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响训鱼     
鱼类在浩瀚的海水中时而聚合,时而离散,这种聚合与离散除与食物链的分布有关外,还与声音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找出了珍贵鱼类真鲷所喜欢的最佳音频,以及使它惊愕  相似文献   

2.
鱼类     
海洋鱼类是最适应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它们用鳃溶解水中的氧。大部分鱼类都用漂亮的尾巴在水中游动,用鳍掌握方向和进退。鼻孔、眼晴和两侧对震动极为敏感的细胞组织可使鱼类躲避敌害。  相似文献   

3.
特体鱼类     
鱼类多数是纺锤形的,但是以下这些鱼的体态却比较特殊。旗鱼(羽鱼) 这种鱼和别的鱼有很大差异,它的上下颚很长,尖尖的像两把利剑可以刺取他鱼,攻击船挖掘泥沙。两颗边缘是锯剑  相似文献   

4.
黑鲷音响驯化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音响对鱼进行驯化,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但在国外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其研究鱼类听觉的结果表明,大多数鱼对低频声感觉较敏感。鲷科的可听音域为36—1250Hz其中真鲷在低频段的最高敏感频率为200Hz而线笛鲷在低频段的最高敏感频率为400—600Hz。本试验采用低频段的100—600Hz的纯音对黑鲷做了音响驯化试验。试图从中找出黑鲷对音响反应的频率范围、音响驯化的音敏频率和记忆时间等有关要素。  相似文献   

5.
鱼类与颜色     
某些海鱼,如比目鱼一和鳕鱼,具有很好的识别颜色的能力。它们甚至在30米深的水中也能够辩别红色、绿色和黄色。德国渔业研究所在赫耳果兰岛进行的试验证实了这一  相似文献   

6.
李明德 《海洋通报》1998,17(4):29-40
本文论述中国现生鱼类盲鳗纲、头甲鱼纲、软骨鱼纲的系统分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7.
鱼类的五官     
鱼的眼睛从鱼的眼睛和体长的比例来看,鱼眼比其他动物眼睛显得大。那么,鱼的眼睛构造又如何呢?我们可以拿照相机来说明。鱼眼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内视网膜则相当于感光胶卷,物体光线通过水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而产生视觉。有的鱼眼睛很小,甚至消失。也有的鱼眼大如望远镜。鱼眼的大小和它日常所接触的光线很有关系。生活于水的上层或中层的鱼,它们都有正常的眼睛,如鲤鱼、鲫鱼、黄鱼等鱼类。而生活在300~1500米深处的鱼类,因这里的光线极弱,一般眼睛都比较大,大眼鲷鱼  相似文献   

8.
日本真鲷的音响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庶万 《海洋科学》1982,6(1):58-59
对于用音响驯化真鲷的研究,日本学者在前些年已经进行。趁这次访问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之际,对音响驯化真鲷进行了现场考察,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如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跟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似文献   

10.
鱼类之冠     
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是鲸鲨,因其躯体庞大可以与鲸相比故得名,长可达18米,重数万千克。海洋中最小的鱼是栖息在马尔绍群岛的刺虾虎鱼,成鱼也不过1.5厘米,重量2毫克,堪称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海洋中最凶猛的鱼是白色死神——噬人鲨(又称大白鲨),以伤人而闻名,故名噬人鲨。海洋中最毒的鱼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里的毒鲉科鱼类,其鳍棘基部有毒腺,人被蜇伤,数小时即可毙命。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嗅觉     
鱼也像其它生物一样,嗅觉与接受化学物质(吸附作用)有密切关系。陆地上的动物,芬芳物质藉蒸气和空气一起进入嗅觉器管,对鱼来说,仿佛是不会飞散的物质一般就看着失去“香”味,某些氨基酸溶液,就可以激发鱼类的嗅觉感受器,于是,神经细胞会做出感受气味的快速反应。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鱼类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病毒病是危害养殖鱼类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宿主几乎遍及所有养殖鱼类。近年来,鱼虾病毒性病害给鱼类增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毒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鱼类特定的水生环境特点,使得鱼类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较其他陆生动物更加困难。目前还没有控制鱼类病毒的有效药物,因而,对付鱼类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感染,而监测健康鱼以及对病毒携带者的有效检测和鉴定是有效预防的基础。本文简要综述应用于鱼类病毒检测和鉴定的主要技术。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电镜技术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强有力的武器,病毒学研究中应用最多,成效卓…  相似文献   

