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微卫星位点对凡纳滨对虾的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G4)共4个世代7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12对有效扩增引物,对7个群体共280个个体进行扩增,得到10个多态位点,共获得等位基因数63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15个之间,各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4.70—5.80之间。平均观测(期望)杂合度在0.36—0.43(0.53—0.65)之间。杂合子偏离指数(D)为负值,表明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对7个群体、10个多态位点进行Hardy—Weinberng平衡检测,共有54个偏离平衡。对7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进行检测,得到近交系数FIS在9个多态位点均为正值,两两群体间的固定指数FST值在0.149-O.375之间。FST显著性检验表明,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极显著(P〈0.01)。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72.17%)来自于群体内,来自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27.83%)较小。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间遗传变异大,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遗传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厦门海域四个野生文昌鱼种群的杂合度缺乏和过量情况.在测定的7个酶系统中,共有14个等位酶基因位点,分别为Aat-1、Amy-1、Amy-2、Amy-3、Amy-4、Me-1、Me-2、Mdh-1、Mdh-2、Sod-1、Sod-2、Est-1、Est-2、Per-1.多态位点有8个,分别为Sod-1、Aat-1、Me-1、Me-2、Mdh-1、Mdh-2、Est-2、Amy-2.结果表明,在大嶝岛种群、南线至十八线东端种群、南线至十八线西端种群及黄厝种群中,多态位点Sod-1、Mdh-2、Me-2、Aat-1显著偏离H-W平衡标准(P<0.05),而位点Me-1、Mdh-1、Est-2符合H-W平衡标准(P>0.05).多态位点Amy-2除南线至十八线东端种群显著偏离H.W平衡标准(P<0.05)外,其它三个种群的多态位点Amy-2均符合H-W平衡标准(P>0.05).在所有的8个多态位点中,只有大嶝岛和黄厝两个种群的Amy-2位点表现为杂合子缺失(F>0),其它种群的多态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过量(F<0).造成杂合体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哑等位基因等.杂合体的缺失会导致某些基因从该物种的基因库中消失,从而降低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使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几种优良养殖对虾杂合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黎中宝  吴仲庆 《海洋科学》2002,26(12):45-4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养殖群体杂合体缺乏及过量。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Est-2(F=0.705),Aat-2(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Adh-3(F=-1.000),Sdh-2(F=-1.000),Mdh-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日本对虾在Est-1(F=0.258),Sod-1(F=0.467)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斑节对虾在Est-1(F=0.254),Sdh-3(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新对虾在Aat-1(F=1.000)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Est-1(F=-0.158),Sod-1(F=-1.000),Me-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Wahland效应等。杂合子缺乏会导致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从而降低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不同种群的杂合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 6个自然种群杂合体缺乏及过量情况 ;进行了 1 1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 ,在所研究的锯缘青蟹 2 2个等位酶位点和 30个等位基因中 ,有 7个位点是多态的 ,分别为Est 1、Est 2 (在此位点厦门锯缘青蟹为单态 )、Est 3、Sod 1、Me 2、Mdh 2 (在此位点厦门锯缘青蟹为多态 )、Mdh 3,在这些位点有 2— 3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 ,宁海和三亚种群的Est 1和Est 2位点、厦门种群的Est 1和Mdh 2位点、深圳和北海种群的Est 1位点符合H W平衡标准 (P >0 .0 5 ) ;连江种群的Est 1位点显著偏离H W平衡 (P <0 .0 5 ) ;而宁海、三亚和厦门种群的Est 3、Sod 1、Me 2和Mdh 3位点、连江种群的Est 2、Est 3、Sod 1、Me 2和Mdh 3位点及深圳和北海种群的Est 2、Est 3、Sod 1、Me 2和Mdh 3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 W平衡 (P <0 .0 1 )。另外 ,除连江种群的Est 1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 (F >0 )外 ,各种群中每个多态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过量 (F <0 )。总结了各种群中每个多态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 ,认为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哑等位基因、Wahland效应等。杂合子缺乏会导致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 ,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从而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卫星位点对凡纳滨对虾的海南群体(进口亲虾繁育的第1世代:G1)、山东和饶平群体(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G3)、湛江1和上海群体(G4)共4个世代7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12对有效扩增引物,对7个群体共280个个体进行扩增,得到10个多态位点,共获得等位基因数63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15个之间,各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在4.70-5.80之间.