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墨江金矿成矿基本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阐述了矿体分布与定位规律,查明了含矿岩系-断裂构造-岩体构造对矿体成生、演化与就位的制约,建立了成矿预测模型,指出了该矿山深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相似文献   

3.
羊拉大型铜矿床位于滇西北德钦县,为金沙江构造带内的代表性矿床,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尚未取得统一认识。本文从地层划分、岩浆岩及其构造背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等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提出了"热水沉积-岩浆热液成矿-构造热液改造"成矿模式。海西期热水沉积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但未形成规模铜矿体;晚印支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最主要成矿期,形成羊拉铜矿的接触交代型主矿体,其残余岩浆浅成就位形成石英斑岩脉及斑岩型矿体;燕山-喜山期构造热液改造成矿作用使不同矿体进一步富集或贫化,并错段矿体形成不同的矿段。  相似文献   

4.
老代仗沟铅锌矿床V—1矿体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长海  刘国印 《河南地质》1995,13(3):171-178
矿体空间特征是矿体数学特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定量地研究并提示矿体的空间变化趋势和成矿过程中主要控矿因素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老代仗沟铅锌矿床V号矿化带底板的X值、矿体厚度、品位在三度空间的定量研究,查明了X值对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体厚度和品位均是由较规则到规则的变化,它们的变化类型和变化方向基本一致;在沿走向-侧伏方向-延深方向上V-1矿体成矿热液自南东深部向北西浅部流动,  相似文献   

5.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区一号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号矿床的岩体和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讨论,对构造控岩控矿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岩体和矿体的形成严格受变形场和应力场的控制,提出构造减压成岩成矿、热流体多级运移和成岩成矿的“动-静-动-静”交替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6.
吉林南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冯守忠 《黄金地质》1997,3(3):36-41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的研究,探讨了南岔金矿床的矿床成因,成矿温度和成矿时代,指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成因上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并提出了南岔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东风硅灰石矿是普查工作新发现的矿产地,其矿物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文章通过大量的野外第一手资料,总结了东风硅灰石矿基本地质特征,并对硅灰石矿物含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现有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体空间产出特征和矿体赋存状态,揭示了大东山岩体接触带硅灰石矿的产出特征和成矿规律,进一步明确了湘南地区硅灰石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铜(川)-韩(城)铝土矿带位于陕西中部,已发现铝土矿床(点)数十处,探获铝土矿资源量1000多万t。笔者论述了矿带中主要矿区和矿体的地质特征,从控矿因素和成矿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铝土矿成矿规律,提出进一步加强岩相古地理研究是该区扩大勘查成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断裂构造控矿原理和大中型脉状金矿床的特点,引入断裂面波的形函数概念,借助计算机技术,研究断裂面形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波的叠加和分解原理,模拟断裂面波形函数,进行断裂面波形预测和成矿预测,从而为大中型脉状金矿床深部矿体一位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文登市西院下金矿成矿规律及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方法,深入剖析西院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控矿和成矿规律,对金矿深部进行了矿体定位预测,指出探矿方向,并设计了相应的验证工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会东大银厂铅锌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银厂铅锌矿点分布区的地层、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论述,并与大梁子铅锌矿床作了对比,提出了寻找该类矿床的模式及找寻工业矿体最有希望的地段。找矿方法宜先化探后钻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一带膨润土矿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龙江组的岩屑晶屑凝灰岩及角砾岩中.矿体分为东西两部分,根据埋藏深度和成矿条件,东部矿体分为4层,西部矿体分为3层.通过对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能分析,确定了该区膨润土矿石类型属钙基、蒙脱石型,并初步确定矿体的成因类型为火山碎屑蚀变型.  相似文献   

13.
香花岭矿田矿床成矿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括了香花岭矿田的矿化分带型式,并从不同形态矿体在空间上的组合、矿化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富集规律、矿物共生组合的空间分布及金属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等方面讨证了矿床的分带型式。作者认为,多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的多阶段性、矿液性质的演化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规律变化,是产生矿化分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龙树脚断裂为例,系统分析了个旧南部地区含矿断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及矿体和成矿元素在断裂带中的分布特征.提出在含矿断裂带走向和倾向的波状起伏部位、含矿元素分布向深部延伸的部位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兴神保及宜昌磷矿矿集区内磷矿储量丰富,通过对比研究两个矿集区内矿体的控矿条件及其其成矿机理,指出二者在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和成矿机理等方面的共性,认为宜昌磷矿矿集区与兴神保磷矿矿集区是连成一片的;兴神保及宜昌磷矿矿集区内黄陵背斜西北部、东部及神农架背斜以东及南部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预测矿体受隐伏向斜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6.
兴隆钨钼矿床属高中温热液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燕山期花岗岩的断裂之中,矿体与云英岩化和硅化关系密切,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蚀变岩型,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本文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确定了该区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柏坊铜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坊铜矿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地下水淋滤改造的铜矿床。其成矿与白垩系及构造作用密切相关,层状矿体赋存在白垩系的长石石英砂岩中,古基底上隆部位、古岩溶及近东西向穿层断裂控制着扁豆状、囊状矿体的分布。且矿体赋存标高具有“东浅西深”的分布规律。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修根  庞艳春 《世界地质》2004,23(3):238-244
金顶铅锌矿床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岩,明显区别于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岩的MVT矿床;其成矿背景、矿体产状及ωPb/ωZn都与SST铅锌矿床有较大差异;金顶铅锌矿床与SEDEX矿床相比,在矿体产状、金属—矿物分带、矿体上下盘特征以及接触界线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矿床特征的研究发现,金顶铅锌矿床上有盖层,下有遮档层,中间为孔隙度、渗透率较好的储集层,这一岩套组合类似于油气的生成,而穹窿、F2断层形成的构造空间则为成矿流体的贮集、沉淀和成矿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北段金矿成矿期主要为阜平期和燕山期;主要控矿因素是矿源、热液和成矿控矿构造。在燕山期,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导致沿第四期轴面劈理形成切割早期韧性剪切带的韧脆性断裂蚀变带,使含矿围岩和富集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中的金向断裂蚀变带中迁移、聚集形成工业矿体。并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洪山火山机构是河北区调队1979年在1/5万区调工作中发现确定的。通过近年来的深入工作,在重点解剖重砂、化探异常的基础上,详细研究总结了岩石蚀变矿化特征及金、铜矿床矿体特征。对洪山火山机构金、铜矿床的含矿特点和成矿条件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