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雷志强 《江苏地质》2011,35(1):104-108
镇江是江苏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建设绿色矿山入手,介绍镇江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为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国土资源部、山东省政府的领导及山东地矿厅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经各级地矿部门的共同努力,山东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职能延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地质遗迹与地质地貌景观保护,矿泉水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北省地矿厅采取措施,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得到河北省政府与省灾害防御协会的表彰与赞誉。地质灾害是河北省主要灾害之一,每年都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河北省地矿厅把加强地质环境管理,防治地质灾害作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08,(5):16-17
多年来,龙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国土资源局也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并于2006年末单独设立地质环境监测站,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业务工作。几年来,龙游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兄弟县市的支持帮助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4月27日,娄底市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娄底市将全面推行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又到一年春汛将至之时,在地质灾害频发的湖南,关于地灾防治的和地质环境管理的课题再一次被摆在了眼前。3月24日,在邵阳召开的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召开,会议就当前湖南地质环境工作的形势进行剖析,并未来的地质环境工作进行了布署。  相似文献   

7.
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不合理开发资源所导致产生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现状: 全省近年来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民作的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我省地质灾害日益频敏少地质环境恶化日益加剧的现实,提出了今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野外调查、区域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等资料,对长虫山郊野公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景区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同类景区地质环境的评估有部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概述了黄山市近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阐述了黄山市地质工作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现状,在分析黄山市地质灾害发生和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重点突出了山区城市、旅游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和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的精神,示范引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2012年以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依托国家公益性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在陕西省、商洛市和镇安县各级政府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镇安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示范,探索创建了"管理支撑层级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预警预报及时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地质灾害防治"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worldview-1遥感数据对康定县城周边地质灾害进行了解译调查、分析新旧县城周边地质灾害的分布,应用成果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简要论述了攀枝花市三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及新构造运动、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统计了攀枝花市三区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了三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为河南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市之一,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人类活动已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由于该地区特殊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文条件.使得泥石流灾害尤为严重.本文论述了该县泥石流发育特征、形成因素、活动特征、灾害特征,并对该县泥石流灾害治理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药沟泥石流位于茂县县城东侧,"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使得该泥石流危险程度进一步增加。在震后调查基础上,论述了药沟泥石流的概况、动力特征及"5.12"地震的影响,通过对药沟泥石流防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拦、排和生物工程相结合的防治建议,并建议通过与建筑规划、交通规划和旅游规划等重建的结合,实现泥石流防治同震后规划重建的全面结合。  相似文献   

15.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一种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理念和模式。随着山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人口在城市的相对聚集,加之强烈地震活动,使得山区城市面临风险不断地提高。研究强震城市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该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内容应该包括(1)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结构与风险量化分析,(2)城市地震地质灾害风险判据研究与风险准则建立,(3)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管制的途径和方法研究,(4)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管制的效能监控机制研究,(5)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制的模式与规范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main resources and prevention of geohazards in karst regions. There exist relationship chains between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earth, which include the chain between geological hazards and climatic hazards, the chain between geological hazards and biogenic hazards as well as the one between geological hazards. Ir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all resources will inevitably cause hazard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problem related to prevention of geohazards by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发展趋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大渡河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四川重要的水能资源基地。目前已建电站及拟建电站17个,总装机可达2336万kW,年发电量988.7亿kW.h。大渡河流域受地形、岩性、构造、斜坡结构等影响,地质灾害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大渡河流域共发生地质灾害913处,其中滑坡385处,崩塌105处,泥石流358处,不稳定斜坡65处。随着大渡河梯级水电工程的开发,地质灾害的影响日益显著。文章通过统计分析,从地貌、岩土体结构、构造等方面对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作了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今后流域的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便将地质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叶思源  吴树仁 《地质通报》2010,29(203):463-468
重大城市线性工程施工可能会诱发或面临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其灾害特征、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PCCP管道施工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类型、基本特征、危害性及影响范围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所采用的施工防治措施和方法。重点对施工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如边坡崩塌、特殊地基处理和地面沉降做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PCCP管道后续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营维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对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德伟 《四川地质学报》2014,(2):234-236,242
在四川境内发育的特大型滑坡调查基础上,对四川境内特大型滑坡的数量、类型、变形特征、危害方式,以及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的"构造影响、地形控制、流域式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特大型滑坡调查、工程治理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为防御特大型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危害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重大城市线性工程施工可能会诱发或面临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其灾害特征、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PCCP管道施工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类型、基本特征、危害性及影响范围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所采用的施工防治措施和方法.重点对施工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如边坡崩塌、特殊地基处理和地面沉降做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对PCCP管道后续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营维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对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