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刚果(金)加丹加省某矿区的应用实践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能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研究区地表铜矿化体基本上有较为清晰的异常,分布规律明显。从区域上对比认为研究区地层往深部应该为深灰色白云质泥岩,也就是罗安组的含铜、钴矿的层位,故测区应着眼于找深部隐伏或盲矿体为主。  相似文献   

2.
赞比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以往只把铜钴矿及宝石矿作为重点找矿目标,对金矿等勘查重视程度不够。在赞比亚西北省兴安矿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相关元素累乘组合异常研究,确定了找矿靶区;经过钻孔深部验证,发现铜金矿体,验证了异常为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3.
波司甸铜矿的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Pt_2l)硅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矿区内铜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含矿层位落雪组(Pt_2l)分布广泛,并且已发现了一定规模的铜矿化体,显示了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张洋洋  刘峰  石林 《江苏地质》2021,45(1):64-68
为了在苏北地区取得石墨矿找矿新突破,在双湖地区开展了激电找矿工作及方法有效性探讨。双湖石墨矿化体赋存于东海岩群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内,区内含石墨岩石相对于围岩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具备开展激电测量的物性前提。通过对该石墨矿区进行激电测量工作,获取了石墨矿石的电性参数,圈定了4处激电异常。对重点异常进行激电测深评价、槽探及钻探验证,石墨矿化体与激电异常吻合度高,见矿情况良好,表明激电方法在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寻找石墨矿较为有效,苏北地区尚有10余处石墨矿(化)点,成矿前景不明,应用该方法可初步了解苏北地区石墨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白德胜 《地质与勘探》2021,57(2):241-253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获得的多元信息,提高了异常解释精度和可信度,为董家埝矿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找矿思路。其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式为:(1)1∶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靶区;(2)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断裂构造含矿性;(3)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浅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4)激电测深方法查明深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延伸特征;(5)布置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6)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更深空间内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分布状态,预测找矿远景。以董家埝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特征为基础,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找矿模式、模型,以期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银矿床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阳山金矿带观音坝矿段激电中梯异常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阳山金矿为西秦岭地区一大型金矿,观音坝矿段位于阳山金矿带中段,赋矿层位主要为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横贯全区的安昌河-观音坝断裂为控矿构造。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的成矿区段,在区内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测量,发现观音坝矿段存在3处低阻高极化异常区。分布于观音坝矿段13号脉上的η8-9号异常呈串珠状展布,长1500m,推断由不连续的含金属硫化物地质体所造成。利用激电联合剖面、复合极距激电联合剖面、激电测深测量,对上述异常进行评价,反映确实存在含金属硫化物地质体,且该地质体N倾,倾角较缓,延深中等,局部金属硫化物较多,矿化较强。坑道验证深部存在工业矿体,与推断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赞比亚西北省卡森帕A矿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分析测区Cu、Co、Ni、Au、Ag、As、Pb、Zn等8个元素在土壤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富集程度、相关关系、单元素分布特征与套合关系等,认为测区最佳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Cu-Ni-As-Co-Zn,应用异常打分法圈定了一个Cu-Ni-As-Co-Zn综合异常Ht-1,经过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异常为矿致异常;后期通过激电及高精度磁测,发现高磁、高极化、低电阻异常与化探异常吻合;经两个钻孔验证,见工业矿体,最终探获了一个中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
笔者利用激电测量和EH4电磁测深两种方法,对河北省丰宁县二道沟银多金属矿区进行了测量,并对该矿区岩石-矿石物性特征、激电异常特征和EH4连续电导率剖面特征等与矿化蚀变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1)黄铁矿方铅矿化蚀变岩总体表现为相对低阻高极化特性,采用EH4电磁测深和激电法寻找本区隐伏矿体条件良好;2)矿区的激电异常特征与矿(化)体特征吻合较好,激电异常带与矿化带相互对应,与岩石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相对应,通过激电测深反演,分析极化率、电阻率异常特征,可推测深部隐伏蚀变矿化带;3)本区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利用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较好的反映了本区深部构造特征,特别是断裂构造特征,指示出找矿的有利部位。这表明利用激电测量和EH4电磁测量对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良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伏矿床(体)空间位置、形态和矿化强度的预测是经济地质学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在新疆东天山白石泉基性-超基性岩型隐伏铜镍矿预测与找矿研究过程,尝试性引入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与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并结合常规的高精度重力、磁法和激电,开展隐伏含矿岩体(铜镍矿)空间分布位置、形态和矿化强度的联合探查与定位预测。基本查明了白石泉杂岩体的深部产状与形态结构,发现了5个隐伏低阻异常区。对其中两个低阻异常区的钻探结果表明预测结果是准确的,在异常YC-II位置发现了厚28m的铜镍矿体。  相似文献   

10.
