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研究煤孔裂隙各向异性,进一步揭示煤微观结构及物性特征。选取平顶山矿区八矿煤样,采用核磁共振(NMR)方法,对比分析单轴加载前后煤样的横向弛豫谱(T2)特征和核磁成像(MRI)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煤的T2谱特征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平行于层理且垂直主裂隙X方向T2谱为3峰谱图,平行于层理且平行主裂隙Y方向T2谱为双峰谱图,垂直层理Z方向T2谱主要以单峰为主;单轴加载后煤样T2谱面积、孔隙度减小,X、Y方向煤样孔隙变化引起的峰面积所占比例下降,裂隙变化引起的峰面积占比例上升;Z方向裂隙变化引起的峰面积占比例下降;MRI揭示出,单轴加载后平行层理方向煤样孔裂隙大部分闭合,部分裂隙产生径向变形;加载方向裂隙大部分闭合,压实效应显著。综上所述,单轴加载下,煤样各向异性特征显著,同时表明核磁共振技术是研究煤孔裂隙微观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优选准噶尔盆地内32口深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和层位标定,以刻画准噶尔盆地腹部二叠系的地震波组特征。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和测井曲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二叠系顶底及内部6个清晰的地震反射界面:T0、T1、T2、T3、T4、T5。T3和T5界面反射波振幅强,连续性好,波形稳定,为盆地内主要的区域性不整合面和可对比的关键性标志层。总结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主要构造单元内各反射界面间的地震波组特征,其中T5与T4之间整体上反射波振幅强,中—低频、中—高连续,内部均呈平行、亚平行结构,局部见丘状的反射特征,与下伏地层的杂乱且连续性差的反射特征差异明显。界面两侧的岩性差异大和上、下地层的产状不一致是T5界面反射特征清晰的主要原因。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的基础上,依据地震反射结构,揭示了盆地内二叠系的发育特征:下二叠统受断陷控制明显,分布范围较小,且在玛湖和沙湾西部发育...  相似文献   

3.
由李文杉提出的T0梯度法,在二层楔形模型下,给出了一种由T0时间平面图直接构制等深线构造图的精确而简洁的步骤。但该文因局限于当时的背景,在方法的实施上采用了图解的方式,并以T0图为基础。本文将在其模型和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利用计算机直接从地震测网上实施T0梯度法空间归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某橡胶厂废弃物堆积场采集受秋兰姆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TM1、TM2、TM3 3株单菌,分别加到一定浓度秋兰姆的模拟水中,通过实验优化出秋兰姆最佳降解条件,得出单菌株TM1对水样中的秋兰姆降解能力最大。将3株单菌按一定方式混合制成T1、T2、T3、T4 4组混菌,用单菌降解秋兰姆的最优条件对4组混菌进行降解性能实验,其中混菌T1对秋兰姆降解率最高,降解率可达95.77%。  相似文献   

5.
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地貌演化的构造和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外调查发现,末次间冰期(MIS5)以来临汾盆地普遍发育了一级冲湖积台地(T3)、一级湖蚀台地、两级堆积阶地(T2、T1).利用黄土磁化率地层定年法、TL测年法,确定这些台地或阶地的年龄分别为130kaBP、130kaBP~52kaBP、52kaBP和9kaBP.分析构造和气候因素对河湖地貌发育的影响规律,得出T3台地的形成是130kaBP的区域构造抬升的结果;T2、T1阶地的出现是河流响应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产物;湖蚀台地的存在反映了汾河下游黄河三门峡河段可能曾因古崩塌滑坡而被堵塞过。   相似文献   

6.
依-舒地堑是大庆油田的主探区之一,下第三系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准确地建立地层格架是油气勘探的基础。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测井曲线、微量元素分层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测井曲线局部干扰和地层分析实验样品量少的问题。在综合考虑6种因素的基础上,以生物层序和构造层序单元为基础,建立了依-舒地堑的整体地层格架,提出了依-舒地堑统一地层格架对比方案,指出T5、T3、T1地震反射层具有构造旋回意义,代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T4、T2地震反射层具有沉积学以及气候层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楚雄盆地油气资源亟待勘查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南方(四川盆地除外)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查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其中的楚雄盆地因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区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构造环境而成为油气勘探的突破口。楚雄前陆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在€1、O1-2、D1-2、T3y、T3l、T3g、T3s及J1-2中,盆地内2个重要的储盖组合分别为中上泥盆统-上三叠统下部海相层和三叠统上部陆相层-中下侏罗统。中国南方油气勘探战略思路是绕着地台边缘走,因为地台上生烃条件不好,加之后期改造变形复杂、抬升强烈、演化程度高等,不利于油气藏形成。   相似文献   