13.
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一直是众多的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鱼类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一切高等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研究古生物通常以化石材料为根据。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并划分成不同的地质年代。这些地质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记录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生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在水下安放一个水音器,就能听到鱼类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小鲶鱼发出的声音,犹如蜜蜂“嗡嗡”飞来;成群的青鱼游来,发出像小鸟一样的“叽叽”声;黑背鲲的叫声,如同风刮树叶,“沙沙”作响;沙丁鱼群的喧哗,宛如静夜浪涛拍岸,“哗啦,哗啦”;冷球鱼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仿锦人在打鼾;驼背鳟发出“咚咚”声,好像在敲山鼓……  相似文献   

15.
鱼类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凌  吴灶和 《海洋科学》2001,25(11):20-22
同其他的脊椎动物一样 ,鱼类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鱼类的体液免疫系统还包括非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体液因子参与 )和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抗体分子参与 )两个部分。本文就近阶段鱼类体液免疫方面的重要进展作一综述。1鱼类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鱼类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主要作用物质是血液或黏液中的体液因子 ,这些体液因子主要针对病原感染的早期阶段 ,是鱼类抵抗病原感染的第一防线。鱼类主要的非特异性体液因子有以下几种。1 .1溶菌酶溶菌酶是存在于许多鱼类的体表黏液、肠道黏液、血清和巨噬细胞中的一种水解酶。实验证明 ,…  相似文献   

16.
八哥 《海洋世界》2012,(3):50-51
婴儿一出生,就会用哭声宣告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即便不会说话,也会用声音来表达心情、抒发感情。可以说。声音是贯穿着人一生的主旋律。事实上,不仅是人类。动物也会用各种声音的排列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5,9(1):63-64
世界各大洋中总共有20000多种鱼。冰山林立、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有沒有鱼?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周围的南大洋中,栖息着100多种鱼。与世界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中鱼的种类并不多。而且,这些鱼的个体也很小,一般体长几  相似文献   

18.
李兆龙 《海洋科学》1984,8(2):14-14
最近海洋科学工作者考察了离墨西哥海岸120英里的海洋深处火山口,偶然地钩住了一条鱼。自从几年前发现太平洋底的热水火山口以来,研究人员注意到在较热的水域附近浮游  相似文献   

19.
在弱内强食的自然界,一些抗敌能力比较弱的动物,把自己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或随着光线、温度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扰乱对手视线,以便能更好地觅食、避敌。其中有些鱼类变幻莫测的变色技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鳚鱼有这样的本领,在红色的水藻丛中游泳,身体会变成红色,到了绿色或黄色的水藻中,就会变成绿色或黄色。石斑鱼体色也可以从红色变成绿色或深褐色,又能从黑色变成红色,还能从黄色变成粉红色。在大西洋西岸的海滩上,有一种会变色的蟹,叫招潮蟹。这种蟹的壳,颜色一日几变。有趣的是,每逢水涨潮落时,身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几次变化。有些鱼类还有摇身数变的本领。如有一种发萤光的  相似文献   

20.
形形色色的婚装结婚时,人们总是喜欢穿上比较鲜艳的婚装,鱼类也是如此。鳗鲡鱼在生殖季节身体会变成浓黑色;罗非鱼腹部皮色变得绚丽多彩;龙头鱼身体变得鲜红,还夹杂着橙黄色,同时有5至6条青绿色的细带;原本就很华丽多姿的蝴蝶鱼在繁殖期又增加几分浓艳。更有趣的是,一些雄鱼在生殖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