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2.
烧结法赤泥的物质组成与颗粒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贵州烧结法赤泥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组成、物质组成、微观形态和粒度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烧结法赤泥的组成与拜耳法赤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烧结法赤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Al2O3、SiO2、Fe2O3、TiO2、Na2O、K2O和MgO,与拜耳法赤泥相比具有高钙低铝的特征。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烧结法赤泥中部分矿物的颗粒形态与特征,XRD分析其主要物相有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方解石、钙钛矿等,还有少量分散的含铁矿物、黏土类铝硅酸矿物。根据微观形态的不同,将烧结法赤泥的组成矿物划分为三类:薄片状或者大块状聚集体;片状、柱状、颗粒状等规则形态;毛发状、细丝状聚集体。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烧结法赤泥的粒径分布情况,表明粒径细小是赤泥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影响赤泥在选矿等领域综合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赤泥物相组成与粒度特征的综合分析,为烧结法赤泥综合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16,(1):49-56
为了研究混合赤泥胶结特性产生机制,利用XRF、XRD、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混合赤泥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胶结强度随脱水龄期延长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5个脱水龄期混合赤泥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混合赤泥胶结强度的形成对其力学特性和结构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赤泥的胶结强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烧结法赤泥中的水泥水硬性矿物的水化反应和活性氧化物的碳化反应形成的,并且主要集中在脱水龄期前70 d内;混合赤泥抗剪强度的增长与赤泥胶结强度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主要体现在其黏聚力上;对具有相同初始物理指标、不同脱水龄期的混合赤泥,采用三轴试验各应变水平下不同脱水龄期干燥试样与刚出厂初始试样的主应力差之比所表示的结构性定量化参数,来研究结构性对变形强度的影响可以得到良好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皖北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及其物质组成和工业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岩石地层单位的重新厘定是当代最具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也最容易被地层工作者乐于接受的。笔者多年来积累了区内实测地层剖面以及测试分析的大量丰富的实际资料。(1)在此基础上,参照《安徽省岩石地层》,对淮北地层小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具体划分,指出了各组段的岩性特征、典型分界标志及其各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2)利用大量测试分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淮北地层小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的物质组成,各组段三种矿物成份(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八项化学成份(CaO、MgO、SiO2、Al2O3、k2O、Na2O、TFe、P2O5)和九种微量元素(Cu、Mo、Co、Ni、Sr、Ba、Ti、Mn、B)的平均含量。为区域定量地层学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也为内生金属矿床赋矿层位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3)按照全国储量委员会有关沉积矿床的工业要求,指出了淮北地层小区内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各组段中的沉积矿产的工业用途,为今后在皖北地区寻找非金属层型矿产指明了方向。上述成果对野外地质填图、金属矿床地质勘查、定量地层学研究以及非金属层型矿床普查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发高速连铸用保护渣是一项关键技术,但目前生产实际中对保护渣的物质组成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够,制约了保护渣产品质量的提高。本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不同成分保护渣的矿物相和玻璃相进行分类和定量分析,确定了影响其理化性能的主要原因,为合理配方研制高拉速连铸保护渣提供依据[1~3]。1 SHA粉渣原渣的物质组成及升温后的变化粉渣分A、B、C三种型号。A、C型渣均以水泥熟料为基料,B型渣以硅灰石为基料。三种粉渣在电炉中升温烧结,每阶段温度恒温半小时,尔后室温冷却,制成光薄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物质组成目估定量…  相似文献   

6.
南海颗粒物质的通量、组成及其与沉积物积累率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大孔径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的多年测量及对样品的多学科综合分析表明:南海北部与中部深海区1000m左右水深颗粒通量大约为90mg·m-2·d-1,在多数情况下,季风期间的颗粒通量有比较明显的增高。颗粒物主要组成为钙质生物来源的CaCO3、生物硅、岩源物质及海洋生物来源的有机质。颗粒通量与组成在水柱中的垂向变化表明,生源组分中CaCO3及有机质随深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减少。颗粒物侧向运动可能是造成某些时段南海中部深层颗粒通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颗粒物质在进入深海沉积物之前,CaCO3、生物硅均在深层水与沉积物界面之间发生大量的溶解作用。有机质在沉降过程中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硅质与钙质壳体的溶解而使结合在壳体内部的有机质随之溶解造成;另一方面可能与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有关。岩源物质除水柱沉降之外,还可以通过浊流等底层搬运机制进入南海北部及中部海盆,其中在南海北部这种搬运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我国现已收集27次石陨石及24次铁陨石(图1)。如图1所示我国陨石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出现正比关系。石陨石多为普通球粒陨石,其中最大的为吉林陨石雨,共收集到约2500公斤样品。铁陨石中最大的是新疆铁陨石,重约30吨,按其重量居世界第三位。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发表的部分资料和笔者的室内工作,对我国部分球粒陨石的物质成分、化学-岩石类型及其形成和演化历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川镍矿浮选尾砂的物质组成及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矿尾砂是金川公司最大的工业废弃物和污染源 ,其潜在利用价值、治理及其综合利用途径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探讨的重大课题。物质组成研究表明 ,金川镍矿选矿尾砂含Ni 0 .2 0 %~ 0 .2 5 %、Cu 0 .16%~0 .2 5 %、Co 0 .0 0 8%~ 0 .0 2 % ,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蛇纹石、透闪石、绿泥石 ,少量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 ,大多数颗粒粒径为 5 0~ 14 0 μm。可以通过有价组分的回收、井下充填物料这两种途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颗粒保护渣的物质组成和结晶率的研究陈兆喜张清军(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关键词颗粒保护渣结晶率物质组成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技术和手段对12种颗粒保护渣和4个系列试验渣进行了物质组成和结晶率...  相似文献   

