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论评》1982,28(6):611-614
(一) 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年1月27日在北京成立。发起人为当时北京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组主任章鸿钊以及翁文灏、王烈、李四光、葛利普(A.W. Grabau,美国)等著名地质学家。参加大会的还有丁文江、王竹泉、王绍文、王宠佑、全步瀛、朱庭祜、朱焕文、李捷、李学清、周赞衡、孙云铸、袁复礼、叶良辅、董常、赵汝钧、卢祖荫、谢家荣、钱声骏、  相似文献   

2.
姚振行 《中国岩溶》1982,1(2):163-166
<正> 中国地质学会自一九二二年二月三日在北京成立以来,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当时发起会员仅二十六人,到目前为止,会员人数已达三万九千余人;拥有二十五个专业委员会,三个工作委员会,一个研究会。根据国务院批示,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在北戴河举行了全国性的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从二月以来,南方的湖南、四川、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二年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确定由著名的地质学家葛利普、章鸿钊、谢家荣、杨锺健共同设计,并请张海若先生绘制的中国地质学会会徽(见图)。含意深刻,朴素大方。会徽直径为三十八毫米,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根据已故设计者的  相似文献   

4.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19,93(1):前插1-前插2
正日历从1922翻到了2019,地质学报迎来了新的一年,也迎来了第40届新的编委会。新年伊始,新一届编委会给读者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同时也与大家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会志》,英文名《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章鸿钊先生于1922年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初期创办,其时章鸿钊先生任第一届中国地质学会会长,翁文灏、李四光任副会长。创办时为季刊,论文发表以英文为主,少数  相似文献   

5.
钟自然 《地质论评》2023,69(1):12-14
<正>(2022年11月29日)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学会百年奋斗历程,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地质学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首先,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各位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中国地质学会全体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广大地质工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中国科协、民政部、自然资源部以及各理事单位等有关部门长期以来给予学会的关心关怀、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于1922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团体之一。一百年前,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26位地质学家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的中国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正式宣布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中国地质人从此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开启了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一百年来,学会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同脉搏,把引领地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6.
《岩矿测试》2009,(6):513
2009年10月23—25日,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召开。2009年恰逢我们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诞辰120周年,本次会议主题是“加强地质找矿,增强矿产保障能力”,弘扬李四光先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认真探讨在新形势下地质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国际地科联前主席张宏仁、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冀文林、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朱雪芬副部长、中国地质学会多位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主持。地质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地质学会46个分支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1,(1):9-9
2010年12月侣日,冬天的杭州阳光明媚,浙江省地质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之江饭店隆重召开。会议中心大门口,“李四光中队”的少先队员在“李四光中队”旗帜下奏迎宾曲,热烈欢迎出席浙江省地质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与会代表近300人。会议代表首先起立,奏唱了国歌。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同志,浙江省科协副主席隗斌贤同志。  相似文献   

8.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45,10(Z1):75-88
本会理事会记录本会理事会于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十日下午二时在小龙坎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举行会议,出席理事张更黄汲清谢家荣李春昱侯德封李四光俞建章尹赞勋等八人,列席边兆祥杨敬之二人,由李春昱主席,决议下列事项: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2009,55(2)
2008年12月31日上午,中国地质学会在京召开纪念谢家荣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谢家荣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潘云唐 《地质论评》1989,35(6):578-579
我国著名科学家翁文灏先生(1889—1971)曾任全国地质调查所(初属农商部,后属农矿部、实业部)所长、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清华大学等校兼任教授、清华大学地学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代理校务(代校长)等职。他多次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专业性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以及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等综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46,11(Z3):421-424
本会理事会于卅五年十月廿五日在南京珠江路942号举行会议,出席理事谢家荣、黄汲清、李春昱、赵金科、翁文灏、杨钟健、李承三、张更、尹赞勋九人,列席杨敬之、顾知微二人,由尹赞勋主席,决议下列事项:  相似文献   

12.
《地质通报》2005,24(12)
“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13.
<正> 贾汪煤田周围奥陶系广泛出露,1924—1939年间,刘季辰、李四光、谢家荣在调查煤田地质的同时,对附近的奥陶系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当时笼统称为“奥陶纪珠角石灰岩”,“奥陶纪马家沟石灰岩”,对于奥陶系下部与寒武系连接部位的一段地层,李四光(1930)命名为“贾汪页岩”,其下谢家荣(1932)命名为“三山子石灰岩”,这两段地层的时代,有的划为寒武纪,有的划为奥陶系。1973—1978年我队在贾汪地区开展一比五万区  相似文献   

