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苏北黄淮平原全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希祥 《地层学杂志》1989,13(3):213-218
<正> 苏北黄淮平原系指江苏北部淮河、废黄河之间及其两侧的冲积平原。行政区划包括徐州、连云港、淮阴三个市区及二十余县,面积约有37000km~2(图1)。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水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福林  马焕章 《水文》1994,(3):52-56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水文特性赵福林,马焕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水文勘测大队)一、自然地理环境呼伦贝尔盟(以下简称呼盟)位于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内蒙自治区东北部,面积25万多km ̄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东部地区,泛指著名的长白山区,面积约5万公里。全区广泛分布太古代、石炭纪及二叠纪变质岩系及上古生代花岗岩。中生代以来的沉积岩系,仅散露于若干盆地之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侏罗统和下第三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石家庄城区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分布情况,基于石家庄市的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构建了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和先决条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划分了石家庄城区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源热泵开发利用适宜区分布在靠近滹沱河地区,面积约为19.74 km2,占全区面积的5.85%;较适宜区分布于研究区大部分,面积约为251.22 km2,占全区面积的74.40%;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及东部地下水超采漏斗区,面积约为66.71 km2,占全区面积的19.75%。石家庄市除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地区不适宜作为地下水源热泵开发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较适合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  相似文献   

5.
陕甘宁晋及内蒙古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新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一、概述本文所谓的“陕甘宁晋及内蒙古”地区,乃指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北部、宁夏的东部及南部、内蒙古的西南部、以及山西的西部,大体是秦岭以北、贺兰山以东、阴山以南和吕粱山以西的地区,乃五省(区)的边缘地区,大体与“鄂尔多斯”地区一致。本地区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张二朋等同志编制的《秦岭—大巴山及邻区1:100万地质图》及说明书,将于今年九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本图幅涉及范围西起青海省东部,东含郯庐断裂;南始湖北省黄梅,北达甘肃省兰州市;并包括陕、甘、青、鄂、豫、皖及湘、赣边界,属地矿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秦岭—大别山构造  相似文献   

7.
陆地蒸发量推求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兴军  张丽虹 《地下水》2006,28(5):14-17
本文针对无径流深观测资料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了水田、旱地、水面积和不透水层地面面积比重,建立了相关计算公式推求陆地蒸发量。并选择了几个有实测资料的大型水库或水文站,利用建立的公式推求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与实测成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大值只有1.77%,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可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跨边界含水层作为地下水资源系统的一部分,涉及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文章分析了跨边界含水层问题,针对亚洲东部、中部和南部地下水系统,圈定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跨国界含水层9处。对这些含水层,特别是我国边界上的黑龙江一阿穆尔河平原和伊犁河谷含水层进行了评价;对我国跨省界含水层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跨边界含水层问题,对管理国家或地区之间共有的珍贵地下水资源,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中  白福 《地下水》2010,32(6):65-67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下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查明地下水资源大账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全面收集和分析以往不同时期水文地质勘查及研究成果基础上,按不同水文地质单元、行政区划、地貌单元较系统地总结了各区地下水资源量,简要分析了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132.79×108m^3/a。其中,内陆河流域51.80×108m^3/a,黄河流域47.07×108m^3/a,长江流域33.91×108m^3/a;西部地区57.86×108m^3/a,东部地区20.97×108m^3/a,南部地区53.95×108m^3/a;山区80.98×108m^3/a,平原区51.80×108m^3/a。全省现有地下水开采机井约3.5×104眼,地下水开采量26.2×108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53.89×108m^3/a。西部地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尤其是石羊河的民勤县地下水严重超采。东部和南部地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一、自然地理概况四川盆地区,即四川省东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外流盆地。系位于青藏高原东侧,长江流域上游大巴山脉以南和大娄山脉以北的凹陷地块,东径102°~110°,北纬28°~33°。盆地区面积约三十万平方公里,如以广元-雅安-叙永-奉节-线为盆缘,底部面积达十五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中国中-东部地区地质图进行新生代玄武岩的像素提取,并叠加在高精度地貌图上,统计了
该地区陆地出露的新生代玄武岩的总面积和分区面积。结果表明:(1) 我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总面积为78
525 km2;(2) 以东部新生代盆地为界,盆地以西的中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面积为35 487 km2,盆地以东的东部地区新生代
玄武岩面积为43 038 km2,两边面积比为45:55;(3) 按时代划分,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随时代变新分布面积递
增,S古近纪∶S新近纪∶S第四纪为0.36:21.65:77.99;(4) 中部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北方,由北至南包括三个主要出露
区,分别为松辽盆地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7334 km2)、锡林郭勒地区(13 843 km2) 和华北北缘(14 310 km2);(5) 东部地
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分布范围更广,从黑龙江一直到海南岛,也可以分为三个区,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东北地区(33 324 km2)、从
山东到福建零星分布的华东地区(1707 km2) 以及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雷琼地区(8007 km2);(6) 总体看,我国中-东
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北方,如以山东省为界,北方玄武岩面积达69 191 km2,南方玄武岩面积达9334 km2,北南之
比为88∶12。  相似文献   