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双频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某矿区大面积快速普查找矿中的应用模式。根据双频激电法幅频率(FS)参数对含矿(矿化)地质体呈高幅值异常特征,电阻率法视电阻率参数(ρS)对含矿(或矿化)地质体呈低阻异常的物性条件,多方法、多参数资料的对比解释,凸现综合物探方法找矿的地质...  相似文献   

11.
物探综合方法在临江市迎门岔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江市迎门岔矿区进行的1∶2万土壤化探发现了花岗斑岩体周边有以铜为主的化探异常,为评价该异常,投入了以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时间域激电两种物探方法。根据物探异常大体圈定了花岗斑岩体、闪长岩及周边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并推断了矿化蚀变带在深部的产状。在随后的槽探和钻探工作中,花岗斑岩体周边发现了铜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万方良 《地质与勘探》2015,51(1):187-196
达什特卡恩斑岩型铜矿位于巴基斯坦查盖斑岩型铜矿带北端的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上,迄今为止,矿区内已发现有两个规模很大的铜矿化体。笔者在以往勘查资料和野外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上,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矿区出露东西两个矿化体,主要与两个英云闪长斑岩岩株以及一个侵入角砾岩管有关;斑岩体中蚀变以钾化和绢英岩化为主,泥化较弱,青磐岩化分布在蚀变带最外围。氧化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硅孔雀石为主,次生矿石矿物以辉铜矿和铜蓝为主,原生矿石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西部矿化体铜元素异常面积约0.45 km2,平均值482.97×10-6,东部角砾岩矿化体异常面积约0.32 km2,平均值2238×10-6,矿区钼含量平均值为21×10-6,经调查铜异常为矿致异常。激发极化法测量显示西部异常范围小,电阻率很低,在45~90 m范围内可能是含硫化物所致,而东部异常范围大,电阻率低,经查证与热液侵入角砾岩管有关。在西部矿化体施工了3个钻孔进行异常查证,结果显示铜平均含量0.079%~0.28%。经分析研究认为,在达什特卡恩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对铜矿床模式的研究日趋成熟。赞比亚铜矿主要以砂页岩型为主,斑岩型较少见。通过对研究区内成矿标志的分析与比较,有望找到一个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区构造以及岩浆热液活动明显,地表发现有铜蓝、孔雀石化、大量铁帽以及较多的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蚀变主要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高岭土化等,矿区内存在一个北东向与北西向剪切带转折端。赋矿的花岗斑岩有一定规模,斑岩的分布、矿化异常、磁异常和激电中梯异常相互吻合,蚀变发育。区内铜、钼异常与出露的斑岩体范围相近,磁法测量显示为低缓负异常,电法呈现出极化率高、电阻率低的特征。激电显示近北东向低阻高极化异常区内,化探异常微弱,推测深部存在斑岩体及矿化体。综合分析,铜、钼矿化为花岗斑岩及剪切带联合控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大功率(10kw)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祁连山区某铜多金属矿区普查找矿中的综合应用。依据矿体(矿化体)较围岩具有高极化率、中、高电阻率的异常电性特征,运用激电中梯扫面圈定出矿体(矿化体)规模,激电测深法查清矿体埋藏深度及产状,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明地质构造。多种参数资料对比分析,综合解释,在地质找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激电测深法在非洲刚果(金)某铜钴矿区的勘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东风 《地质与勘探》2010,46(4):664-669
非洲刚果(金)是世界上铜钴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刚果(金)南部的加丹加省是铜钴矿带的重要矿区,本文介绍了激发极化法在加丹加省某地铜钴矿矿区的应用效果。在简要阐述矿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物探的工作方法与技术,重点对激电测深异常进行了推断解释。通过在该区开展激电测深工作,圈定了与成矿有关的赤铁矿体的分布、大致埋藏深度,结合地质和遥感资料,推测与证实了三条断裂构造的存在,为深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同时也取得了方法技术的基础性成果,为今后在非洲地区开展电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沉积型铜矿是中非铜—钴成矿带最主要的铜(钴)成矿类型,为提高该类矿床的找矿效果,在刚果(金)马本德—利卡西一带开展烃汞气体测量法找矿可行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处已知矿体上均有较好的烃汞多指标异常显示,但异常分布位置受控于矿体的产状,据此总结了烃汞气体异常模式,并初步探讨其成因;在该地区开展了隐伏铜(钴)矿找矿预测,圈定的找矿有利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了一处工业铜矿体,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赵胜金 《地质与勘探》2018,54(1):121-129
