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对9607、608号台风预报结果的分析,肯定了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预报的能力,并初步探索出一些利用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台风移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影响台风移动因子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复成 《热带气象》1989,5(1):33-40
  相似文献   

3.
南海异常路径台风预报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最近发展的热带有限区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对1991年登陆广东的9116号强热带风暴(Joel)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台风的加入,模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提高,物理过程的完善,能大大提高台风路径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试验模式和新开发的改进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1992年的5个台风个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模式对台风路径和台风强度的预报经简单物理过程模式有明显提高,24h和48h台风中心位置预报误差分别为188km和337km,比原模式减小38km和109km;48h台风中心气压与实况之差平均减小3hPa。  相似文献   

5.
超强台风"海燕"是2013年最著名的台风。分析中国南海台风模式对"海燕"整个过程的预报,发现模式基本预报出"海燕"的快速穿过菲律宾和登陆越南后北翘东折的移动路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强度预报偏弱。通过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分析了"海燕"的变化机理,发现高层暖心、高中低层一致东风气流是其超强发展和快速西移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的模式预报试验中,探讨了模拟技术对提高台风预报水平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准确的模式物理参数化(如边界层、积云对流和地形参数化)和模式初始大气构造等,以及提高模式分辨率有助于提高台风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郝世峰  潘劲松  杨诗芳 《浙江气象》2005,26(3):20-23,40
以MM5V3.6为基础针对浙江省的地理气候特点,开发了浙江省台风数值预报系统.解决了在业务数值预报领域上主要依赖国外数值预报产品的问题.在2004年台汛期的业务应用中表明,该系统对台风的移动路径和降水有很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初始场及侧边界对台风路径数值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T213L31及T106L19所提供的初始场及侧边界就不同初始场及侧边界对台风路径数值预报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总体平均距离误差来看,初始场及侧边界的改进可以明显提高台风路径数值预报能力。通过不同的初始场及侧边界的相互组合(T106L19的初始场及侧边界;T106L19的初始场、T213L31的侧边界;T213L31的初始场、T106L19的侧边界;T213L31的初始场及侧边界),对不同类型的台风路径预报、对初始场及侧边界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非转向阶段的台风对初始场较为敏感,而转向阶段的台风对侧边界及初始场都很敏感。  相似文献   

8.
台风路径实时数值预报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建立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引入了模型台风。模型台风是利用获得的场面参数构成的,然后再叠加到客观分析场上作为台风路径预报的初始场。引入模型台风后,无论是台风中心位置还是其流场、质量场与实际观测比较接近,且预报效果有一定提高。利用模型台风对1992年Eli(9205号)和Janis(9210号)台风进行了实时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这二个台风的移动趋势基本上能预报出来,预报的台风路径与实况进行了对比,并与气候持续预报作了比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台风路径统计预报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并采用多种预报方案相结合建立了台风路径的统计释用综合预报模式,从而提高了台风路径预报的技巧。经1994年台风季节业务试用,其预报性能比原有的统计预报模式有较大的提高,试验表明,充分利用在预报时可得到的数值预报输出产品的采用多种方案集成是改进台风路径客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台风预报效果,并使其客观定量,本文运用ECMWF数值预报(0 h(实况场)~168 h)产品,以涡度中心为基础,在气旋性涡旋的格区中,找准恰当的"扭角",用计算机图上作业程序确定台风位置,平均误差84 km,表明本方案有其优越之处.在预报过程中,对涡度中心的阈值和搜寻半径系数的选定,结合实际计算后的距离误差和可预报率作了些讨论.逐年运用效果统计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南海区域台风路径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一套解决台风数值预报初始场的方案,构造一个与模式物理过程相协调的人造台同环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人造资料,将人造资料与常规资料混合起来分析,再经过正规模初始化,使模型台风进一步与作者新近研制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相协调,最后对南海区域台风路径预报作了多方面的敏感性试验,对1993、1994两年在华南登陆的台风逐一进行预报的结果说明,本模式对华南区域台风的路径完全具有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斜压大气中环流非对称结构与台风移速关系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晖 《气象学报》1999,57(6):694-704
采用4层准地转斜压模式,在无环境气流的情况下,进行了两次数值试验,研究了台风环流不同方位、不同半径处的非对称程度与其中心移速的关系,以及不同层次台风环流的非对称结构与台风移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距台风环流中心100~300km的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非对称程度与其东西向移速有稳定的强负相关,200~500km的东南一西北向非对称程度与其南北向移速有稳定的强正相关。(2)模式最下层环流的非对称结构与台风移速的关系最密切。在该层,距中心100~400km的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非对称程度与台风沿东西向移速密切相关,100km以外的东南一西北向非对称程度与台风沿南北向移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996年第8号台风中尺度结构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王鹏云  刘春涛 《气象学报》1998,56(3):296-311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研究了从1996年7月31日08时至8月1日20时36小时内9608号台风的移动路径、中尺度热力动力学结构及云和降水物理结构及其变化。这段时间覆盖了9608号台风在台湾和福建省福清市登陆全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预报了这次台风登陆过程,模拟了登陆前后台风中心附近的一些重要中尺度结构和发展演变特征。模拟预报的台风路径与实况接近,预报的8月1日08时(积分24小时)台风环流中心位于2小时后台风登陆点福建省福清市附近的海面上。台风中心附近低层呈气旋式辐合、高层呈气旋式辐散。台风眼壁具有由低层辐合形成的强上升气流,台风眼中心为下沉气流。台风中心周围动力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特征。台风眼壁的雨水分布呈现由中尺度雨团构成的环形雨带结构。台风在台湾滞留期间,台风中心由于低层云的发展使得卫星云图上原先清晰可见的台风眼变得模糊不清。高分辨的模式预报表明,在对流层中层具有强上升气流和云雨水集中的眼壁比台风眼中心更为暖湿。  相似文献   

