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南、霍丘早寒武世沉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志坚 《地质科学》1960,3(4):182-188
前言淮南、霍丘-固始及豫西,是中朝地块上寒武系最发育的地区之一。豫西及本区全属淮阳地盾北緣,与华南寒武紀沉积仅有淮阳古陆之隔,所以在解决华北与华南寒武系对此問題上,本区及豫西、秦岭北坡应为关键地区。淮南、霍丘的寒武系,解放前,先后有謝家荣及孙殿卿作过描述,但未作詳細分层。解放后,叶連俊等在調查淮南凤台磷矿地貭时,曾对寒武系作过研究,提出了重要見解。  相似文献   

2.
孙云鑄先生在“寒武紀下界問題”一文中建議我們进一步观察震旦紀景儿峪灰岩(旧分法)中的不整合現象,为研究寒武紀下界問題提供广泛的地質資料。为此,現將在四海地区我們所見到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間的不整合——薊县运动現象,簡述于后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北京大学地貭地理系于1959-1961年在湘西雪峯山地区进行了区域地貭測量工作,就已收集到的資料所作的整理1),对該区的大地构造属性問題提出初步結論,以供討論。雪峯山地区的构造发育特征,先后有刘国昌(1944)、田奇(?)(1948)进行过研究。刘国昌在怀化县銅湾(原文为桐湾)一带就寒武系与震旦紀南沱統之間的不整合現象,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滇东地区是否存在中上寒武統,是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問題。对这一重要問題,地貭工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見认为滇东缺失中上寒武統,另一意見与此相反,认为滇东应有中上寒武統。主张前一意見的同志,认为滇东由于早寒武世末期地壳隆起(卽云貴上升)海水全部退出,因而认为在早寒武世以后一直到晚寒武世,这一区域是没有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6.
1959年全国地层会議之后,三年来我国寒武紀的地层工作又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东南区,皖南、皖中、江西修水流域和南岭等地的寒武系在分层和对比問題上,都有新的认識,并在海南島发現了中寒武世的化石。在华中-西南区,对于川北、黔东南、滇东、滇东南等处的标准剖面,均作了重要修正。华北-东北地区有关寒武系过去的工作虽然比較  相似文献   

7.
四川峨眉、甘洛等地寒武纪早期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西部峨眉、甘洛等地是我国研究寒武系与震旦系界线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震旦系上统上部至寒武系下统最低三叶虫化石层位以下,发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它们从寒武系底部向上,逐渐丰富多样,并与小壳动物化石同时存在,为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沉积相的分  相似文献   

8.
华南某地震旦系下部的灰色砂岩被指为“含銅砂岩”层。本文初步探討了該地区“含銅砂岩”的实貭及其中銅矿床的成因問題。从矿床地貭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了“后生热液成矿”的初步看法。对寻找“合銅砂岩”銅矿,提出了不同的論点。  相似文献   

9.
孙殿卿  吴磊伯 《地质科学》1960,3(6):282-285
一地貭力学是一門新建立的学科,它和其他許多学科一样,經常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得到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視。地貭力學是用力学的观点,从事地貭构造现象的研究。这门科学自李四光教授开始倡导以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地貭力学的研究,一方面为解决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問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掌握大地构造形态发展的規律,从而研究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并确定矿带和矿体展布的方式,作为地貭普查和矿产勘探計划的一种依据。年青的地貭力学正在努力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迅速培养新生力量,爭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中作出更大的成績。大家都知道,大地构造問題和地壳运动問題在現代地貭学中意見最为分歧,爭論最为激烈。各个学派都在寻求自己解决問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 次一、引言二、震旦纪的岩相古地理 Ⅰ.燕山准地槽及遼东准地槽 Ⅱ.山西地台的古地理 Ⅲ.鄂尔多斯地台上的震旦系 Ⅳ.陸台其他地区的震旦系 Ⅴ.震旦系的分层对比三、中朝陸台寒武系与震旦系的界线划分问题 Ⅰ.燕山准地槽东南端(唐山、灤縣)的下寒武系 Ⅱ.燕山准地槽中心部分及西部的下寒武系 Ⅲ.燕山准地槽寒武系与震旦系分界问题的结论,陸台下寒武系的岩相变化  相似文献   

