年至2000年该县因地质灾害造成49人死亡。2001年后,该县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看作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大事要  相似文献   

13.
地处四川省华蓥山中段西缘的华蓥市,1985年至1989年仅5年时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282人,平均每年死亡多达56.4人。然而,1990年至今的15年间,在这块地灾频发的地方,却出现了地灾“零死亡”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的地质灾害防治历程中,2006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广西各地突发地质灾害频繁、加剧,我们经历了一场抵御地质灾害前所未有的艰巨斗争.据初步统计,2006年1~9月广西共发生地质灾害2032起,按引发因素分:属自然因素1550起,人为因素482起;按地灾种类分:滑坡871起,崩塌1040起,泥石流77起,地面塌陷32起,地裂缝12起.地灾造成71人死亡,1人失踪,1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2906万元.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现代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山丘多,平原少,适宜人居地范围狭窄,省会西宁市和部分州、县政府所在的重要城镇和东部农村人口聚集区,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多发群发和致灾后果特别严重的特点。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发布、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巡)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及社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与防灾明白卡发放等工作力度,全省地质灾  相似文献   

16.
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近些年异常的气候变化。加上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壳表层的扰动,导致我省地质灾害频发。据2001年至2006年统计,全省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989处,导致192人伤亡(其中死亡145人),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当前,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不仅成为全省各级政府肩负的重要职责,而且成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索地质灾害防治规律。努力做到科学防灾,切实提高防灾工作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总结我省近些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着力查灾、努力减灾、合力防灾、大力消灾、全力救灾。“查、减、防、消、救”五措并举,科学防御,是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御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本文从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2个方面,对2005-2016年的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变化、空间分布、成因、损失和避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 滑坡与崩塌是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0%与10%左右,地质灾害总数、滑坡与崩塌均呈明显减少趋势;② 在空间分布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四川省,它们也是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省份,四川省同时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省份;③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从96.6%降低到92.0%,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则呈整体增加趋势,通过回归方程,每年平均增加量约为0.5%;④ 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和受伤的总人数逐渐递减,每年约减少75人左右;特大型地质灾害占总数的0.5%,却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25.7%和直接经济损失总量的47.7%;⑤ 避免的地质灾害与经济损失占地质灾害总数与直接经济损失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从2005年的2.8%与9.3%提高到2016年的6.9%与22.4%。通过回归方程,避免地质灾害数目与避免经济损失的百分比每年增长为0.7%与1.5%左右。通过对中国地质灾害的长时间动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7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效地防御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神圣职责。上个月在四川芦山发生的地震,又一次为我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加强防灾减灾刻不  相似文献   

19.
信息试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4,(4):29-31
<正>全国地灾防治工作检查本月启动汛期临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须未雨绸缪。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决定于4-5月中旬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这次检查的内容包括: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情况,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准备情况;今年以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重要隐患点、重要区域防灾措施落实情况,指导督促各地落实防灾责任制、编制防治方案、发放防灾明白卡等工  相似文献   

20.
媒体广场     
正我国地灾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日前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各类标准已发布和审批88项,涵盖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内容,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央视新闻直播间)我国将新增8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日前农业农村部确定,作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国将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新增的高标准农田将重点安排在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