平均观测(期望)杂合度在0.36-0.43(0.53-0.65)之间.杂合子偏离指数(D)为负值,表明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对7个群体、10个多态位点进行Hardy-wleinberng平衡检测,共有54个偏离平衡.对7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进行检测,得到近交系数FIS在9个多态位点均为正值,两两群体间的固定指数FST值在0.149-0.375之间.FST显著性检验表明,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极显著(P<0.01).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72.17%)来自于群体内,来自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27.83%)较小.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间遗传变异大,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遗传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自然群体的7个等位酶12个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西施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目(A)范围为1.5833—2.0000、平均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范围为1.2850—1.5373、多态位点百分数(P)为33.33%、观察杂合度(Hc)为0.2389-0.3083、期望杂合度(He)为0.1496—0.2041之间。西施舌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719,福建漳港群体与广西北海群体之间的FST为0.0413,但福建漳港群体和广西北海群体与江苏启东群体之间的FST为0.0505。  相似文献   

7.
青岛近海魁蚶群体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青岛近海魁蚶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在十种等位基因酶中共检测到了二十二个基因座位,多态位点比例为45.5%,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从1.000~2.469(平均值1.415),位点杂合度观察值分布为0.000~0.595(平均杂合度0.105±0.023),在六个基因座位上存在相当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文中讨论了杂合子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西施舌3 个自然群体杂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自然群体杂合性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分析了7个酶,获得12个位点,25个等位基因.其中4个位点是多态的,分别是Sod-1、Mdh-1、Est-1、Est-3,这些位点分别有1~7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福建漳港群体的Sod-1和Est-1位点、广西北海群体的勋Sod-1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江苏启东群体的多态位点中所有位点、福建漳港群体的Mdh-1、Est-3位点,广西北海群体的Mdh-1、Est-1、Est-3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另外,除了江苏启东和福建漳港群体的Est-1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F>0)外,各群体中每个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过量(F<0).结合各群体中每个多态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认为中国东南沿海西施舌的种质资源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九孔鲍和杂色鲍等位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养殖群体和杂色鲍(H.diversicolor diversicolor)的自然群体进行了10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在研究九孔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和27个等位基因中,单态位点有Ldh-1、Adh-1、Sod-1、Sod-2、Sod-3、Est-1、Mdh-2、Me-1、Idh-1、Sdh-1、Sdh-2、Amy-2、Amy-3,在这些位点只有一个等位基因(Sdh-2除外):有5个位点是多态的,它们是Est-2、Est-3、Mdh-1、Aat-1、Amy-1(P0.99标准),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27.78%,在这些位点有2~4个等位基因。在研究杂色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和26个等位基因中,单态位点有Ldh-1、Adh-1、Sod-1、Sod-2、Sod-3、Est-1、Mdh-2、Idh-1、Sdh-1、Sdh-2、Amy-2、Amy-3,在这些位点只有一个等位基因;有6个位点是多态的,它们是Est-2、Est-3、Mdh-1、Me-1、Aat-1、Amy-1(P0.99标准),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33.33%,在这些位点有2~4个等位基因。九孔鲍和杂色鲍在所有位点中共享大多数常见等位基因,因此在生化遗传上它们非常相似。本研究揭示了九孔鲍和杂色鲍群体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谱带的变异式样,为九孔鲍和杂色鲍的遗传结构及遗传育种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的参考图谱。  相似文献   

10.
利用3000条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单拷贝序列,筛选到132条含有SSR候选位点序列,成功设计引物50条。群体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24个SSR位点为多态性,各位点的等位基因介于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3.5个;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分别为0.000~0.591、0.045~0.727、0.043~0.696;多态位点中有11个高度多态、4个中度多态、9个低度多态;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后,用Bonferroni correction法进行校正,结果有17个位点显著偏离平衡。  相似文献   

11.