11.
贵州震旦系与寒武系分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贵州的震旦系、寒武系分布广泛,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解决华中—西南区震旦系与寒武系分界及其对比的重要地区。1974年以来,不少单位在织金、纳雍、清镇和习水等地梅树村期地层中,发现了带壳动物化石。本文着重讨论贵州震旦系、寒武系的分界,及与相关地层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西部第四紀冰川复盖类型問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四光先生在第32屆地貭年会上所做的关于第四紀古冰川問題的演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研究这一問題的重要性已作了詳尽的闡明。关于中国西部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古冰川复盖类型問題,早已引起中外学者的注意。作者就此問題提出一些初  相似文献   

13.
矿床成因学--是地貭学的年青分支之一,它是矿床学的一个方面,专门研究矿化分布規律和控制这种分布的地貭因素。成矿研究主要涉及的問題是矿化作用在地壳某一个地段内的空间分布和以地貭条件为轉移的矿化作用在地壳的发展史中的发生时間。当然这就涉及到矿床的成因問题,即矿床生成的原因和形成的过程。但是对于这些問題也是从矿化分布的观点来研究的。从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矿床成因研究在提高找矿效率上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震旦系——寒武系界线专题研究组撰写的《云南东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一书,于1981年9月经由云南省地质局学术委员会组织同行专家评议,提出意见后,经作者修改,于同年11月完稿,送交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978——1981年间云南东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成果。书中扼要介绍了当前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的新动向及其意义。简略回顾了该区40  相似文献   

15.
孙樞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64,5(2):103-124
1962年8月,作者等开始研究龙門山抝陷泥盆紀沉积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問題,其目的在于探討生物和有机貭对沉积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本文根据工作第一阶段的部分結果,初步討論有机碳、氮和磷等生物元素分布的岩相地球化学規律及有关的成因問題。工作中承叶連俊教授热心指导和鼓励并审閱文稿,乐森璕教授和张守信同志代为鉴定化石,叶继蓀、潘均、王文琳、裴洁等同志分析样品,史书麟同志給以帮助,四川省地貭局地貭队热心协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感謝。  相似文献   

16.
滇东梅树村剖面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中产有大量遗迹化石。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基本弄清了遗迹化石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演化特点,并由此证实了利用遗迹化石进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应划在节肢动物三叶虫遗迹和(或)复杂的非三叶虫遗迹第一次大量出现的层位之底的划分方案。根据此方案,梅树村剖面的达条界线应划在中谊村段第7层之底。同时根据该剖面小壳化石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遗迹化石和共生小壳化石的演化关系,发现二者的繁盛期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17.
新疆的地貭构造复杂而多样,早引起中外地貭学者的注意,但由于研究程度所限,有些重要的地貭問題至今未获解决。本文根据近年来所取得的野外实际資料,在編制新疆地貭图件的基础上,試对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和某些构造单元的性貭提出討論,敬希讀者指正。  相似文献   

18.
张勤文等曾对四川峨眉麦地坪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进行了研究。1991年对此剖面又进行了加密间距采样。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的标本具有较高的Ni,Co,Cs含量,Ir的含量也较上覆,下伏地层的标本为高。因而认为,在麦地坪剖面把中国C点作为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罪比采用中国A点,B点及D点界线,依据更充足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是計算地壳內化学元素丰度(克拉克值)的基本資料,也是揭露岩浆岩演化規律的重要数据。而地壳內元素丰度的計算,又是定量地研究地球化学的一个基本問題。化学元素在地壳內的分布和迁移規律的闡明,都直接地或間接地同元素丰度計算問題的解决程度有关。为了开展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我們初步計算了我国岩浆岩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在工作过程中,蒙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冶金工业部地貭研究所、地貭部图书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师生等多方面的协助,一并致謝。本文偏重求出我国各岩浆岩种类的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元素含量,以便确定其常量元素之間的定量关系,并为今后确定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求得某些基数。因此,按不同大地构造区和按不同成岩时代的計算,将另文討論。  相似文献   

20.
据实测实验数据分析了川中及川东南地区典型构造上勘探井震旦系—下古生界泥岩及沥青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证实源岩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生物多来自于低等水生生物的菌藻类。川中震旦系—下古生界和川东南震旦系储层沥青主要来自寒武系泥岩;川东南下古生界储层沥青则为寒武系和志留系的混合来源。利用Karweil方法分析了川中地区高科1井寒武系烃源岩的成烃史;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与Easy%Ro模型联合模拟恢复了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的生烃史;对比分析表明,川东南寒武系烃源岩成熟时间、主生油及主生气期均早于川中寒武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