在大兴安岭北段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外围东部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区开展了地质、激电、高精磁、土壤综合剖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进展。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连续高极化高电阻率异常带,该异常带对应叠加有多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判断为矿致异常,结合物化探工作及地表工程验证新发现了布日罕特银多金属矿点,并圈定了矿体,判断深部矿化体具有一定规模。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南部新发现了钼矿化点,综合显示出额仁陶勒盖矿集区有较好的找矿远景。该区的综合地物化找矿方法为大兴安岭北段及相邻地区找矿勘查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8.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全球重要的铜资源产地和最大的钴资源产地,其中赞比亚成矿带内90%铜(钴)资源蕴含于赞比亚铜带省的沉积型矿床中.本文选取铜带省中部谦比希盆地内穆旺巴希铜矿、谦比希西铜矿和谦比希东南铜钴矿为研究对象,对矿床(体)赋矿层位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分析其物源区组成和构造环境,探讨铜钴成矿地质背景.岩相学特征表明,赋铜(钴)地层岩性主要为敏多拉组砂岩、细砂岩和基特韦组页岩、粉砂岩、板岩、石英岩等.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和铕负异常特征.成分变异指数(ICV)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的研究表明源区未遭受强的沉积物再循环及化学风化作用,从穆旺巴希矿床、谦比希西矿体到谦比希东南矿体,含矿地层风化作用逐渐减弱,沉积环境由温暖、湿润气候向寒冷、干燥气候转变.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图解显示含矿地层物源主要为长英质沉积岩和火成岩,构造性质长期处在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次之的环境中.其中含钴的基特韦组地层的物源中可能伴有少量镁铁质成分的加入,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综合区域成矿年代学研究,中非成矿带铜钴成矿具有多期性,地层物源属性、沉积成岩期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区域构造事件最终导致了赞比亚成矿带铜钴成矿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杨渊 《地质与勘探》2022,58(4):756-766
何家垭铜钴镍矿在陕西省秦岭造山带同类矿床中较为罕见,其成矿类型及成矿条件在同类矿床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基于已有的矿化线索,使用重、磁、电等多种物探方法对矿化点进行研究。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对称四极测深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即在平面上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在深部沿对称四极测深DHJC3极化率异常带西侧外接触带延伸。经钻探验证,发现铜、钴、镍矿体2条,主矿体厚度13.65 m,镍平均品位为0.496%,钴平均品位为0.050%,铜平均品位为0.335%。综合研究认为,新发现的铜、钴、镍矿带附近岩体具有水平和垂向分异的特征,在平面上岩体岩性自西向东由中基性过渡为中性,在垂向上岩体岩性由浅至深呈中性-中基性-基性分布。综合分析本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并结同类型矿床成矿规律,认为何家垭铜镍矿床与岩浆分异作用有关,矿体赋存于中性与基性岩浆过渡带靠近基性岩体一侧,金属硫化物引起的中高极化异常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会东县麦地区内铅锌异常范围内麦地坪组下、底部层位已经发现较具规模的铅锌矿化体,为了进一步查明矿化体的延伸及矿化情况,在矿区开展了1∶10 000的频率域激电扫面工作,通过激电异常特征,大致圈定了区内矿体的分布范围;同时,通过瞬变电磁法基本探明了控矿层间破碎带的埋藏深度,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