对许氏平鲉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设计微卫星引物200对,可稳定扩增的引物190对,占95%。利用一个荣成野生群体对24个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进行了评价,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21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417—0.9167,期望杂合度(He)为0.0278—0.972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948—0.9496,结果显示有20个微卫星位点为中高度多态。利用这些引物对荣成野生群体和烟台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8.5000、6.9583,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均值分别为4.5484、3.6365,期望杂合度(He)均值分别为0.6421、0.5840,多态信息含量均值(PIC)分别为0.6088、0.5490,平均香农-威纳指数均值为1.4605、1.2834,但F检验发现无显著差异,发现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处于高度多态水平,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野生群体。本研究结果说明许氏平鲉的人工繁育中,通过使用较大数量的亲本进行繁育可有效防止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人工定向选育对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Bonferroni校正后在两个群体中各有4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为许氏平鲉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了更多标记选择,对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下一步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鲈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Ⅱ.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1995年6月—1996年5月分别在汕头及青岛收集共100尾鲈鱼生化样品,采用淀粉胶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鲈鱼17种同工酶,记录出31个基因座位,统计了基因频率。结果表明,2群体间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920和0.0080。作者初步认为中国近海鲈鱼为1个种,分南、北2个种群。汕头种群多态座位比例为22.6%,青岛种群为25.8%。x2检验表明,2个群体多态座位等位基因频率除汕头的Est-4外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汕头与青岛种群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79和0.099,表明目前鲈鱼种质资源状况尚好,但当前捕捞鲈鱼苗的压力过大,应严格控制鲈鱼苗的捕捞,以免因滥捕仔稚幼鱼而导致资源衰竭。  相似文献   

13.
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少雄  王军  苏永全  全成干  张纹  郭丰  马梁 《台湾海峡》2001,20(2):224-227,T00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取自厦门火烧屿海水网箱的花尾胡椒鲷人工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同工酶的24个基因座位中,在XDH和GCDH基因座位上发现多态性,其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33%,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的平均数Ne为1.083,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o为0.00556,预期值He为0.00537,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35。与其他鱼类相比较说明了其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种质资源管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黄口荔枝螺转录组测序所得到的拼接序列为基础,利用MISA软件进行微卫星分析,利用Primer5.0设计引物160对。结果显示,83对引物能够成功扩增,引物在黄口荔枝螺渔山列岛群体多态性检测中发现,37个SSR位点能够表现出多态性,一共获得了129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5个,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3.49个,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分别介于0.000~0.800、0.146~0.645、0.139~0.573之间,有9个表现为高度多态,20个表现为中度多态,8个表现为低度多态。实验结果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后,利用Bonferroni correction法进行校正,有29个位点显著偏离,结果表明渔山列岛黄口荔枝螺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挖掘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基因组资源,开发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序列筛查微卫星位点并在野生群体中验证,在85个选取的位点中筛选得到30个新的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每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6,平均为8.5个;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207~0.916,平均值为0.685;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315~0.971,平均值为0.756;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301~0.898,平均值为0.716,其中属于高度多态的位点有26个,占总位点数的86.67%;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有7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将30个绿鳍马面鲀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在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中进行通用性检测,其中13个位点成功扩增,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绿鳍马面鲀及相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QTL定位以及系统进化等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五个短蛸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LZ),烟台(YT)、青岛(QD),日照(RZ)和大连(DL)五地短蛸自然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分析了AAT,ALP,EST,GRS,G6PD,SDH,CAT,SOD,IDH,GPI,PGM,G3PD,MPI,ME,MDH,CK,AK等同工酶在短蛸外套肌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同工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LZ,YT,QD,RZ,DL五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5%,5%,10%,10%,10%(P0.99),群体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分别为0.024,0.001,0.009,0.007,0.006,平均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200,1.022,1.061,1.103,1.077。结果表明,L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各群体中普遍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对五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系统树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