8.
探索绿色高效、普适精确的近地表地层探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探明近地表地层结构和断裂构造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在第四系覆盖区开展浅层地震多次覆盖反射波勘探工作,获取了勉县地区的地震时间剖面,分析总结了研究区第四系地层地质结构和隐伏断裂构造特征,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揭露了第四系Q4地层底界面T1和第四系Q1+2地层底界面T2的起伏形态及标志反射层T2-1;推断了勉县地区第四纪隐伏断裂构造3处,均为正断层,其中TF3-1倾向SE,倾角约81°,TF4-1倾向SE,倾角约78°, TF4-2倾向SE,倾角约71°。本文的研究工作说明,第四系松散堆积地层组分的颗粒大小、结构构造、密实程度和含水率综合控制着地层波阻抗构差异,为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物性前提。浅层地震多次覆盖反射波勘探工作具有施工高效、成果直观精确的特点,是研究第四系地层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王成善  寿建峰 《沉积学报》1999,17(4):499-508
对中国南方二叠纪时期不同沉积盆地类型的沉积层序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各种盆地类型的沉积层序,该期可识别11个层序单元(S1~S11),其中,栖霞、茅口、吴家坪三阶分别含三个层序,长兴阶两个层序,S1、S6、S7、S11为Ⅰ型,其余为Ⅱ型。层序对比显示,上、中、下扬子的层序数量相近,界面特征各不一致,靠近古陆处在P/C、P1/P2界线间缺少层序1~2、3~5个不等;华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区层序体系域具HST>TST结构,特提斯域控制区则具HST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群 《地球科学》2002,27(6):770-774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通过确立各级层序划分标准, 建立了长岭凹陷层序格架, 共划分出8个超层序(二级层序)、35个三级层序.并确定T1, T2为最大水泛面(密集段), T3, T4, T41, T42, Tg为超层序界面.对5个时期的沉积体系进行研究, 指明了沉积体形成机制和时空展布特征, 并研究储集体分布特征和含油性.通过层序格架内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发现长岭凹陷油层主要分布在低位体系域.根据试油结果统计油层在低位体系域达48.2 %, 在水进体系域为26.8%, 在高位体系域为25.0 %.从勘探实用角度出发, 以砂体成因为主线, 结合形态分析, 将工作中见到的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分为4类: 河道砂体、前积朵叶砂体、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总结出一套隐蔽油气藏勘探工作方法和流程.最后, 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勘探部署意见.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多频电法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发了新一代高精度多频电法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采用24位A/D转换器、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和低功耗PENTIUM-166 PC-104工控机;在软件上采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与分析、WINDOWS编程及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在数据处理中采用数字滤波、相关检测等信噪比增强技术,有效地压制了各种干扰;可开展电阻率法、激电法(时间域或频率域)、复电阻率法、CSAMT等多种电法勘探.  相似文献   

