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胶东金矿成矿流体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矿流体的来源及其成矿过程研究,但是对于其侵位前的物化状态及分异演化研究尚浅。该文提出胶东金矿矿集区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的一种形成机制,并认为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在侵位前发生了富集作用。正是由于幔源成矿流体的富集作用才使得胶东地区形成现在规模、品位的金矿。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的侵位机制主要受华北东部构造转折体制制约。根据胶东地区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分异演化特征、构造特征及现有深部探测实例表明:胶东地区在1000m以下极有可能存在另一个大型金矿带。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尔泰铁矿成矿流体及成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阿尔泰铁矿为研究对象,综述铁矿成矿背景,划分成因类型和成矿时期,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以及成矿流体来源,最后探讨构造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结果表明:铁矿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岩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与基性岩体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和砂矿型;矽卡岩矿床流体包裹体从矽卡岩阶段到退化蚀变阶段再到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均一温度(从200℃~500℃到200℃~350℃,再到160℃~300℃)以及流体盐度(NaCleq)峰值(从4.5%~21.5%到3.5%~20.5%,再到1.5%~17.5%)逐渐降低;托莫尔特铁(锰)矿沉积期成矿流体以中低温(集中在160℃~300℃)、低盐度(主要集中在4%~9%和14%~20%)为特征;两棵树伟晶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为中温(173℃~290℃)、低盐度(0.35%~16.05%);氢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火山沉积型铁矿沉积期成矿流体是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同时两棵树伟晶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碳和氧同位素表明,矽卡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3.
谭家沟金矿产于中泥盆统热水沉积岩中。矿体位于铁白云石硅质岩构造角砾带 ,是以浸染状矿化为主 ,由热水沉积铁白云石硅质岩提供矿质并基本在层内富集成矿的热水沉积改造型金矿床。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金属来源于地壳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硫 ;氢氧同位素测试数据表明 ,成矿流体主要为原生建造水。成矿流体为SO4 2 F/Na Ca2 型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弱中等还原环境 ,成矿温度 15 0~ 170℃ ,盐度w(NaCl)为 6 .86 %。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输入,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有机质在成矿作用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有:还原硫酸盐提供成矿所需的硫源;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活化运移成矿金属元素;改变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对成矿物质的还原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5.
胶东山后金矿地处招远平度断裂带南段,规模为大型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及黄铁矿显微结构研究基础上,对山后金矿主成矿阶段(第Ⅱ、Ⅲ阶段)的石英HO同位素、载金黄铁矿SrNdPb、HeAr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山后金矿载金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3He/4He为0.45~1.15 Ra,并含有一定量的地壳放射性成因的40Ar,成矿流体显示壳幔混合流体的特征;石英HO同位素组成也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富集地幔流体。40Ar/36Ar值为679.32~804.23,与我国东北部来源于富集地幔样品的40Ar/36Ar特征值相近;HO和HeAr的同位素组成均表明,成矿流体很可能来自富集地幔流体。SrNd和Pb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马家窑金矿位于胶东栖蓬福金成矿带盘马金矿田东部,本文针对该矿床主要成矿阶段典型矿石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及S同位素分析测试。研究表明,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以纯液包裹体与富液体包裹体为主,局部发育富气体包裹体和H2OCO2三相包裹体,可见少量含子矿物富液体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20~280℃,石英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集中于4.60%~8.60%,白云石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集中于5.14%~5.33%,流体密度集中于0.80~1.02g/cm3,估算成矿压力为200~285MPa,成矿深度约6.8~9.7km。矿石中黄铁矿δ34S值总体为5.3‰~15.9‰。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流体,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矿床属中温中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牛家小河金矿是沂沭断裂带内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通过对牛家小河金矿中矿石、围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矿石NJXH-1富集Fe,Co,Ni等成矿温度较高的成矿元素,矿石NJXH-2相对富集低温成矿元素;沂水岩群成矿元素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且分布极不均匀,表明沂水岩群可能是牛家小河金矿的主要矿源层;矿石REE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富集型,矿石NJXH-2与沂水岩群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似,矿石NJXH-2与沂水岩群具有同源性;矿石的Y/Ho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变质热液。综合分析认为,牛家小河金矿可能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且成矿温度存在一定差异;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沂水岩群和燕山期花岗岩。成矿流体显示弱还原性,变质热液也可能参与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胶东金矿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东地区中生代形成的内生金矿床类型众多,分布广泛。文章从成矿系统组成的角度,以金矿床的类型、赋存状态,展布特征,成矿深度等为依据,结合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过程,着重讨论了胶东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期后改造。胶东金矿矿集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上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以及由此引起的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各种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构造背景下,成矿流体沿构造通道上升形成的形式多样的热液矿床,矿床分布不受岩性控制,而与同期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地球分异早期形成的中生代早期位于下地壳的具有较高金丰度值的太古宙古陆核及元古宙古陆壳是胶东地区金成矿的主要物质基础(矿源岩)。成矿过程中由于壳、幔相互作用导致了成矿流体成分复杂,来源多样。胶东地区未来的金矿勘查,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的勘查方向应在理论指导下,努力拓展勘查模式和矿床勘查类型。  相似文献   

9.