15.
SPECTRUM期间目标台风移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目标台风Yancy的移动过程中,选择4个时段进行预报数值试验。模式初始场系根据SPECTRUM和TCM-90加强观测资料确定。结果表明:实际大气中目标台风移动的若干特征在模式大气中能够显示出来,如Yancy在1990年8月20日00时移向的转折现象等;台风非对称结构的低频振荡是产生移向转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初探——以“纳沙”台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越发严重和致命,科学、准确地为政府决策层提供决策服务产品,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稳定和谐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台风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实践,通过完整再现2011年最强台风"纳沙"的决策气象服务过程,总结和提炼出目前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方式和产品编制要求、流程,并挖掘出服务的经验和亮点;同时,分析现实服务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思考进一步改进方案,旨在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全力做好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从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台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类物理过程对台风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中设计了一个极坐标系的准地转正压模式 ,一个直角坐标系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的准地转正压模式和一个直角坐标系非定常台风环流的准地转正压模式 ,其径向或水平格距均为 2km ,以研究三类物理过程对台风强度的影响 ,即沿方位角方向的线性平流 ,沿径向的线性平流以及非线性平流对中尺度涡旋涡量内传和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指出 :沿方位角方向的线性平流可导致螺旋状涡带的形成 ;沿径向的线性平流在一定的参数集合可使涡量内传 ,台风略有增强 ;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扰动涡量的非线性平流可使内传涡量明显增加 ,台风明显增强 ;非定常台风环流条件下非线性平流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可使内传涡量增多 ,有利于台风的增强 ,另一方面 ,在涡量内传过程中 ,原先呈同心圆轴对称的台风基流结构受到破坏 ,形成复杂流型 ,这又使台风趋于减弱。最后讨论了这些结果在台风强度预测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18年9月17日前后浙江东北部出现了大暴雨,与此同时,18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并向西移动,为了研究浙江东北部大暴雨是否与“山竹”有关,利用云图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先分析了2018年9月17日前后浙江东北部暴雨的天气形势,后通过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做了将台风“山竹”去掉、增大一倍、缩小一半三个敏感性试验。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出现在台风“山竹”倒槽东北顶端,是对流云系发展引发的。“山竹”的存在使得偏南气流输送到浙江东北部地区,且偏南风输送大小与“山竹”是否存在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同时“山竹”使得浙江东北部区域存在着大范围深厚的高湿区,“山竹”越大,高湿区越深厚。“山竹”使得该区域低层有明显辐合,高层明显辐散,且尺度越大,辐合层高度越高。“山竹”还造成垂直运动旺盛,且尺度越大,上升运动越强。“山竹”使得浙江东北部大气层垂直螺旋度明显增大,且“山竹”越大,中低层垂直螺旋度越大,垂直螺旋度的大小对接下来6小时该区域降水量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由此,浙江暴雨预报需考虑同时出现的南海台风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不同垂直分辨率对台风数值模拟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ARW(Advance Research WRF),模拟试验了在不同垂直分辨率条件下模式对"罗莎"台风的预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式的垂直分辨率变化对台风路径预报效果的影响不大,但对台风强度和结构的预报效果有明显影响。但是,对于一定的水平分辨率而言,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垂直分辨率,垂直分辨率低于或者高于这个相匹配的阈值,模式的预报性能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20.
罗哲贤 《气象学报》2003,61(3):302-311
用一个高分辨率的f平面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实施了时间积分为36h的21组试验,研究相邻中尺度涡旋与台风涡旋的相互作用。结果指出:这种相互作用能否导致台风加强,取决于两类因子:一是台风涡旋最大风速的取值以及圆形基流切变的强弱;二是切变基流中的中尺度涡旋的自身条件,包括中尺度涡旋的分布、尺度、强度和结构。台风强度与初始中尺度涡旋的尺度、强度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