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上托阿尔斯(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指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在西藏北部双湖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纪地层体,从多重地层的角度阐述了三叠系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通过剖面测制,获取了丰富的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尤其是下三叠统硬水泉组生物扰动灰岩、鲕粒灰岩、豆粒灰岩和中三叠统康南组舍菊石灰岩的发现,为羌塘盆地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划分与对比,生物古地理研究和沉积盆地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根据岩石类型和生物组合等特征,将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含煤系地层划分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红水沟组、石门关组和江爱达日那组。  相似文献   

3.
南羌塘帕度错-昂达尔错地区,是羌塘盆地内最具油气资源潜力的地区之一.区内发育了从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上侏罗统索瓦组海相中生代地层,该套地层具备了良好的生油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通过对其生、储、盖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划分出3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并确定了帕度错-昂达尔错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沧东-南皮凹陷是大港油田黄骅坳陷主要油气聚集区,已发现7个油田.本次应用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对该区进行系统研究,在地层、沉积、湖盆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统一了中央隆起带和外围地质分层界限;在孔店组内部存在两个不整合面;进一步认识到孔二段属坳陷型残留盆地,首次提出沧东-南皮凹陷为孔二段、沙河街组两期迭合盆地.沉积体系研究认为孔二段以短轴多物源辫状三角洲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5.
藏北双湖-安多地区侏罗纪菊石新资料及地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采集的菊石鉴定表明藏北安多地区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的时代为中巴通期至中卡洛维期。特别要指出的是 ,从藏北地区沉积演化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角度来看 ,该地不具备存在晚侏罗世提塘期“斯匹提页岩动物群”的地质背景 ,所以藏北地区近年来多次报道的晚侏罗世提塘期的“斯匹提页岩菊石动物群”值得怀疑 ,有关化石的鉴定是不可靠的 ;还应该指出的是 ,雁石坪地区侏罗纪岩石单位也不适宜在安多地区运用。双湖地区菊石层序指明该地富含油页岩的缺氧性沉积 ,即“海螂蛤页岩相”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普林斯巴赫至早图阿尔期 ,它们是早侏罗世晚期全球性缺氧事件在东特提斯北缘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从岩石组合、橄榄石与辉石组构、宏观流变、微观流变及波速和各向异性特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东巧地区地幔岩塑性流变学特征,从微观与宏观角度进一步探讨了班公错一怒江结合带东巧地幔岩形成的地质环境及构造演化过程,认为东巧地幔岩具有超高压成因特点,形成于小洋盆环境,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推移过程中就位,最终在喜马拉雅整体隆升阶段完成了近地表的构造调整。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多重划分对比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浙江省中生苦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株罗世,顶部村组和横山组距入早白晋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业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肽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  相似文献   

8.
将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为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侏罗世,顶部祝村组和横山组跨入早白垩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山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伏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a。(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上组属于早白垩世沉积,以丽水运动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为底界,时代为105~110Ma。  相似文献   

9.
藏北地区的晚侏罗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 本文叙述范围主要为东经82°—88°,北纬32°—35°。该地区由于高寒缺氧,交通困难,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绝大部分渺无人烟,因而地质工作开展得很少,研究程度极低。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有青海石油普查大队、地质部西藏第四石油普查大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高原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在区内作过地质路线考察,但对该区内的  相似文献   

10.
11.
东昆仑山西段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东昆仑山西段,石炭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1975年青海地质局一队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在这一带开展研究工作,初步建立起石炭纪地层系统。1980年至1982年,笔者参加本队晚古生代课题组在该区详细地测制了剖面,系统地采集了珊瑚、(竹蜓)及腕足等化石,通过室内综合研究,对东昆仑山西段晚古生代时期的古地理格局、地层名称的建立和厘定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对新发现的石炭二叠系过渡层——打柴沟组中的珊瑚动物群进行了分析,自下而上建立起三个珊瑚组合序列;同时对本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界线位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藏北安多东巧地区晚侏罗世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传桃  夷晓伟  李梦  李超 《沉积学报》2011,29(4):752-760
安多东巧地区上侏罗统沙木罗组主要为一套潮坪相碎屑及台地相碳酸盐沉积,其中的特征沉积是发育有生物礁。造礁生物主要为层孔虫,其次为珊瑚,其中,层孔虫又可以分为筒状、块状和枝状3种宏观形态。在对造礁生物的个体生态学分析基础上,根据其组合特征,将生物礁划分为3个造礁群落,分别是Milleporidium—Cladocorops...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海南石碌地区进行金矿科研工作。1990年发现原抱板混合岩的主体是中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440.87Ma。岩体侵入到前人划分为旧村岭群的千枚岩、条带状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等一套绿片岩相的岩系中,因此,其地层时代应早于14亿年。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于年底又在石碌矿区石碌群剖面发现第三层石英绢云母片层和第四层石英岩之间有一不整合面。这与过去认为石碌群第一层至第四层是连续沉积的看法不同。同时在第三层石英绢云母片岩中获得人工重砂的锆石,呈浅褐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细长柱状、长柱状、短柱状等,晶形完好,晶棱清晰。第四层石英岩中的锆石呈浅黄色、黄色,  相似文献   