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带,而其中凤凰矿田尚缺系统研究。以凤凰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流体包裹体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成矿流体特征、流体来源及流体成分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和与成矿有关的脉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其均一温度介于111.2~177℃,盐度介于4.1%~25.2%,密度介于0.98~1.09 g/cm3,总体为低温、中高盐度、中等密度流体;石英、闪锌矿中单个包裹体成分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主要为CH4,液相主要为H2O,纯气相包裹体主要成分为CH4;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建造水,表明来自盆地中的建造水萃取了深部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并与沉积物中有机物干馏作用产生的CH4等一起形成还原性成矿流体,沿同生断裂构造等通道向上运移,铅锌等成矿物质在浅部敖溪组白云岩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0.
马头滩金矿床赋存于晚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中,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年龄与控矿的糜棱岩带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火山岩,成矿流体由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溶液组成。这些特征说明该矿床与剪切带之间存在时-空和成因联系,是一个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铜井式铜金矿(包括铜井铜金矿、金场铜金矿)是鲁西地区发现和开采最早、矿化最普遍的矽卡岩型铜金矿。该文通过矿床的He-Ar同位素测试分析,并结合前人的H,O,S,C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年代学测试结果,对铜井式铜金矿成因及成矿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铜井式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128~121Ma),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值为0.112 9~0.120 9R/Ra,高于地壳物质值,低于典型地幔物质值;~(40 )Ar/~(36 )Ar=364.1~458.0,高于大气值,低于地幔值,成矿流体中存在来源于地壳的放射成因Ar;~(4 )He/~(40 )Ar=1.16~3.433,平均2.296 5,略高于地幔值(1.36~2.23),低于典型地壳值(6.4),表明成矿流体中存在地幔He,Ar;同时有地壳He,Ar加入。综上认为,矿床成矿物质和流体具有深源特征,应来自地幔或下地壳,金成矿主要是与燕山晚期浅成—超浅成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些侵入体在侵位过程中与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By means of microscopy and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the authors studied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petrograph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three-phase CO2 -bearing and two-phase aqueous inclusions in gold ore;the fluid of NaCl-H2O--CO2 system went through immiscibility in ore-forming process.Ore-forming fluids were of low salinity(0.82%-5.40%NaCleqv),low density(0.54-0.93 g/cm3);mineralization tempera-ture were concentrated in 320℃--340℃,with ore-forming pressure in 62-126 MPa and mineralization depth in 6.34-9.35 km.The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small amount of CO2 and N2.Combined with recent results of the isotopic analysis for fluid inclusions and dating data,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ore-forming fluids derived mainly from source of mantle-derived fluids with a small amount of magmatic fluid and meteoric water.The genetic type was mesothermal gold deposits involved by mantle-derived fluid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动力成矿观点对小秦岭金矿田富矿体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对本区的动力成矿特点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文中联系到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对金矿的富化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新的成矿系列。笔者以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和同位素年龄资料为依据对小秦岭金矿田含金石英脉的成因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观点,认为它是晋宁晚期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胶东栖霞大霞址断裂南段发现了多个金矿床。文章从蚀变带特征、矿体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金矿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三位一体”分析总结了控矿因素;通过与典型矿床的分析对比,认为该区金矿床类型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与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结合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沉淀、富集等的认识,对大霞址断裂金矿的成因进行了总结,建立了成矿模式,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瑶山西侧成矿带泥盆系层控矿床中的铅、硫、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探讨了本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和含矿溶液性质。认为,铅主要源于上地壳泥盆系—寒武系岩石,后生阶段有部分印支—燕山期幔源铅(基性岩)加入:重晶石硫源于寒武—泥盆纪海水硫酸盐,而硫化物矿物硫源于细菌还原海水硫酸盐成的H_2S;矿物包裹体流体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说明后生期含矿热液属于大气降水深循环形成的热囱水,部分碳、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带北段可能有岩浆期后热液的叠加。据此,将本区划为前泥盆纪、泥盆纪、印支期等三期成矿作用,形成了成岩、成岩—后生和后生层控矿床系列,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广西大瑶山西侧泥盆系铅锌黄铁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成果,按照沉积演化观点,将本区层控矿床成固类型划分为成岩矿床、成岩—后生矿床和后生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下泥盆统及基底岩石,成矿溶液主要为大气降水经深循的渗流热卤水,成矿物质的聚集与成岩后生作用有关,矿床的形成可分为沉积、成岩、后生三个阶段,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豫西金矿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金矿田构造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构造层控矿特征、控矿构造类型、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控矿构造发展阶段、成矿热液圈闭条件、矿液流向及导矿构造的研究等。其研究方法包括传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构造地球化学、航片遥感解译、数学地质和电算技术等方法。其发展趋势是矿田构造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将得到广泛应用,由单一矿床(田)构造研究发展到更大区域内构造体系的研究,构造控矿因素与其他控矿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控矿构造类型的研究将有所突破,基础地质构造研究将永远占主导地位,矿田构造研究的成果将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庙子河矿区民采点很多 ,但规模较小。研究表明 :矿床 (点 )均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联合控制 ,金矿化与金属硫化物、构造、蚀变等关系密切。成矿物质来自韩沟黑云母花岗岩体。本文还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据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了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对与矿化有关的石英脉进行了形成期次的划分,提供了成矿信息,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