10.
牛作民 《沉积学报》1993,11(1):121-127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东太平洋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0.063mm的伊利石、蒙脱石加混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粘土矿物和放射虫、硅藻等组成。具有碱性、比表面积大,离子交换容量大的特点。该成果无异为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布区的大洋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环境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对等比例赤泥改良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含水量对赤泥红黏土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再通过电镜扫描,研究不同比例赤泥对红黏土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宏观上,掺入赤泥后红黏土随着含水量的增大,抗剪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压缩试验研究中,掺入赤泥的红黏土压缩性随含水量的增大整体呈降低趋势,下降幅度随着赤泥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微观上,不同赤泥含量的红黏土土样表面颗粒从团聚体向片状体变化,结构从疏松状态逐渐向致密状态过渡,孔隙减少使得赤泥红黏土的吸水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红黏土的地质成因是其特殊工程性质的根本来源。本文在剖析广西岩溶地貌特征和红黏土形成、分布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选择广西岩溶地区的4种红黏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现场采样、剖面特征描述、室内土工试验、微观实验等手段, 对广西红黏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揭示红黏土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工程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典型的湿热气候、广泛发育的岩溶环境有利于红黏土的形成, (2)广西红黏土具有一般红黏土的特性, 矿物成分以高亲水性的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为主, 微观上呈现粒团内孔隙和粒团间孔隙并存的二级孔隙结构, (3)广西地区红黏土的地质剖面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 从地表开始至碳酸盐基岩面, 随着深度的递增, 红黏土的孔隙比、含水率、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和收缩性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而其密度、干密度等指标却与之相反, 呈现出逐渐变小的趋势, (4)从地质成因来看, 桂林、柳州、武鸣三地均属于残积、残坡积红黏土, 而来宾则属于冲洪积红黏土。  相似文献   

13.
宁夏南部黄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及防治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土高原北部的宁南黄土以其强的Ⅱ-Ⅲ级自重湿陷性在我国黄土中占独特地位。究其原因:黄土内部的孔隙结构,粒度组成和胶结类型间的紧密联系,是引起黄土湿陷性强弱或湿陷敏感性高低的内因。影响场地土湿陷敏感性的外因如土层厚度、埋藏深度、水平垂直向渗透系数等又与土的孔隙度和结构类型有关,结构差异将导制湿陷敏感性的差异。黄土湿陷性及湿陷敏感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通过对该区黄土产生湿陷性机理进行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承载力低, 变形大, 特别是不均匀变形大, 且变形稳定时间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当桥址处地基为软土时, 建成后, 桥基、台背路基等处不均匀沉降显著, 并造成结构开裂破坏、倾斜。因此, 笔者选择了西南地区桥址地基为软土的某立交桥作为研究对象, 对重点研究区域进行详细地质勘查, 对软土区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 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以期获取研究区软基工程特性, 为工程实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得出的结论及建议可推广到西南地区其他软土区道路建设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河谷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河谷深厚覆盖层广泛分布于我国大江大河中,其研究对加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中以川西河流为例,论述河谷深厚覆盖层的基本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并重点论述河谷深厚覆盖层的承载力、变形 、强度参数及渗透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 本文就游离氧化铁在粘性土尤其是红土中富积含量的变化对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性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晨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s1):1219-1223
恒河三角洲位于南亚孟加拉地区,包括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河流注入孟加拉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三角洲,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区域之一。该地区软土分布较广,厚度较大,土质疏松软弱。软土地基易产生较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主要以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依托,并结合附近几个项目,对恒河三角洲地区软土地基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和归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公伯峡电站泄水洞左岸边坡开挖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料,分析、研究边坡在开挖后岩体松弛程度和工程特性的变化。分析表明,边坡开挖后,一定深度范围内边坡岩体将松弛,松弛带的厚度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地震波速、声波速度来划分。岩体发生松弛后,松弛带岩体力学参数明显降低。开挖后尽快支护是防止边坡岩体松弛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淮南刘庄煤矿主井地基的人工冻融土为研究对象,以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分析了人工冻融土与原状土的中微观结构、冻融前后的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内在原因。此外,还研究分析了人工冻融土冻融前后的中微观结构及其变化与人工冻融土的物理、力学、工程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中微观结构对人工冻融土的物理、力学、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冻融前后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受到土的种类、埋深、原状土的中微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且冻融前后的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冻融前后的物理、力学、工程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山区第四纪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分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大陆冰川堆积物几乎都属于巨粒土或块石(漂石)土、碎石土,但因复杂的物质组成和组构特征,各地或同一地区不同成因类型(冰碛、冰水)的堆积物具有极为不同的工程地质性质,其地质体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已有的工程分类框架不能满足当代冰川堆积物甚至其他碎石土(巨粒土)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的需要。中国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细观结构等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组构特征主要表现为:颗粒组成的不均一性和多元性、组构单元的双元性、结构的无序性和胶结性等。冰川堆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组构特征与其工程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分类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工程地质分类问题,提出基于胶结程度和粒度组成的二级分类方案,对冰川堆积物及其他块(漂)石土的工程地质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