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中国豫西寒武系馒头组叠层石的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豫西寒武系馒头组一、二段共出露9层叠层石,占寒武纪18层叠层石中的50%,且其特征明显、形态多样,可分为圆柱状、波状、半球状和围绕竹叶状砾屑灰岩生长的叠层石等4大类8小类。本文在逐层分析豫西寒武系馒头组一、二段叠层石相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叠层石的宏观、中观形态特征及伴生的其它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以巴哈马Highborne Cays现代海相叠层石的生长环境和前寒武纪叠层石的沉积环境等为佐证,建立了豫西寒武系馒头组8小类11种不同叠层石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其中潮上带以近水平状叠层石为主,少量为缓波状、小柱状和含水平状薄泥层的叠层石;潮间带上部以缓波状、小柱状和含水平状薄泥层的叠层石为主,少量锥柱状叠层石;潮间带中部以圆柱状叠层石为主,含扁平状核形石和竹叶状砾屑,少量为锥柱状和围绕竹叶状砾屑生长的叠层石;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以含圆形核形石的圆柱状和半球状叠层石为主,少量含核形石的倒锥状叠层石。海平面的变化即水动力条件是叠层石生长类型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4.
1975年我们报道了泥河湾盆地怀来及蔚县境内发现半咸水有孔虫化石,当时认为它们的层位可能属第四系上部,后来进一步工作证实应是泥河湾组上部沉积。1977年我们对华北平原第四纪海进海退现象作了初步报道,认为华北平原在早更新世时发生过海进(渤海海进),并引用陈方吉在北京东南发现海相介形虫资料,说明早更新世渤海海进时海水曾经到达这一地区。1978年李鼎容等在北京市顺义县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大量有孔虫化石。进一步证实北京地区早更新世确曾发生过海进,使我们解释怀来及蔚县所发现的半咸水有孔虫来源,有更多证据。这一发现,对于北京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新构造运动判别和古地理恢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7年,笔者在西准蛇绿岩队野外考察中,于玛依拉山南坡托里县西南约48km的克尔哈达采集了一套硅质岩样品,从硅质粉砂岩标本(R87-243)中分离出保存完好的放射虫化石13属17种(其中包括3新属9新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震旦系》一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教授等30余年来对中国震旦系研究的集体总结,1991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章,575000余字。 本书区域地层中将中国震旦系区分为9个一级地层区,22个二级地层区。描述了不同地区的地层相。在对剖面的描述中,专门讨论了剖面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给读者提供了分析、判断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陆架中全新世沉积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珠江口外陆架C069孔沉积柱样的粒度、黏土矿物、主量元素及底栖有孔虫,来研究南海北部中全新世晚期古环境演化。4.2 ka前为全新世大暖期后期,气候湿润,珠江口外陆架受大量的珠江淡水影响,导致C069孔位置的水动力条件较强,形成下段粒度较粗的碎屑沉积物,高岭石含量较高,低的MgO/Al2O3比值,以及受冲淡水影响形成的底栖有孔虫。由于受4.2 ka的极冷事件的影响,C069孔上段的沉积环境受珠江冲淡水影响减小,水动力条件减弱,沉积物粒度变细,高岭石含量降低,MgO/Al2O3比值增大,形成正常浅水环境的底栖有孔虫。4.2 ka以后,台湾来源物质的贡献增多,导致沉积物中伊利石和绿泥石的含量增多,伊利石结晶度和化学指数值都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天文地质事件》一书已在英国爱丁堡和美国纽约出版,并于1989年7月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出售。它是中国地质出版社、英国苏格兰科学出版社和美国的万·诺斯特兰德·赖因霍尔德联合出版。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在海洋和大陆边缘积累了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应运而生的“板块学说”,把人们的视野扩展到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广阔海域,使人们看到了有关洋壳演变为陆壳的许多独特的地质现象,使原来主要在大陆上获得认识的一些地质现象要求新的解释。本文将在前人地质资料基础上,利用板块学说探讨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和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样点位于314国道旁,库尔勒市北东缘,距市中心仅约10 km(图1).样品采集于兴地塔格群中所夹的一个硅岩块,硅岩块出露面积约10 m2,上直接覆以更新.全新世砾岩.该硅岩块发生了一定的重结晶作用,放射虫化石的保存很差,给放射虫化石的分离和鉴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先后3次到该岩块采集共计32块硅岩样品,多次反复分析,终于发现了16颗放射虫化石个体,包括:Albaillella 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cf.paradoxa Deflandre和Albaillella sp..这是一个早石炭世早期的放射虫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11.
