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测量中标准尺的几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经过检校的精密水准尺、碳纤维尺、线纹尺(日内瓦尺)乃至带游标的垂直卡尺等统称为标准尺。这些标准尺自身的精度可达±(1~3)μm级别,或达到±(0.02~0.05)mm的级别。本文系统地论述工业测量中标准尺的各种应用,包括理论、操作方法、限差与应用场合。指出短距离工业测量中常规测量仪器的距离量测精度与其角度量测精度并不匹配。多种标准尺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则是保证测站间距离和高差的测定精度达到±(0.02~0.10)mm的一种简易而实用的方法,是为测绘工作者进入工业测量、检测与放样领域的一项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24米殷钢基线尺主要是用来测量一、二等三角锁网的基线之长度的。而基线之长度是用来推算大地网三角形的起始边长的。1880年瑞典耶德林(E Jaderin)教授提出悬链式基线测量仪器的理论并用铜制成了耶德林悬挂式基线仪器。1896年国际权度局的瑞士学者基里欧姆(Ch—Ed Guillaume)发现殷钢(invar),从而制成了耶德林—基里欧姆殷钢基线尺。本世纪初,这种基线尺在瑞典、芬兰、德国、法国和俄国最早使用。到三十年代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开始用24米殷钢基线尺来作基线测量,美国则多用50米的殷钢带状基线尺工作。直到现在,24米殷钢基线尺还是最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3.
孙文德 《浙江测绘》1986,(1):40-43,39
森林测量仪器是森林资源调查和营林测量必需的仪器。这类仪器大都属经典型光学仪器。为了适应林业测量的特点。仪器都具有小型、轻便、低精度的特点。本文根据收集到的国内外产品样本资料,以及对林业勘察设计院等森林测量仪器使用单位调研的基础上,综述分析国内外森林测量仪器的产品品种、技术指标、生产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最后本文对国产森林测量仪器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于正余弦定理,借助万能角度尺和钢卷尺,提出了一种测量全站仪仪器高度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受测量地形环境影响小,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且适用于其他同类测量仪器,对实际工程测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借助普通平面镜和塔尺,提出一种测量全站仪仪器高度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该方法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方法,受地形环境影响小,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该方法适用于经纬仪等竖直方向测角的同类测量仪器,对实际工程测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3维工业测量技术,GPS定位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及GIS技术等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同时概括地介绍了大型与精密工程测量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重力测量仪器和重力测量技术有很大的发展,重力测量在国防、国民经济建设和科研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加强。本文就这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作一介绍。一、绝对重力测量目前使用的绝对重力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物体在重力场中自由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物体运动的方式分:“对称自由运动”(“上抛”)和“简单自由下落”(“下落”)两  相似文献   

8.
实现天文大地定位测量仪器的自动化观测,特别是消除传统天文大地测量人仪差影响的全自动测量,一直是我国天文大地测量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采用当今先进的恒星CCD成像技术、精密倾斜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研制而成的一种用于地面点精密天文定位的数字式测量设备,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论述了数字天顶摄影天文定位测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数字天顶摄影天文定位测量仪器旋转轴方向天文坐标解算的技术途径。通过天顶摄影定位测量原理样机研制的工程实践,验证了该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2米横基尺视差法测距在工程导线测量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尽管小型光电测距仪用于导线测量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横基尺视差法测距在成本低、设备简单、精度可靠等方面还是有它的独到之处,在现阶段还不失为一种较为实用的测距手段。《测绘通报》1978年第  相似文献   