12.
王晓睿  张振  贾晓风 《地球科学》2015,40(12):2119-2124
随着岩土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性的增加以及计算参数的多样化和计算精度的提高, 人们对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单处理器无法满足这类大规模计算.从数据输入、区域分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求解、后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高性能计算平台上并行有限元求解大规模岩土工程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MPI2的新特性进行海量数据的分段并行读入, 采用ParMetis软件并行地进行区域分解, 实现了前处理过程的完全并行化; 采用基于Jacobi预处理技术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G)进行线性方程组的并行迭代求解; 采用Paraview软件实现了后处理的并行可视化.在深腾7000系统上对某隧道工程的三维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对其并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验证了采用的区域分解算法和系统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并且具有较高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时间偏移技术比较成熟,而深度偏移技术也在逐步完善,时间域偏移成像主要推崇叠前时间偏移法.采用沿层叠加速度分析技术可获得层面上准确的叠加速度,并通过倾角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和CRP反偏移速度分析逐步优化速度,得到一个符合地质规律、准确的均方根速度场;通过深度偏移方法的研究,总结了建立精确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地震资料处理的思路,即基于射线追踪的Kirchhoff偏移和基于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偏移的结合,使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成像在应用效果和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反射MT方法是一种分析MT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与反射地震相似.本文提出了与时间域地震波脉冲响应Z变换相类似的伪脉冲响应u变换,用来分析多层介质中伪脉冲响应.该方法为MT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章讨论了电磁波在电介性介质和导电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和伪脉冲响应.对二层和三层地电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伪脉冲响应的u变换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杨载明 《岩矿测试》2006,25(2):195-196
随着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样品测量浓度校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者采用VB6.0编程工具编制了原子吸收辅助处理软件,并在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广义S变换时频域滤波在MT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燕  景建恩  魏文博 《现代地质》2012,26(6):1212-1217
短时傅里叶变换是建立在稳态信号基础之上,它仅能提供信号的频域信息,对信号的时间分辨能力差。这影响了它在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效果。S变换是一种优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能够提供信号时-频域信息。利用S变换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时频分析,有助于实现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噪声的时频-域滤波,从而提高大地电、磁分量数据的频谱分析精度。从广义S变换理论出发,分析了各类波形噪声的时-频域特征及其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影响。针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特点,利用广义S变换得到时频谱,采用时频比值和门槛值方法,研究适合压制电磁噪声的时频滤波器和滤波方法。对实际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提高了阻抗张量的估算质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频率域偶层位方法在直升机磁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航磁测量飞行高度数据精度低以及数据量大等原因,使得已有的一些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很少用于实际生产中.因此,提出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圆滑方法压制飞行高度数据的干扰,并成功地应用于湖北黄石直升机航磁测量的数据处理中.应用结果表明,曲面延拓到地表的磁场与地面磁测结果对应很好,而且曲面化极结果与已知地质体也有很好的对应,证实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实用性强,可用于起伏测量条件下航磁数据的处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的时序改进法在深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燕容  袁宝远 《岩土力学》2008,29(12):3381-3386
结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南锚碇采用排桩冻结法新技术的工程实际,对深基坑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提出了基于小波技术的时间序列改进法,将时间序列分析的多步预报功能与小波对信号精加工的功能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波改进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的时间序列动态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大大提高,为基坑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为基坑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鬼波衰减是深拖平缆采集资料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实现宽频处理的关键步骤。为此,笔者分析了深拖平缆资料特点,推导了鬼波的时距曲线方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线性Radon域最小平方反演方法衰减鬼波的基本原理,该方法首先通过最小平方方法求得无鬼波的Radon域数据,再应用反变换算子中的一次波算子进行反变换,从而实现了对鬼波的压制。采用该理论对模型数据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试处理,结果表明,深拖平缆资料通过本文的鬼波衰减技术处理后,陷频点得到了补偿,有效频带得到了拓宽,达到了宽频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to determine the mineralization pattern and discuss the mineralization components, the information of position - scale domain of geochemical data has been analyzed.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coupling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s (DWT)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for mineralization elements forecasting applica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e potential of DWT–PCA method for geochemical data processing. Wavelet transform (WT), as a multi-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can decompos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ignals into different frequencies. The features of mineralization can be identified using the position - scale domain of geochemical data that may not be achievable in spatial domain. The geochemical data from the Dalli region have been process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using PCA. The surface geochemical data of 30 elements have been transformed to position–scale domain using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2DDWT). Wavelet functions (WFs) of Haar, Coiflet2, Biorthogonal3.3 and Symlet7 have been applied separately to decompose the geochemical data to high and low frequencies in one level.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and complete information of mineralization, a new index has been presented based on wavelet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is new index, 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PCA of the index. The coefficients distribution map (CDM) as a new exploratory criterion has been generated based on 2DDWT to show the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map (GDM). Finally, the results of WT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spatial domain and the best method of wavelet for interpretation of geochemical data has been introduced. The results of geochemical data analysis by DWT–PCA approach have been confirmed by the exploratory drilling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