12.
地层学理论的有益开拓——读《造山带地层学》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我曾提出“开展造山带地层学的理论研究是建设中国现代区域地层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想到这一命题的专著(吴根耀著《造山带地层学》)今天竟然问世了,实在令人兴奋和欣慰。关于造山带地层学的定位著者认为:以板块学说的确立为标志的第二次地学革命把活动论、突变论、全球洋-陆构造等观点带进了地层学,地层学与构造地质学的结合使大地构造作用与地层之间的联系成为主要研究点,开创了构造地层学(tectonostratigraphy).著者把造山带地层学定位于“构造地层学的一部分”.这一定位应当说是客观的,现实的,也是恰当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Uppermost Permian Radiolaria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inceNeoalbailela(Radiolaria)wasdescribedbyTake-muraandNakaseko(1981),theocurenceofthisgenushasbeenreportedfromEurope,NorthAm... 相似文献
14.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xygen and carbon and trace concentrations of magnesium and strontium in speleothems formed in
limestone cave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s outside the caves. Measurements of these properties on a stalagmite from Shihua
Cave near Beijing, China, allow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nature of vegetation.
Over the last ∼ 500 years, there were fourteen precipitation cycles with a periodicity of 30–40 years, which may well reflect
fluctuations in the strength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s reaching northeastern China. Relative to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this time interval, the period 1620–1900 AD was cold and periods 1520–1620 and 1900–1994 were warm. Over the last ∼ 3000-years,
about eight wet/cool-dry/warm climatic cycles of 300–400 years duration occurred, the latest wet/cool half cycle corresponding
to the Little Ice Age. The δ13C record registers th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f fossil fuel CO2 combustion in recent decades and regional deforestation between 13 and 16 centuries when Beijing was bustling with palatial
constructions and being developed into the world’s most populated city. 相似文献
15.
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代表作——《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1979年,冯增昭教授提出了“单因素作图法”(后来称“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及作图新思路。该思路是对传统的古地理图的挑战和发展。二十多年来,冯增昭教授带领他的研究队伍在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的道路上筚路蓝缕,特别是对全国的寒武系和奥陶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陆续撰写出关于寒武纪和奥陶纪的5部区域性古地理学研究专著及20余篇论文,并最终完成《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专著。 相似文献
16.
17.
已故的程裕淇院士曾说过一句话,是我永远也不能忘怀的。他说:“对于地质学家而言,地质记录永远是第一位的”。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有建树的、著名的地质学家,无不都是在历尽艰辛的野外工作中,尽一切可能详细地收集各种各样的地质记录,然后研究它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详细的解译,以重建地球的历史。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19.
云南东川地区,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规模巨大的层状铜矿,1941年由谢家荣命名为“东川式铜矿”[1],用以代表与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李洪谟、王尚文(1941年)、孟宪民等(1948年)[3]对这一成因观点都有详细的论述。1960年后,孟宪民指出,东川铜矿可能为沉积成因。笔者在东川白锡腊、因民、落雪、汤丹等地,发现铜矿床中保留了很多沉积成岩的标志,同时根据脉状铜矿是变质脉、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小于层状铜矿等特征,从而提出了沉积变质的成因认识。1975年,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出此类矿床应更名为火山—沉积—浅变质矿床[4]。近年来,通过对含矿层的岩相和岩石学的研究、铜矿与藻类叠层石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沉积成岩、蒸发成岩、变质改造等多成因、多阶段形成的一种复合矿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油层、储油层和盖油层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变化,对于油气藏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生油层是主要的。生油层形成的条件为:第一,要有大的水体,即,有大型盆地或大型凹陷区;第二,这个水体需要在一定时期封闭,处于还原环境,以使大量生油母质得以保存并进行厌氧细菌的发酵及化学作用;第三,生油盆地应具有持续的大幅度的沉降及快速堆积。从我国一些生油盆地的生油层位来看,其堆积速度都是相当大的(表1)。大幅度的沉降和快速堆积,不仅提供了巨大的生油岩体积,而且使有机质在上覆沉积岩的厚度及荷重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具有足够的温度(主要条件)和压力,导致了生油母质的热裂化反应而得烃类。本文第一作者早已指出,深的内陆凹陷、海陆交替相的泻湖盆地以及滨海古河口三角洲是生物大量繁殖并成为油源的地区;而沉积环境的快速和突然变化以及适当的地温梯度和压力是生物大量死亡和快速埋藏并向油气转化的主要条件。所以,我们勘探油气藏必须首先确定生油凹陷,恢复原生古盆地面貌。“定凹”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