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琪 《国土资源》2014,(2):57-59
正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奏响了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音。会议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且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新时期的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地勘文化,对促进地勘行业发展与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7年12月15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国土资源部史志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推进新时代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京举行。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国土资源文化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吹响了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2014,(2):14-18
2013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更高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它更加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培育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培育民族精神的时候应该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 ,同时又要使民族精神保持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更加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培育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培育民族精神的时候应该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又要使民族精神保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土地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伴随着城乡土地利用变化而随之消失。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应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结合新农村建设,强化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结合城市更新,加强对传统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是针对全党而言的.具体到我们在各个部门工作的每个党员干部,就需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严抓落实.特别是对国土资源系统领导干部来说,要紧紧围绕"勤政、廉政、优政",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载体和途径。观念激荡,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应常敲警世之钟。在利益诉求多元、价值观念多样的今天,反腐倡廉不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同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改造,  相似文献   

14.
对鹤岗市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农村小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积极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但是,如何发展农业,怎样建设小康,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鹤岗市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的调查,认为发展智能化农业、实施土地整理、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邓小平把握住小康思想与现代化在富民上的共同取向,赋予传统小康以现代化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的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小康社会理论。党的十六大在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方法论上说,它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的道路抉择。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吸引了全球目光,会议鲜明地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战略谋篇布局,吹响了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18.
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邓小平把握住小康思想与现代化在富民上的共同取向,赋予传统小康以现代化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的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小康社会理论。党的十六大在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方法论上说,它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的道路抉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一个重大主题,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省委迅速开展了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求真务实,闻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努力夺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