14.
后记     
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2000年11月15日—19日在北京昌平富豪宾馆召开了“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和石油大学联合发起,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持,石油大学具体筹办召开的。近80名来自全国各地学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辛亥革命和“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领导下,我国构造地质学开创之初,就坚持从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质》2019,(1):F0004-F0004
北京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of Beijing)成立于1936 年3 月27 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学会由北京地区地质界具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地质科技工作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核准注册的北京地区地质科学学术性的社团组织。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是我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2001,47(4)
1922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在华工作的外籍知名学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王烈、葛利普(A.W.Grabau,美国)、谢家荣、安特生(J.G.Anderson,瑞典)、麦纳尔(L.Miner,女,美国)等26人发起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80年来中国地质学会一直锲而不舍地团结广大会员艰苦奋斗,为促进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了回顾20世纪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历和展望21世纪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光辉未来,激励广大会员献身地质事业,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7届理事会第3次常务理事会批准,决定本着节俭、务实的精神,隆重、热烈地举办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并反复修改,“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活动方案”已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为了把庆祝活动搞好,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综合处和期刊处的全体工作人员早已开始了认真的准备。2001年5月16~17日,在北京西山饭店召开了筹备工作汇报会,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的现任工作人员外,还邀请了已经离退休或曾在学会工作过的人员。 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王弭力研究员主持,她首先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全体工作人员向参加会议的离退休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一直关心和支持学会工作,并希望在庆祝活动继续给予帮助。王弭力秘书长还表示,我们将借助中国地质学会所具有的超凡的凝聚力,利用举办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的有利契机,振奋精神,继承发扬中国地质学会的优良传统,光大学会80年的辉煌业绩, 进一步推动地质工作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迎接地球科学的又一个春天。 由于庆祝活动内容繁多,预计场面将较为宏大,因此各项筹备工作必须制定详细计划,落实各项具体分工。 会议围绕着出版纪念文集、学术论文集,评选和表彰《地质学报》优秀科技论文、青年地质科技奖、黄汲清科学奖,表彰老会员,举办反映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历程的展览,举办科普报告会和出版科普丛书,编辑出版纪念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邮册等事项展开讨论。 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所负责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提出进一步实施方案。与会人员则纷纷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或补充建议。特别是老学会工作者们,他们对学会工作充满了感情,他们有的参加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或70周年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希望通过这次庆祝活动进一步宣传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激励广大会员继续为发展地质事业而共同奋斗的作用。他们除了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之外,还纷纷表示,只要学会需要他们做工作,一定义不容辞,充分显示了他们对学会工作的热爱与对地质工作的眷恋,其精神令人十分感动。 各项工作的筹备人员表示,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一定将庆典筹备完善。 本次会议不但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也为学会新老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相聚机会,大家共叙友谊、互道珍重,并约定共同为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尽可能之力。 (王艳君 供稿 章雨旭 编辑)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Beijing)成立于1936年3月27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学会由北京地区地质界具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地质科技工作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核准注册的北京地区地质科学学术性的社团组织。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是我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Beijing)成立于1936年3月27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学会由北京地区地质界具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地质科技工作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核准注册的北京地区地质科学学术性的社团组织。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是我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并创办了《The Bullletin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即《中国地质学会志》,主要为英文,包括德文、法文等),标志着中国地质学家已经成长起来。至1936年,先辈们觉得"但中文刊物,至今尚付缺如,实为遗憾。夫一国学术之发表,岂能尽恃外国文字,此乃事理之至明者"(谢家荣,地质论评发刊辞),遂创办了第一个中文地质学定期刊物——《地质论评》。《地质论评》创刊之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沦陷于日寇,西南被英帝国主义(当时印度尚未独立,系英国的殖  相似文献   

20.
正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并创办了《The Bullletin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即《中国地质学会志》,主要为英文,包括德文、法文等),标志着中国地质学家已经成长起来。至1936年,先辈们觉得"但中文刊物,至今尚付缺如,实为遗憾。夫一国学术之发表,岂能尽恃外国文字,此乃事理之至明者"(谢家荣,地质论评发刊辞),遂创办了第一个中文地质学定期刊物——《地质论评》。《地质论评》创刊之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沦陷于日寇,西南被英帝国主义(当时印度尚未独立,系英国的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