12.
天山东部及北山地区位于东径89度30分—99度,北纬40度40分—42度40分,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跨天山准噶尔洋壳板块和塔里木陆壳板块两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由北向南按地层建造可划分为三个构造带:  相似文献   

13.
《大庆探区外围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演化与油气远景》(项目编码XQ-2004-07)由吉林大学承担。项目的任务是研究大庆探区外围中、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及其演化规律;查明大庆探区外围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的油气潜力,优选有利勘探战略目标区。工作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东部地区,总面积约130万km^2,涉及大庆探区外围面积大于1600km^2的盆地共14个,  相似文献   

14.
在中蒙边界1∶100万系列地质图件编制过程中,有关中东部地区奥陶纪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问题存在一定的异议。文章根据中蒙两国1∶20万区域地质图件及生物地层学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踏勘,讨论了中蒙边界中东部地区奥陶纪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详尽的地质资料及野外踏勘显示,中蒙边界蒙古地区发育的奥陶纪地层可以和相邻地区的中国奥陶纪地层进行对比。蒙古北山地区的Ehenhaya组和Adagbaishint组下段可以和罗雅楚山组相对比;Adagbaishint上段可与咸水湖组相对比;Naransevestei组与白云山组应为同一套地层。在Saishand地区,除自中国境内延伸来的乌宾敖包组和巴彦呼舒组延伸到蒙古外,Zeeriinhural组可以与裸河组进行对比;Naransevestei组与白云山组应为同一套地层。蒙古东部Khalkh gol地区的Bukhat uul组应分为两部分,下段与多宝山组相似,其时代属于早-中奥陶世;上段可以与裸河组进行对比,时代为中-晚奥陶世。  相似文献   

15.
1961-2015年青藏高原降水量变化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钦  杨建平  陈虹举 《冰川冻土》2018,40(6):1090-1099
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与降水形式变化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使用青藏高原72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趋势、波动特征和极端事件相结合的新视角,全面剖析了该地区近55年降水量的趋势、波动与极端事件变化。结果表明:(1)时间上,近55年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年最大日降水量和一年中日降水量≥ 10 mm的天数分别以6.59 mm·(10a)-1、0.33 mm·(10a)-1和0.26 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到36.2 mm、1.8 mm和1.4 d。(2)空间上,过去55年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增加,不稳定性增强。但波动变化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年降水量波动缓慢增强,而高原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波动快速增强区与快速减弱区相间分布,极端降水强度与频数亦有类似的变化格局。(3)趋势、波动与极端变化三者组合预示,青藏高原东部的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湖流域与长江源区极端降水事件将明显增加,高原中西部地区发生强降水的可能性亦增加,而高原东南缘地区干旱事件将增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岗岩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出露面积达8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花岗岩的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其中以中生代花岗岩的出露面积最大,古生代的次之。从太古宙至晚古生代的花岗岩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北的中国北部最为广布,中生代的花岗岩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和西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花岗岩仅分布于西藏、滇西地区。本文概略地介绍了中国不同时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状况,并讨论了中国花岗岩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0储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心资料、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资料、扫描电镜、X衍射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志靖-安塞地区长10储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志靖-安塞地区长10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以及浊沸石溶孔为主,物性较好,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11.4%、2.35 mD,但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对东西部物性差异性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认为区内东部地区储层物性优于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及来自长9烃源岩更多的酸性物质,促使其溶蚀空隙更为发育造成的.志靖-安塞地区可划分为4类储层,其中Ⅰ、Ⅱ类储层主要发育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少见或不发育,Ⅲ类储层分布面积广,但物性较差,Ⅳ类储层大部分为非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18.
滇东,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赵准 《云南地质》1995,14(4):350-354
滇东、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赵准(云南省地质矿产厅)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滇东台褶带及川滇台背斜的东部,面积约7万km2。已发现大型铅锌矿床2处(茂租、矿山厂),中型6处(金沙厂、毛坪、七○厂、五星厂、苏租、富乐厂),小型11...  相似文献   

19.
平凉冰雹云野外观测试验站创建于1972年。位于甘肃省平凉县北塬约5公里的白庙乡,海拔1630米。当地是甘肃省雹灾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试验站以研究冰雹云活动规律及人工防雹试验为主,其研究工作对该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帮助。 试验站占地12亩,房屋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现已装备及配合工作的大型探测设备有:日本JMA—133D3厘米波长云雨雷达、713型5厘米波长云雨雷达、701型测风雷达等各一台以及气象常规观测等设备及仪器。可为30多名科技人员提供研究工作及生活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安纳托利亚的东部地区位于Pohtides以北和阿拉伯前陆的褶皱断裂带以南,它向东一直延伸到土耳其与伊朗的边界和土耳其与前苏联的边界的位置。其西部边界是南北安纳托利亚转换断层的交会点。现今的安纳托利亚东部区由一个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2km以上的高原组成。这一高度由较厚的陆壳(约50km)所维持,陆壳较厚的原因是自中新世中期以来阿拉伯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碰撞和后成的地壳缩短,这个挤压时期被认为是该区的新构造运动期。在这个高原上,与碰撞有关的火山作用的产物呈东西向延伸的宽带状分布,并覆盖了广大地区,该地区内的年轻火山锥则形成了山峰。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和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