14.
关于藏北改则地区夏岗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的修订意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藏北改则县夏岗江雪山地区的夏岗江植物群及其所在的坚扎弄组曾存在着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2种不同的时代意见。2002年,敌布错组发现后,古植物学家认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植物化石面貌相同或相似,同属于夏岗江植物群。由于敌布错组被认为不整合覆盖在中二叠世下拉组之上,因此,地质学家认为敌布错组、坚扎弄组及其所含的夏岗江植物群的时代为晚二叠世。然而,最近敌布错组之下的所谓的下拉组中发现了早三叠世—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同时在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孢粉化石,因此,夏岗江植物群及其所在地层的时代不是原来认为的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5.
李厚民 《矿物学报》2007,27(Z1):273-274
1 小秦岭金成矿区最近发现石英脉型金钼矿化,其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 小秦岭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金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较精确的年龄为黑云母及绢云母的Ar-Ar年龄(126.9±0.3)Ma~(132.16±2.64)Ma(王义天等,2002;徐启东等,1998).小秦岭金矿集中区南侧为著名的金堆城钼矿区,钼矿化除主要发生于燕山期外,也有印支期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的辉钼矿Re-Os年龄为(127±7)Ma~(141±4)Ma(黄典豪等,1994;杜安道等,1994;Stein等,1997),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为(216±2)Ma~(222±4)Ma(黄典豪等,1994;杜安道等,1994;Stein等,1997).  相似文献   

16.
藏北西双湖地区的下三叠统前人曾做过一些地质工作。笔者去年测制了较完整的下三叠统地层剖面,与上覆中三叠统和下伏上二叠统均为连续沉积。其岩性组合及生物面貌均可与华南地区对比,产有丰富的瓣鳃类化石。地层出露于西双湖—热觉茶卡一带,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露头连续,发育完整。原中科院文世宣等曾做过路线工作,将这套地层划分为硬水泉组和康鲁组(详见地层对比简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内的五通组几条代表性剖面的岩性、岩相及化石特征和地层区域展布等研究并进行区域对比,结合近年来的区调及科研成果,提出巢湖地区五通组观山段至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斯图期,而擂鼓台段中部的上黏土层与上部为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期,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位于上、下黏土层之间石英砂岩中(狮子口剖面31层的顶面);擂鼓台段下部与中部之间有一沉积间断面,有铁质风化壳,局部见褐铁矿化砾岩层,这一间断面是泥盆纪末期大海退在本区的反映;巢湖地区五通组并非陆相沉积,而是一套海相的滨岸相沉积,海水主要来自北东方向,与过去的陆相沉积和海侵来自南西方向的论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 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藏北班戈、申扎地区白垩系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班戈地区 藏北班戈地区的白垩系相当发育,西藏地质局的同志们曾多次进行勘察,中国科学院(1976)也观察和采集过化石,但对地层时代的认识,存在着不同意见。1980年作者等在班戈多巴一带,对西藏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测制的郎山组、多巴组的剖面,进行了再观察,对地层时代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尼玛次仁  谢尧武 《地质通报》2005,24(12):1141-1149
在1∶25万那曲县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根据岩石组合、化石鉴定结果及其中火山岩的特征,从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中分离出一套新地层,命名为嘎加组。嘎加组是由硅质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的一套浅水相沉积物。从硅质岩中采获的放射虫有拉丁期的Tritorissp.,Triassocampesp.,Pseudostylosphaerasp.,Muelleritortissp.,Annulotriassocampesp.等。岩石组合、沉积序列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判别指示该套地层为岛弧型建造,初步判断该套地质体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早期消减、消亡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