10.
数字水准仪作为一种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测量仪器,必然会受到不利条件的影响。雨滴、油污及尘土等污染条码遮挡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国内外已有诸多文献研究过条码污染遮挡对数字水准仪测量结果的影响,但这些文献仅仅是从定性、粗略的角度进行了概略研究,得出了粗浅结果。虽然这些结论在学界广为传播,但这些结论是值得斟酌的。依据DiNi12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对条码尺上不同宽度的条码进行遮挡后进行实际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短视距时,条码尺的遮挡会导致DiNi12乱数的情况。本实验结果可以为相关测量规范的修订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1.
全站仪是使用非常广泛的测量仪器,但一次只能测量一个点,而且测量效率和精度易受操作员影响.带相机的图像全站仪正好可以避免以上两个问题.图像全站仪取代普通全站仪也是未来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图像全站仪将全站仪的实时性、高精度、高稳定性与相机的无接触、面测量、无人为误差等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在天文测量、形变监测、精密工程测量及...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仪器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测量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数字测绘技术的优点以及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测绘工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测量原理与仪器操作的分离式教学给测绘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弊端。本文将对象全景技术与"互联网+"思想引入测量仪器仿真模拟中,分析其技术特点和优势,基于仪器三维全景模型,利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开发了全站仪三维仿真网页操作系统,实现对全站仪部件、测量原理、仪器操作的介绍和功能模拟,旨在解决测量仪器教学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教学效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超站仪的特点分析及功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站仪(SmartStation)是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地面测量仪器设备,它集成了现代全站仪、GPS等技术发展的多种最新成果,代表了地面测量仪器设备的最先进水平。SmartStation将全站仪与GPS实现了无缝集成,实现了无控制点测量的功能;同时在目标快速自动搜索,较长距离高精度无棱镜测距,测量数据的无线传输等方面采用了众多的新技术。本文对SmartStation所使用的新技术及特点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对仪器的野外测量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  相似文献   

15.
CH20002603 对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探讨/李爱民(郑州测绘学院)∥北京测绘.—2000(2).—23~25按照信息论的观点阐述了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概念.然后从测量仪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实现一体化的可行性。图1表1参4  相似文献   

16.
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已成为仪器与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动态测量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激光跟踪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工业测量仪器,有着高精度的静态测量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设备安装领域,其动态测量也应用于特定的测量环境。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动态测量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加大。鉴于动态测量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测量空间平面对激光跟踪仪动态测量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提出总体最小二乘(total least squares,TLS)平差平面拟合算法,并对不同精度的激光跟踪仪进行检定和精度评定所需平面的要求进行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精密工程动态测量仪器性能的检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新型测量仪器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使用情况,并对新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爱民 《北京测绘》2000,(2):23-25,22
本文首先按照信息论的观点阐述了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的概念 ,然后从测量仪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个方面 ,分析了实现一体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常规的水平角和高度角测量时,都需要将测量仪器精确整平或通过仪器的自动补偿功能对观测值进行改正。但是部分设备如普通光学经纬仪、测量相机等测量仪器不具备精确整平或自动补偿的功能,影响了水平角和高度角的观测。本文提出了一种水平角和高度角测量值的二维倾斜改正方法。利用倾角传感器检测测量仪器的二维倾角,并根据倾角值对水平角和高度角的观测值进行改正。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只需将测量仪器概略整平,即可将水平角和高度角观测值从测量平面改正到水平面;并且能够估计其精度。  相似文献   

20.
把地形测量中劳累的跑尺劳动解放出来,使测图工作用快速的仪器来进行,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亦只有在党领导下大跃进的今天,人们对社会主义高度热爱的今天,才这样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在各个战线上进行着大胆的创造发明。许多读者提议用现在的仪器设备,以改变测量方法来免除测工跑尺;亦有更多单位与个人在设计与试制另外一种地形测量仪器,设法不要跑尺。例如山西省城市勘探公司、华北煤田地质局、北京矿业学院等测量单位及一些个人都在这样进行研究与试制,可见这是许多测量工作者所关心的。但是要设法使这类仪器合符精度,而又小巧轻便,那就还存在不少工艺上及结构设计上的问题,需要仪器设计师们加以解决。为了启发大家来研究讨论,我们特选择这些来稿中的一篇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